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標銅在線閱讀 - 第五十一章 東番一夜秋風至(一)

第五十一章 東番一夜秋風至(一)

    注為了區分時間,凡是大寫的月日為農歷,小寫的為公歷,因為考慮到臺灣這一名稱出現的時間剛好比較曖昧,所以前面涉及到臺灣的地方根據劇情名稱有所調整

    ‘大人,真的要去登州么?’

    此時此刻,在東海與南海交界的那處尚未被大明命名的海峽之中,一艘福船正在波濤中載沉載浮。

    如今正當夏汛與冬汛之間,海面雖然平靖,風也不大,是以在潮汛與風信變化的這個檔口往來于海峽深處的海船看起來并不算多,讓這艘福船顯得有些孤單。

    方才問話乃是出自船上一位年輕人之口,而他口中的大人正是自己的父親。清季之前,大人一詞乃是家中晚輩對長輩的專稱,并非官場上的自卑自謙之語,若是有旁人在,光聽這稱呼也大致能猜出兩人關系。

    年輕人名叫沈壽峣,是被呼為大人的沈老爺的第八個兒子,也是家中最小的一個。

    這位沈老爺大名有容,是嘉靖三十六年(西元1557年)生人,前不久才剛剛過了六十三歲的生日。或許是因為沈老爺久在軍旅,一臉劍眉虬髯讓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了不少,英氣之間還透著幾許滄桑。

    沈有容祖籍南直宣城,自幼喜好走馬擊劍鉆研軍略,萬歷七年(西元1579年)舉應天府武鄉試第四名,被用為昌平千總。之后的幾十年中,沈老爺除了丁憂賦閑的時間之外,幾乎都在各處軍鎮之間輾轉。

    從薊鎮到遼東,從福建到浙江再回福建,中間還曾差點踏上援朝戰場。敵人也從蒙古人換成了關外的女真,再是倭寇與紅毛夷。

    可以說沈老爺的一生就是奮斗在大明抵御外辱最前線的一生,雖然他本人淡泊名利,更因為人太過正派仕途也比同袍們坎坷,到如今靠著那些遠多于同儕的實打實軍功也不過才堪堪做到福建的水標參將一職,稍換個油滑點的恐怕早都是正印的一鎮總兵了。

    但沈老爺的經歷也因之不凡,看重他的人同樣不少。

    沈壽峣幼時便聽家中長輩提起過父親昔日的一些軼事。

    當年父親因為在薊鎮與朵顏部作戰以少勝多一戰成名,之后以功被選為遼鎮火器教練。在遼東平葉赫部叛亂,他當先陷陣,連續兩次立下大功,但事后論功他卻將之讓與了一同出生入死的袍澤。之后在福建防倭,駐地要從浯嶼(注金門)移防石湖,當地百姓因思‘兵害恐其無已’反對在石湖筑城,只因為聽說是父親管軍,念其治軍嚴整,又曾為民請命減免苛稅,這才再沒說過二話。

    再后來擒倭東沙、退夷澎湖,現在澎湖軍城娘媽宮后的祭臺上尚立著為父親表功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注ij

    antvanijck,荷蘭東印度公司貿易官)等》碑記。

    至于在多年軍事生涯之余阻止手下殺良冒功,保護過往漢夷商民的事情則更顯出了父親的德行,也益發讓兒子口中的‘大人’二字顯得鄭重。

    “你還不知道你父親?他就是個勞碌命,這輩子除了孝便是忠,哪里還會推辭。”

    說話的老者小沈有容一歲,是他多年好友,當年若不是靠著沈有容時時接濟,便連書都讀不下去,更不用說日后能夠高中進士了。但正因為有這樣的情分在,是以如今雖然文武殊途,此人地位也早已超然,但對待沈有容依然以兄長侍之。

    沈有容站在船頭看向前方,隔了許久才長長嘆了口氣,道“這才多少年,建奴居然已成了我朝的心腹之患,說起來我倒真是想見識見識韃子如今到底是如何兇戾。”

