第180章
書迷正在閱讀:負(fù)罪的使者、五代史通俗演義、農(nóng)家小皇妃、農(nóng)家甜妻,不想當(dāng)王妃、天榜、圣血封天、我對被主角渣過的人一見鐘情、殘夢孤秋、重生之八零嬌妻、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
說起來,堂上眾人半數(shù)比孫氏后進門,并不曾與徐氏打過罩面。可這已經(jīng)絕了戶的孫家,怎又同二房大太太牽扯上關(guān)系? 其他房頭還只是看個熱鬧,當(dāng)年牽扯侵占之事的三房、九房女眷與宗房二太太,面上都不好看。 賀氏心中也著惱,別人還罷,屈氏可是宗房媳婦,即便分家出去,當(dāng)年的事情也抹不平。就為了他們兩口子當(dāng)年糊涂事,如今宗房上下在徐氏面前都陪著小心。 幸好當(dāng)年太爺果決,立時將二房分了出去,否則到了今日還真說不清楚,說不得就要被二房誤會是宗房貪婪侵產(chǎn) 徐氏昨日在沒到宗房前,就使人往蔣知府家遞了拜帖,顯然對于當(dāng)年之事情心中有數(shù)。 如今徐氏以侍郎太太之尊,屈尊降貴地去拜訪知府太太,不用說為了就是三年前知府太太在主持孫氏后事時曾出頭。徐氏昨天在茶樓里待郭氏親近,給福姐的表禮極為精致貴重,顯然也是因此緣故。 “恩情”眼看報了,那“仇怨”呢? 這幾房不說夾著尾巴做人,反而被卻“擇嗣”的幌子迷了心竅,個頂個地坐起白日夢來。就是自己這蠢妯娌,也跟著想入非非。 只是旁人還罷,鬧出笑話不于自家事,這屈氏還打敲打敲打,省的她行事糊涂,再次牽連到宗房。早知道如此,就不該應(yīng)了侄兒、侄婦的請,在太爺面前為她求情,將她從家廟接回來。這才回來幾日,又折騰起來,還真是不長記性。 待上了送客甜湯,送了眾妯娌離開后,賀氏便留下屈氏。 屈氏比孫氏年長,當(dāng)年孫氏出嫁時,她已經(jīng)嫁到二房,見過當(dāng)年過來松江送嫁的徐氏。當(dāng)年被徐氏氣勢所鎮(zhèn),過后又抱怨商婦不知禮的,便就她一個。 如今聽聞滄大太太就是當(dāng)年徐娘子,屈氏底氣就弱了幾分,加上有三年前那件舊案在,越發(fā)覺得心虛。 不過被長嫂留下,屈氏卻是心中生出幾分指望來,透著驚喜道:“是不是太爺那里有甚吩咐哩?擇嗣之事,我家三哥、四哥” 賀氏輕哼一聲:“怕是叫弟婦失望,太爺是有吩咐下來,可卻是嚴(yán)令宗房一脈參合進二房擇嗣之事……” 屈氏聽了,皺眉道:“這興滅繼絕本就是族中大事,太爺是族長,正當(dāng)出面做主哩” 賀氏見屈氏鬼迷心竅,懶得多說,垂下眼簾:“反正我將話帶到,弟婦且看著辦。太爺脾氣,想來你也見識過。 屈氏想著這三年被關(guān)進家廟的日子,渾身一哆嗦,面上露出幾分懼意。 不過見賀氏冷冷淡淡的模樣,只覺得被打了臉,“唰”的一下站起身來,瞪著賀氏道:“真是太爺吩咐,還是大太太傳旨意,?莫不是怕我們?nèi)纭⑺母缯剂饲勺冢瑩屃硕纭⑽甯绲暮锰帲浇柚珷斨疫@個傻子? 賀氏見她胡攪蠻纏,怒極反笑。 二房日子過的再好又怎樣?宗房就差到哪里去了? 難道為了二房如今聲勢高,人人就要舍了親生兒子給旁人? 想著丈夫昨晚與自己說的私密話,賀氏心里更是火燒火燎般的難受。不管旁人如何,她十月懷胎生下的兒子,卻是不肯過繼給人。 眼見著屈氏這模樣,顯然有著“大志愿”,賀氏反而有些懶得攔了。隨她鬧去,要是能“禍水東引”,未為不可 何泰之出身仕宦之家,又比同齡的孩子早慧,除了最初的那點傲氣令人不喜外,接人待物倒是無可挑剔。 在族學(xué)混了半日下來,到了午歇時候,何泰之“表哥”、“世兄”的不離口,倒是混熟了大半。就是在小榕哥與小桂哥兩個小一輩面前也有模有樣,還讓小廝預(yù)備了荷包給二人做表禮,引得小榕哥與小桂哥只好捏著鼻子管這個比自己還年幼的毛孩子叫“表叔”,看的大家直樂。 不過何泰之最粘的還是沈瑞,念念不忘的就是那“形意拳”,一得了空,便又悄悄與沈瑞提及此事,想要學(xué)習(xí)拳法的欲望就掛在臉上。 這東西本就不是自己的,沈瑞又無敝掃自珍之心,便道:“本就養(yǎng)生健體的東西,想來也無壞處,何表弟想學(xué)就學(xué)。”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何泰之這個九歲小童生,現(xiàn)下看著身子骨雖還好,可苦讀日子還在后頭,有備無患也不算壞事。 因與董雙約定的是逢十的日子教授,沈瑞便又道:“我與昨日作伴的同窗約好了后日傳他拳法,何表弟若是便宜,后日中午就跟我一起回家。” 何泰之聽了前邊一句滿臉歡喜,道謝的話還沒說出口,便聽到后一句,不由愣住。 過了好一會兒,何泰之方小聲道:“那位小娘子是瑞表哥青梅竹馬?不是說南邊風(fēng)氣更重禮教?這瓜田李下,瑞表哥怎不避嫌?” 沈瑞聽了,心下一沉。只是眼下不是說這個的地方,他便將何泰之帶出東廂,去了盈園。 正是因為江南一代禮教森嚴(yán),沈瑞方在懷疑了幾次后,依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反而相信了董雙只是男生女相。不說遠(yuǎn)處,就是族學(xué)少年中,容顏姣好如女童,也不是一個兩個。 沒想到何泰之一個九歲小兒,竟說的這般篤定。 “何表弟怎瞧出來?那董雙可是沒有耳洞也沒有纏足?”沈瑞道。 倒不是他不知變通,只盯著這兩條,實是如今纏足之風(fēng),依舊遍及大江南北,稍體面些人家,沒有不給女兒纏足的,否則一副大腳,以后說親的時候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