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東京城內,已經陷入了極度的混亂當中。 幾個月前,還是一片盛世榮華載歌載舞,幾個月后,亡國之虞,居然就已經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官家趙瑣已經有大半個月沒有上朝了。 從滑州失陷,他就病了。 所有的政事,現在都由楚王趙敬與都堂幾位首輔以有樞密院共同掌管。 可是現在都堂也沒有剩下幾個人了。 壞消息是一個接著一個地傳來。 羅頌入陜西,原本是要說服蕭定,然后好使得陜西路禁軍與河東路禁軍聯合出擊,勤王保駕,至少也要將遼國由耶律珍率領的西路軍擋住的。 可誰能料想到,河東路叛國投敵,羅頌現在消息不明,被打垮的張誠一路西逃,現在還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傳來。 不管張誠是死是活,陜西路、河東路完全指望不上了。 如此一來,秦風路上的李淳也立時便坐蠟了,原本準備來勤王救駕的軍隊,啉地一下便縮了回去,不是他不來,而是他根本就不敢來,也來不了啦。 另一個致命的打擊,則來自京東路。 遼國屬珊軍統領耶律敏率部攻擊京東路,濟南府知府劉豫率部投降,被耶律俊封為齊王,現在這個所謂的齊王,率領著自己的部下配合著耶律敏橫掃整個京東路,不到一個月時間,京東路已經大部淪為了失陷區,而耶律俊也極其大方地將整個京東路全都作為了齊王的屬地。 耶律敏在留下了一部屬珊軍配合劉豫作戰之后,自己則率領主力亦趕到了東京城外,加入到了圍攻東京的部眾之中。 東京已經三面被包圍了。 如今的東京城內,包括捧日軍、天武軍、龍衛軍、神衛軍以及從京西北路以及京畿各地潰退下來的禁軍,仍然高達十萬余眾,上百萬的東京城市之中,如果能有效地組織青壯成軍的話,數十萬人,亦是輕而易舉。 但此時此刻的宋國朝廷,卻又是在守或走之上,爆發出了激烈的沖突。 以夏誡為首的都堂一眾人等,覺得此刻應以保全朝堂為上策,該走,趁著東京還沒有被四面包圍之時,迅速向南方撤退。 而以陳規為首的樞密院等人,則覺得東京城市之險固,天下無雙,此刻應當據城而守,同時號召天下各路勤王救駕。 東京為宋國之都城,擁有百萬百姓,如果君王不戰而走,則將百萬百姓拱手送于敵手,必然人心盡失,縱然能逃到南方去,只怕也就此為一蹶不振,威信盡失。 雙方爭論不下,隨著耶律敏率部從京東路趕到東京城下,這些議論也便戛然而止了。 因為在往南方的交通要道這上,也已經出現了遼人的騎兵。 此時再逃,只怕就是自投羅網了。 守,成為了唯一的道路。 趙瑣的病愈發的嚴重了。 隨著皇城內一道詔旨的傳出,整個都堂、樞密院和朝臣們都傻了眼。 因為官家沒有跟他們任何人商量,直接出了中旨,宣稱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再履行一國之君的重責了,因此,傳位于楚王趙敬,天下大事,盡出楚王。 盼望已久的皇冠突然就落在了自己的頭上,但趙敬卻是一點歡喜勁兒也沒有,而是跪在宮外懇求官家收回成命,此時此刻,官家應當帶領大家砥礪奮進,共渡難關。 可不管楚王與群臣們如何請求,趙瑣卻是讓位之意已決,眾人無可奈何,只能擁了楚王往前廷而去。 老官家當甩手掌柜不負責任了,便只能讓楚王來領這個頭了。 新君上臺,卻殊無半點喜意,都堂之中也只添了一個趙援,其它都沒有半點動彈。 此刻,一動不如一靜。 夏誡仍是首輔,負責整個東京城的事務。 陳規作為樞密院之首,掌握軍事,負責東京城的防務。 趙援作為楚王的頭號心腹,自告奮勇出城,一來是向遼國皇帝耶律俊通知大宋新君即位的消息,二來,也是向遼國表達求和的意思。 條件可以隨便開,只要遼國撤軍。 當然,此時此刻,希望遼人撤軍只怕已成了妄想,不過能拖延一下遼人的攻打速度也是好的。派出人去與對方周旋,能拖一天便多了一天的時間來布置防務,訓練青壯,能讓各個地方的勤王保駕的軍隊離東京更近一些。 新王登基,自然是要犒賞各方的。 早有使者帶著新君登基的詔告以及對各方大臣們的封賞奔赴地方,當然,所有的圣旨之后,都額外寫上了一條,速速率領軍隊進京勤王保駕。 對于趙家父子這一頓迷幻般的cao作,耶律俊與蕭綽倒還真有些意想不到。 作為一國之君,此時居然直接摞挑子不干,將擔子甩給了兒子,這還真是頭一次見呢! 議和? 都到這個地步了,誰還和你議和? 你這明晃晃的想拖延時間的策略,便是一個傻子也能看出來啊! 耶律俊與蕭綽壓根兒就沒有與趙援見面的意思。 直接派出了崔昂去會見這位大宋新貴。 過去的都堂相公,卻見新晉的都堂相公, 怎么看,遼人的這份安排都充斥著滿滿的惡趣味與調侃。 當然,也是表達著讓宋人放棄所有幻想的意思。 此刻的耶律俊與蕭綽,要面對的,則是西北方向傳來的不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