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若這些謀劃部署,能一一落實下來,也將標志著大明的境內,呈現三橫兩豎多支脈的新境遇。” 小農經濟下的封建王朝,可以說是歷朝歷代,對治河湖事都極為重視,畢竟這關系到國之命脈。 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對待黃河和大運河的重視,那絕對是歷朝歷代之最。 黃河若敢泛濫,某處河段若敢決口,那形成的破壞力,是難以形容的,所過之處,唯有用澤國來形容。 大運河若敢出事,那直接危害到京畿安定,動搖國本,時間敢拖延的再長點,不知多少地方揭竿而起。 “在這段時間里,朕查閱了關于這方面的案牘,發現存在的不少問題。”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各地對于治下河道、湖泊的重視不高,甚至對擴寬堵塞河道,清除淤泥,修建水渠和水庫等事,往往都是出現問題了,向朝廷報備上來,眼巴巴的盯著國朝調撥的銀子,才組織治下百姓解決。 這種被動消極的態度,是導致大明治下,每出現水災和旱災,就會造成嚴重的災情,甚至是不好的情況出現。 所以落實河長制和四大協理衙門,必須要同時推動開,至于后續所擬定的謀劃部署,可逐年落實下來。 同時為堵住地方官員的嘴,增強總河衙門的權勢,四大協理衙門一事,必須第一時間謀定和落實到位。 而這個地方河長制,可先行在北直隸試行,北直隸巡撫,兼任北直隸總河長,治下的府州縣,兼任各級河長。 以后各自治下的河段,鬧出大的問題,國朝就追責到哪一級。 某縣出現問題,罷免該縣縣令,移交有司查辦,同時斥責該府知府。 某府出現問題,罷免該府知府,移交有司查辦,同時斥責該地巡撫。 某地出現問題,罷免該地巡撫,移交有司查辦,同時斥責總河衙門。 另外這斥責次數,敢超過五次者,罷免職務,移交有司查辦。 敢出現瞞報國朝的事情發生,造成治下重大災情者,想保住腦袋是不可能了! 所設總河衙門直屬巡察,追究連帶責任。” 聽著崇禎皇帝所講之言,徐光啟、孫居相也好,南居益也罷,那一個個內心深處,生出陣陣驚駭。 天子這是要下定決心,從根子上最大限度解決水災、旱災事啊,倘若是這樣的話,那在開始之初,就必然會遭到嚴重的反對啊。 “陛下……” 南居益有些思緒雜亂,看向崇禎皇帝,想講出自己心里的擔憂。 怎奈崇禎皇帝根本就不給他這樣的機會。 “南卿啊,此事朕知道難度極大,但此事若能做好的話,那將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崇禎皇帝走上前,握住南居益的手,說道:“朕御極登基才三年時間,國朝就遇到這么多災情。 若朕不加以整治河湖事,那大明日后還會出現多少這樣的災情?國朝又將損失多少錢糧?大明將慘死多少無辜百姓啊。” 對北直隸之外的區域,能否切實有效運轉起地方河長制,并在各自的治下,切實做出整治成效,崇禎皇帝的態度并不樂觀。 畢竟上下都擺爛掉了,吏治腐敗嚴重,再加之天高皇帝遠,尤其是南方的諸省,那就更不用提了。 但是! 該亮明的政治態度,必須要亮明。 該明確的治理理念,必須要明確。 有了這一項優勢后,在這三年暫穩期,包括暫穩期以后,崇禎皇帝都能以此出手,那掀起相應的大案,一次次打擊貪官污吏,懲處庸官懶官。 南居益就是崇禎皇帝選定的發起人。 勢大協理衙門的官員任免,崇禎皇帝都可以交由南居益舉薦,給予相對的權柄,好叫他謀劃的框架體系,先扎根下來再說。 有難事,不要想著自己獨攬,大明皇帝是掌控著滔天權勢,但是卻不能把各處都管控到位。 若是都能管控好,養那么多官員干啥? 大眼瞪小眼嗎? 那要真是這樣的話,國朝何必支出那么多俸祿皇糧? 叫能干實事的官員,到各自的位置上,掌握相應的權柄,自己站在他們身后,替他們加油鼓勁,必要時站出來撐腰,這才是一個好皇帝的標志。 現在崇禎皇帝所在干的種種,就是謀定這樣的治國思路。 第二十六章 國丈啊,你叫朕怎么說你! “皇爺,奴婢看南尚書離去,情緒并不是特別高漲,甚至還很憂慮。”韓贊周小心翼翼,欠身對崇禎皇帝說道:“那皇爺所定之事,會不會被……” “被怎樣?” 看了眼欲言又止的韓贊周,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說道:“被搪塞嗎?放心吧,他不會這樣做的。 河道一事關系重大,且朕所定之事牽扯眾多,縱使是南卿,也需要時間來梳理,并依著我大明國情,來進行相應的部署。” 和韃清的皇帝,嚴防死守身邊太監宦官不同,大明的皇帝,對待身邊的太監宦官,往往都頗為倚重。 當然這不可避免的就會滋生出權閹,鬧出干涉朝政的事情。 重用身邊服侍的太監宦官,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用得好,能鞏固皇權。 用壞了,會造成傷害。 崇禎皇帝深知這一點,故而在兩者間尋找平衡,確保身邊有人能用,又不至于滋生出權閹,出現干預朝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