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這種性格跟孫權很像,早年英明神武,赤壁迎戰曹cao,啟用魯肅、陸遜,晚年一言難盡,二宮之亂就是孫權一手弄出的,直到現在,還未跳出其陰影。 毫無疑問,東吳已經步入晚年。 “伯玉之言是也,不過既然以霍弋都督南面諸軍事,孤去信一封,征詢他的意見。” 該給的尊重還是要給。 楊稷、毛炅、董元這些人都是霍弋舊部,還是聽聽霍弋的看法。 而且霍弋本人也是名將。 衛瓘亦點點頭,“大王所言極是。” 說到軍事,楊崢目光轉向沙盤,秦國遷都長安,蜀中百姓紛紛北遷。 但潼關不在手中,心里始終有些發虛。 和平只是短暫的,戰爭才是永恒存在的。 三國以來的戰爭,都變成了掠奪百姓為主,曹cao遷徙漢中、漠南匈奴、烏桓,司馬懿遷徙遼東漢民,諸葛武侯遷徙隴右百姓,姜維也是如此。 未來一旦大戰,晉軍肯定先掠奪百姓。 楊崢當年也是這么對司馬家的。 但潼關之堅固,天下罕有。 自曹cao修建此關以來,就一直虎視三秦,威懾雍涼。 新任的潼關守將弘農太守,正是熟人王濬,手下還有嚴詢、夏侯咸等將。 與鎮守武關的南陽太守諸葛緒互為犄角。 嚴詢、夏侯咸牛不牛楊崢不知道,但王濬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本人也是出身于弘農,得當地豪強支持。 這種局面下,潼關根本拿不下。 司馬昭打仗不行,用人的水平頗高。 “華陰、臨晉、藍田三地的防守加重。”楊崢道。 “華陰有六千中軍步騎駐守,三個折沖府,臨晉有五千中軍步騎,五折沖府,藍田亦有五千中軍,三折沖府。”衛瓘提醒道。 “不夠。”楊崢搖搖頭。 司馬家下一次來,肯定是傾國之勢雷霆一擊,二三十萬兵力往上走,這么點兵力防守杯水車薪。 “馮颯、太原二郡設為軍鎮,每鎮十二折沖府,中軍各一萬,華陰、藍田設八折沖府,中軍各八千,另外下邽、鄭縣、霸陵、杜陵等地全部加固城防,每城五千步騎,分兵錯守,拱衛長安。”楊崢指著長安以東道。 十二折沖府,就是一萬五千府兵,加上一萬中軍,兩萬五千大軍,進攻防守都有余力。 以前是窮,沒人也沒糧,現在均田制施行,蜀中人口釋放出來。 楊崢暴發戶嘴臉一覽無余。 僅關中差不多就聚集了一百萬人口,蜀中百姓與河西百姓還在遷徙之中,遷徙本來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分批進行,不可能一股腦全涌到關中,那樣就是人禍了。 未來關中預計人口兩百五十萬左右。 曹魏在籍的人口也才四五百萬的樣子,還要鎮守多處,幽冀、上黨、河東、上庸三郡、荊州、淮南等等。 強秦之勢便在于此。 楊崢只需要守住臨晉、華陰、藍田、太原、永安、黃金圍這些重鎮雄關即可。 能夠集中兵力,朝一個方向突破。 此消彼長,在地緣上,秦國依舊維持攻勢。 如果不是周煜的上黨之敗,這種攻勢更為強大。 第五百九十三章 立儲 馮颯、太原、華陰、藍田四軍鎮,每鎮兵力兩萬五千到兩萬。 差不多就是十萬大軍分散出去。 楊崢的秦國承曹魏之舊制,采用中軍配合地方府兵的策略。 長安七萬精銳步騎,地方加起來十萬左右府兵。 內地每一個郡一折沖府,一千五百府兵,負責鎮守地方。 如河曲、西平、金城、天水、隴西、南安、安定、扶風等等,蜀中的巴郡、廣漢、蜀郡、犍為、越巂、牂牁七郡同樣如此,南中則基本處于羈縻狀態,官府只控制一些精華地區,重兵駐防,與豪強共治當地,推行漢化,秦國可以減少對這些地區的投入。 現在的秦國也沒有能力和精力投入這些地區,處處都需要人口,所以這些地區只能延后。 而一些重要的邊地,如輪臺、高昌、敦煌、張掖、酒泉、武威、朔方、北地、九原等,每地三到四個折沖府,以威懾草原,震懾內部。 最后就是戰略要種之地了,如太原、定襄、云中、馮颯、京兆、漢中、永安,則折沖府云集。 十萬左右的府兵顯然不夠。 未來是東西國命之爭,司馬昭推行占田制,給自己服下一劑猛烈的春藥,弄出四五十萬大軍都不足為奇。 所以擴軍是必要的。 在楊崢心目中,府兵二十萬左右,中軍也要擴充到十萬。 其中關中就聚集了十萬府兵七萬中軍,此外還有一萬中軍在太原,一萬中軍在蜀中,漢中和姑臧各五千中軍。 秦國預計人口五百萬左右。 五百萬人養三十萬大軍,負擔不大。 而且二十萬府兵都不需要中樞支持,給他們土地,不收田賦,也不徭役,他們自己養自己,出征還自帶裝備、戰馬、糧草…… 也就是說,秦國只需要養十萬中軍。 屯田司的意義便在于此。 形同用奴隸和屯田養十萬大軍,還有治民、待歸上繳的賦稅,河西走廊的商稅,此外,涼州、河湟、河套三大牧場也在支撐十萬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