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就是,就是,老張你還真是夠能扛的,就你那活兒,再壯實的體格,都扛不住,不過工錢給的是真多。” “這不是沒法子嘛,家里小崽子多,四個,咱陜西是回不去了,幸得天子開恩,給咱們謀條活路,這不多賺些銀子,咋置辦住的?” 崇禎皇帝坐在這茶攤上,就看到不少穿著粗布衣衫,過來喝濃苦茶的漢子,那一個個長的很壯實。 說話雖然粗鄙,不過言語間所聊,卻多是跟干活賺銀子有關。 養家糊口大不易啊。 看著眼前的黑陶碗,所盛的濃苦茶,崇禎皇帝心里輕嘆一聲,現在他的能力,僅能改變大明部分地方。 更遠一些的地方,卻是鞭長莫及。 沒辦法,累年黨爭之下,所形成的不良風氣,叫不少貪官污吏橫行,且隱藏的都很深,就算是再好的政策,出了這京城去往地方,那最后都是會變了味道的,治理這亂糟糟的大明,唯有一步步的來。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京城的改變(2) 改變大明,看起來很容易,可做起來卻很難,首先第一條,足夠多的各領域人才,就把崇禎皇帝卡死了。 別的不提,就說涉及產業的各類型工匠,所儲備的技術人才就不夠,這還是手工流水線的原始產業。 就崇禎朝的大明,沒有任何事情,是能一蹴而就的,崇禎皇帝需要穩定的環境,大把的沉淀時間,只有這兩個先決條件滿足了,才能依托現有的處境,去逐步的提升生產力,培養各類型人才。 “老丈,聽你的口音,不像是京城人士。”崇禎皇帝喝了口濃苦茶,眉頭微皺,看向不忙的茶攤老者,說道:“這阜財坊開設的茶攤很多嗎?我看來這里休息的人,不少啊。” “這位老爺,小老兒是西安府商州的。” 那老者笑著說道:“在老家沒活路了,知道咱大明皇帝,說甚山陜有災別怕,直隸有糧能活人,所以就隨大流逃難過來了。 也是咱大明皇帝仁慈啊,不像地方官那般貪,當初小老兒一家啊,還真是怕啊,怕到了直隸這邊,被堵著不讓進。” 聽著老者所講,崇禎皇帝神情有些難看,貪官污吏,的確是大明的一大毒瘤,若是不能盡早整頓吏治,徹查天下各地官場,那地方上的百姓,日子過得不會好。 “至于說這茶攤啊,開的確實是不少,有三百多處吧。” 老者繼續說道:“是咱順天府尹開恩,給我們這些老家伙,謀的一條活路,也能幫家里減輕些負擔。 一枚銅錢,隨便喝。 雖說賺的不多吧,這每日進進出出的人不少,也能賺不少,就是規矩太多,叫啥,對,衛生!必須要做好,否則就收掉這攤子。” “那除了這茶攤之外,就沒別的嗎?” 崇禎皇帝聽聞此言,笑著說道:“我這一路走來,發現阜財坊這邊,跟先前相比,變化可不小啊。” “咋會沒有呢。” 老者笑道:“像甚餅攤,面攤,rou攤啥的,都有,這阜財坊勞作的人,都是各個商號的人。 靠掏力賺工錢。 叫人稱奇的是,這些商號啊,都是日結工錢,絕不會拖欠,那些商號的老爺們,一個個也不敢拖欠。 順天府衙的官差老爺們,每天都來這邊巡察,發現誰敢拖欠工錢,那直接就會罰他們銀子。” 對老者所講的這些,崇禎皇帝是清楚的。 在阜財坊這邊勞作的青壯,多數都是從山陜逃難的百姓,本身就怕了,若是沒給他們多一些心安,那根本就無法安置好他們。 將京城進行重新改造,是崇禎皇帝一直在謀劃,并且在做的事情,畢竟現在京城的人口很龐大,就那種糟糕的生活環境,若是不改造的話,必然會滋生出很多問題。 “這位老爺,您也是來看看的吧?” 老者像是打開話匣子一般,“這一個多月啊,很多來阜財坊的,聽說,是順天府衙這邊,要對咱京城的外城各坊,都進行重新建造。 先前那孫青天啊,每隔兩日,就會來阜財坊視察一番,看看營建啥的,可這些時日啊,小老兒就沒再見過他。 說起來,孫青天還真是夠有魄力的啊,外城各坊住著的人,那可是不少啊,這要都是重新建造,要花多少銀子啊。” “我就是隨便過來看看。” 崇禎皇帝聽后,微微一笑道:“行啦老者,這茶也喝完了,就不叨擾了,先走了。” 一旁的王承恩見狀,從懷中掏出一塊銀錠,遞到老者的面前。 “咦,要不了這些銀子。” 老者見狀,卻擺手說道:“就三十枚銅錢就行,這太多了,小老兒找不開啊。” 王承恩也沒多解釋,直接塞到老者手里,隨后就朝崇禎皇帝走的方向跑去,叫老者有些傻眼。 “這孫傳庭營建外城各坊的事情,你們知道嗎?”崇禎皇帝邊走邊說道:“怎么朕一點都不知道?” “有收到呈遞的奏疏。” 王承恩忙解釋道:“奴婢呈遞到御前了,不過那時候皇爺忙著理政,所以這份奏疏……” “嗯。” 崇禎皇帝想起一些,出言道:“營建外城各坊一事,你多盯著些,若是遇到什么問題,及時呈報。 若是沒有問題,就叫孫卿自己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