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煤炭、石油、天然氣,雖說這三者都會受到可控核聚變的沖擊,但三者之間也是會有輕重之分的。 石油資源原先一直都依賴進口,后來石油工業部找到了蘇嬌楊這個抽油圣手,生生將國內的產油量抬高了不知道多少倍,這才擺脫了貧油國的帽子。再者,石油是戰略資源,短期之內絕對不會被取代,而且石油的用處太多了,東邊不亮西邊亮,就算內燃機都從燃油機變成了電動機,還有整個化工市場等著石油的滋養。 天然氣同樣如此。 到頭來,尷尬的只剩下煤炭。 煤炭也屬于化工能源,但并不像石油,石油屬于不可替代的化工能源,煤炭的替代品卻有很多。 可控核聚變實現突破之后沒多久,石油工業部的人就找上了蘇嬌楊。 作為最先賞識蘇嬌楊的部門機關,石油工業部同蘇嬌楊的關系自然不用說,那人才剛進門,蘇嬌楊就給透了底,石油工業部不用擔心,石油市場不會受到沖擊的,頂多是不同市場的配額稍微調整一下,僅此而已。 那領導同蘇嬌楊合作了多年,知道蘇嬌楊說一不二與從不說假話的性子,當天就放了心。 蘇教授,國內評了這么多年院士,有不少研究員都爬上去了,按道理說,你頭一年就該評上的,怎么一直沒評?我之前還找科技部那邊的老伙計打聽過,他們說是你一直沒有提交參評材料,他們也很難辦。 蘇嬌楊將沏好的茶端過來,擺手道:那就是一個虛名,我不在乎。就算我沒評上院士,那又怎么樣,手頭的項目從來沒缺過,研究團隊也是國內最厲害的。 這評了六年院士了,評上院士的研究員不少,可研究團隊有我這么大的么?還有就是科研經費,我覺得我們國重的科研經費算是全國第一了吧。 科技部從沒有把國重同那些高校放到一起比較過,不過我心里大致有個數,清大所有院系的科研經費加起來摞到一塊兒,也比不上我們國重這邊的研究經費,清大那邊可是有好幾個院士團隊呢再說了,我這張面子也不差,只要是學術圈內,甭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不會被人落了臉面,不用在乎那點虛名。 有些話是不適宜說出口的,比如那核工業研究所的謝榮成教授,他是可控核聚變的第二功臣,前五年一直沒有參評,那是因為可控核聚變遲遲未能突破,他不好意思參評,今年他肯定要參評的,到時候他就是核工程領域的第一個院士,可核工程這個研究圈子的人誰不知道,謝榮成教授也是跟著蘇嬌楊做項目的,蘇嬌楊才是可控核聚變的第一功臣? 還有頭一年就評上院士的唐玉環教授,她因為設計了超級列車并保持每半年一次巔.峰提速的成績而拿下了首輪院士的榮譽,現在不還在國重里兢兢業業地搞研究嗎? 蘇嬌楊聽說過,有很多高校來挖唐玉環教授,只要唐玉環教授去,絕對是最頂尖的福利,可唐玉環教授卻沒有動心,依舊穩穩地待在國重里面,繼續深入研究。 唐玉環教授為什么這么做? 為的是國重的大環境。 在國重搞研究的好處太多了,科研績效這種一般研究員關注的問題,到了唐玉環教授這個境界,都是次要的,她看重的是自己站立的平臺,以及這個平臺上享有的資源配置。 手頭的超級列車項目還未接近尾聲,唐玉環教授就從蘇嬌楊口中得知了深空軌道交通的立項計劃。 唐玉環教授心里清楚,如果是她親自出馬,這個深空軌道交通項目一定拿不下來,但如果是蘇嬌楊出馬的話,如探囊取物。 而且國重擁有全國最頂尖、乃至全世界都絕對屬于一流的實驗測試中心,雖說國重對外宣稱,那實驗測試中心的所有分析測試儀器都是對外開放的,但身為國重內部人員,唐玉環教授怎么會不知道,那些不在國重搞研究的研究員求爺爺拜奶奶都不一定能夠約到的實驗設備,國重內的研究員都是隨便用? 反正她帶領的那個課題組從未因為實驗安排不下去而等待過,每次都是提前三天預約就一定能夠預約到實驗,情況緊急的話,提前兩小時預約就可以直接上機實驗。 不說別的,國重看似與國防科大一體,但國防科大那些不在國重中搞研究的老師想要預約分析測試中心的實驗設備,那就難許多了,雖然最終肯定能約得上,但需要等多長時間就是個未知數了。 放著國重這么好的條件不要,跑去別的學校當一個挑大梁的領頭羊?唐玉環教授覺得自己只要沒糊涂,就一定不會做這種吃力不一定討好的事兒。 另外,國重里也不是僅僅出了唐玉環教授這么一個院士。 唐玉環教授是科學院的院士,原先擔任國防科大地礦系系主任,后來辭去系主任工作,全心全意在國重數學地質研究組搞工程地質研究的孫主任也評上了工程院的院士,不過他是第二年評上的。 宋黨育教授更厲害,他從蘇嬌楊手中挖到了計算材料學的寶藏,然后便一發不可收拾了,他帶領的團隊從鐵軌材料出發,跨行到了建筑材料中去,又搭上了孫主任的線,同中建局與中鐵局那邊的領導認識了,直接跑去搞建筑材料研究了,中建局瘋狂建設的那些項目中,絕大多數新型的材料都是宋黨育教授帶著科研團隊搞出來的,故而宋黨育教授是國內第一個被科學院與工程院同時提名的兩院院士,也是目前為止的唯一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