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章
如今的日本的國內局勢可謂是波云詭譎。 其國內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但驚濤駭浪,已然是在醞釀之中了。 也就是現在滿清的殘余勢力內部也比較不穩,索尼在成為清國執政之后,還在通過政治斗爭來穩定內部。 否則的話,滿清說不定都會插一腳進去。 …… 大明光復七年,三月! 來自莫臥兒帝國的使團終于抵達了大明南京。 莫臥兒帝國使團的正使,乃是奧朗則布汗的長子,莫臥兒帝國的第一繼承人,哈克杜巴。 為的就是對應吳周那邊派出來的吳應雄。 也可見雙方對此次和談的重視,派出的都是相當有份量的人物。 哈克杜巴站在船頭,望著遠處逐漸拉進的南京碼頭,其眼神中滿是復雜。 原本在他的認知中,莫臥兒帝國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了。 可直到他翻閱高原,來到漢地,他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現如今的川蜀雖然殘破,但卻也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樣子。 朝廷組織人力物力修繕道路,開發拋荒的田地,以及各種輕徭薄賦的政策,都是大大刺激了川蜀方面的民生恢復。 可即便如此,川蜀其實也沒能恢復元氣。 在哈克杜巴眼中,其實也就那樣,在川蜀的時候,他并看不出大明的富庶和強大。 反而是感覺有些地廣人稀。 可是,直到他順著長江東下,進入湖廣地界。 長江航道的繁華和富庶,簡直令他有些不敢相信。 過了湖廣之后,便是傳統意義上的江南了。 越是東下,哈克杜巴便越是震驚。 沿途所見所聞,讓哈克杜巴恍然意識到,這個國家,好似沒有賤民。 他沿途完全沒有看到衣衫襤褸,瘦的和竹竿一樣的賤民,甚至他在沿途所經過的城市中,連一個乞丐都沒有見到過。 當然,哈克杜巴這里所說的賤民,并非種姓上的賤民。 而是對流民的另一個稱呼! 在哈克杜巴看來,大明的權貴不一定能比他們莫臥兒帝國的權貴更有錢,更奢侈。 但大明的底層百姓和莫臥兒帝國的底層百姓比起來,卻和活在天堂里沒什么區別。 大明的百姓大多都穿著體面,不說多奢華,但最起碼比較干凈,即使有補丁,也沒有衣衫襤褸。 幾乎所有人都能吃飽飯,因為人的身形和臉上健康的面色是騙不了人的。 長時期挨餓的人,和長時期能吃飽飯的人,面色和身形上的差距絕不是一點半點。 但更令哈克杜巴感到震驚的,則是大明的識字率。 在進入大明之后,順理成章的他便也養成了看《大明日報》的習慣。 在哈克杜巴看來,通過報紙來宣傳國家政策,這樣的手段實在不錯。 可令哈克杜巴沒想到的是,他在長江沿岸的城市停留修整之時,竟然經常能看到有三五人聚在一起,共同觀看一張報紙。 并且,這些人還能對著報紙評頭論足,議論朝政。 而這里面,可不光是有穿著體面的富貴人家。 更多的也只是穿著普通的平民。 甚至還有一些明顯是在碼頭上干苦力的扛包的工人,在拿到報紙之后,也能評頭論足的議論上幾句。 哈克杜巴實在是被大明的識字率給嚇到了。 這么多人識字的嗎? 其實哈克杜巴不知道是,對大明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明的識字率本來就是世界第一。 萬歷年間的時候,大明的識字率差不多能高達百分之十五左右。 雖然這里面大部分都是只認識一些常用字,可這百分之十五的識字率,也是足夠嚇人了。 而在崇禎年間,大明雖然連年戰亂,可死在戰亂中的基本上都是底層,識字的人比不識字的人更有價值,自然更容易活下來。 大明的識字率反而是有了些許上升! 而在崇禎年之后,雖然大明亡了,這個時候的中國,還沒來得及被滿清的文字獄和愚民統治禍害太久,所以,識字率并沒有下降多少。 哪怕是江南這樣的文風鼎盛之地被滿清血洗,大明的識字率保守估計也還在百分之十上下。 而在大明光復之后,朱宏煜又是進行了大規模的掃盲。 這幾年下來,也算是卓有成效,大明的識字率現在最起碼有百分之三十。 當然了,這百分之三十里面,大部分也都是只認識一些簡單的常用字。 并沒有經歷過專門的系統性的學習,攻讀文章肯定是做不到的。 可這其實也就夠用了,大部分人又不準備去考科舉,認識一些簡單的常用字,便足夠生活所需了。 最起碼用來看報紙是沒問題了! 而這百分之三十的識字人口,又因為工商業發展,而大多集中在城市里。 所以,哈克杜巴才會看到令他無比震驚的識字率。 他不知道的是,在如今大明的山野鄉村之中,多的是大字不識的老農。 所謂的幸存者偏差就是這個道理! 哈克杜巴雖然還沒有見識過大明的軍隊,但光是從他沿途所見的這些大明的社會細節里,便可以知道大明究竟有多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