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節(jié)
“這份計劃書正式起草的時間,是在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間。”華伯濤娓娓道來:“根據(jù)內(nèi)容來看,日本人起初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真正的目的是在龍的身上。在成功占領東北九省之后,關東軍的軍部,先后派出了兩支科考隊,三支軍事小隊,進入過黑龍江腹地,他們之中,包含了當時最杰出的細菌專家,病毒專家,生物專家,以及地理學家。一個偶然的機會,這些專家在天然峽谷,也就是現(xiàn)在的大壩所在地,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可燃冰的存在,要知道,那個時候,日本的經(jīng)濟和能源供給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萎靡的癥狀,龐大的戰(zhàn)爭經(jīng)費,讓那些軍國主義的政客們每天都是頭疼欲裂,找不到對策。而這個消息,對于他們而言,無異于是天降甘霖,救命的稻草。很快,日本內(nèi)閣便批準了可燃冰的開采,并將整個計劃全權交付給了正準備進入北緯三十七度區(qū)的731部隊創(chuàng)建人石井四郎,以及發(fā)現(xiàn)可燃冰資源的科學家工藤智久,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幫助帝國挺過難關。雖然發(fā)現(xiàn)了可燃冰的資源,但如何去開采卻是一件頭疼的事兒,畢竟,那時候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lián),都無法突破斷層擠壓的問題,工藤智久和石井四郎根本沒有參考的先例,只能在這片空白的領域上,自己動手。為了早日獲取資源,工藤智久在天然峽谷附近轉(zhuǎn)悠了不下幾十次,甚至專門搭起帳篷,晝夜思考。終于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xiàn)在了他的腦海,興奮地工藤智久立刻將想法告訴了石井四郎,并得到了對方的傾力支持。于是,一場三大河道改流,在冰川上修筑大壩的宏偉工程,便浩浩蕩蕩的在黑龍江腹地,這片無人區(qū)開始了……”說到這,華伯濤嘆了口氣。 “事情的前因后果,竟然是這樣。”楊開皺著眉頭說道。 看來有了信念的支持,那些想一圓日本帝國夢的科學家們,還真是什么事兒都能干出來的。 難怪說戰(zhàn)爭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為了克服氣候條件,快速完成初步計劃,石井四郎在關東軍的協(xié)助下,一共征集了三萬名中國勞工,在軍隊的押送下,挺進黑龍江腹地。因為給這些勞工準備的棉衣,棉被,食物很是稀少,所以等到了預定地點,還能喘氣的,只剩下兩萬多人了。”華伯濤痛心的說道:“這兩萬多人共分成了四批,一批去改道黑龍江源頭,一批去改道烏蘇里江源頭,一批去改道額爾古納河源頭,最后一批留在峽谷,前赴后繼的修建大壩。這三條河流連綿悠長,水勢很大,又豈是那么容易改道的,等工程完畢后,三批勞工也寥寥無幾了,而日本人為了節(jié)約資源,把淹死的,累死的,凍死的,還有受傷的,無論死活都裝進了麻袋填河。就這樣,僅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兩個工程便相繼收尾了。為了試驗成果,工藤智久在大壩中心打下了第一個鉆井:001號,001號不負眾望,僅僅一個禮拜,就為日本挖掘了一大批純正的可燃冰,而這些可燃冰的價值,相當于數(shù)千噸石油,甚至還遠遠不止。于是,工藤智久又在原來的基礎上,挖掘隧道,相繼在大壩和峽谷里,打下了足足六個鉆井……” 說到這,華伯濤頓了一頓:“這些開采出的可燃冰資源,一部分供應給后面的731實驗基地;一部分通過飛機運輸,供應給關東軍;剩下的全部運回本國,支撐重工產(chǎn)業(yè)。” “如果不是這些可燃冰讓日本的產(chǎn)業(yè)枯木逢春,我相信,小鬼子進攻中國的速度,絕不會這么快!”華伯濤恨恨的說道。 “該死的日本雜種……”楊開咬牙罵道。 用中國的勞工,中國的資源,掉過頭來打中國,這種禽獸行徑,也只有日本能做的出來。 “咦……這照片是什么意思。”這時,華伯濤將書又翻了一頁,拿起夾在書里的一張照片,對著手電筒說道。 “什么照片?”楊開偏過頭來,發(fā)現(xiàn)所謂的照片,其實就是一大堆密密麻麻的小東西,上面布滿了黑白色的斑點,立體形狀,看起來就像是蜘蛛毛絨絨的爪子,很是惡心。 “這是在顯微鏡下拍攝的。”端詳了一陣后,華伯濤說道。 “照片里的物體,像是某種深海里的微生物,因為它的細胞壁,具有古生物的特征。”華伯濤喃喃自語的將照片夾回到書里,然后看起了照片下的解釋。 解釋的字句里,每隔幾段話,都被人用紅筆標注了下劃線,似乎在記錄著關鍵詞。 華伯濤知道日本技術員不會無得放矢,于是便也跟著泛讀了起來,將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被標紅的句子上。 楊開不懂日文,只能呆呆的站在一邊,等著華伯濤讀完后,解釋給他聽。 不過楊開很快就發(fā)現(xiàn),華伯濤的狀況有點不對勁了,才剛剛讀了五六分鐘,他的鬢角就濕透了,這是真正的濕透,因為每一根頭發(fā)上,都出現(xiàn)了露珠般的汗液。 現(xiàn)在的氣溫雖然沒到零下,但也是零上四五度,試問如此寒冷的天氣,又有誰會汗流浹背呢? 一切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華伯濤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 “華教授……”楊開試著喊了一句。 “日本人……日本人簡直太瘋狂了……”華伯濤失魂落魄的說道。 “他們竟然把科學界無法攻克的難關,一個接著一個的攻克了,并且,還發(fā)現(xiàn)了可燃冰的形成之謎。”華伯濤的聲音很是顫抖,就像是緊繃的弓弦。 “可燃冰的形成之謎?”楊開聞言一愣:“華教授,你不是說可燃冰就是天然水合物嗎?