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農民混都市、變身之九尾狐仙、脫軌、穿成太子撿的狗、百日情人:總裁,請繞道、相公要從良、爽文主角他弟[快穿]、海島生存記、愛麗絲沒有仙境、時來
“呼……”趙云看著張飛的背影,飛快的吸了一口氣,伸手抽出弓箭,遙指張飛,一箭射出。 弓弦震動,羽箭破空,化作一道寒光,向張飛的背心激射而去! 張飛背對著趙云的羽箭,連頭都沒回,只是讓戰馬飛快的側向移動了一下。 這時無奈的選擇,張飛再自負也不敢用身體硬接趙云的羽箭,雖然趙云這一件射的比較快,力量不是那么恐怖。原因是張飛確實動不了,趙云的最后一擊力量極大,不但震傷了張飛的筋骨,同樣震傷了張飛的肺腑,到現在,張飛依舊感到上半身酸麻刺痛,只能讓戰馬做出閃避的動作。 戰馬的動作終歸沒有羽箭快,張飛雖然避過了要害,但依舊被趙云的羽箭射中肩膀,鋒利的箭鏃破開鎧甲,入rou半尺余深,前沖的力道帶的張飛一個趔趄,差點沒在馬上掉下來。張飛緊咬牙關,伏在馬背之上,再次催動戰馬,向廣陵飛奔而去。 趙云瞇起眼睛,看了一眼張飛坐下的深烏馬(就是大黑馬),悻悻退回本陣。 高臺之上,李重看著張飛略顯狼狽的身影,嘿嘿一笑,張飛這廝自持勇猛,這次終于受到教訓了吧。 笑過之后,李重立即吩咐道:“公瑾,立即組織軍隊攻城,壓迫廣陵,最好……別讓兵卒出現傷亡。” 周瑜很清楚李重為什么這么說,立即攻城和痛打落水狗、落井下石,乘你病、要你命一個意思,不要出現傷亡這句話原因就很多了。 如果李重現在不顧傷亡的發動強攻,確實有很大把握能攻下廣陵,但這樣一來,李重手里也就沒有誘餌可用了,劉備的水軍就會立即龜縮起來,不渡江半步。 可李重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打下廣陵,廣陵這個彈丸之地還不放在李重眼里。李重的目的是殺傷劉備的水軍,爭取渡過大江,占據丹徒。 所以李重才會讓周瑜盡量別造成傷亡,也就是說不強攻廣陵,給張飛留下一點喘息的時間,也給劉備一些考慮的時間。能在殘忍的沙場心存仁念,讓敵人有考慮的時間,李重也算是古往今來頭一份了。 ………… 一百萬字了,蜘蛛很激動,居然還沒太監,哇哈哈哈…… 能堅持到現在,要謝謝各位讀者,還有各位不予余力支持蜘蛛的人,感謝打賞兄弟,投月票的兄弟,投紅票的兄弟,訂閱的兄弟! 第三百九十六章自古忠義兩難全 伊籍和呂介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他們在劉備的陣營之中,他們就是打醬油的,伊籍還好一些,深得劉備信任,呂介完全是就是劉備急病亂投醫的結果了,劉備實在找不出統領水軍的將領了。 所以兩個人非常明智扮演好傀儡角色,向劉備訊問對策。 伊籍和呂介根本就不用向劉備報告戰況,丹徒距離江陵千里開外,信使就算速度再快也需要一個月上下才能趕個來回,張飛根本就支持不了一個月的時間。其實劉備早就預料到張飛的狀況了,只是劉備還在糾結,自己到底應該怎么辦 如何取舍 實際上這個問題很簡單,劉備想要救援張飛千難萬難,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放棄救援張飛,讓張飛拋棄手下兵卒,帶著少數人突圍,這樣做,張飛存活的幾率還會大點,伊籍的水軍還能保存下來。 只要水軍得以保留,李重在短時間內就過不了大江,過不了大江,劉備就不會陷入兩線開戰的尷尬地步,可以全心全意的對付曹cāo,雖然曹cāo也不是那么容易對付的,但至少還有希望不是。 久經沙場的劉備很清楚這個問題,不光劉備清楚,諸葛亮,司馬先生等熱你也非常清楚這個問題,但是沒人敢對劉備名言,原因就是劉備和張飛的關系太好了。 張飛和劉備的關系就不用重復了,想讓劉備狠下心來,放棄救援張飛,太難了。再說了,張飛真要是死了還好說,萬一張飛活著回來,知道是自己提議讓他自生自滅的,依照張飛的火爆脾氣,哼哼…… 上面的問題雖然很難取舍,但劉備還是很快做出決定,命令伊籍和呂介全力救援張飛。 