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大明瘋王在線閱讀 - 第298章

第298章

    很快,貴州巡按御史劉宗祥便上奏彈劾,言朱燮元收受水西土司賄賂,阻礙改土歸流,讓水西土司繼續坐大,成為朝廷隱患!

    緊接著,四川巡按御史馬如蛟又上奏彈劾,言朱燮元收受石柱土司馬千乘賄賂,任其占據重慶府和夔州府做土皇帝!

    不用問,這什么劉宗祥和馬如蛟肯定是浙黨黨羽,他們攻擊朱燮元的目的,就是為了搶奪勝利果實,攫取西南的利益。

    崇禎可不知道這里面的彎彎道道,他聽聞石柱土司馬千乘竟然占據了重慶和夔州二府,頓時來氣了,當即下旨,削了馬千乘四川總兵官之職,令其馬上退出重慶、夔州二府。

    這家伙,腦子進水了嗎?

    滿天的飛鳥只是暫時落下,休整去了,你便要將良弓扔了嗎?

    第224章 崇禎到底有多瘋狂

    明朝的皇帝,行事瘋狂的很多,崇禎大抵是最瘋狂的一個。

    人家發瘋好歹還有點跡象可循,他發起瘋來卻讓人無法理解。

    比如,在對待袁崇煥的問題上。

    袁崇煥的是非功過后人評說了幾百年也沒爭出個結果來,不過,這個是非功過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為什么要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古語有云,臨陣換將,兵家大忌,他倒好,臨陣把個統帥千刀萬剮,凌遲處死!

    他這么做,誰還敢替他賣命?

    兩軍交戰本來就爾虞我詐,敵人用什么計謀都有可能。

    皇太極繞道千里從薊州鎮突入關內,這個只是個小計謀而已。

    領兵打仗,哪有不用計謀的。

    人家皇太極知道袁崇煥鎮守的關寧錦防線不可能攻破,轉而從薊州鎮偷襲,這本就很正常,人家跑關寧錦防線去跟袁崇煥死磕才叫不正常呢。

    這么正常個小計謀,袁崇煥也很快做出反應,率關寧軍追著皇太極一路追到京城,與之鏖戰竟日,將其趕跑,解了京城之圍。

    這就是打仗,敵方統帥耍個小計謀,我方統帥做出應對,你來我往,有時候可能會吃點虧。

    袁崇煥也不是沒讓建奴吃過虧,寧遠大捷,努爾哈赤就吃了個大虧,寧錦大捷,皇太極又吃了個大虧。

    雙方大戰,你來我往,吃點虧本來就很正常,但是,吃點虧就將主帥凌遲處死,就不正常了。

    沒這么搞的!

    你這么搞,誰還敢去當主帥!

    打仗的時候誰能左右敵人的想法,袁崇煥能讓皇太極不偷襲薊州鎮嗎?

    袁崇煥的事也就罷了,畢竟后人爭了幾百年也沒爭清楚,那,就當他有罪吧!

    問題,后面接替袁崇煥出任主帥的孫承宗可沒罪。

    他率各路勤王大軍收復了京城到山海關一線所有城池將建奴徹底趕出關內之后,崇禎竟然又聽信讒言,將其罷免了!

    這就離譜了。

    吃點虧就凌遲處死,打贏了也要罷免,崇禎到底想要一個什么樣的統帥呢?

    或者說,崇禎到底喜歡什么樣的官員呢?

    能征善戰的,他好像都不喜歡!

    袁崇煥、孫承宗他不喜歡。

    盧象升、孫傳庭他也不喜歡。

    他喜歡的人很奇特。

    比如溫體仁、薛國觀、張至發、周延儒,這四個就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內閣首輔,崇禎四年到崇禎十七年,總共十三年,溫體仁一個人當了七八年的內閣首輔,薛國觀、張至發、周延儒這三個每人當了兩三年。

    也就是說,崇禎四年到崇禎十七年大明朝堂基本就被這四個人把持著。

    至于他們的能力......

    或許他們最大的本事就是溜須拍馬,糊弄崇禎吧。

    還有就是楊嗣昌和洪承疇,對于這兩個人,他也是迷之信任。

    楊嗣昌負責安內,這家伙集結大明數十萬大軍圍剿反賊,耗費了不知多少糧餉,轟轟烈烈的剿了三年,結果,反賊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沒被剿滅,他自己死了。

    洪承疇負責攘外,崇禎將大明所有能調集的人馬交付于他,讓他去跟皇太極決戰,結果他犯了個低級到離譜的錯誤,糧道被人斷了,明軍主力根本就沒跟人打上一仗便土崩瓦解,最后,他自己還被俘降清!

    這些人......

    怎么說呢?

    只能說,崇禎發起瘋來,著實有點讓人看不懂。

    他為什么要重用這些人,當時真沒人能想明白,只能說,他真的瘋了!

    不過,后世一些老板與崇禎倒是有點像。

    很多一意孤行,最終導致自己公司倒閉的老板都跟崇禎一樣的瘋。

    他們不喜歡那些埋頭苦干的員工,更不喜歡那些能力出眾的管理人員,他們就喜歡那些溜須拍馬的,哄他們開心的。

    如果有人問他們,你為什么要這么搞,這么搞你的公司會垮的。

    他們肯定會回答,我自己的公司,哪怕虧死,哪怕倒閉,我愿意,怎么了?

    結果,公司倒閉了,他們又會抱怨,都是你們這些人害的!

    崇禎大抵就是如此,朕自己的大明,就要這么搞,哪怕亡國,我愿意,怎么了?

    結果,到了真正亡國的時候,他又抱怨,朕自登基十七年,雖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

    一句“皆諸臣誤朕”,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問題,“諸臣”是誰提拔的,是誰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