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作為今后一段時期內維持帝國霸權的核心武力,鎮蠻號在首次正式出航之前,得到了一個簡短的命名儀式。帝國皇帝曹川當時蒞臨了鎮蠻號,并在船頭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 而鎮蠻號也沒有令穿越眾失望。無論它威武的外觀,還是強大的戰斗力,這艘戰艦都符合了大眾的“社會期待值”,成為了新一代的鎮國利器。 …… 由于十七世紀無需考慮低能見度,隱身反雷達這些問題,所以這個時代無論是陸地軍官還是海上戰艦,外觀都是極其張揚,以備在混亂的戰場上被自己人看到。 鎮蠻號也不能免俗:藍金兩色的船體涂裝,再配上潔白的三桅風帆,不但令整艘船的顏值爆表,而且辨識度極高,只要看過一眼,就沒人能忘記這樣一艘修長漂亮的戰艦。 說到修長,來自后世的設計,自然不會將穿越眾的戰艦設計成十七世紀那種低長寬比的粗短外型。 事實上包括小型護衛艦在內,穿越眾的戰艦一慣都是走大長寬比的路子——優秀的設計和先進的船體結構,保證了船體的橫搖被控制在許可范圍之內。 整艘鎮蠻號標準排水量為1200噸,滿載排水量為1680噸。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同期英國佬的海上君王號戰列艦。 雖說君王號船重1683噸,看上去比鎮蠻號還重一點,但是由于自重的關系,事實上君王號的有效容積差鎮蠻號很多。 要知道木材的承重能力和屈服度遠不如鋼鐵,一艘看似“薄皮大餡”的鋼鐵戰艦,無論是在堅固程度,還是載貨體積上,都遠高于貌似厚實的木船。 像君王號這種風帆戰列艦,雙層船殼的總厚度通常都在40——46厘米左右。這個數據再加上船肋,實際上已經超過了半米的厚度。 如此厚重的木質外殼,再加上船身其他部位全得用木料,就使得戰艦自重遠遠超過了同體積的鋼鐵戰艦,航行時便顯得十分笨重榔槺,cao控性非常低。 而像鎮蠻號這種機帆戰艦,由于內部結構采用了大量鋼鐵,所以不但更加堅固,有效容積同樣提高了很多。 鎮蠻號和風帆戰列艦另外一點不同的地方是:這艘船只有兩層炮甲板。 通常來說,大型風帆戰列艦都有三層炮甲板。 而為了降低重心,口徑最大的炮會布置在下層炮甲板,輕炮布置在上層。這種情況就導致了一個風帆戰艦的通病:在海浪高企時,下層甲板無法打開炮門,否則海水會倒灌入炮口。 而鎮蠻號由于秉承了一慣的“全重炮理念”,因此舍棄了全部輕炮,整艦只配備了40門24磅長管重炮。 這樣一來,加上底艙的煤炭和發動機這些順便維持了重心的設備,所以鎮蠻號只設計了兩層炮甲板,海水倒灌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關于火力方面,40門炮看似數量不多,比起君王號那夸張的104門少了很多,但作戰效率可是要遠遠高于后者的。 首先,由于近身射擊(如果有的話)的任務都交給了火槍,僚艦和輕易不動用的重機槍,所以鎮蠻號上的24磅重炮數量,其實是超過風帆戰艦的。 現在是17世紀,西方超過24磅的海軍火炮,都還是短管臼炮,射程很短,根本威脅不到射程2000米的鎮蠻號。 其次,在先進的冶金技術和機械裝填設備輔助下,這40門長管重炮可以做到長時間精準齊射,毀傷效果根本不是原始火炮能比較的。 另外還有一點:鎮蠻號上這40門炮,是可以左右舷同時射擊的。 傳統的風帆戰艦,炮位要除以二——左右舷各布置一半。這種情況在海上大混戰時能起到作用:左右開弓,反正四面都有敵人。 然而多數時候炮艦還是只用一面舷窗來射擊。如果需要長時間轟擊陸地目標的話,風帆戰艦有時候甚至還要原地轉圈,以便調用另一舷的火炮來保證射擊安全,防止炸膛。 這樣一來,像君王號那100門炮,其實單舷只有50門,算上各式輕炮的話,每次齊射的炮彈總重是遠遠低于鎮蠻號的。 鎮蠻號由于有先進的滑軌系統,再加上因為結構先進和材料先進共同帶來的艙室空間增大,所以這40門炮可以很方便得在左右兩舷來回調動,時間用不了一分鐘。 總之,由科技帶來的優勢是方方面面的。鎮蠻號無論是船型、武器、防護、還是動力,都遠遠超過了十七世紀的蓋倫船,某些方面甚至還超過了清末的機帆炮艦——除了需要“進口”一些動力部件外,漂亮的鎮蠻號確實是一艘完美的“理想型戰艦”。 …… 這一次去上海港執行任務,以鎮蠻號為旗艦的北上艦隊,是在12月5號出發的,和錦衣衛馬百戶犧牲是同一天。 在這之前,由10艘新閘船組成的“勤王運輸船隊”,已經于5天前提前出發了。 而戰艦編隊在一路上演練了各種軍事科目后,于出發的第七天夜間,順利和運輸編隊在上海港外海匯合。 然后就在第二天清晨太陽升起的那一刻,艦隊中負責運載一營步兵的幾艘炮艦已經開始進港,準備卸下士兵,跟圍在港外的王游擊講講道理。 所以當王游擊看到長江口那艘巨型藍金色大艦時,他其實漏掉了更重要的信息……碼頭上有一些細小的黑點正越來越多。 第412節 觀光 當王游擊發現遠方碼頭上那些黑色小點的一刻,頭上冷汗便冒了出來。他現在滿心的后悔,今晨之前還在想的那些美事,隨著小黑點的越聚越多統統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