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兄友弟恭
大廳眾人全都安靜的聽著馮戴文講,還有許多人帶著紙筆做記錄,生怕有所遺漏。 “細分之下,有兩種方式讓大家參與,第一種,材料供應,磚瓦,木料,這些都是需要大量消耗的,只要質量沒有問題,在多都要;石料也要,無論是青石,還是漢白玉石,只要運到,一律收下,只不過價格是早已訂好,能不能賺錢全憑自己考慮。 第二種,勞務承包,無論你有多少人,都可以組織起來,按照要求修建房屋,比如這一條街按照官府要求修建,只要你有足夠人手,就讓給你們,當然也不會讓大家白白出力,在工錢之外會有一筆不菲酬勞。”馮戴文解釋道。 “當然還有其他參與方式,本次改造長安,東西兩市會重修,擴大,諸位許多人家都開有商店,大家可以先看一下,這是效果圖,可以按照你們的要求進行修建。”馮戴文讓人抬出閻立本制作的模型擺放在大廳中間,讓所有人都圍繞參觀,其中有兩個模型是酒樓和客店,完全做的和真的一樣,有一丈高。 每一個人都饒有興致的圍著參觀,討論,馮戴文也不去管,任由他們圍觀,自己安靜的坐著喝茶。 一柱香之后,馮戴文拍拍手,讓所有人坐回去,自己拿著一根棍子走到模型旁邊介紹道“大家可以看到,所有的房屋都是采用磚石,水泥,還有上好木材所制作,又用了大量的琉璃做窗子,柜臺,飯桌。 所有的家具都會采用梨木,楠木制作,酒樓上面,四周全部采用琉璃,坐在里面不但能夠吃飯,喝酒,還可以觀賞四周。 尤其是這個客店,最頂層屋頂,全部鋪設透明琉璃,睡在床上就能看到漫天星光,如果不想看,也可以遮擋起來,可謂最好享受。 最為主要的就是在東西兩市各修建兩座五層酒樓,不但采用上好石材,磚石,而且在中間會加上許多剛條,保證堅固耐用。” 隨著馮戴文的講解,幾個家里開酒樓的人已經兩眼大睜,鼻孔出著粗氣,死死的看著模型,剛才參觀只是覺得漂亮,沒有想到居然還用了如此多的好東西在內。 等眾人消化一會,馮戴文繼續說道“客店,酒樓,還是其他商店,都可以按照你們的要求修建,如果有興趣的,過幾天會有一個長安建筑公司開設在東西兩市門口,可以前去報名交錢,說出你的要求,需要多大的酒樓,那怕是你要半個坊市都可以答應你們,如果你有錢,半個長安城都可以賣,完全沒有問題。” “咳咳!咳咳咳!”顯然許多人被口水嗆到了,因為被馮戴文一席話嚇壞了,沒有想到如此大膽,居然敢說出賣半個長安城。 “大家放心,童叟無欺,只要你出得起錢,具體的兩日后可以前往訊問。”馮戴文傲然說道,他當然不怕別人買得多,你買得多,我就修得更多,就算把長安全部賣了,大不了在城外擴建就是,賣一座城池,賺的錢起碼能修兩座。 馮戴文沒有理會下面各種眼神,繼續說道“龍首原為圣上,太上皇修建宮殿,山腳,山腰會修建山莊,如果想與圣上比鄰而居,隔壁就是國公,當朝仆射,機會豈容錯過,說不定沾染一點貴氣,家里出幾個貴人也未可知。” 對于李世民饕餮一般只進不出,馮戴文毫不猶豫的拿來做宣傳,龍首原那么大,在山下修建一點別墅,也影響不到,住的人多一點反而熱鬧。 馮戴文早就計劃好了,修建一批別墅作為朝廷給高官的福利,反正是李世民出錢,到時候修建宮殿扣一點邊角就夠了,想來李世民也樂的做人情。 在修兩個大型別墅小區,用來賣高價,還能帶動一個集市出來,最后修建一條直通皇宮的道路,方便上朝,出行。 對于馮戴文的大膽行為,眾人已經不見怪了,不過想想能和皇帝,朝廷重臣生活在一起,也是一件很帶勁的事情,說不定還能串串門,…… 想到其中的好處,有幾個年齡大的已經承受不住,捂著胸口不停的順氣。 ………… 近日朝廷動作不斷,幾乎讓長安城的人目不暇接。 貞觀三年九月末,朝廷發布公告,招募工匠,招募勞役改建長安城,而且都工價不菲。 十月初二,朝廷又公布提高官吏俸祿,實行高薪養廉。 十月初三,在長安城貼出幾副巨大的圖,有龍首原效果圖,有新東西兩市效果圖,讓百姓驚嘆不已。 隨后百姓又發現各大世家,勛貴也在招募人手,說是要承包修建新坊市。 十月中旬,朝廷公布大唐秋收情況,除了關內道干旱減產,其他各州道全部豐收,官倉收到糧稅500萬石,又出錢收購百姓多余各種糧食1000萬石,朝廷宣稱大唐有能力度過任何天災。 長安報,大唐報連續發行,刊登各地糧食收成,又有遼西官員講解各品種的優劣,提倡百姓選用優良品種。 讓百姓知道了原來同一種食物,不同地方品種產量不一樣的,同時也知道了原來大唐還有如此多食物是可以種植的,而且產量不低,易于打理,于是紛紛期待朝廷分發良種。 十月十六,又是一道消息出現在報紙,原來吳王李恪,魏王李泰,為國分憂,自愿上書,請求封地倭島,愿意為大唐鎮守邊關。 報紙上不到連篇累帙寫了兩位王爺,孝順,為皇上分憂,愛國,自愿鎮守邊關,實在是難能可貴,是天下人之楷模。 不提其他王爺如何去想,至少李世民很滿意,大部分官員也很滿意,這不但意味著太子之位穩固,也基本上說大唐不會出現兄弟相殘的事情。 百姓是盲從的,尤其對于朝廷發放的報紙很信任,于是向王爺學習的風潮出現,許多年輕人自愿提出移民前往邊關。 也有不少文人士子寫出詩詞贊揚圣上,兩位王爺,簡直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更有人跑到皇宮外請愿,前去倭島幫助王爺治理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