劉備的這個決斷并不出乎諸葛亮等人的意料,但就算如此,諸葛亮等人還是暗暗嘆了口氣,心中無奈至極。 自古忠義兩難全,劉備到最后,也沒舍棄掉兄弟情義。 這確實是個忠義之間的取舍問題,劉備和張飛關羽的關系更接近兄弟,而不是君臣。要說到忠,不管劉備的人品如何,劉備確實算得上對大漢王朝忠心耿耿。 注意,這里說的是大漢王朝,而不是說獻帝劉協,劉備的忠是廣義的忠心,是一心想要重振大漢王朝雄風,延續劉氏江山。 而董承王子服等人忠是忠于漢室朝廷,忠于小皇帝劉協,雖然這些人的忠過于狹隘,接近于愚忠,但這些人的人品確實值得敬佩。 相對比來說,曹cāo李重等人也算得上忠,但他們效忠的對象不是小皇帝劉協,也不是大漢王朝,他們效忠的對象是華夏民族。 打個比方,就像效忠于某黨和效忠于某民族一樣,這里面的對錯就不分析了,不過千百年后,估計人們能記得的是霍病封狼居胥,岳武穆誅仙陣破敵,朱元璋北伐等等,不多說了。 上面的問題不說對錯,但從戰略意義上說,劉備的決定是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簡直是葬送江山的決定。 李重也不傻,別人能猜到劉備的決定,李重同樣猜得到,甚至李重都能篤定劉備會如何取舍。所以李重一邊壓制張飛,一邊在廣陵和大江之間布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線,用來對付劉備的水軍。 李重的兵力很充足,特別是騎兵很充足,但騎兵就算再厲害也沒用,戰馬不是壁虎,爬不上城墻的。所以李重只留下少部分騎兵震懾廣陵,讓張飛不敢隨便派兵出城就可以了,剩下的騎兵都被李重用來對付伊籍和呂介了。 現在李重的手中,大約有三萬騎兵,留下一萬對付張飛,剩下兩萬對付呂介和伊籍,已經有殺雞牛刀的嫌疑的。 誠然,這兩萬騎兵如果到大江上和劉備打水戰,估計多少沉多少,但如果對付伊籍和呂介上岸的水軍,那真是怎么打怎么贏。 事實上也是這樣的,伊籍和呂介剛派出信使沒幾天,劉備的軍令就到了,軍令簡單至極:不惜一切代價給張飛創造突圍的機會 接到劉備的軍令,呂介和伊籍對視一眼,都露出無奈的笑容來,心中根式叫苦連連。但劉備的軍令到了,也不能抗命,只能依令行事了。兩個人商議了一下,伊籍駐守大營,呂介出兵救援張飛。 這個決斷很正確,也很無奈,伊籍本來就是個文官,領兵打仗不是他的長處,所以出兵的責任只能落到呂介身上了。 但話又說回來了,呂介也不是帶兵突擊那塊料,這種亡命舉動還是趙云、呂布、馬超、張飛這種猛人來干最合適。救援張飛的計劃其實簡單至極,沒有什么智慧可講,更沒什么技術含量,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就是水兵上岸,然后派兵向廣陵方 呂介第一次出兵救援張飛帶了五千人,這不是扯淡嗎五千水軍上岸,要沖破兩萬騎兵的層層封鎖,別說呂介了,就是呂布也白給。 奇跡之所以稱作奇跡,就是因為創造出這種奇跡的都是天之驕子,命運的寵兒,都有豬腳光環加持,很明顯,呂介在歷史上就是個小人物,沒有任何光環加持,就算有,那也是龍套光環而已。 小龍套呂介帶領的五千人連十里都沒沖出,就被趙云率領的騎兵沖殺干凈了,五千兵卒傷亡大半,就連呂介自己都慘死在趙云槍下,一命嗚呼。也算是呂介倒霉,遇見了趙云,不然的話,呂介就算兵敗,也不一定會慘死當場。 但趙云負責阻擊劉備的水軍可不是意外,騎兵出身的趙云并不擅長攻城戰,張飛又受傷了,短時間內不敢出城沖殺,所以趙云被李重發配到這里很正常。 一戰之下,五千水軍世上三千余人,這還是趙云過于謹慎,沒敢追到江邊,不然的話,呂介的五千水軍一個也跑不了,誰見過水軍比騎兵跑得快了 就在呂介身死的第三天,廣陵的張飛也帶傷出城沖殺了一次,結果孤掌難鳴,被李重硬生生打了回。 張飛也是沒法,現在廣陵被李重團團包圍,到江邊的路上也被趙云帶領騎兵層層封鎖,根本就沒辦法和伊籍的水軍取得聯系,兩人根本就沒辦法確定出兵的時間,張飛也只能撞大運了。 最后還是陸遜出了個主意,白天就別出兵了,一舉一動都落到李重眼皮底下,還是夜間出城為妙。