    他這樣說自有道理,二十余年前在遼東從軍時他跟在寧遠伯李成梁帳下,彼時葉赫部漸強不聽明廷號令攻殺哈達部,且屢犯邊墻。沈有容隨軍破葉赫部于納布林祿東城,浴血先登。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年囂張跋扈的葉赫部如今已亡于那時根本名不見經傳的努爾哈赤之手,而如今的建州各部也早不是當初那一盤散沙任憑大明捏扁搓圓的生熟女真,倒成了關外最大的邊患,官軍喪師失地,土木堡后以薩爾滸為最。

    他真的搞不明白,關外究竟發生了什么。

    恐怕這也是他選擇到登州赴任的原因之一,就在不久前,朝廷設山東副總兵,駐地登州,雖然名為副總兵,但據傳并不會受山東節制,而是歸在即將新設的登萊巡撫麾下。無論是登萊巡撫還是山東副總兵,朝廷目的都是要整備水師,以為遼南陸上策應。而沈有容也順理成章地因為過往功績而‘為當世名公所知’,被任命了此職。

    故而這總兵雖然只是副職,卻也與尋常正印差不多了,是以沈軍門終于在花甲之年能夠得以開府建牙達到了仕途上的又一高度,這也難怪,每當天下有事時,朝廷便總會想到那些有能力之人,并非僅此一例。

    而此次出海正是他在接受任命之后的決定,無他,全是因為去年以來,東番(注臺灣別稱)便出現了澳洲人的蹤跡。

    作為福建水師的最高長官,海防有責,對于出現在這一海域的新勢力自然格外上心。

    原本官軍在澎湖設有軍寨,但因兩汛之間補給不便,又多臺風,每年的這個時候軍士便都會撤回大陸,澎湖周邊只會有些隨季節徙居的疍戶漁民而已。但澳洲人的出現與以往的倭寇和紅夷都很不同,前不久便有歸來的漁民來報,說澳洲巡船數艘出現在了澎湖外海。而且水師還零星抓獲了一些逃回福建的海匪,其中有幾個熟面孔都對沈有容說,他們是被髡賊(注海匪對澳洲人蔑稱)火并,如今福建的大幫在海上已經過不下去了。

    最近這些日子,不光福建沿海各地陸續出現了來自東番的私鹽和砂糖,還有不少偷渡人口出海的船只被查獲。以往無論倭寇還是紅夷,要役使人口都只能靠在沿海掠奪,聽說有些良民被抓之后被賣到了廣里的濠鏡,更有直接運往南洋做苦力的。但這一回許多人竟然都是自愿,那些船主也大都是福建本地土人,這就讓沈軍門更感興趣了,究竟是什么誘惑讓這些大明的子民們對大海對岸如此趨之若鶩,東番那里連稻米都沒有,除了鹿群和甘蔗外,他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東西留有印象。且澳洲人還在火并海匪,其軍事實力顯然也不容小覷的。

    伴隨著澳洲人的出現,整個海峽之中變得異常平靖,水師的事情都少了許多,加之去年在福建沿海肆虐的袁八佬(袁進)一伙被福建水師趕去了廣東之后再無音信,聽說是被那邊一個新崛起的大幫火并了,一時間閩省南北倒都是一副河清海晏的太平氣象了。

    因此無論如何,沈有容想要在赴任登州之前親自去東番探訪一番,看看這一衣帶水的邊荒地面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也好讓他能夠安心北上。宦閩多年,福建儼然已是他的第二故鄉,他是決計不想在離開之后給此地留下什么后患的。

    而小他一歲的那位友人姓何名喬遠,自萬歷二十四年(西元1596年)坐累他人之過被謫廣西布政司經歷后,便以事請歸泉州老家,自是里居二十余年不仕,之后他更寄情方志雜學,縱使中外交薦也不愿起復了。前不久被新帝召為光祿寺少卿,他以為這是因大行皇帝之由無故得官照樣推辭了。

    但因為早年的恩義,何喬遠回到福建后一直卻與沈有容常相往來,這一回正趕上他新纂的《閩書》一百五十卷即將付梓,卻也聽說了澳洲人占據東番的事情,若東番真是憑空又冒出的一股不可小視勢力,他的《閩書》自然要將之收錄的,便正好出山與沈有容一道東行。

