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一路OOC[快穿]、庶女撩夫日常、末世之滅世之龍、你的報應(yīng)就是我[快穿]、超獸無敵、傾我一生、我把天才虐成廢材的日子、超神學(xué)院之老爹、在逃生游戲里被迫當(dāng)海王、不滅通天
偌大的蜀中才兩三百萬的人口不及后世一個地級市,有些說不過去了。 不過現(xiàn)在最棘手的問題是怎么攻破豪強們的烏龜殼。 總不能拿大炮轟吧? 楊崢盯著山頭上一座雄偉塢堡,張牙舞爪的,圍墻環(huán)繞,前后開門,望樓、角樓、箭樓一應(yīng)俱全,前后門還修了甕城…… 仿佛一個長了七八個腦袋的怪胎,既怪異又生猛。 眼下剛剛秋收,塢堡里面有吃有喝,圍困也不是長久之法。 耗下去,最先倒霉的還是楊崢自己。 攻城之法無非水火。 這季節(jié)水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只有火。 這種仗不需要什么兵法韜略,就一座一座的平推就完了。 以現(xiàn)在秦國的實力,完全可以效仿司馬家的泰山壓頂! “燒城!”楊崢眼中冒著火星。 “什么?”劉珩沒聽清楚。 龐青、張輔、孫陽也一臉的愕然。 楊崢苦笑,殺人放火,這幫書生都不專業(yè),還是要自己來,“征集金城、安定百姓,伐秦嶺之木,給孤一座一座的燒!” 塢堡不是城池,也就一個村鎮(zhèn)的規(guī)模,方圓兩三里,堡上建筑眾多,守軍密集,正可以火攻。 第五百八十四章 烈火 楊崢原本想免除徭役,減輕百姓負擔(dān),但經(jīng)過實踐之后,發(fā)現(xiàn)有些理想化了。 修橋補路要借用民力,營建城池也要借用民力。 大戰(zhàn)時,輸送糧草,也需要民力…… 在魯芝、索靖的勸誡下,楊崢換了個說法,改徭役為庸。 凡丁壯,每年須為官府勞作一個月,可以用物品錢糧折抵役期。 均田制,租庸調(diào),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diào),有身則有庸,以之厚生,則不堤防而家業(yè)可久;以之成務(wù),則不校閱而眾寡可知;以之為理,則法不煩而教化行;以之成賦,則下不困而上用足。 當(dāng)然,這個制度并非最完美的。 這世上也沒有完美的制度。 只是相對目前而言,均田制是最合適目前秦國現(xiàn)狀。 秦國直接與百姓聯(lián)系起來,繞過士族豪強中間商賺差價。 漏洞以后當(dāng)然會有,這就需要考驗后人的智慧了。 楊崢不是圣人,能讓大秦興盛兩三百年,讓隋唐盛世提前到來,對華夏已經(jīng)功莫大焉。 洪武大帝設(shè)計的制度在當(dāng)時也算是完善的,還制定大誥,祖宗之法不可改…… 明朝也就被限制死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形勢、規(guī)則,以及使命。 楊崢的使命是推翻以司馬家為首的士族豪強聯(lián)合體,所以必須借用寒門庶族的力量。 百姓對征發(fā)異常配合。 畢竟提供一日兩餐,也不用打仗,就砍砍柴而已,在家閑著還要耗費糧食,跟官府混,興許打破了塢堡,興許還能得到三瓜兩棗的賞錢。 楊崢的殺伐果斷是出了名的,但出手大方同樣出名。 府兵、百姓都沾了些油水。 所以此次都非常配合。 連屯田的奴隸也趕來了。 轉(zhuǎn)眼,南安就聚集了十幾萬的人馬。 宣義郎和宣義掾?qū)傩战M織起來。 楊崢還下令造了五十多輛投石車。 人多力量大,十幾萬可移山填海,一個小小的塢堡自然不在話下。 深秋季節(jié),到處都是枯木枯草,被砍伐來堆積在塢堡之下。 楊崢一句廢話都沒說,直接上干貨。 烈焰在城下騰空而起,火油一罐一罐的投入塢堡中。 很快,這些看似堅固的塢堡中,響起了凄厲的慘嚎聲。 不過塢堡中的人倒也硬氣,死扛著不投降。 楊崢心中一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令人加大火力,不斷有干柴拋入塢堡中。 陣陣持續(xù)一天一夜,連塢堡的天都被燒紅了。 第二天,塢堡就扛不住了。 里面的堡民殺了塢主,出城投降。 望著一個個被烤的黑乎乎的戰(zhàn)俘,楊崢帶著親衛(wèi)沖入人群,馬鞭肆意抽打,“不見棺材不掉淚的賤骨頭!給你們田不要,讓你們當(dāng)人不當(dāng),全都送到居延、朔方為奴!” 聽到不用死,俘虜們心中暗暗松了口氣。 楊崢屠城、筑京觀的惡名廣為流傳。 其實大秦的奴隸比他們當(dāng)蔭戶、莊奴強多了,三年可以轉(zhuǎn)為待歸,兩年后轉(zhuǎn)為治民。 破了第一座塢堡,就能破第二座、第三座。 楊崢與張輔兵分兩路,一路燒下去。 有的負隅頑抗,寧愿被烤成焦炭也不出堡投降。 有的則一見秦字大旗,知道秦王楊崢親至,乖乖開城投降。 南安三十三座塢堡轉(zhuǎn)眼被滅。 隴西也如法炮制。 豪強們雖然在戰(zhàn)術(shù)上守望相助,但在戰(zhàn)略上仍是一盤散沙,各個擊破沒有絲毫難度。 隴西之戰(zhàn)比南安要慘烈一些,此地的豪強無法無天慣了,此次叛亂也是他們先發(fā)動起來的,尤其是牛、梁、辛等姓氏,與中原士族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有時候內(nèi)部斗爭比外部斗爭更為慘烈。 但在秦國的泰山壓頂之下,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勞的。 一盤散沙的豪強不可能跟秦國對抗。 所以在楊崢下了決心的時候,他們覆滅也僅僅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