夜間出城好處多多,不但能點火當做信號,讓伊籍出兵接應。而且騎兵在夜間作戰,戰斗力怎么說也會大點折扣不是。 這個辦法確實不錯,陸遜的軍事才華確實很出眾,幾次沖殺下來,張飛也和伊籍有了一些默契,最起碼兩個人在時間上能踩上點了,基本上就是點火之后兩個時辰,張飛和伊籍一起出兵。 當然了,李重也不傻,伊籍能看明白張飛的信號,李重也同樣能看明白,提前做好一些準備。 但總體來說,陸遜的提議還是利大于弊的。 不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兵力問題,伊籍手下的兵卒不夠了。幾次大戰過后,伊籍手中的軍隊已經不超過一萬五千人,這個數字也就和甘寧手下的兵卒差不多多了。 無奈之下,伊籍只能暫時停止救援張飛的舉動,抽調沿江各縣的兵卒補充兵力,再就地招募兵卒,嗯……就是拉壯丁。 也就是說,無論勝敗,丹陽郡和吳郡沿江的兵卒已經被伊籍抽調的差不多了,防御力大大降低,甘寧已經有能力進攻沿江各縣了。可現在伊籍哪里顧得了那么多,劉備的軍令已經明說了,不惜一切代價救援張飛。 十天之后,伊籍勉強湊了兩萬五千兵卒,展開第二輪救援活動。 但就算這樣,伊籍也殺不透趙云的防線,在到廣陵的路上留下一具具尸體。這很正常,論到打仗,趙云能完爆伊籍十條街,更何況趙云的優勢太大了,以逸待勞,優勢兵力,優勢兵種,優勢地形,伊籍能贏才不科學。 從這里,也能看出劉備最大的劣勢了,那就是缺乏騎兵。 多了不說,如果伊籍手中有一萬騎兵,可能結果完全就是兩樣。別看趙云兵多,但趙云的戰線也非常長,廣陵的東西南三個防線,都在伊籍的攻擊范圍之內,甚至北方都不是絕對安全地帶。 如果伊籍有騎兵,趙云就只能平均分配兵力了,相對來說、趙云防線就會薄弱一些。可伊籍沒有騎兵,趙云完全可以通過騎兵的機動力來彌補戰線的薄弱問題、 這就是地理的優勢,南船北馬,不是說說而已。 在古代,大多數戰亂,南北割據的情況,都是北方集團取得勝利,騎兵優勢就是一個主要因素。 把長江當做分界線,北方集團可以好整以暇的打造戰船,訓練水軍,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南方集團只要有一次疏忽就完了。 可南方集團不行,他不能訓練騎兵,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木頭又都是,沒有戰馬你舀什么訓練騎兵,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太祖北伐才被改變,必須要承認,朱元璋的勝利是有前提條件的,朱元璋能擊敗元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民族的意志在起作用,華夏民族的力量,永不磨滅的民族激ng神。 ………… ,開春了,總停電,嗚呼哀哉 ♂♂ 第三百九十七章廣陵城下的混戰 現在李重軍中最忙碌的不是趙云、不是黃忠,也不是周瑜,而是賈逵賈仲道,出于種種原因,李重現在攻打廣陵完全采取機械化措施,如果弓弩也算是機械的話。 四面城墻之外排列著無數投石機,巢車,等攻城機械,而在這些龐然大物身前是密密麻麻的的弓弩手。每一次號令之下,廣陵城外都會有無數羽箭石塊沖天而起,落到廣陵城墻內外,情形完全就是地毯式轟炸。 這種攻城發誓是最耗費時間,也是傷亡最小的,但現在李重一點也不著急,可能的話,李重甚至還要拖延一下破城的時間。 對于這種全方位的打擊,張飛也很苦惱,但他也沒有辦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帶傷出城,破壞李重的攻城器械。但張飛的目的并不是這么簡單,張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想法,就是盡快和伊籍取得聯系。 在遭受了無數損失之后,張飛的斥候終于沖破了層層包圍,來到丹徒城中。 張飛的斥候當然不是拼死沖殺出的,那完全是扯淡,呂布都沒有那樣的武功。