    沈有容與家丁都是民間服色扮作商旅,這船主也是往來過東番幾回的老行事,海船在澎湖的龍門港歇了一夜,次日一早便經柑桔嶼往東南而去。此時雖然冬汛未至,但來自東北的風信卻已漸起,一路向南小心cao舵之下倒也行得更快了些,而且這行程上看見的福船也越來越多,看起來來自福建沿海各處私港的商船都選擇了在澎湖過夜中轉,只是如今這臺風出沒的時節,船未免多了些。

    從柑桔嶼往東南而去沒有多久,曲折的海岸線終于浮現在了眼前。

    此時風和日麗,沈有容和何喬遠及一眾家丁都在甲板上透氣,只見左側岸上漸次落后的村舍田莊一一在目,不覺詫異,沈有容問起船主道“這是哪里了?”

    幾年沒來,他可不覺得東番會有如此田園風光的。

    “已經過了北港,西面進了鹿耳門便是大員,過了此處的暗礁再往高雄港去便是一片通途了。”

    鹿耳門水道的名字沈軍門自然聽過,但是……

    “高雄港?是澳洲人的水寨么?”他顯然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高雄港便是以前的打狗嶼,過了此處,用不了兩個時辰便能看見打狗山了。”

    沈有容聞言恍然,他向來博聞,曾聽一位舊友說起過東番的掌故。這打狗二字乃是此地土人生番所謂‘莿竹’的漢字對音,平日將之種在屋社周圍用以御敵的。這片洋面向多海匪,這些匪類在福建沿海不好獲得補給,便將心思打在了東番土人頭上,土人無論生番熟番都少鐵器,御敵往往都以石斧骨簇之類,自然不是海匪們的對手。海匪們上岸補給便會在土人當中燒殺劫掠一番,除了奪去糧食牲畜之外,也會擄走婦孺販到海外,是以這帶刺莿竹防范的多還是海上來的惡人。

    那位舊友名叫陳第,原是戚繼光手下參將,在薊鎮時與沈有容相識,引為忘年知己。后曾隨他一同入東番平倭,之后在東番滯留多時,對番人俚俗了解頗多。只可惜此公已經仙去數年,不然倒是個極好的向導,何喬遠的《閩書》中關于東番的記述多有引用的。

    但這打狗如何又變成了高雄沈老爺便有些糊涂,他尋思之間忽然想起一事,多年與倭人交道他好歹也會些日語,若以打狗二字的日語訓讀來說,倒正是高雄二字,難道這盤踞東番的澳洲人也是倭人一類?

    想到平倭,不禁悵然唱起了當年平倭途徑澎湖時與陳第一同譜就的泛海歌詞。

    ‘水亦陸兮,舟亦屋兮,與其死而棄之,何擇于山之足海之腹兮。學而不足,用者恥兮;用而不能,無用者鄙兮。無用而不廢時用者,誰氏之子兮!’

    正沉吟間,便見南面一艘三角帆船破浪而來,沈有容久在水師,只打了一眼便發現了問題——這船型并非大明款致——倒像是泰西樣式,但又有不同,總之此船在一眾同行的福船之中顯得格外惹眼,加之又是迎面而來,自然讓他注意。

    “這是什么船?”他指向來船問了一句。

    “那是澳宋伏波軍的巡船。”船東看了一眼并未吃驚,“這一帶都是澳宋的地盤了。”

    就在見到這船的那一刻,船主口中的澳洲人變成了澳宋……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志

    4、《萬歷野獲編》沈德符

    5、《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5司徒何鏡山先生喬遠》

    6、《明史沈有容傳》

    7、《明宮史》

    8、《酌中志》劉若愚

    9、《陶庵夢憶》張岱

    10、《明代國子監立簿稽查制度探析》楊萬賀

    11、《明代國子監初探》閆立軍

    12、《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3、《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14、《明代國子監的坐監積分與實習歷事制度》王凌皓、劉淑蘭

    15、《閩書》何喬遠

    16、《泉州府志》

    17、《東番記》陳第

    18、《閩海贈言》沈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