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司馬炎生擒孫皓,士氣大振,必有向我報仇雪恨之心,陛下不可不備!”令狐盛也贊同道。 楊崢道:“如此說來,司馬炎有謀我之心?” 衛瓘點了點頭。 這個時間點對中原是有利的。 均田制追上占田制需要時間,占田制正處于巔峰狀態,加上司馬炎這場大勝,肯定膨脹了。 馮颯大戰后,兩邊都沒再認真的掰掰手腕了。 楊崢要處理草原和西域問題,司馬家要穩定內部,取代曹魏。 代郡之戰,司馬家也沒什么損失。 劉淵、拓跋力微這些勢力本就不是司馬家的核心力量。 楊崢忍不住一笑,所謂戰略,都是明晃晃的東西,自己這邊有,他們那邊也有。 西邊想弄東邊,東邊也想打西邊。 吳國被鐘會穩住了,不會分裂,所以東西大戰也就順理成章的拉開序幕。 雖然有些倉促,但戰略發展期不是白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馮颯大戰的戰爭紅利用到司馬炎登基就差不多了。 現在司馬炎大敗孫皓,目光當然要轉向大秦。 “朕等這一天也很久了!”楊崢笑道。 天下形勢發展至今,東西雙方早就成了干柴烈火,一碰即燃! 第七百一十六章 江東 如今的江東,鐘會并不是實際上的掌權者。 吳國這么多年,權力運行有自己的規則。 鐘會現在只是加入這套規則之中,而非打破。 八萬大軍回返建業時,沒有受到任何阻擋。 連皇帝孫瑾都出城迎接。 不過鐘會沒有絲毫驕矜之色,一如既往的謙虛恭謹,尊陸凱為太尉,尊陸抗為大司馬,孟宗為太傅,自己則還是右丞相。 連孫瑾進封的大將軍都推辭不受。 對孫瑾、陸凱、孟仁恭敬有加,朝中每有大事,都必定三人商議,然后施行。 唯一的逾越之舉,便是釋放孫皓強征的六千采女,令其自行婚嫁,廢孫皓在位時的所有苛政。 江東士人無不稱頌,百姓感激涕零。 鐘會雖然只是右丞相,但聲望早已凌駕在陸凱、孟仁、陸抗等江東士人之上。 其后,鐘會還大肆啟用沈氏、呂氏、周氏、陶氏等小族士人。 矛盾永遠存在,江東士族豪強也非鐵板一塊。 沈瑩、陶璜等江東才俊被拉攏在身側。 諸葛靚、丁溫等將領也暗中投效,這些人原本就被江東士族拒之門外。 鐘會聚集的勢力越來越大。 江東大姓固然知道其用心,但建業掌握在他手上,無可奈何。 江東唯一能與之相抗的只有陸家,然而陸抗不可能扔下荊州,來爭奪建業。 明爭不成,就只能暗斗。 鐘會出入明有甲士相隨,暗有死士保護。 一飲一啄,皆有人先以銀針相試,食用無虞之后,鐘會方才進食。 回到建業的兩個多月時間,一共挫敗了八起針對他的暗殺。 是誰派出的刺客,鐘會從不追究,追究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就算知道是誰主使,雙方也都會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過兩邊斗來斗去,最終選擇妥協。 “向司馬炎稱臣,乃我江東數十年未有之奇恥大辱也!”孟宗長嘆道。 他不是江東士族,盡管德高望重,卻依舊左右不了江東的大事。 其實楊崢誤會鐘會了,向司馬炎稱臣不是他的意思。 以鐘會的性格也不可能向司馬炎稱臣。 做出這道決議的是陸凱、侍中虞氾、驃騎將軍朱宣、尚書仆射顧穆等人。 荀勖只隱隱放出要送還孫皓的消息,江東士族們全都慫了…… 從他們的姓氏就可見其家族。 江東大姓基本到齊。 本來還應該有吳郡張氏之人,也就是張昭的后人。 張儼于出使晉國時獲大鼎,而病逝,孫皓改寶鼎元年。 張敦在孫權時便為車騎將軍,文武雙全,與陸遜齊名,但三十二歲時,便撒手人寰,張氏其他子弟都是文人墨客,也就逐漸淡出東吳權利核心,在地方為官。 鐘會當然不會反對這些大姓的決議,反對也沒用。 這幾個家族拍了板,根本就沒有外人什么事。 “孟公稍安勿躁,稱臣只是一時不得已,待東西大戰,我等坐收漁利?!庇輾锕笆值?。 一個“我等”基本就把皇帝和其他人排除在外了。 孫瑾坐在御榻上,茫然的望著他的臣子們。 只有在看到鐘會時,眼中才掠過一絲欣喜。 “丞相以為如何?”朱宣目光轉向鐘會。 鐘會謙和笑道:“會愚鈍,國中大事,諸位決斷即可,會洗耳恭聽。” 他們不知道鐘會的厲害,陸凱卻早有領教,“丞相乃天下名士,文武雙全,江東之依賴,何以自謙至此?” 鐘會道:“非是自謙,而是會心中所想,與諸公大同小異,所以不說也罷,東西之爭,我江東無需涉足?!?/br> 虞氾長聲笑道:“丞相頗有自知之明!” 無論鐘會有多少功勞,在江東士族眼中,永遠都上不了臺面。 如同丁奉一樣。 所以在他們眼中,鐘會只不過取代了丁奉的位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