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農民混都市、變身之九尾狐仙、脫軌、穿成太子撿的狗、百日情人:總裁,請繞道、相公要從良、爽文主角他弟[快穿]、海島生存記、愛麗絲沒有仙境、時來
在李重的心目中,對付這種弩手很簡單,重甲步兵可以了,可李重軍中并沒有重甲步兵這個編制。原因就是重步兵太費錢,不光裝備費錢,兵卒為了能承擔重甲的重量,必須要體格魁梧,還要一天吃好幾頓飯,打仗的時候還要吃rou才可以,比騎兵都費錢。 重騎兵也可以對付連弩,不過重騎兵更費錢,現在重騎兵這個編制,也就曹cao手里還有千把人。 有必要的話,李重倒也不是養不起重步兵和重騎兵,不過時間也來不及了,李重只能采用周瑜所說的辦法,用大量的弓箭手御敵了。 而弓箭手的缺點就是只能防守,不能進攻。 就在周瑜和李重商議的差不多了的時候,趙云也帶著斷后部隊回到軍營,自己來到李重的營帳復命。 一見到趙云,李重就非常關切的問道:“子龍,聽公瑾說你受傷了,可曾找過隨軍郎中診治,嗯……對了……華佗有幾個徒弟也在軍中,待會仔細檢查一下。” 趙云急忙謝道:“多謝主公關切,趙云只是一時不慎,中了兩箭而已,也沒傷在要緊之處,不出三五天,即可痊愈。” “子龍坐吧……想來還沒用過晚飯,就在我這里吃一口吧。”說罷,李重大聲說道:“來人,給子龍將軍備些酒食來。” 就在這時,一直沉思的馬均忽然站起身來,搖頭嘆了口氣。 周瑜心里頓時一沉,當然,他也知道,讓馬均拿著一根箭桿就仿制連弩,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但周瑜還是不死心的問道:“那個……馬先生,看出什么名堂沒有?” 馬均低聲道:“那個連弩具體有多大,什么樣子?” 周瑜看了看趙云,趙云一笑,接口道:“長約二尺,看樣子很重,別的就不清楚了?!?/br> 趙云已經是距離連弩最近的了,他看不清,別人更看不清了。 聽了趙云的話,馬均這才搖了搖頭,說道:“略顯笨重啊,如果讓馬均來制造發射這么大弩箭的連弩,絕對不用那么笨重,哼哼……能發生十只弩箭的連弩……那也叫連弩嗎?讓馬均來做的話,最少要發射五十支!” (蜘蛛也不相信有人能看見弩桿就能改進連弩,但書上就是這么寫的,想來馬均以前對弓弩就有過研究。) 尼瑪!周瑜氣得差點一口血噴出來,馬均你會做連弩還搖頭嘆氣干什么? 馬均這里還在自我吹噓,李重、周瑜、趙云三人卻已經目瞪口呆了,李重還好一些,算是“見多識廣”之輩,周瑜和趙云兩個鄉巴佬卻已經不知道馬均在說什么了,滿腦子都是這句話:能發生十只弩箭的連弩……那也叫連弩嗎?讓馬均來做的話,最少要發射五十支! 片刻之后,三個人清醒過來,沒等李重發話,周瑜立即問道:“馬先生,那你快做出一個樣品來,好讓軍中的工匠趕制??!” 馬均聞言皺了皺眉,捏著指頭算計一下,搖頭道:“不行……” “為什么?”三個急切的聲音同時響起。 馬均眨了眨眼睛,說道:“因為我正在研究投石機,沒工夫做這種小東西。” “噗……” “噗……” “噗……” 第四百一十三章你來我往話宛城 雅安安好!為雅安祈禱,神州到底怎么了?多災多難??! 李重和周瑜趙云三人軟磨硬泡,也沒能讓馬均改變主意著手制作連弩,對付這種科研瘋子,誰也沒有辦法,最后李重被逼無奈,只好出了一個下策,只要馬均能在三天之內拿出連弩的樣品,那這個連弩就叫馬均連弩了。 古人對名聲的重視出乎李重意料,馬均立即就答應下來,屁顛屁顛的回去搞研發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劉備的軍隊姍姍來遲,李重想了一下,還是派魏延帶領五千兵卒前去試探一下,看看周瑜口中的連弩成色如何。 當然,李重也一再提醒魏延,一定要多帶盾牌手,魏延點頭應是,五千兵卒足足帶了三千盾牌手,雄赳赳殺向劉備的軍隊。 