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而高澄也沒有在信里提及那支數百人的衛隊。 畢竟一旦高岳與他的黨羽真有圖謀,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對渤海王府的監視。 按照高澄的計劃,單憑孫騰府上的家兵足以成事。 高澄并不知道高岳的具體位置,他又不是透視眼,可以看穿城墻。 但他可以確定一點,高岳絕不會待在府上。 穩定甚至控制潰兵才是重中之重,哪有安居府中的道理。 也才有了這條計策的可行性。 孫騰為了不引人注意,分批次讓心腹領著家兵出府,埋伏在高岳歸家時的必經之處。 高歸彥則在約定時辰出府向三級佛寺行去。 “你說什么!” 高岳蹭地一下站起身,看著淚流滿面的高歸彥,不敢置信道。 “兄長,老夫人快不行了,醫者說已經到了彌留之際,就盼著能見兄長最后一面。” 高歸彥哽咽道。 高岳感覺頭腦一陣暈眩,他自小喪父,是母親山氏辛苦cao勞,才將他拉扯長大。 幼年生活與另一位孝子,在洛陽掌握禁軍兵權的趙彥深相同。 因此歷史上,兩人在母親病故后,都是一樣的狀態:形銷骨立。 高澄曾經在信都初見高岳母子時,也是選擇在山氏面前裝乖巧孫兒來拉近與高岳之間的關系。 也正因為他知道這一點,才有了這個利用高岳至孝的性格來設下陷阱。 山氏身體一直不好,好孫兒高澄當然知道這個小消息,平日里沒少讓高歡代為轉達慰問。 歷史上,山氏就死在兩年后。 高澄斷定,得知山氏陷入彌留的高岳,根本不可能派人回府探查真假,更不可能讓人抬著將死的山氏來見他。 高岳的選擇也正如高澄所預料。 一想到連山氏最后一面都有可能見不到,高岳方寸大亂,心急如焚的他什么也顧不上了,甚至來不及調集親衛,只帶了幾名親隨就與高歸雁打馬回府。 山氏性命垂危,哪還能耽擱下去。 而所要經過的就是孫騰正埋伏的那條最近的路線。 說到底,還是高歸彥的身份,注定不會引起懷疑。 不管高岳待他如何刻薄,山氏真出意外,高歸彥必定是最合適的報信人選,就如孫騰去了高岳家中,接待他的也是高歸彥。 當高岳縱馬疾馳至孫騰所約定的街道時,絆馬索的兩端被人拉起,高岳與親隨摔落馬下,高歸彥有了準備落在后頭,倒是逃過一劫,趕緊勒住了馬頭。 見高岳落馬,埋伏在巷弄里的孫府家兵一齊殺出,趁高岳摔得七葷八素的時候,將他生擒。 第一百八十二章 高澄入晉陽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恭謙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高歸彥拿了高岳隨身的令符,立即出城迎接。 高澄得知城中一切,不由想到白居易這兩句詩。 高岳的歷史評價確實很好,史書記載是個正直的人。 但他并非圣賢,有自己的私欲,否則被他撫養的高歸彥也不會為高澄所用。 回顧高岳的一生,他從未受到過最高權力的考驗,這也是高澄不敢相信歷史對高岳評價的原因。 李克寧若是隨李克用而死,誰又能想到這位賢四叔會去盤算謀害李存勖。 若非侯景之亂,宗室們為了爭奪大位,坐視蕭衍被困死在臺城的事情也不會發生。 高澄從來不敢輕易讓身邊人接受權力的考驗。 當初領輕騎奔襲小黃縣的時候,高澄留慕容紹宗與王思政執掌接近三萬京畿兵步卒。 高澄在拉攏主將慕容紹宗的同時,還要特意找來副將王思政。 王思政直言一旦慕容紹宗生有異心,他必然下手鏟除。 高澄喝止之余,卻用向王思政之女求親的行為,表明了自己的真實態度。 他始終堅信一個道理,永遠不要相信一個未經權力考驗的人物,所得到的歷史評價。 輕易將最高權力假手于人,是對自己以及對方最不負責任的行為。 但慶幸的是,高澄身邊就有兩個人曾經通過權力考驗。 段韶、斛律光。 歷史上,兩人先后作為晉陽軍事集團的領袖,執掌晉陽兵權,面對荒yin暴虐的北齊皇室,卻依舊保持了對高氏的忠誠。 正因對這兩人的信任,高澄這次回晉陽,放斛律光往華陰安定人心,留段韶主持虎牢關軍務,也并未向對待慕容紹宗一般,留下后手,當然,主要還是晉陽之事,太過緊急。 謹慎對待權力,才是一個合格的上位者。 領著五千騎隨高歸彥入城,高澄直奔三級佛寺,接管敗兵,同時也將正在商議斷絕高岳退路的兩名謀士與幾名部將抓獲。 高澄命騎卒們在潰兵中宣揚高歡無恙的消息,以渤海王世子的身份接管了整座晉陽城的軍事力量,這才放下心來。 他特意命人將密謀的高岳幕僚與部將帶了過來。 一番審問過后,高岳幕僚趙元亮不甘之余,仰天長嘆: “恨高洪略(高岳)不聽我言,若先下手為強,何致有今日之禍!” 高澄看見這一幕,不知怎么又想到了那個忽悠韓信三足鼎立的蒯徹。 蒯徹毫無疑問是有智計的,但也是在權力面前犯了糊涂,韓信手下大將如樊噲等人,都是劉邦的老兄弟,誰又會跟韓信三分天下,反叛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