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箭矢在天空中劃過一條弧線,向著敵人落去。 噗呲!噗呲! 關寧軍士卒所用的箭頭都是鐵質箭頭,還多是破甲能力很強的三棱箭頭。 所以,哪怕是拋射,殺傷力也是相當的可觀。 最起碼,只要能命中的話,射穿蒙古人身上的皮甲是不成問題的。 更別說對這些窮哈哈的蒙古人來說,皮甲都是相當奢侈的裝備,只有少量的貴族才能裝備的上。 大部分的普通士兵穿著的都是一身皮袍子! 這些皮袍子看起來挺結實的,但也就能用于防護一些石質或是骨質的箭頭。 面對關寧的箭雨,這些蒙古人的皮袍子和沒穿也沒區別。 基本上都能夠輕而易舉的貫穿! 甚至,箭矢在貫穿蒙古人的皮袍子之后,還能留有余力,繼續將他們的身體貫穿。 并且,更重要的問題是,關寧軍作為一只專業的軍隊,他們所用的弓都是制作精良的戰弓。 最基礎的戰弓都要求要有八力,其中的硬弓甚至超過十一力。 個別猛將專用的強弓,弓力甚至超過達到了虎力的標準。 (ps:虎力的具體標準作者忘了,哪位大佬知道可以書評區補充科普一下。) 這個標準差不多是滿清武力最巔峰時期,對于滿洲八旗兵的戰弓的要求。 而吳三桂作為一個恐滿癥晚期患者,對這個要求可以說是全盤照抄。 規定關寧軍精銳所用戰弓,最小也得是八力! 而一力,差不多就是六公斤,十二斤! 八力也就是四十八公斤! 這還是最差的! 完全可以說,這些關寧軍精銳射出的每一只箭矢都是足以致命的。 而蒙古人所用的弓,基本上都只是獵弓。 讓他們去射射兔子,黃羊等小動物或許可以。 但如果要拿這樣的獵弓上戰場,還想要射殺著甲的軍士,那可就是在為難他們了。 其實,只要能看清楚蒙古人和滿人之間的武備差距,就能理解為什么明末的時候,滿人能將蒙古人按在地上揍了。 滿人的箭矢射過來,幾乎每一下都能要人命。 而蒙古人的箭矢射過去,卻是連破甲都做不到。 現在戰場上的情況也是差不多如此,在雙方的騎射對決中,關寧軍憑借著自己的武備優勢,按著蒙古揍。 一枚枚箭矢如同不要錢般,不斷的向著蒙古人射去。 有的是拋射,有的是平射! 但幾乎沒有例外,關寧軍這邊的每一箭都能達到破甲的效果。 而蒙古人的箭矢射過來,卻是幾乎不能對關寧軍造成什么大的殺傷。 不少沖在前排的關寧軍士卒都是渾身上下插滿了箭矢,但卻是依舊在堅持戰斗。 對于這些披甲的關寧軍而言,只要沒被射中要害,就不是什么大事! 因為,蒙古人的箭矢完全不能夠破甲,只是掛在了他們的棉甲上,僅此而已。 最多算是在給他們撓癢癢! 雙方的騎兵如同兩股并行的直線,擦肩而過。 一枚枚箭矢向著對方的陣列拋射而去! 一輪騎射對決之后,雙方各自調整陣型,準備第二輪騎射。 兩股洪流在寬闊的草原上分別繞了一個大圈,然后調轉馬頭,向著對方殺去。 準備進行第二輪騎射對決! 崩!崩崩! 弓弦顫響聲接連不絕,箭矢飛射,地面上躺滿了一具具身上插著箭矢的尸體。 但十分明顯的是,蒙古人的傷亡要比關寧軍大的多! “準備手榴彈!” 吳應麒大喝一聲,下令指揮關寧軍戰斗。 關寧軍沒少和明軍對陣,自然是能發現明軍手上那種名為手榴彈的利器。 然后,他們便學了過來,自己也用上了。 雖然關寧軍的火藥質量不及明軍,關寧軍對手榴彈外殼的鑄鐵工藝也不及明軍,甚至他們更做不出拉弦的手榴彈…… 但是,這并不妨礙關寧軍模仿不是? 能用就行,他們還沒到追求性能的時候。 一枚枚手榴彈點燃之后,被投擲向了蒙古人的軍陣。 轟隆隆,轟隆隆,隨著手榴彈落地,爆炸聲接連不斷的響起。 蒙古人的陣列中騰起一團團的黑煙,火光彌漫,不少蒙古騎兵胯下的戰馬都受了驚。 發出一陣唏律律的嘶鳴! 甚至有不少蒙古人被自己的戰馬掀翻了下來,然后被數不清的馬蹄踐踏成了rou泥。 “殺啊!” “……” 戰場上的廝殺越發的激烈。 這些蒙古牧民的韌性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雙方的騎射對決只進行到了第三輪,他們便在關寧軍的箭雨和手榴彈覆蓋之下崩潰了。 甚至開始出現了逃兵! 吳應麒見此一幕,知道機會來了。 果斷帶人沖了一次! 鐵騎沖陣,戰馬踐踏的大地都在抖動。 馬背上的騎兵穿著重甲威武不凡,呼嘯而來的模樣,相當的攝人。 關寧軍的鐵騎呼嘯而過,戰馬奔馳。 長槍森然,似乎要將所有人的一切都給摧毀。 蒙古人本來騎射就不是對手,對沖就更不是對手了。 這些蒙古人騎射的本領不差,因為他們從小是在馬背上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