李重領著一眾將領站在高臺之上,目不轉睛的觀察戰況,結果和周瑜預料的一樣,劉備用精銳步兵開路,撬開魏延的軍陣,然后就是一連串的連弩射殺,射的魏延抱頭鼠竄,狼狽不堪。 想要派大軍接應魏延,石城之內的張飛卻帶兵出城,做出兩向夾擊之勢,李重無奈之下,只等命令魏延撤軍,眼睜睜的看著劉備進入石城。 反正馬均答應了,三天以后就能拿出連弩的樣品來,李重也不著急攻城了,轉而開始準備木料,膠漆等物,只等馬均成功的消息了。 就在這時,曹cao的使者到了,來人是崔琰,現居尚書一職。 李重對崔琰這個人很感興趣,原因是這樣的,崔琰這個人長得聲姿高揚,眉目疏朗,是個難得一見的美男子。 和李重一樣,曹cao也對北方游牧民族頻加征討,所以這些少數名族很害怕曹cao,有一次匈奴的使者帶著大量的錢財來求見曹cao,前來拜山,曹cao就讓崔琰代替自己接待使者,自己帶著鋼刀,站在崔琰身邊裝作護衛。 接見完畢后,曹cao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說:“魏王俊美,豐采高雅,而榻側捉(握、提之意)刀的那個人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是為真英雄也!” 后來,人們便將代替別人做事稱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謂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筆”,代人捉刀的成語由此而來! 當然了,曹cao并沒有對眼光卓絕的匈奴使者玩什么惺惺相惜,小說的情節是不會出現在歷史里的,曹cao將匈奴使者干凈利落的一刀砍了,了卻后患。 見到崔琰之后,李重覺得崔琰長得果真不錯,比周瑜還有范。不過李重也知道,崔琰早晚會死在曹cao手里的。 崔琰一見到李重,就躬身施禮,說道:“下官崔琰見過趙王?!?/br> 李重心中暗笑一聲,崔琰只是自稱下官,而不是外臣,看來還是對漢王朝心懷顧念的,估計曹cao篡位的時候,崔琰能給曹cao帶來一些麻煩。 想到這里,李重頓時高興起來,連帶著對崔琰的語氣也親熱了許多:“崔尚書一路辛苦了,卻不知道有何事賜教本王呢?” 崔琰也沒想到李重的態度居然這么好,本來他那句“下官”是想刺激一下李重的,沒想到卻一拳打在棉花上,定了定神,崔琰朗聲道:“逆賊劉備……魏王與趙王合力擊之,實為天下之幸也,然關羽敗走許昌,太史慈將軍和曹仁將軍都有功勞,為何太史慈卻獨占許昌、宛城二縣,讓魏王空費軍力呢?” 前面都是廢話,劉備是不是逆賊崔琰也不在乎,他就是個傳話的,具體就是譴責一下李重,吃獨食是不對的,小心和你兵戎相見?。?/br> 對于這種情況李重早有預料,在李重的設想里,為了維持和曹cao的盟友關系,宛城是可以送給曹cao的。 當然了,李重也不會上桿子奉送宛城,矜持一下還是應該的,所以李重猶豫了一下,這才慢慢說道:“周瑜,你給崔尚書解釋一下?!?/br> 周瑜很是擅長雙簧表演,聞言立即說道:“崔尚書此言差矣,劉備作亂,不聽王命,奉天之之命(這是胡扯),我家主公與魏王共同討伐劉備,皆出兵出力,但眾所周知,我家主公出動了二十余萬大軍,耗費糧草無數,損耗遠超于魏王。但是,魏王卻占據整個益州之地,還進取荊州,占據夷陵,對不對?” 看到崔琰點頭稱是,周瑜提高聲音,憤憤道:“你還知道,可我家主公呢,只占據吳郡,會稽兩郡之地,還損兵折將,就在昨天,劉備就殺傷了我近萬兵卒,魏王還不滿足嗎?還要跟我們搶奪宛城、許昌,魏王的胃口也太大了吧!” 說到這里,周瑜冷笑一聲,狠狠地瞪了崔琰一眼。 崔琰一時間有些發懵,他對軍事上幾乎一竅不通,根本挑不出周瑜言辭的破綻來,他不明白,渡過長江和沒渡過長江天差地別。 