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雖說湖廣籌設了賑災行署,朝廷也調撥了賑災糧餉,可是災情還沒徹底解決,朝廷需要用銀子的地方也不少。” 天子這是要對漕運再出手整頓嗎? 韓爌、溫體仁、畢自嚴他們,聽聞崇禎皇帝所講之言,心里都生出了想法,畢竟漕運是很重要的所在。 此前崇禎皇帝先后對賑災、河政、漕運等耗費糧餉多的領域出手,這使得不少貪官污吏被揪出來,也斷掉不少人的財路,使得當前在大明北方諸省,涉及到賑災、河政、漕運等領域的建樹,都取得了相應的成績。 特別是河政這一塊兒,取得的進展最為明顯,諸如永定河水系、黃河、漕運、淮河等處河政,特設起的專職治河巡撫衙門,讓各處河政的推諉減少,真正解決河政隱患的效率增強,實干的河政官員增多,這對于河政的整體建設,都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 看著眾人沉默不言,崇禎皇帝繼續說道:“朕打算今后的漕糧和各類折色銀,所涉及到錢糧的押解諸事,要逐步向海運進行傾斜,不再以漕運為主了。 等何時能明確較為穩妥的北上航線,朝廷就開始逐步取締運軍建制,今后大運河就逐步轉為民用性質,到時繳納足額的關稅,就能在大運河暢通無阻。” “陛下不可啊。” 韓爌快步上前,作揖行禮道:“這漕運乃是維系漕糧的根本,而漕糧是確保京畿安穩關鍵,漕運的穩妥性遠比海運要強上很多,這海上的運輸情況復雜,風險很高,倘若……” “所以朕才會說,朝廷要逐步的向海運進行傾斜。” 崇禎皇帝出言打斷道:“天津開海通商這般久,難道朕不知海上運輸的風險嗎?可是如果能明確穩妥的航線,那就能有效的規避這些風險。 一年開辟不出來穩妥的航線。 兩年難道還開辟不出來嗎? 漕運就真像韓卿所說那般,一點問題和風險都沒有嗎? 過去那般多的漂沒是怎么回事? 黃河、淮河一旦泛濫,就會間接導致漕運的停擺,難道這些韓卿也不清楚嗎? 做什么事情前,內閣能不能別光想著辦不成,難道就不能多想想,怎么把事情穩妥的辦成嗎?” 逐步明確漕運轉海運,這只是一個開始,根子依舊是賦稅方面的,漕糧和各類折色銀押解進京,是為向江南諸省征稅,繼而掌控住這塊富庶之地。 可現在江南諸省的治下,存在著很多的群體,在想方設法的偷稅漏稅,甚至是逃稅,崇禎皇帝很清楚這些情況,但是他現在還不能大跨步的進行謀改。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 “這件事情就這般定了,內閣要盡快擬個章程。” 崇禎皇帝冷哼一聲,開口道:“不要給朕提什么困難,有困難的地方多了,要是內閣不能將此事做好,那朕不介意讓內務府出手解決。 此外,原運軍提督祖大壽,先前在職期間表現不錯,擢授廣東總兵,所缺職官由吳襄出任。” 漕運的弊政,要逐步進行清查。 遼東將門,要逐步進行轉移。 現在掌握著主動權的崇禎皇帝,不會有任何的優柔寡斷,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來逐步的清掃垃圾。 先掌控住整個北方諸省,再逐步將矛頭指向江南、西南等地,繼而確保大明掀起的維新變法,能夠逐步的推行起來。 “鑒于漕運的重要性,此事今后就由韓卿親抓。” 看著眼前的諸內閣大臣,崇禎皇帝開口道:“此事要是辦不好,那影響的就不是國朝的安穩,還會影響到社稷的穩定。 朕希望韓卿能多想想朝廷,多想想社稷,現在出了這般多的事情,倘若再出現一些事情,那天下怎樣看待朝廷?” “臣……遵旨。” 被敲打的韓爌,神情有些復雜,向崇禎皇帝拱手作揖道,他知道漕運轉海運一事,算是無力回天了。 韓爌也清楚此事一旦促成,那今后想抨擊天津開海就更難了,可是當前這種局勢,他一個內閣首輔又有什么辦法改變呢? 第十一章 清查虧空 “皇爺,內務府派人呈報,唐王孫朱聿鍵已離開西山宗學,由內務府所譴官員護送下趕赴天津。” 王承恩走進東暖閣,拱手作揖道:“琉球鎮總兵官鄭芝龍所上繳稅銀,皆已清點登記造冊,時下已押解至西山鑄造新制錢。 官辦處這邊呈報,皇爺所言工商法已初步定下,之后會逐步分批的試行此策,不過想最終明確工商法,還需數載。” “朕知道了。” 伏案忙碌的崇禎皇帝,頭也沒抬的說道:“王伴伴,今后西山宗學這邊,要有司定期向御前呈遞奏疏。 特別是軍、政層面表現優異者,都給朕單獨列出來,這些進京的宗藩子弟,也該到了初篩磨礪的時候了。”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應道。 朱聿鍵被崇禎皇帝派到東江鎮磨礪,算吹響了大明移藩的號角,恰恰是移藩這件事情很繁瑣,所以崇禎皇帝要穩扎穩打才行。 朱聿鍵是第一人。 那今后較長時期內,崇禎皇帝會挑選一批合格的宗藩子弟,將他們調遣到值得信賴的軍隊中,去進行相應的軍事磨礪,清楚的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給大明培養一批能打的宗藩子弟,哪個磨礪出來,就派哪個去合適的地域,給他們調撥一批人手、錢糧、軍械、火器等,繼而給大明逐步開疆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