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一身大紅官袍的曹總兵根本不需要吸引眼球,所以他被親衛護送在隊伍中按部就班地走過長街,不怎么引人矚目。 自從來自后世的穿越眾們當了人上人之后,統統都患上了被害妄想癥。所以公開場合下,曹總兵總是按照后世成功人士的普遍做派,隨時都被親衛護在中間的。 不然的話,萬一潛伏的韃子給他來一箭怎么辦?穿七八個洞那不成肯尼迪了嘛…… 打頭的親衛隊伍過去后,跟在后邊出場的,是500騎頭戴銅盆帽,身穿簇新大紅色明軍鴛鴦戰襖的飛虎營隊員。這些天津土著今天脫下了綠襖,穿上了正規服飾,冒充了一把正規明軍。 軍容整齊,呈四列行進的騎兵隊伍,所過之處同樣引來了此起彼伏的叫好聲。 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飛虎營隊員,此刻紛紛昂頭挺胸,努力擺出一副百戰精兵的架勢。 這些來自天津的土著,確實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在京城如此招搖過市。 伴隨著道旁一浪高過一浪的叫好聲,有些年輕人在熱切的氣氛下逐漸裝不住逼了,于是時不時就有隊員咧著嘴向兩旁揮手,將肅穆莊嚴的隊列氣氛給破壞殆盡。 最后出場的,是穿著綠襖,身背步槍的近衛營戰士。 經受過“正規教育”的近衛營戰士,一個個沉著臉,貌似有點隨意地跟在大隊最后,完全沒有表現出進入偉大都城即將面見皇帝的興奮感。 另外,近衛營今天也沒有給土著來一套穿越人氏閱兵必備的踢正步表演,就那么很低調地隨班進退。 穿越眾這樣做是有過考慮的。 凡事總有個熟悉、接受的過程。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短發綠襖的士兵包裝成類似于“白桿兵”那樣的,邊遠土司藩鎮麾下的特殊兵種。 這樣一來,等到日后在京津地帶出沒的短發人漸漸多了,民眾也就逐漸接受了。 所以今天就沒必要再驚世駭俗了,讓舉著人頭的網紅和天津土著去吸引眼球吧。 就這樣,低調的綠襖營士兵跟在大隊后方,平穩行進。沿途除了一些明人新鮮好奇的議論之外,倒也沒出什么岔子。 …… 當曹將軍的旗號來到大明門前時,城樓左右兩旁的京觀已經堆好,就差“畫龍點睛”了。 在萬千目光注視下,舉著阿敏和碩托人頭的兩位騎士,將長矛伸向了站在京觀頂端的士兵。 然后人頭從矛頂被摘下,各自放在了金字塔頂端。 于是,禮成,萬千歡呼聲響起。 伴隨著聲浪的,是排眾而出,獨自來到大明門前的曹總兵。 與此同時,大明門腳下鐘鼓齊鳴,有兩排號手同時吹起了低沉的長音。 下一刻,三扇并排的大門緩緩打開。正中的國門里,駛出來了玉輦,其上是身穿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的崇禎皇帝。而兩旁的側門中,走出來了列隊的群臣。 這時候就不能裝逼了,某人這一趟是來搞君臣相知,不是來當年羹堯的。所以看到辨識度極高的明黃色身影后,曹總兵立即翻身下馬,推金山倒玉柱,跪地大喝:“臣曹川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玉輦在穿過城門后便停了下來。很快,皇帝來到面前,彎腰伸臂,扶起了曹總兵,用溫和的聲音說道:“愛卿快快免禮!” “謝皇上!”曹總兵就勢起身。這一刻,明君忠臣終于四目相對,雙方都顯露出了激動的表情。 “將軍此番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今日朕親率群臣來為將軍解甲,稍后還有重賞。” “多謝陛下!今后但有所托,末將萬死不辭!” “好!好!”皇帝仰頭哈哈一笑,年輕的面龐上容光煥發,雙目中神采飛揚:“愛卿,且隨朕乘輦。” “臣惶恐!” 下一刻,在萬千道復雜的目光注視中,在鼓號和身后的明人吶喊聲中,年輕的皇帝伸手托住曹忠臣的臂膀,兩人一同登上玉輦,車駕緩緩駛入了大明門。 這一舉動創造了新記錄:只有太上皇,皇帝和出嫁那天的正宮皇后才能出入的大明門正門,破天荒首次通過了一位武將。 就這樣,玉輦在兩邊排成縱隊的百官陪同下,緩緩穿過大明門,路過兩旁高墻下長長的衙署,再駛過漢白玉雕欄的外金水橋,繼續穿過巍峨的承天門(天安門)和午門,穿過內金水橋,穿過皇極門,最終停在了寬廣的皇極殿門前。 備極榮寵的待遇,令下車后的曹總兵處在了一種玄妙的狀態中——他能感受到身周那無數道或好奇,或冰冷的目光,其中不知有多少充滿了nongnong的惡意。 好在張冬東同志當年也是去故宮游玩過的,所以今天他站在皇極殿前時倒沒有緊張,只是有一些時空錯亂后的感慨:密集的游客換成了密集的官吏,太和殿的牌匾換成了皇極殿。 …… 皇帝下車后,就在太監和侍衛服侍下先行進后殿去休息準備了。其余群臣則在殿外等候一段時間,列好隊后,才依次按等進入了皇極殿。 今天雖說不是大朝會的日子,但是隆重程度早已超過了大朝會,所以在京官員,包括勛貴國戚一個不拉統統到場。 這樣一來,能在皇極殿里蹭到一個位置的,基本就是四品以上的官員了,其余rou絲則按等排隊,從殿門一直排到廣場,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