所以崔琰想了半天,這才找出一個借口來:“大都督,你這話就有些夸張了吧,趙王不是也占據了豫州之地嗎?” 周瑜嗤笑一聲,說道:“豫州本來就是四戰之地,我家主公一直和逆賊劉備爭奪,怎么能算在其中呢,再說了,益州有多大,崔尚書不會不知道吧?” 崔琰頓時語塞,不知道說什么好了,良久才唯唯道:“這個……這個……崔琰就不清楚了,崔琰只是依照魏王的吩咐行事,具體的情況,在下一概不知。” 見到氣氛有些尷尬,李重知道,現在該自己打圓場了,干咳了一聲,李重慢慢說道:“公瑾需要為難崔尚書,本王認為,崔尚書也不通軍事,難以理解我軍的難處,這樣吧,崔尚書再給魏王去一封書信,解釋一下如何?” 事到如今崔琰還能說什么,只得點頭答應下來。 李重派人領崔琰休息,等到崔琰下去,李重這才和周瑜大笑起來。 其實李重和周瑜在這里推諉崔琰,主要是想看看曹cao的底線是什么,萬一不用讓出宛城了呢,再說,能拖延幾個月的時間,對李重來說,還是很有利的。 先不提石城的戰況,崔琰回到寢帳,就揮揮灑灑給曹cao寫了一封書信,詳細描述了李重的周瑜的言辭態度。 曹cao接到書信之后,無奈的嘆了口氣,曹cao能看得出來,李重和周瑜的態度并不堅決,但是,由于崔琰不通軍事,難以在言辭上占據上風,讓李重吐出口rou來。當然了,曹cao早晚會松口的,可對于曹cao來說也是一樣的,今早占據宛城,就多一點發展的時間,再過一兩個月,太史慈就要把宛城搬空了。 必須要說明的是,也有不少文武提議直接攻打宛城和許昌,不過這個提議當時就被曹cao否決了。 曹cao相信,只要自己動兵的話,太史慈一定會棄守宛城,將兵力集中到許昌的,可這樣一來,自己和李重的同盟關系就算到頭了。 太史慈一旦將兵力聚集到許昌,手下的兵卒能達到三道四萬人,想要攻克許昌,就變得非常困難了,失敗也是很有可能的,與其說攻打一個很難得手的許昌,還不如借著李重攻打石城的機會,再次攻打兵力空虛的江陵呢。 而且李重一旦在采石磯戰場取得勝利,劉備的荊州就門戶大開,兵力會更加捉襟見肘,攻打江陵的難度會進一步降低。 李重能打過劉備嗎?曹cao不敢保證,但曹cao敢保證一點,就是李重不能贏,也不會輸給劉備的。 這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實力問題。 所以說攻打許昌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可讓崔琰和周瑜、李重扯皮,真有點難為崔琰了,但曹cao也沒辦法,通曉軍事的人才曹cao也有,荀攸、司馬懿、法正都可以勝任這個角色,可是這些人手中都有一灘事呢!還不如把?;庶h崔琰派出去,樂得個耳根清凈呢。 所以曹cao有寫了一封書信給崔琰,把具體形式分析了一遍,并且告訴崔琰,談判的底線就是將宛城拿到手。 等到崔琰拿到曹cao的軍令,就已經是一個月之后的事情了,這次李重到沒跟曹cao扯皮,直接給出了底線:讓出宛城可以,讓夏侯惇出兵江陵吧,不用攻打,出兵三萬裝裝樣子就可以了。 曹cao欣然同意,反正江南已經秋收了,人手充裕,不就是三萬軍隊嗎,直接讓民夫出征就行了,反正輸贏對于夏侯惇來說都無所謂,光裝樣子,不打仗的話,浪費不了多少糧食,還能順道劫掠一番。 當然了,如果關羽出現什么疏忽的話,曹cao也不介意假戲真做的。 看一看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都發生了什么吧,其實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基本上沒出現什么激烈的攻城場面。 原因很簡單,偉大的發明家、科研瘋子、馬均博士,終于改進了投石機,同時拿出連弩的樣品,李重正忙著給基地升級呢,哪有時間和劉備對掐。 與此同時,石城之內的劉備也沒閑著,同樣忙著給弩兵升級,但是,在這一點上,劉備卻吃了大虧。 