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第二天一早,跟在船隊屁股后邊的漁船開始蹭飯了:漁夫們打撈起了從前船上扔下的幾個密封鐵桶,里面是淡水和熱乎乎的糙米飯。 漫長的航行就這樣變得輕松起來。而兩艘不遠千里前來投髡的漁船,在又一次經歷了光柱指引下的夜航后,終于在第三天清晨,看到了大員航道。 ……經歷磨難后來到傳說之地的漁夫們和所有土包子一樣,此刻都在甲板上看西洋景。于承德左手拉著三妹,右手扶著巴爺爺,身邊是口沫四濺的猴子在給大伙指點江山,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 現如今的大員航道早已是繁忙不休。從四面八方來到此地的商船和從臺江里出航的船只絡繹不絕,客流量地增加使得航道兩頭不得不設置了桅桿上安著電喇叭,全身涂成醒目紅色的交通指揮艇。 已經被拓寬到40米的航道現如今被一分為二,中間安裝了浮標,形成了互不干擾的馬路模式。 造成這一切的功臣:海底撈同志,依舊像亙古不變的雕塑一樣停在水道旁,慢吞吞地挖著沙子,仿佛要挖到世界末日一般。 航道兩旁的景觀也多了不少。經過人工修剪的,整齊的固沙植物形成了大片的環島綠化帶,遠方那閃動著藍色光芒的皇城在明人眼里可是相當威嚴的建筑。 皇城現如今已經成為了真正的統治象征:每當夜晚來臨,兼顧著燈塔作用的建元殿總會光芒大放,將內部的燈光透過藍色的玻璃幕墻投射到附近的海面上。 而利用這些燈光辦公的當道諸公,他們忙碌的身影總會讓遠處觀望的古人有一種看仙畫的感覺。這種獨特的視覺特效很快就名聲大嘈,居然成了大員一景。 燈塔是必須有的。現在的臺江兩岸早已不是當初那點船舶吞吐量了,從杭州,福州,廈門,長崎,南洋來到此地的船只絡繹不絕,晝夜不停,觀測距離在20公里開外的燈塔能很好地保證船只航行安全。 要知道,早在古羅馬時期,西班牙半島上就已經有了燈塔——大力神燈塔。這座燈塔在1900年之后的21世紀,依舊在發揮著作用,堪稱奇跡。 穿越眾不但在大員島上“以城代塔”,在澎湖和金門,廈門等地也同樣建造了燈塔。 金門建造的燈塔是至關重要的:船只現在可以在凌晨四五點鐘就從金門出發,借著燈塔的指引東行穿越海峽。這樣一來,當天色大亮時,船只就已經在海峽中行駛了二三十公里的航程。 這點航程看似節省得不多,但是當入夜前澎湖西域島上的燈塔也亮起來后,兩邊加起來節省的航程就在50公里以上了。 要知道,從金門到澎湖西嶼的直線航程一共才130公里。這就是說,現在只要船只保持在4節的平均航速,那么就完全可以用一個白天的時間,從金門來到澎湖附近。 這之后就更輕松了:澎湖和臺南之間的距離,完全在兩處燈塔的目視范圍內,船只可以大搖大擺地從澎湖夜航,直抵臺南。 所以說,于承德他們還是吃了訊息不通的虧。 如果他們早知道現在金廈已經蓋了燈塔的話,那么大伙完全可以從莆田跑路南下,到金門后,隨便搭伙幾艘去大員的商船就可以出發了。 如果依舊對白天的航程不放心的話,那么還可以去廈門等“班船”。現在每隔三天左右,廈門中左所碼頭就會發一艘帶著雷達和探照燈的班船。每當大哥出發的時候,浩浩蕩蕩的商船和甚至只有幾個人的私人小貨船都會跟在后頭,場面極其壯觀。 好在殊途同歸。于承德他們算是命大,在海峽中線遇到了杭州船隊,今天也算是有驚無險地來到了臺江。 第261節 一波又起 進入臺江后,一切就由不得漁民們了。 于承德他們這兩艘破船,先是被武裝小艇“陪同”到了一處單獨的碼頭,然后就有士兵和穿著豆綠色苧麻短袖襯衣,半截褲,戴著大蓋帽,很像后世香港巡警的那種碼頭官員上船訊問。 簡單訊問過后,所有人就被勒令帶著自己的包裹下船去登記處登記。 在關于移民的分類中,于承德他們這種人屬于“自由行”客戶。根據規定,凡是這類移民都需要單獨登記,并且檢查和隔離一段時間……這種人通常衛生狀況很可疑。 于是總數為32人的埕尾村村民便全體下了船,在拿著短棍的移民局官員指揮下排成了歪歪扭扭的隊伍。整個過程很平和,沒有人反抗,因為附近有很多士兵,他們手中拿著上了刺刀的步槍。 與此同時,從其他船上下來的移民隊伍,這時已經排成了長長的幾列,等待著接受登記。 隊伍盡頭是一排移民局設在碼頭的檢疫棚。這種棚子是前后通透的,移民通過后,就可以直接去身后的澡堂洗澡換衣。 由光頭人士組成的大隊伍行進速度相當快:這些人都是在杭州經過“培訓”的。他們懂得排隊,他們的個人資料也早已登記完畢,現在他們只需要走到關卡大聲背出自己的“身份號碼”就可以了。 站在棚里的領隊和移民局的接收員都有這些人的表格,每當一個人通過后,核對清楚的雙方就會在表格上同時打勾,這個人的隸屬關系也就正式從杭州轉到了大員。 由于新人都是在杭州檢疫完畢的,所以他們洗澡換衣后很快就會被各個社區的人領走。通常來說,這些已經“懂規矩”的新人只需要三天時間就可以恢復過來,無論是精神還是rou體。然后他們就會按照表格上的特長被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