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自從得知北齊水師在淮河上的拉胯表現,其實許多將領都已經對更改目標有了猜測,只是高澄直到今日才與眾人提及。 高澄一直以來心存僥幸,希望北齊水師能支棱起來,畢竟大軍征伐,所耗巨大,打這么一場,哪怕勝了,國家財政也要休息個兩三年才能緩過來,若是有可能的話,最好是一勞永逸。 可現實擺在眼前,初上戰場的北齊水師規模并不小,實力卻根本不夠梁人看。 雖然這段時間的淮河水戰讓他們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要在長江上與南梁爭雄,還有一段路要走。 段韶建議高澄攻伐淮南,贏得了眾將附和,高澄卻并未急著表態,他站在輿圖前端詳良久,突然轉身問眾將道: “若以精騎一萬,步卒二萬,水師二萬,州郡兵五萬,誰能為朕取江陵?” 江陵的重要性無需闡述,高澄分兵十萬,看上去兵力雄厚,可諸將遲疑,就連段韶也沒這個把握立下軍令狀。 攻打江陵,最大的難處并不在城中守衛部隊,雖然蕭衍同樣調集了大軍在江陵城中嚴防死守,但真正麻煩的是南梁荊州水師。 城內防守再是固若金湯,大不了圍而不攻,困死對方,但有荊州水師的存在,并不可能徹底封死江陵南面,因此便只能強攻堅城,又有南梁水師依托荊襄水系襲擾,更是難上加難。 短暫的冷場后,也許是擔心高澄下不來臺,段韶準備硬著頭皮接下這份差事,高澄卻當先笑道: “常聽聞,人心不足蛇吞象,前朝孝文帝將百萬之眾親征,一心攻略荊襄之地,也只得了漢水以北,朕如今尚未渡淮,便起了分兵十萬攻取江陵的心思,著實不該。” 聽聞高澄自責,眾將紛紛請罪,段韶、斛律金、彭樂等人紛紛請求為君分憂,愿立軍令狀,領偏師奪取江陵。 卻都被高澄拒絕,他沒有對將領們的遲疑感到失望,甚至很滿意他們的前后反應,畢竟諸將并未好大喜功,不加分析敵我力量,便不自量力應下這份差事,若到來頭損兵折將,還要靠他顧念往日情分法外開恩,那才叫惹人失望。 高澄決定道: “此戰只圖淮南,不作他想。” 定下了戰略目標,眾將便也齊心為高澄建言攻略淮南的策略。 而第一條便是商討如何渡河,究竟是強渡,還是往上游偷渡,或者干脆繞路,眾將與隨軍謀士們各有說法,最終還是由高澄親自拍板,才定下了章程。 昭德元年,五月二十一日,北齊南征大軍抵達淮水北岸,就地安營同時下令北齊水師不計傷亡,掩護大軍搭設浮橋。 而此時,淮南,南梁豫州州治壽陽,在段韶救援徐州一戰中伏,被射瞎一只眼的夏侯譒得知齊軍將要選擇強渡淮河,極力慫恿主帥蕭淵明設下伏兵,趁齊軍渡河之際,半渡而擊。 然而蕭淵明卻心生畏懼,不敢出城設伏,畢竟小高王百萬大軍是吹牛,但三十五萬水陸大軍卻沒摻一點假。 夏侯譒見說不動蕭淵明,便又去游說同在壽春城中的南康王蕭會理。 蕭淵明哪怕是親侄兒,蕭衍又怎么會放心將十萬大軍盡數交由他來執掌,便封賜孫兒蕭會理為都督七州諸軍事,總領十萬大軍。 不過也只是名義上的統帥,實際指揮權蕭衍還是交給了侄兒蕭淵明,而非以文史見狀的孫兒。 “大王,齊寇架設浮橋,渡河在即,若設伏兵,半渡而擊,縱使不能一戰功成,亦能挫其銳氣,若任其渡河,齊寇棄壽陽不顧,直驅大江,我等坐守城池,又有何顏面回見天子。” 夏侯譒激動道。 蕭會理雖然是孫子輩,但也是三旬年紀,畢竟蕭菩薩年歲太大,高澄求娶南梁宗婦,都是在他孫女里挑,而不是去作女婿。 夏侯譒繼承其父的一萬步騎,是城中最為精銳的部隊,蕭會理因其人粗險薄行,內心不大瞧得上他,但明面上還是和顏悅色的安撫道: “孤出鎮時,陛下再三叮囑,前線之事,皆由堂叔決斷,孤雖總領三軍,卻只占名分,不得干預戰事,夏侯將軍不如再去勸勸堂叔。” 夏侯譒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垂頭喪氣的離開蕭會理的臨時府邸,由于北齊作勢渡河,壽陽城已經被管控,昔日人流穿梭的街道只有夏侯譒與其護衛。 獨眼夏侯又去找了一次蕭淵明,但奈何對方心生畏懼,生怕設伏不成,遭遇敗績,墮了守軍士氣,堅決不許夏侯譒出城于淮南設伏。 夏侯譒離開豫州刺史府,滿腔憤慨,他仰天長嘆道: “我有退敵良計,卻不受用,時也!命也!齊人直驅大江,非我之罪也!” 五月二十三日,浮橋早已搭建,高澄下令水師在北岸擺弄船艦,期間搖旗吶喊,大張旗鼓,做出一副要渡江的熱鬧景象。 午間,高澄命令斛律羨領偽裝為戰兵的三萬州郡兵為先鋒,由浮橋南渡淮河,就地結陣。 通過這兩天南梁水師拼命想要破壞浮橋,數次與北齊水師惡戰來看,高澄確定梁人已經相信了他強渡淮水的假象。 就等著南岸伏兵趁斛律羨立足未穩之際殺出,可斛律羨都結好了軍陣,預想中的南梁伏兵始終沒有出現。 其余部隊在水師的掩護下一批批渡河,在南岸站穩腳跟,高澄也走過了浮橋,只是臉色難看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