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李承乾主政一方
“太子能上書圣上,自然再好不過了,畢竟長江沿途太多人口,非朝廷全力配合不可,至于辦法,剩下的就是剛才你說的,整治上下游河道,維護云夢澤沿岸堤壩。 最多在根據附近城池,農田,新建水渠,一來灌溉更多農田,畢竟那一帶氣候宜人,最適合種植糧食,至少都能種植兩季稻,如果大力開發荊湘地區,完全會是一個不輸于關中的地方。 二來分流之后,也能讓云夢澤湖泊泄洪能力提高,不過如此一來,新修河渠的要求就要變高,要不然形成水患,還得坑害更多百姓。”馮戴文帶著李承乾坐到地圖前,喝一口茶水詳細的說道。 李承乾不斷的認真做好記錄,還不斷的點頭贊同,對于馮戴文的才干,佩服萬分。 “多謝姐夫指點!”李承乾起身,拱手彎腰鄭重施禮道。 “太子客氣了,為君分憂,乃是本分。”馮戴文連忙側身避讓道,現在李承乾長大了,又是一個儲君,必須要給予足夠尊敬。 李承乾對于馮戴文的態度非常高興,也只有他才給予足夠尊重,其他大儒等人,包括李世民,隨時都在板著臉對他提出更多的任務,更多的要求,雖說大臣也尊敬他,但是那股看小孩的態度,明顯能夠感覺出來。 “小弟前往岳州,不知道姐夫可有好辦法讓當地百姓富裕起來,還請指點,指點。”李承乾笑容滿面的問道。 馮戴文今日教導的洪水預防,河道治理,完全能夠寫出一本長江治理與云夢澤水患治理意見書,如果李承乾執筆寫出,應該會引起不少議論。 兩人心知肚明,當然李世民也會知道,但是其他大臣只會以為這是李承乾的辦法,從而提高威望,所有李承乾才心中感激不已。 “岳州要想百姓富足,還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一帶種植糧食,茶,桑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尤其是君山島,那上面的茶葉,味道特別不錯。 云夢澤洞庭湖魚群不少,完全可以向遼西一般,建造大船,合理打魚,還可以開渠引水,在沿岸建設大型魚塘,朱家莊魚塘套種蓮藕,養殖家禽你也應該見過,照搬過去就是。 剩下就是趁現在人口不算太多,把長江沿岸百姓搬遷過去,開墾荒地,在光線充足之地,種植優良水果,蔬菜,收入同樣不低。”馮戴文從不在意那點名望,功勞,對于李承乾的問題,也是給予了詳細解釋。 “既然水系發達,可以修建碼頭,讓來往商船歇腳,用來帶動當地商業,日后也好讓茶葉,蠶桑更加方便的賣出去。”馮戴文繼續說道。 李承乾奮筆疾書,認真聽著,對著地圖不時對比,查看一下。 “父皇給小弟安排不少人手,但是有能力者甚少,不知姐夫可有人選推薦?”李承乾寫完之后,又看一遍,隨后抬頭問道。 馮戴文問清隨行官員,仔細考慮一下說道:“現在秘書監上官儀,狄知遜,裴行儉三人能力不俗,太子可以借調,應該沒有問題。 圣上說官員只能年輕人幫忙,但東宮屬官,可是太子直屬,不防帶幾名在朝中無實質事務之人,博古堂前番有不少人被安排各地,太子不妨去請教一下顏師古嚴老,請他推薦一二。” “多謝姐夫,小弟就先告辭了,日后如有難處,還請姐夫多多指點!”馮戴文說完之后,李承乾所有事情皆有眉目,輕松下來,迫不及待的就想回去準備,連忙提出告辭。 馮戴文也不挽留,親自送他出去,長安宵禁,對于一個太子來說,自然是形同虛設。 在他出宮的時候李世民就已經知道,對于他前去馮戴文處,李世民也能猜到目的,不由略帶期待,想看看馮戴文的辦法,要知道馮戴文可是時常給出驚喜。 果然不出所料,李承乾回宮以后,連夜奮筆疾書,查閱資料,寫出一本上萬字,帶著調查數據的奏折,名曰:“黃河,長江流域水土流失以及治理預防意見書!” 第二日早朝,李承乾頂著熊貓眼上朝,上奏李世民,要求加大對兩水附近百姓搬遷,至少不能太靠近河邊種植,對于河道附近加強植樹造林,恢復地貌,造福后代。 同時闡述了如何治理云夢澤水患,以及集中百姓,進行以村為基礎的合作共贏養殖,種植模式,并根據當地特色開辦作坊。 李承乾的上書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對于這種有利后世之事情,也不損害哪一家利益,所有人都是舉雙手贊同,齊聲夸贊太子目光長遠,思慮周詳。 李世民雖然知道這多半是馮戴文指點,但是李承乾能夠尋求謀略,采納接受,這也是一種好事,上位者用人,這種帝王權謀,能夠運用,才是一個合格的太子。 原本只打算給予一個岳州,一群年輕人,考驗他的眼光,能力,用人等,現在看來不妨加大其壓力。 李世民大手一揮,云夢澤方七百里全部交由其治理,洞庭湖邊岳州,江北荊州數郡由其全權負責。 并允許東宮屬官一百多人前去聽令,又調派東宮長史兼左庶子于志寧,東臺舍人少詹事兼右庶子張玄素,兩人前去輔助。 同時同意李承乾請求,讓秘書監秘書上官儀,狄知遜,裴行儉,以及顏師古推薦的儒生二十八人共同前往。 李承乾參與長安改建,中書省聽政,并跟隨李世民學習數年,說來也是經驗豐富,尤其喜歡謀定而后動,首先制作計劃,這也是李世民最喜歡他的一點。 一連數日,東宮大小官員對著地圖定制計劃,制作方案,調派人手,物資,最后上呈李世民。 李世民仔細閱讀,思考以后,并未指出對于不對,只是勉勵李承乾幾句,讓他按照自己思路去做,成效如何,要做過以后才能體現出來。 貞觀六年二月十日,太子李承乾帶領官員,工匠,東宮衛率七千五百余人,趕往岳州,要在三月中旬之前,組織百姓選地春耕,并在春耕以后,朝廷會調派八萬苦力前來修建水渠等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