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崇禎皇帝笑著搖起頭來,不就是想以此堵住朕的嘴,國庫所儲的那筆銀子,不能挪作內帑所用。 在公私分明這一塊兒,畢自嚴是很較真的,當初知曉崇禎皇帝,以內帑的名義,對外發售3000萬兩戰爭債券。 畢自嚴就上表規諫奏疏。 規模太大了。 何況民間能否吸納這等規模的銀子,那都是不好說的。 不過崇禎皇帝卻并沒有理會,其心中比誰都要清楚,大明治下所窖藏的銀子,究竟是何其龐大的存在。 崇禎皇帝就是要通過誘人的利錢,利好的大環境,來聚攏北方諸省的窖藏銀子。 先通過新制錢鑄造,截獲一批鑄幣稅,再通過這批新制錢,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加快大明民間的流通效率。 “卿家放心,你做好國朝的財相,朕就很欣慰了?!?/br>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看向畢自嚴說道:“至于內帑的財相,朕有人選,就不必卿家多慮了。 內帑的情況怎樣,不管好與壞,朕都不會拆東墻補西墻,挪用國庫的銀子。 不過河南賑災行署這邊,最近籌建起來了,治下多地的旱情、整修水利,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戶部是否該調撥一些?” “這件事情臣不能專斷,不過戶部也初步形成決議了?!?/br> 畢自嚴微微欠身道:“鑒于河南巡撫孫傳庭,所呈遞的奏疏,朝廷的確要調撥糧餉,好讓河南賑災行署,展開相應的事宜。 不過300兩銀子太多,戶部初步形成的決議,只能拿出150萬枚新制錢,畢竟不久前山東等地,也都呈遞一些奏疏,需要……” 這大明的財相,可不是那般好做的,每天睜開眼睛,所想的就是銀子哪里來,銀子哪里去,治理這龐大的疆域,絕不是說說那般簡單的。 “其余所缺的份額,朕讓孫傳庭他們想辦法自籌?!?/br> 見畢自嚴這般,崇禎皇帝擺手道:“要是解決不了,那朕再從內帑撥一筆,不過有些事情啊,戶部也要著手來辦了,像清查地方火耗、清查歷年賑災等等,終究不能只在北方諸省進行,到合適的時候也該向別的地方延伸?!?/br> “臣遵旨?!?/br> 畢自嚴當即作揖道。 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科技(1) 對于生產力的提升,崇禎皇帝可謂到了癡迷程度,不管是解決大明內憂,還是除掉大明外患,唯有促成生產力的攀升,才能確保所搶出的時間,能發揮到最大成效。 恰恰是基于這等前提,使得崇禎皇帝的主要精力,多數都集中在他所謀劃的部署上,反倒對朝堂的掌控,只是確保諸派相互制衡,相互牽制,不至于眼睛被蒙蔽,耳朵被堵上,畢竟當前所處境遇,實屬來之不易。 西山。 “從武備院研制出初代的燧發槍,朕就一直在耐心等待,射程更遠、精準更高的線膛燧發槍?!?/br> 崇禎皇帝拿著一桿火槍,愛不釋手的說道:“為此不管武備院這邊,向內帑申請怎樣的研制額度,朕都沒有絲毫的猶豫。 諸卿,你們果真沒讓朕失望,過去所調撥的糧餉,都是值得的,現在朕終于等到這一刻了。” 畢懋康、宋應星、焦勖等武備院諸臣,無不是面露笑意,垂著的雙手緊握著,眉宇間所流露出的興奮,是怎樣都遮掩不住的。 沒錯。 從崇禎二年末武備院特設,截止到此時此刻,崇禎皇帝所砸進的銀子,都是以百萬兩來計算的。 作為大明的聚集科研人才,最為密集的存在,經過較長時間的沉淀,武備院終迎來初階的井噴時刻。 “線膛燧發槍的順利研制,離不開山陜戰場、遼東戰場所反饋的火器調查?!碑呿祻妷杭樱锨白饕镜馈?/br> “武備院通過大批的數據比對,試驗考察,從中總結出不少有用數值,這對銃管所需鋼材的精進,提供了有利支持。 而以軍器局、兵仗局為首的軍工產業,落實半機械、半手工的流水作業,以較強的生產所需,帶動京畿治下的冶煉產業,為批量生產特種鋼材,亦提供了有利保障?!?/br> “是啊。” 拿著線膛燧發槍的崇禎皇帝,迎著畢懋康的注視,感慨道:“某類火器、火炮的成功研制,背后必然代表著較多領域的提升,唯有夯筑這等基礎,那在做相應研制時,才能確保研制品的順利出現。 如果沒有軍工產業的發展,那新興的車床領域,豈會有這等改變,倘若武備院這邊,沒能精進車床領域,細分研制出旋刀車床,想用最小的損耗,多人配合之下,在銃管內刻畫陰膛線,都是不現實的事情?!?/br> 科技領域的提升,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言,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穩住陣腳的向前邁進,每一步都必須要走實,才能確保每個階段能逐步突破。 想在科技領域拔苗助長,那最終造成的代價,就是后勁不足,繼而誘發出相應的隱患和矛盾。 崇禎皇帝作為穿越眾,具備超越該時代的眼界,所以比誰都要清楚,火器領域的層層壁壘,究竟是什么。 像火繩槍和燧發槍之間,技術壁壘就是火銃本身能否燧發,看似很簡單的一步,可想要實現該步突破,就必須要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去一次次試驗校準,繼而尋找到最合適的材質,最合適的結構,才能確保燧發槍的性能,遠遠碾壓火繩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