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要湊齊一艘海船上的貨物,沒有幾萬十幾萬兩銀子是不可能的,所以每當小分隊輕松做了一票買賣的同時,廣州城里就總會有某位“有力人物”痛徹心扉。 于是當劉幫主的規模行動和小分隊的精準打擊同時進行了幾個月后,“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帶管鹽法兼巡撫廣東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尊德同志在手下n多官員和城中縉紳的壓力下,終于坐不住了。 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兩廣總督王尊德,之前是廣西巡撫,由于在任上主持了強力剿匪行動,外加名聲清廉,所以崇禎上臺后就將他提拔成了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 從那一長串頭銜中就能看出來,此君權利極大。然而有個詞叫做權責對等:王尊德既然兩廣軍政一手抓,那么他現在就要負責解決劉香之禍。 這中間說來話長:其實老王原本是沒打算動干戈的。 王尊德當初是從廣西巡撫任上遷官的,說到他的政績,為官清廉這個不能算,主要在于強力剿匪這一項。也就是說,在對待匪患方面,王尊德的施政理念是傾向于比較強硬的“剿”,而非軟弱一點的“撫”。 然而老王的理念在他來到廣東后卻遭遇了挑戰:想當初廣東和福建都是匪患連綿,大家各自頭痛,大哥也不說二哥。 事情有一天卻突然起了變化:打北邊來了個熊文燦,說話便招撫了夷州島上一股“海商”,然后一夜間福建沿海就變得“海清河晏”,“路不拾遺”,天天有人扶老太太過馬路。 這種極其強烈的對比一開始令廣東官場整體有點不適應。 雖說吐槽熊文燦“養虎為患”,“致一股海匪坐大”的言論始終不絕,然而無論怎么吐槽,福建沿海安定平穩,熊文燦在災年甚至按時給朝廷繳足了稅銀這都是事實——能在崇禎那里換來一聲“愛卿”,這是熊文燦實打實用銀子買來的。 廣東官員們很快從公文,閩地同年故舊的信件,以及自家入股的商人那里匯總了正確信息:福佬的日子確實是越過越好了。隔壁現在不但剿清了匪患,還大做起了生意,最近在廣州城里流行的那些好玩意原來全是夷州那幫人搞出來的! 于是第一波抨擊王尊德強硬剿匪政策的“微詞”就這樣產生了:看上去招撫政策也很不錯?咱們不妨也試試? 王尊德當時就感受到了壓力。 然而改弦更張不是那么容易的。老王一直以來推行得都是不妥協的強硬政策,現在說改就改,那豈不是說老王之前就是個蠢貨? 所以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無奈。哪怕在后世,有些錯誤的東西也必須要等到新人,新領導,新總統等等上臺后才能改變過來。 王尊德當時實際上也做出應對了——他召集了廣東的高層武官商討剿匪事宜,準備將自己的施政理念強硬推行下去。 然而他很快發現,廣東不是廣西:剿海盜的成本要遠遠高于剿山匪,別得不說,打造一支船隊,買足大炮這些前置開銷就能要了他老王的老命,至于有了船之后那無窮無盡的海盜能不能被官兵搞定……只有鬼知道。 于是這事就這么尷尬地拖了下來。 然而世事無常,很快,老王就連拖都拖不下去了,因為劉香來了。 凡事都有個度,超過上限的話,就一定會產生質變。歷史上的劉香是花了好幾年時間,使用了包括劫掠,殺戮,假招安綁架官員這些在內的種種手段,才徹底惹毛了閩粵官場,招致了專項打擊。 而今由于某個壞水勢力的暗中搗亂,導致了廣東官場在短短幾個月里受到的損害程度就超過了閾值——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是古往今來第一大仇。 于是發到總督衙門的公文和條陳不但用詞越來越激烈,而且緊跟著“罵貼”也出現了。 不是只有后世論壇上才有罵貼的。在古代,在野官員和縉紳發帖子,上書抨擊當朝諸公那都是日常。所謂的朝爭,黨爭,就是通過一張張帖子,奏折,條陳來開展的。東林黨那些在野大佬,哪天不發幾貼罵幾句政敵都會渾身不舒服。 王尊德這一次不但被廣州城里的一些退休官員寫條陳當面大罵一通,而且他還得到了確切消息:這幫人已經開始上折子彈劾自己“尸位素餐,坐視巨渠殘民”的罪狀了。 被一群老干部上門大罵,然后又遭遇老干部聯名給中央寫信,領導怎么辦?領導也很無奈啊……事實上王尊德除了安撫什么都做不了。 現在是十七世紀,文人比例很少,在野士大夫的權利比后世退休老干部大多了。這些人分分鐘能通過門生故舊、姻親、同黨、同年……等等關系將彈劾王尊德的折子遞到崇禎案頭,順便還要制造一波輿論,將王尊德的名聲搞臭,給他在朝堂的政敵留下把柄。 王尊德知道,不做出應對是不行了。看看那些用詞越來越激烈的公文就知道,再這樣下去,自己首先失去的是下層官員的支持——政令很快就出不去總督府了。 其次是皇帝的圣眷。 這之前那些算是自家和熊文燦之間的意氣之爭,然而事情發展到眼下這個糟糕場面,如果再固執己見的話,崇禎對自己的良好感官很快就會被彈劾折子所改變——畢竟福建的大好局面就擺在那里,崇禎又不是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