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不過轉念一想,也能知道,沒有多余土地分租,當地民眾收入必然減少,在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被人罵幾句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高澄也沒有把這事太放在心上,罵就罵吧,土地雖然歸屬于國家,但歸根結底,也是他小高王的產業,又不是巧取豪奪,因此毫無心理負擔。 被罵幾句而已,自古以來哪個改革家不是被利益受害者罵得狗血淋頭。 他還真不怕鬧出多大事,光是按照均田制分配的田畝以及高澄約定的租調,百姓們一年下來,還能剩些盈余。 除非是被裹挾,否則沒有百姓會在小日子過得還不錯的時候,跑去造反叛亂。 不過這件事也給高澄提了個醒:人地矛盾。 東魏,尤其是河北,未經戰事已經六年,百姓殷實的同時,生育率也常年居高不下。 至少高澄收到的戶部匯報,尤其是滄州,人少地多的人指的是丁壯,幼童并不在此列。 其實想想就能明白,他們所能承包的田畝多,只要辛勤勞作,收入肯定要比相鄰州郡高出許多,也更有能力與意愿生育子嗣。 畢竟無論男女只需成年便能分田,無需為他們將來謀出路,何況這年代能有什么撫養成本,一日兩餐添點飯食而已。 這也是歷史上的原主能在滄州大置鹽灶的原因,他享受到了人口紅利。 而高澄因為提前整頓鹽務,幼童還未成長,自然也就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經過高澄數年治理,關東各地基本保持安定,在古代,長時間安定以及民眾殷實,所帶來的必然是人口爆炸。 無論如何,當人口與土地的比例達到一定的臨界點,均田制的奔潰是必然的結果。 除非后人里出個楊廣那樣的大聰明,將鼎盛時期5000余萬的人口,銳減至2000萬到3000萬之間。 葬送全國接近半數以上的人口,否則按照正常發展,均田制哪能存在到唐朝中后期那個時間段。 經歷戰亂后,唐初武德年間僅存200余萬戶,太宗貞觀十三年不計算塞外歸附,也才304萬戶,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人口才恢復到380余萬戶。 祖孫三代的努力,總算是將戶口提升到隋煬帝大業五年890余萬戶的半數,只差60余萬戶的水平。 一直到唐玄宗天寶年間才達到九百萬戶超越了隋朝,這還是有大量塞外人口內附的情況。 如今的東魏,因高澄的治理,算上幼年人口決計不止2000余萬,這并非生育率有多驚人。 而是沙苑之戰后,并未出現河東以及河南西部大量人口被掠奪。 神龜三年(520年)北魏戶口五百余萬,人口約為3500余萬,分立初期東魏大概在2000萬左右,而西魏人口,高澄無從知曉,忽略關隴多年戰亂,給它估一個1500萬。 事實上以關東與關西的自然條件差距,必不可能只存在2:1.5的比例。 縱使如此,遭了大旱又丟失七八成人口,西魏人口頂了天也只在300萬至400萬之間。 天知道歷史上宇文泰東出,究竟補充了多少人口,才能挺過十年,從而奪取蜀地。 但值得注意的是,北周縱使得了蜀地,《通典》記載,滅齊前夕,北周人口約為900余萬。 而《中國人口史》統計,滅齊前夕,北周人口約為1250萬。 這還是已經奪取了蜀地,經過四五十年發展才有的水平。 而北齊末年卻有人口2200萬。 由此可知,高澄給如今的宇文泰估一個300至400萬,究竟注了多少水。 如今高澄將這河東、河南西部這一部分人口流失給堵上,再加以六年治理。 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下,這六年究竟增加了多少嬰孩,高澄也拿不準。 正因如此,高澄決定對關東各地進行一次全面的人口普查。 想到便做,高澄當即向高歡寄去書信,這一次人口普查必須將山西包含在內。 毫無疑問,現階段均田制適合當下時局,高澄所擔憂的不過是后世子孫。 縱使將來深度開發江南,獲取大量耕地,但人口的增加必然超過耕地的增長,均田制絕對不是一項能夠持之以恒的國策。 它可以在戰亂時調動農民積極性,恢復生產。 但到了和平年代,均田制的奔潰也必然帶來王朝的動蕩,甚至傾覆。 真到了后世子孫手中,誰又有魄力與威信能夠更改這項土地政策。 與其將希望寄托在兒孫身上,高澄還是決定自己親力親為,尋找一條出路。 第二百零六章 計劃生育? 土地政策需要符合當前社會背景,至少在這一時期,均田制確實是最適宜的選擇。 高澄用過午膳,拒絕了一眾官員的請見,整個下午都將自己悶在廂房,苦思立國后的土地政策。 但說到底,人地矛盾的根源是耕地開墾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長,沒有任何土地政策能夠解決這一矛盾。 一無所得的高澄不得不轉變思路,將解決人地矛盾的矛頭由土地轉變為人口。 當然不是學隋煬帝將天下戶口霍霍掉一半以上。 不再鉆牛角尖的他,豁然開朗,解決人地矛盾,無非人口分流。 他一個文科生對工業所知不多,搞不了工業化,但是通過鼓勵和發展手工業,帶動商業的發展,達到人口分流的目的,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