劉備在石城之內,所以在物資的儲存上,劉備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李重的。雖然膠漆、牛筋、翎羽等物能從水路運送,但是木材不行,城內能有多少木材儲存,水路運送木材也行不通的。沉重的木料需要很多人手運送,那是等著讓李重的騎兵伏擊的找死行為。 周末了,多更一章,求求訂閱啥的。 可是,聽說還要停電,傻x電業局,還準備多寫點呢! 第四百一十四章連弩之間的對決 二十天以前,石城之外的一個小山丘上,李重帶領手下的文武匯集在一起,檢閱馬均的發明成果,先試射的就是連弩。 馬均設計出來的連弩要比諸葛亮設計的小上一下,一個人就可以很輕松的端起來使用,趙云平端著馬均連弩,對準六七十步開外的靶子扣動懸刀,隨著弩弦顫動,一支支弩箭離匣而出,向箭靶飛射而去。 “噗噗噗……”一連串的輕響過后,箭靶上留下五支弩箭。 自然有兵卒跑過去將箭靶拿回來給眾人觀看,眾人全都為攏過來,查看弩箭的威力。和諸葛連弩比起來,馬均連弩在殺傷力上,顯然要更勝一籌,弩箭直接穿透了一側鎧甲,插入稻草做的箭靶之中,深達數寸。 諸葛連弩的連弩就差一些了,在五十步的距離才能造成殺傷,也就是說,兩者有著十步到二十步的射程差距,這個差距已經可以彌補城墻的高差了。 不過馬均也沒有設計能發射五十根弩箭的連弩,不是馬均沒能力,而是那樣的連弩太過笨重,兵卒持握起來太耗費體力,導致射擊精度不夠。 不過這種五十發的連弩也有用處,可以安裝在城墻上,當做固定火力使用,只是現在李重是攻城一方,所以先不趕制而已。 既然連弩研制成功,自然要抓緊時間制造了,這一次李重終于顯示出穿越者的能力了,流水作業李重還是懂的,將大約的步驟講述一遍,剩下的交給專業人士就行了。最后李重還提出一個意見,問問馬均能不能將連弩的弩匣和弩身分開安裝,簡單說,就是把弩匣當成彈夾使用。 這個想法讓馬均登時對李重另眼相看了,高呼李重是工匠天才,并且言辭懇求李重和他一起研究各種機械物件。 這個懇求實在是不著調,李重又不是明熹宗! 檢驗完連弩,就要看投石機的效果了,馬均對投石機的改造倒稱不上改造,而是研究出來一種新式的投石機——輪轉式連續拋石車。 這種投石機的構造是一個繞軸轉動的大木輪,在輪子的邊緣用繩子拴上幾十塊大石頭,然后用機械帶動木輪快速旋轉,輪上懸著的石頭也跟著一起旋轉,等旋轉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切斷系石的繩索,石塊就會連續不斷地發射出去攻擊敵人的城樓,使敵方來不及防御,簡單說,就是單發改成連發。 眾人用幾十塊磚瓦做試驗,結果磚瓦被連續拋出數百步之遠,換做石塊就差上一些了,勉強能投擲出去百十余步。 為了提高射程,李重將輪轉的石頭數量減少,改為六塊,終于達到了原先的效果。 經過二十余天的準備,攻城的器械準備的差不多了,李重立即將崔琰打發回去,發動攻城大戰。 八月初,李重的大軍齊聚在石城東門之外,準備布置投石機等攻城器械, 很自然的,信心爆棚的劉備派出一支三千人的軍隊,由王平率領出城迎戰,原因么,就是劉備認為,守城哪有不劫寨的,原先是沒能力,現在可以把弩兵當做騎兵用了。李重立即派出軍隊營地,同樣李重也派出了三千軍隊,一千騎兵、一千盾兵、一千連弩兵。 由于李重派出的軍隊兵種復雜,所以負責指揮的還是周瑜。 雙方列開陣勢,各自向前推進,雙方都把步兵排在前面,弩兵隨后,處在保護之下,區別就是周瑜的軍隊有騎兵護住兩翼,攻擊力更強一些。 在戰鼓聲中,雙方的兵卒不斷地調整者步伐,讓陣型保持整齊。 兩方的軍隊逐漸接近到一百步的距離,盾牌手舉起盾牌,弩兵也都將連弩端了起來,戰事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