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朱棣笑瞇瞇的道:“朕知道你倆在想,這偌大的國外之疆域要如何治理的問題,這個稍后朕再給你們說一下黃昏的意思。朕現(xiàn)在給你們說的,是關于黃昏對金帳汗國和沙哈魯統(tǒng)治疆域的處理方式,黃昏的方法很直接簡單,他會率領蚍蜉義從,如匕首一般直接打穿金帳汗國,然后朕會讓雄霸率領吳哥兩萬大軍加上尼格買買提的兩萬亦力把里大軍跟在后面,黃昏每打下一個地方,則讓這兩萬大軍接收,并且從國內(nèi)選調(diào)官員去建立布政司和都司,從而開始治理。” 朱高熾道:“父皇,怕是沒這么多人才。” 人才問題,一直是大明這些年的頑疾。 朱棣也微微頷首,“這沒辦法,所以很多地方的官員要破格提用,所以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朕打算下午宣召吳與弼,讓他全權(quán)負責全國的教育改革,推廣他那個……嗯,好像是什么字典,據(jù)說是吳與弼花了十年時間弄出來的。” 朱高熾道:“那個字典的事情我知道,最初是黃昏提出來的。” 朱棣愣了下,這個消息他第一次聽到。 或者說,從一早黃昏就知道大明會出現(xiàn)人才危機,所以未雨綢繆讓吳與弼編修字典,以便將來教育改革給大明培養(yǎng)足夠多的人才? 如果真是這樣…… 朱棣也算是真正的服氣,這小子草蛇灰線伏筆千里,真的是從入仕之初就在謀這一個千古未有之大局,如果說天子是圣人,那么此刻朱棣愿意承認,黃昏這小子也有成為圣人的資格! 而且他現(xiàn)在的成就對大明的功勞而言,配為圣人! 朱棣繼續(xù)道:“但是黃昏還有個策略,是我沒有想到的,黃昏的蚍蜉義從,中南半島和國內(nèi)的乃至于漠北草原上的蚍蜉義從,此次出征,他已經(jīng)讓太孫帶信回來,明確的說,大概會有兩萬人,其中配備火器的一萬人,同時在北固城那邊,會從神機營手中要夠一萬人的火銃,組成兩萬人的神機蚍蜉,然后打穿金帳汗國,之后我們接管之后,蚍蜉義從和吳哥大軍以及亦力把里大軍的士卒,如果愿意的,就可以把家人接過去,在那邊定居,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這叫文化入侵! 有了文化入侵,才能更好的做文化同化工作。 第1263章 太子北上! 不得不承認,黃昏腦子之清醒,大明現(xiàn)在的疆域?qū)嵲谑翘罅耍鈹U是肯定要外擴的,國內(nèi)發(fā)展需要的資源實在是海量。 需要從國外索取資源。 而國外的資源,你打過之后,怎么治理是個問題,尤其是距離大明本土太遠的地方,實在難以治理,當年的元朝就是這樣。 元朝別說更北的地方了,元朝打下偌大的疆域之后,連中原都沒怎么費心治理,連遷都到中原地帶這些cao作都沒有。 所以元朝土崩瓦解得很快。 黃昏肯定也有這種顧慮,所以他的治理,不是簡單的統(tǒng)治,而是從文化這個根源上入手,當外擴的領地被中原文化統(tǒng)領后,那就會有歸屬感。 朱家三爺子都不是蠢貨,知道黃昏這個策略后,都是暗嘆高明。 然后朱高熾道:“其實不止移民亦力把里和吳哥大軍的家眷,我國土境內(nèi)也可以大量移民過去,同時,我們還需要想辦法把道路修好,尤其水泥官道,事關我們對這些疆域的掌控力度,我認為這應該是重中之重,至少也要修一條像從漠北直達吳哥的那種縱貫全境的大官道。” 朱高煦也道:“確實,但這要求實在太高,那邊的環(huán)境又萬般復雜,修這樣一條官道下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死人? 天子從來不在意這種小事,何況朱棣還有想法,“人倒是不缺,只要打下了這些地方,人口隨時都有,但要讓這些地方的百姓心甘情愿的修官道,我覺得還是得用錢來說話,不巧了,現(xiàn)在我大明什么都不多,就是錢多。” 是真的錢多。 現(xiàn)在大明的經(jīng)濟,是搜刮了整個中南半島和漠北的金銀,而付出的代價就是一些寶鈔,還有現(xiàn)在海外貿(mào)易開始了,對外也是一種掠奪。 所以大明真的是有錢。 從不斷的外擴,國庫里的錢非但不少,還越來越多就可以看出來,年關之前朱棣才辦了個大案,戶部那邊一個主事通過職責之變,竟然貪墨了三百萬兩之巨,一個區(qū)區(qū)主事就可以貪墨這么多,國庫里的錢和經(jīng)辦的賬目之大,可想而知。 朱高煦內(nèi)心略有不爽,“可是父皇,黃昏這種舉動固然是為國家長遠利益著想,然而他私自豢養(yǎng)配備火器的軍隊,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南半島和咱們國內(nèi)就不說了,他竟然還在漠北藏匿了蚍蜉義從,并且配備了火銃和火炮,這謀逆之意已經(jīng)昭然若揭了啊,兒臣甚至懷疑,三弟當年在長平布政司薨天,只怕不是兀良哈殘兵,而是黃昏的蚍蜉義從。” 朱高熾大驚,“二弟,這話可不能亂說。” 朱棣也冷哼了一聲。 道:“朕不用你提醒。” 要不然剛才朱棣會那么恚怒,在乾清殿摔東西,嚇得所有宮女內(nèi)侍和護衛(wèi)都噤若寒蟬,就是因為知道了黃昏在漠北藏了蚍蜉義從。 當時朱棣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而且就覺得老三朱高燧就是死在藏在漠北的蚍蜉義從的刀下,所以朱棣當時的想法就的狂怒之后,準備對黃昏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