張飛的斥候是換上李重軍隊的衣甲,夾在張飛的夜襲軍隊之中,趁著夜晚混進李重大營,在輾轉反側,穿過趙云的防線。 最重要的是,斥候要有橫渡大江的本領,還好,張飛軍中水性好的斥候為數不少。 張飛派人和伊籍取得聯系當然不是求援了,李重的戰略計劃一點隱蔽性都沒有,差不多的將領都看得出來,張飛自然也非常清楚,所以張飛的目的是讓伊籍放棄救援廣陵,自己帶兵突圍。 但張飛并不知道,劉備已經給伊籍下達了死命令,所以……張飛的這個舉動造成了完全相反的結果,可以說是火上澆油。 本來伊籍還打算仔細查探一下,看看趙云布置的防線有沒有漏洞可尋,但現在張飛叫他放棄救援,伊籍立即就急了。想一想,張飛既然要伊籍放棄救援廣陵,肯定是想要自己突圍了,張飛要是能逃出還好,逃不出伊籍可就麻煩大了,見死不救的罪名肯定會落到伊籍身上,依照張飛和劉備的情誼,劉備絕對會斬了伊籍。 所以伊籍必須要趕在張飛獨自突圍之前救出張飛,也就是是說,伊籍現在只能破釜沉舟,全軍出動了。這還是好聽的說法,難聽的就是破罐子破摔,成功了當然好,不成功,自己的軍隊也打殘了,劉備也就怪罪不到自己身上了。 這是伊籍自保的手段,也是伊籍葬送水軍的手段。 不能怪伊籍不識大體,伊籍也是被劉備逼得,更不能怪以及不能舍身取義,伊籍確實和劉備關系不錯,但也僅僅是不錯而已,伊籍如果是舍身取義的人,也不會背叛劉表投靠劉備了,伊籍不是審配沮授。 所以就在張飛斥候到達的第三天夜晚,伊籍發動了最后一次攻勢,全軍出動,亡命沖擊趙云的防線。 還別說,伊籍的亡命一擊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趙云的騎兵布置的有兄散,在伊籍沖擊的路線上,只有三千騎兵,三千騎兵對付兩萬多步兵,兵力對比還是比較懸殊的。 于是趙云沒敢正面沖擊伊籍的軍隊,采取了分割削弱的作戰方式,同時給其它防線的騎兵下令,立即向戰場靠攏。 不過趙云的動作還是有點晚了,伊籍帶領著水軍亡命沖殺,很快就沖出三十余里,距離李重的軍陣不足五里之遙了。 這里解釋一下趙云為什么會被伊籍沖進三十里的原因,如果只看單純的兵力對比,接近兩萬騎兵完全能把兩萬多水軍打殘了,特別是伊籍的水軍還屬于臨時湊數的,編制混亂,戰斗力不怎么強。 但是趙云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兩萬騎兵全拉到戰場來,趙云的防線很漫長,他也怕伊籍在必得地方留下軍隊,所以趙云舀來對付伊籍的軍隊還不到一萬人。 其次,趙云不想讓自己的騎兵有太大的傷亡,到了夜晚,騎兵的戰斗力會下降一個檔次,不適合混戰。 還有就是伊籍上岸的時機把握的不錯,誰也沒想到伊籍會這么快就孤注一擲,所以剛上岸的時候,伊籍并沒有遇到趙云的阻攔,大約殺出了十余里,趙云才帶兵迎擊的。 當然了,一直只是殺到了李重的營寨后方,可不是伊籍打敗了趙云的軍隊,死傷慘重的伊籍,而不是趙云。 也就在這時,趙云抽調的騎兵也差不多趕到戰場了,開始對伊籍的軍隊展開一輪輪沖殺。夜色之中,馬蹄狂亂,鋼刀閃現,殺的伊籍的水軍慘叫連連,斷臂殘肢滿天亂飛。 但是伊籍現在完全不顧軍隊的死傷,外圍的軍隊隨便趙云殺,自己帶著中軍只顧往前推進,只要能擾亂李重的軍隊就好了 。 伊籍的亡命舉動帶來了一系列影響,首先影響到的就是廣陵城內的而張飛,城外的混戰聲勢太大了,根本瞞不過張飛,所以張飛氣憤之余,也只能組織激ng銳部隊突圍了。 現在張飛手中大約剩下一萬五千人上下,在陸遜的提一下,張飛將這一萬五千人分成兩批出城突圍。 第一批出城突圍的軍隊大約在一萬人上下,負責擾亂李重的防線,誅心點講,這一萬軍隊就是吸引李重注意力的炮灰。 第二批出城的軍隊才是張飛的主力部隊,陸遜等人都在這里,不出意外了,張飛可以有三個方向可以選擇,東方、西方、南方。不過為了和伊籍的水軍回合,張飛十有會選擇在南面突圍。 第二個受到影響的就是李重了,李重確實伊籍的亡命舉動震懾住了,做出了一個錯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