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沒有?!?/br> 溫體仁言簡意賅道。 內閣,從不是一個安穩的地方,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也是有著不同的。 徐光啟這個內閣首輔,當起來遠比先前的要累很多,他除了要兼顧內閣外,還要兼顧平衡。 其實在許多時候,徐光啟就是夾在中間,盡管不被人所理解,但是徐光啟從不氣餒,因為在他的心中清楚,天子做的決斷也好,部署也罷,都是有利于國朝的。 對于黨爭,徐光啟是厭惡的,這是破壞大明安穩的頑疾,可是想要消除黨爭,是不現實的事情,所以徐光啟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降低黨爭的影響。 哪怕有些事情,他也不是很理解崇禎皇帝的做法,但是他卻甘愿為天子分憂,恪守人臣的本分! 第八十章 何為法? 大明傳承至今,始于太祖高皇帝,距今已有二百余載,相較于明初所定國制,實則到崇禎朝時期的大明,已經有較大的變動。 對于崇禎皇帝而言,他一直都想明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法律體系,實現真正的依法治國,將治國的一切要素,涉及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階層等領域,都能囊括到根本大法里面。 即大明憲法! 唯有奠定大明的根本大法,才能逐步的完善大明律,如此一來的話,諸如各種形式的權力之爭,才能限制到合理的范疇內。 西苑,釣魚臺。 “看看時下的朝野間,是呈現怎樣的混亂啊。” 崇禎皇帝負手前行,神情有些感慨,對隨駕的張同敞,開口道:“明明一些好的決斷或國策,是有利于大明社稷的,是能見到好處的,然而在很多形勢下,卻遭受到各種的非議和阻撓。 對于這些非議和阻撓,朕清楚是怎么回事,無非是觸碰到他們的利益,不想因為這些變動,而叫他們受到損失。 卿家覺得大明究竟是一成不變好呢?還是順勢而變好呢?這里就咱們君臣二人,卿家可不比顧忌太多?!?/br> 張同敞,張居正的曾孫,其曾祖父在萬歷朝時期,乃是堅定的改革派,是一條鞭法的發起者,為那一時期下的大明,怎樣解決弊政,掃清隱患,鏟除毒瘤,做著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新政,不管是在任何時期,都會遭受守舊派的反對,倘若當朝天子也不認可,那新政之路注定無比艱難。 張同敞有些猶豫,微微抬頭,看了眼崇禎皇帝的背影,縱使心底有很多想說的,可是話到了嘴邊,卻不知該怎樣講。 到底還是有顧忌啊。 見張同敞久久不言,前行的崇禎皇帝,心里生出感慨,對張同敞的表現,崇禎皇帝是能理解的。 拋開皇權和臣權之爭不談,張居正的改革,對于大明社稷而言,是有好處的,是幫著大明續命的。 可是很多事情,并不能從單一的角度和層面去看待,畢竟所處的人世間,本就是一個復雜的存在。 對于過去發生的事情,孰對孰錯,崇禎皇帝不想過多評價,畢竟事情已經發生,再去多說什么,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崇禎皇帝是一個現實的人,是一個向前看的人,一味地沉迷于過往,就算有再多的本事,也注定是徒勞無功。 “要變?!?/br> 張同敞眼神堅定起來,抬手向崇禎皇帝作揖行禮,“從陛下御極之初,國朝就遭遇諸多變故,遼東的建虜叛亂,山陜的流賊叛亂,西南的土司叛亂,各地的災情,吏治腐敗,賦稅頑疾…… 就臣所知曉的這些,無不是摧殘著大明的統治根基。 特別是崇禎二年,出現的那場建虜侵襲,對于國朝的損失和破壞,是極大的。 如果不是陛下乾綱獨斷,御駕親征鎮壓建虜侵襲,只怕大明的社稷,將會遭受到嚴重的沖擊和動搖?!?/br> 不愧是張居正的曾孫啊。 不從眼前的思想混亂講起,反追溯到御極之初,更點明崇禎二年的那場侵襲,這也表明現在的種種,都是有跡可循的。 崇禎皇帝轉過身來,看著張同敞,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果張同敞沒有這些見解,那崇禎皇帝就不會將一些重擔,交付到他的肩膀上,讓他幫著自己開一個頭。 一個重塑大明根本大法的頭! “卿家說的沒錯?!?/br>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走上前,拉起作揖的張同敞,正色道:“大明的確要變,而且要徹頭徹尾的變,不過話又說過來,很多事情縱使想要去變,卻是極為艱難的事情。 就像‘張文忠’那般,想為大明社稷做些事情,期間卻遭受到各種非議和反對。 朕現在是深有體會啊,一個祖制宗法,能讓多少有利于社稷的國策,面對各種不公平的待遇?!?/br> 張同敞眉頭微皺。 其曾祖父在世時,所做的很多事情,可謂觸碰到很多利益,甚至包括天子的威儀,這也使得其曾祖父故去后,朝中的輿情迅速轉向,繼而出現那樣的事情。 張家,從此一蹶不振,直到天啟二年,才真正的翻案。 “朕一直都在想,一部皇明祖訓,一部大誥,不該是單一的存在?!背绲澔实哿昧肆门坌洌^續說道。 “大明之所以有現在的問題,很多時候就是對于‘法’的定義,其實是相對比較模糊的,是誰覺得有利,就能斷章取義的摘錄,繼而成為攻擊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