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還是杜預霸氣,連滅吳的時間都推算好了。 這幾乎是軍令狀了,如果不能滅吳,他就要承擔相應責任。 以杜預今日的地位,若沒有十成把握,絕不會如此托大。 朝中除了杜寬幾個年事已高,常年坐冷板凳的老學究不想打仗以外,其他官吏一致主張堅決滅吳。 “百年之寇,不可使其恢復生機。” “大秦縱橫無敵,非一條大江所能阻擋!” 楊崢的檄文不僅在江東掀起驚濤駭浪,在國內也引起震動。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大秦只有一統天下,才算是真正具有了漢魏傳承下來的正統性、合法性! 這是一個王朝的基本責任。 蜀漢以區區一州之地,國小力弱,還六出祁山、九伐中原。 連曹爽都知道要伐蜀,雖然動機不那么純粹…… 國中的氣氛空前火熱,士子們在茶樓書館中爭論江東能抵抗多長時間,還煞有介事的分析戰場形勢。 百姓茶余飯后也津津樂道,言語間都是自豪。 雍涼士族豪強紛紛將子弟送入軍中,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大秦的支持。 這么多年楊崢提倡的士人精神終于初見成效。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儒家先賢,楊崢更欣賞孟子。 孔子開宗立派,孟子繼往開來。 華夏的士人精神比西方所謂的“貴族精神”不知高明多少倍。 只可惜在黑暗的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的司馬懿式人物崛起,經過一代代精致利己主義者的曲解,逐漸抹除了我們民族骨髓中高貴與優雅,也泯滅了我們民族中的血性與勇武…… 這個時代,楊崢最大的愿望正是重塑華夏的精神面貌。 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也許幾十年,也許上百年…… 只要播下種子,堅持不懈,總會破土而出的。 楊崢清晰的感受到整個國家積極向上的狀態,對滅吳之戰,也就再無疑慮了。 以現在秦國的狀態,怎么可能輸? 換句話說,吳國拿什么贏? 第八百六十二章 優勢 濡須的對峙仍在繼續。 但隨著天氣晴朗,吳軍的優勢在一點一點喪失。 越來越多的吳軍逃散,向秦軍投降。 杜預將降軍集中起來,每人二十畝淮南良田,承諾若是滅吳,每人增加百畝,立功者再賞! 六七十年的對峙,漢時富甲一方的淮南變成了無人區。 大片的沃土等著人去開墾。 杜預承諾封賞此地,既填補了淮南人口,又不觸及任何勢力的利益。 二十畝良田能讓一家五口吃喝不愁,一百二十畝,直接成為地主…… 三國時代,普遍推行世兵制,意即朝廷給一塊土地耕種,家屬集中管理,形成軍戶,父死子替,兄終弟及,世代為兵,父子三代同在一軍者比比皆是,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繼續充當輜重兵,直至被榨干最后一絲力氣,地位比奴仆高不了多少,尋常百姓都不愿與之通婚。 幾次合肥之戰,魏軍奮力守城,曹魏的賞賜僅僅是免除部分有功將士的世兵制…… 所以分田的誘惑對江東士卒有多大可想而知。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之前還如霜打茄子一般的降軍,吃上兩頓飽飯之后,一個個如野狼般兩眼放光。 巢湖中的水軍規模越來越大。 丁溫不愧是丁奉之子,訓練水軍頗有成效,迅速編練出一支六千人規模的水軍,士氣極其高昂。 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戰船不足。 盧欽在淮水打造的戰船,無法跟吳軍的樓船、艨艟相提并論。 一條合格的戰船也不是短時間就能造出的。 “無論我軍如何趕制戰船,都無法跟吳軍相比?!睏钚裨诔埠^察水軍后得出了結論。 杜預點點頭,“現在水面上擊敗吳軍的確很難,殿下有何良策?” “大船耗時耗力,何不用小船?”年輕人的思維總要活躍一些,楊旭身邊聚集的青年才俊皆是一時之選,集思廣益,總能有點不同的東西。 “哦?”杜預來了興趣。 “我軍只打造木筏竹排即可,選擅水將士,上覆猛火油,直接撞擊江東大船,再以走舸清理戰場!” 猛火油遇水還能浮在水面燃燒,簡直是水戰利器。 杜預大笑,“殿下才智,非常人也!” 原本沒抱多大希望,沒想到楊旭的獻策,讓人眼前一亮。 “杜公謬贊,此乃太子舍人張軌、文濟之策?!睏钚駴]有貪功。 這讓杜預更高看他一眼,心中感慨老楊家后繼有人。 謙和、明慧,這樣的太子讓人充滿期待。 杜預是個謹慎之人,破敵之策有了,但可實施性還要驗證一番。 巢湖之人,十條大木筏上站滿了草人,中間放著干柴、油罐。 杜預一聲令下,草人中間的六名水軍快速滑動,木筏如離弦之箭一般射出,從四面八方撞向湖中央。 “轟”的一聲,烈焰騰空,黑煙滾滾,湖面散布著火焰,流到哪里就燒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