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差不多就是這個邏輯。 陸抗以守土為己任,不希望江東內亂。 陸家若是有心參與江東的權力之爭,鐘會奪權的難度會大大增加。 “江東都只剩下骨頭架子了,還要爭!”楊崢冷笑道。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這些鬼蜮伎倆能有什么用? 大秦之所以沒發動最后一戰,一是因為中原還在消化,二是水軍和戰船差些火候。 現在中原安定了一年,王濬南下蜀中編練水軍,打造戰場,積蓄糧草,東吳的末日也快到了。 衛瓘道:“吳為下,大秦為上,陛下可派出使者申斥江東,讓他們查出真兇,給大秦一個交代!再大張旗鼓向陸抗派出使者,一則觀摩陸抗士氣,二則引起鐘會、孫皓的猜忌,把江東的水攪渾!” “妙計!江東人物,以陸抗為最,賞名劍一柄,駿馬三匹,朕親自去書勸其歸秦!” 江東真正的柱石是陸抗而不是鐘會。 鐘會有天然的劣勢,身為北人,很難與江東豪族一條心。 江東在孫權時代便與豪族妥協了,豪族控制土地、人口、軍隊,沒有他們的支持,鐘會的所有野心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跟楊崢遇到的狀況一樣,把士族豪強殺光了,江東也就沒人了…… 衛瓘撫須笑道:“江東即將大亂,天下一統會提前到來,陛下當早做準備。” 鐘會、孫皓都不是什么好鳥,現在同床共枕,自然是干柴烈火一發不可收拾了。 無論誰贏,江東都會元氣大傷。 荊襄方向,有羊祜、羅憲、王濬,南中方向有霍彪、楊稷、董元、毛炅、解系,都是名將如云。 唯獨淮南缺少得力之人。 以揚州的兵力,防守有余,進攻不足,而盧欽今年也差不多快七十了,他的長處是鎮守一方,當年司馬昭圍攻鐘會,盧欽也在其中,在軍略上并無突出之處。 有霍弋的教訓,楊崢不愿冒險,萬一出征時,盧欽病倒…… 最合適的人選,當然是杜預了。 羊祜、杜預、王濬、周旨…… 不知不覺,竟然湊齊了歷史上伐吳的班底。 許昌既然收復,杜預留在宛城就沒有必要了。 他手上的四萬人馬都是精銳,諸葛緒、周旨都是將才,正好可以入駐壽春。 楊崢思索一陣,“江東若亂,荊襄、揚州、南中三路同時進攻,荊襄以羅憲為帥,羊祜為副,南中以霍彪為帥,楊稷、毛炅為副,壽春以元凱為主,盧欽為輔。” 只要不動大興城的二十萬中軍,糧草供應應該沒問題。 河北中原支持杜預的東線大軍。 關中、漢中糧草支持羊祜。 蜀中支持王濬、羅憲的水陸大軍。 至于南中,則是敲敲邊鼓,以牽制為主…… 建業城中早已暗流涌動。 對鐘會而言,孫皓已經是個大麻煩,現在陸凱又去了,兩邊早已劍拔弩張。 擊敗孫皓簡單,他手上的實力完全不被鐘會放在眼里。 問題是怎么安置孫皓。 一刀砍了,鐘會就是東吳版的司馬昭…… 不殺吧,孫皓不是個安分的人,始終是個禍患。 只要他活著,江東豪族便不會消停。 江東不能內亂,這是人盡皆知的共識,但顯然不是孫皓的共識。 “找到孫皓行刺大司馬的證據沒有?”整個天下,最不想跟陸家鬧翻的正是鐘會。 而且剛剛逼陸抗就范,也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去行刺陸凱,引起陸抗的不滿。 “回稟越公,沒有……”幾個黑衣死士跪在鐘會面前。 鐘會臉上神色陰晴不定。 都是死士,司馬師在洛陽養三千死士,無人知曉,很多大事都是他們做的。 自己養的死士,卻是酒囊飯袋。 “大司馬之死頗為蹊蹺,依兒臣看,未必就是太上皇所為。”鐘毅身在建業,聽到點風聲。 陸凱不是孤家寡人,身邊也有部曲,出門有護衛,要行刺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不是孫皓還能是誰?”鐘會翻了個白眼,摸摸下巴,忽然笑了起來,“有趣,能神不知鬼不覺的除掉陸凱,看來孫皓這些年有些長進。” “父親為何覺得不是秦人所為?” “當年司馬家如日中天,外有鄧艾、王基、陳騫為將,內有賈充、荀勖為謀主,楊崢困居涼州一隅,從未用過行刺的手段,今席卷天下,坐擁中原,又豈會再用?他若真想刺殺,刺殺為父或陸幼節不是更好?”鐘會分析的頭頭是道。 鐘毅無可反駁,“那么父親準備如何處置太上皇?” 兩邊劍拔弩張,根本不可能像陸家一樣妥協。 孫皓也不是以大局為重的人。 鐘會臉上的輕浮之色盡去,“你我二人走到今日,難道還能后退不成?” 進封越公,野心再怎么遮掩都遮不住了。 何為越? 秦國的使命是東出,并吞八荒,席卷六合。 越國的使命則是吞吳。 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鐘會臥薪嘗膽已經夠久了。 他的猶豫不決是看對誰,對手是姜維、楊崢、陸抗這個級別,他自然要多想一些,慎重一些。 但如果對手是孫皓,則要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