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堂中就三人,劉珩與孟觀都是數(shù)人,嘴上也就沒個把門的。 “西平剛剛取了金城,各折沖府都在構建當中,錢糧也不夠,我們?nèi)羰枪鲋荩瑒t正好把涼州豪右、羌胡部落推到胡奮那一邊。”孟觀細細為劉珩解釋道。 楊崢笑道:“那你覺得何時可取涼州?” 孟觀思索了一陣,“屬下覺得,取不取涼州不在我們,而在朝廷。司馬懿行將就木,時日無多,一旦崩逝,人心未必肯服司馬師。” 這個推斷還算嚴謹。 青營之中,楊崢最寄以厚望的就是孟觀。 年紀輕輕,已經(jīng)有了大將之才。 這時代的人一般都是全能的,引經(jīng)據(jù)典的書生,打起仗來,一樣兇殘。 而會打仗的,一般天文地理都了然于胸。 楊崢一直覺得出問題的不是儒家,而是人。 “衛(wèi)瓘呢?可有此人消息?” “此人十分低調,沒有任何關于他的消息。”孟觀為難道。 楊崢眉頭一皺,隱隱有種直覺,衛(wèi)瓘或許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隱患。 “報將軍,淮南、洛陽各有使者至!”親衛(wèi)在門外輕聲道。 楊崢早有預料。 破羌之戰(zhàn)已經(jīng)證明自己是個有實力的棋子。 如此響亮的打了司馬父子一記耳光,自然會吸引某些人的目光。 這也是戰(zhàn)爭紅利之一。 楊崢自然對淮南的興趣極大。 西平周圍的狗腿子也就鄧艾、安定胡氏,但淮南周圍幾乎聚集了大部分司馬家的狗腿子。 “讓淮南使者先入見。”楊崢對堂外喊道。 “唯!” 過不多時,一三十出頭的文士入內(nèi),細長的眼睛來回掃動,“廬江呂宣拜見楊太守。” 既然是廬江,那就應該是文欽的人。 “西平距廬江四千里之遙,使者有心了。”楊崢略一拱手,以示敬意。 劉珩、孟觀恭立左右。 “楊太守乃大將軍故舊,我主公亦是大將軍舊人,西平、廬江本就是一家人!”呂宣沒有絲毫廢話,態(tài)度也頗為誠懇。 文欽是譙郡子弟,一向得曹爽看重。 可惜高平陵之變實在太快,前后只有五天,曹爽三族便人頭落地。 作為譙郡子弟,文欽不慌是不可能的。 司馬懿為安其心,擢升為左將軍。 不過文欽也不傻,司馬懿若是不聞不問,則還可能轉危為安,若是特意安撫,則說明已經(jīng)成了司馬家的眼中釘。 朝中譙郡子弟,不是被罷黜,就是被邊緣化。 丁謐、桓范被夷三族,夏侯玄形同軟禁,諸夏侯曹也被轉為閑散。 “文將軍有心了!”楊崢話中有話道。 呂宣不以為意,“洛陽傳言司馬太傅已經(jīng)兩個月未曾露面,大魏人心惶惶,朝中之事,皆由司馬師裁定,夏侯公卻被排擠在外,楊太守可知?” 提起夏侯玄,楊崢心中不免一陣郁悶。 破羌之戰(zhàn)未爆發(fā)前,楊崢便派細作勸說,至少留個后人,夏侯玄不為所動。 或許夏侯玄對曹魏還抱有一絲幻想。 破羌之戰(zhàn)后,司馬師加強監(jiān)管,再想做些什么已經(jīng)晚了。 斗木獬難以靠近。 有時候楊崢都不知道怎么跟夏侯芷說。 性格決定命運。 夏侯玄已成必死之局。 第二百六十五章 鼓動 “朝中之事,自有朝中諸公審奪,我一小小邊郡太守,不敢置喙。”楊崢實話實說。 西平和廬江都沒強大到能影響魏國格局的地步。 也不可能一見面就跟別人掏心掏肺的。 真正有默契其實不需要這種所謂的結盟,再說這使者也沒有露底,沒必要往前湊。 呂宣再次拱手,“楊太守果然明智,我家主公派我前來,只是略表心意,也望楊太守勿忘同源之誼。” “這是必然。”楊崢加重語氣。 呂宣一臉會意之色,拱手施禮之后,跟隨孟觀而去。 很多事情心領神會即可,沒必要弄個盟約,把自己限制死。 對于文欽,楊崢還是很期待的,畢竟司馬師間接死在他兒子文鴦手中。 呂宣走后,洛陽的使者過不多時入內(nèi)。 “拜見楊太守。”一儒生拱手而拜,也是三十上下。 “閣下奉何人之令而來?”這人其貌不揚,楊崢也就沒太在意,若不是洛陽而來,連說話的興趣都沒有。 “在下為救楊太守的命而來!”一開口就是電閃雷鳴。 “大膽!”劉珩怒喝一聲,在外人面前,他還是挺靠譜的。 這聲怒喝尤為刺耳,使者全身一顫,眼神略有些畏懼。 只這個神態(tài),楊崢基本就能確認他不是什么一流人物。 “不得無禮,先生請說。”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 使者長舒一口氣,然后故作中氣十足道:“太守雖有破羌之勝,卻危如累卵,北有胡奮,東有鄧艾,南有蜀賊,西有羌胡,若鄧艾恢復、胡奮坐穩(wěn)涼州,一北一東,西平金城疲敝,民多戰(zhàn)亡,羌胡心異,一旦太守稍逢敗績,則麾下星散,太守大禍不遠?” 此人口才不錯,說話的時候大袖翻動,頗有幾分指點江山的意味。 然而他看到的,楊崢早就看到了,而且已經(jīng)付諸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