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很快,第一批獲得大秦治民身份的嬰兒呱呱落地。 毛炅對當地夷族殘暴,對孩童卻異常仁慈,在城中設立了醫舍,公塾,教他們讀書識字。 毛炅本就是士人,最注重教化,自然大力督辦此時。 有時候連軍務都放在一邊,主抓此此事,推到了附近村鎮里的婆羅門寺,到處修建孔廟。 當地人自然不愿,又推到孔廟。 毛炅不慣著他們的臭毛病,凡是孔廟遭到毀壞的地方,百里之內,雞犬不留…… 不得不說這種手段頗為有效。 凡是敢推孔廟的人,肯定打心底不認同的華夏,既然不認同,那就是敵人,沒必要留著了…… 三座港城幾乎封死了當地土人的發展空間,每個月都會有“狩獵”,捕捉當地土人。 一開始他們是抗拒的,后來發現當奴隸也不錯,至少能吃飽,不用每天在密林里與毒蟲鼠蟻為伍,不用與野獸搏斗,不用與其他部族廝殺…… 尤其是嘗到了廣州送來的美酒后,當地土人嗜酒如命的性情徹底被點燃。 甚至有人主動將妻子兒女送到港城換酒喝。 三座港城越來越“繁榮”,適應這里的氣候后會發現,這里太舒適了,生存壓力極小,氣候四級常夏。 只要有秦人身份,在當地就是老爺一般的存在。 毛炅還上了一道奏表,詳述各種治理當地的建議。 想要交州長治久安,則絕不可放棄林邑。 楊崢看完奏表,頗為感概,原本他看重的人是陸抗和陶璜,沒想到毛炅表現更為亮眼。 陶璜治廣州,以懷柔為主,而毛炅則是施以猛藥。 懷柔手段,漢朝已經用過了,效果不大。 現在需要換個方法。 當然,彈劾毛炅的奏章也非常多,畢竟毛炅在林邑的手段過于殘暴了,光是京觀就筑了十七座,凡是不臣服的當地土人,直接一刀下去,從不啰嗦。 彈劾奏表中還引用了曹老板的詩句: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儒家的一大毛病就是外圣內王。 簡單來說就是嚴于律己,寬于待人。放大一下,對待外人當圣人,以寬仁為主,對待自己人,則要嚴格…… 內卷就是這么形成的。 大秦有這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也沒見他們這么著急。 再說林邑國屁大的地方,有一千里嗎?到處都是深山老林的,何來白骨? 所有彈劾的奏表全都當沒看見,任何事只要楊崢沒有回應,到最后基本就會不了了之。 毛炅提的治理南疆建議,倒是很合楊崢口味。 林邑國就算不要,寧愿毀了,也不能留給當地土人發展壯大。 現在這些港口城市還看不出優勢,一旦大秦的造船水平起來,航海時代開啟,這些港口城市的重要性就會立馬凸顯出來。 其實華夏的發展也算如此,不是平面的,而是線性發展。 沿著黃河、長江等各大水系,建造定居點,然后慢慢發展成城鎮,再發展成城池,然后向內地滲透。 即便是如今,大秦境內,還有很多無人區或者控制力不夠的區域。 毛炅控制了林邑國的港口,其實就等于控制了這個地區。 南疆土人要么臣服,要么徹底消失…… 這么敢打敢沖,不務虛名,用心實事的人,楊崢當然要重用。 說實話,歷史的經驗證明,懷柔往往治標不治本,適當的剛猛反而能增加威信,兩三代之后,當地人也就慢慢被同化了。 其實華夏對待外族已經足夠寬仁了。 歷史上的征服者們,哪一個不是趕盡殺絕? 華夏則是盡量選擇融合,對匈奴如此,對羌氐如此,對鮮卑也是如此。 華夏最強大的時候,也沒有毀滅他們的族群。 楊崢下詔封里毛炅為鎮南將軍,策勛上護軍,封開國縣侯,繪像凌煙閣之上,為大秦開國功臣之一。 對外開拓必然會伴隨腥風血雨。 但長痛不如短痛,這些未開化的地區納入華夏版圖,其實是他們天大的福分。 除此之外,楊崢還給毛炅寫了一封私信,對他的一系列政策表示欣賞,讓他放手去干,南疆疆土萬里,大有可為。 有什么樣的開國之君,就會有什么樣的臣子。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 楊崢不在意后人評論自己好大喜功,歷史終究自有公論。 哪怕是秦皇漢武,后世都頗有微詞。 當然,秦皇漢武的確有過失,但瑕不掩瑜,功大于過。 第九百一十八章 醫 占城稻在交趾和嶺南的試種頗為成功。 其實楊崢也不確信這玩意兒是不是幾百年后宋朝發現的占城稻。 但只要產量比現在的稻種高,就是成功的。 紅河平原的肥沃絕不是虛言,漢魏以來,被勤勞的華夏百姓開發經營了幾百年,早就是成熟板塊,并且一直供養著東吳。 一年三收、四收,糧食產量的恐怖可想而知。 有了糧食,加上大秦無為而治的寬松環境,當地人口出現一波爆發。 毛炅的回信上除了感謝楊崢的封賞和信任,還詳細介紹了這幾年的治理成果。 開縣十二,順著紅河向上游拓地一千五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