就是由水,和那個甲烷形成的。” “起先,我也是這么想的,但現(xiàn)在日本科學家,卻顛覆了我的認知。”華伯濤深吸了一口氣:“我們知道,煤炭和石油,都是古代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后,遺體通過數(shù)千萬年的地質(zhì)演變,所形成的。” “嗯,老師曾經(jīng)有所提及。”楊開點了點頭。 “現(xiàn)在,楊開,我告訴你,其實可燃冰,也是由生命體形成的,不過形成它們的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而是冰川或深海之中的不明微生物。”華伯濤說道。 第三零六章 能源a計劃(12) “微生物?”楊開不明白這個詞的含義。 華伯濤似乎看到了楊開眼中的迷茫,當即解釋道:“所謂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真菌,藻類,以及某些原生動物在內(nèi)的生命體統(tǒng)稱。因為這些生物體積微小,需要通過顯微鏡等相關器械才能看清,所以被稱為微生物,就像剛才書里的那張照片一樣。” “在六個鉆井正式投入使用之后,負責此次開采項目的工藤智久,利用dna分離技術,在可燃冰的樣本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類似堿基序列的微生物,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微生物區(qū)別于當今世界上所發(fā)現(xiàn)的所有同類,是一個未知的新物種,工藤智久當即對此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在后來的試驗中,他進一步證明,該物種,只存在于可燃冰之中,在沒有可燃冰的地方,則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微生物的蹤跡。” 華伯濤娓娓道來:“最終,工藤智久得出結(jié)論,可燃冰是該物種新陳代謝而形成的。它們在新陳代謝中,會排放出碳和氮,這兩種化學物質(zhì),在海底的高壓下,會很快形成甲烷,隨著新陳代謝越來越多,甲烷也越來越多,這些甲烷就像水晶一樣,將微生物層層包裹,就像河蚌里的珍珠一樣,經(jīng)過了數(shù)千萬年的演變,就變成了我們看到的可燃冰。” “而這張照片,就是那個不明微生物的廬山正面目。”說完,華伯濤再次抽出照片,展示了一番。 “但是華教授……”楊開欲言又止:“這個發(fā)現(xiàn)有用嗎?” “當然有用。”華伯濤揮了揮手:“聽我把話說完,下面的事情,才是日本人的真正瘋狂之處。” “深入了解了這種微生物之后,工藤智久并不滿足于現(xiàn)狀,他希望在可燃冰的基礎上,為日本內(nèi)閣制造出一種效率更高,燃燒更充分的能源,以此來征服中國,蘇聯(lián),乃至所有的國家,將太陽旗插滿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于是,所謂的‘能源a計劃’便呼之欲出了。”華伯濤說完,又翻了一頁。 “還有比可燃冰更好的能源?”楊開滿臉的不信,畢竟,可燃冰的效果,他是親眼目睹的。指甲蓋一小塊的東西,就能爆發(fā)出半米多高的火苗。 “目前來說,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的。”華伯濤搖了搖頭:“但工藤智久對此卻是胸有成竹,因為他口中的新能源,其實就是可燃冰中的這種微生物。” “這種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chǎn)者,它們通過甲烷等有機物維持生命,又能排放出碳和氮形成甲烷。工藤智久根據(jù)這一特性,在實驗室中修改了某一微生物樣本的堿基序列,讓它在絕對零度的環(huán)境下,處于休眠狀態(tài)。可溫度一旦上升,這種微生物就會迅速進化。筆記上說,工藤智久曾做過一項測試,他把變異后的微生物放進恒溫三十度的玻璃罐容器,一天之內(nèi),該微生物竟然連續(xù)進化了一百三十次。并且隨著甲烷的排放越來越高,個體也變得越來越大,由rou眼看不見的小東西,變成了巴掌大小,類似于甲殼蟲的東西。要不是工藤智久將這些微生物再次打入休眠,恐怕它們還會無休止的進化下去。”華伯濤心有余悸的說道。 “華教授,難道我們腳下的那些玻璃容器,裝的就是這些變異的微生物?”楊開臉頰顫抖的說道。 “差不多,應該就是它們了。”華伯濤想了想,說道。 “可是華教授,這書上寫的到底是真是假。生物的進化,不是都要經(jīng)過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演變嗎?怎么可能一天之內(nèi),進化一百三十次。”楊開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華伯濤苦笑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只能適應一部分的生物,卻不適應所有生物。其實,在你不知道的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的進化,都是違背《進化論》的,其中就包括我們?nèi)祟悺!?/br> “我們?nèi)祟愐彩牵俊痹跅铋_的記憶里,《進化論》第一個提到的就是人類呀,甚至還附有一張圖紙,先開始是猴子,然后慢慢,慢慢的,進化成了原始人,然后原始人再慢慢,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的雛形。 “對!”華伯濤點了點頭:“在極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還是猴子,不,比猴子還早一期的時候,人類的祖先在那個時代曾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個考古斷層。是的,沒有任何東西表明人類為什么會突然由猴子進化到了人,別相信書上所謂的人類慢慢進化的文段,那都是騙人的東西。什么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啊,我很明確的告訴你,最新的dna離心法告訴我們,這段時期只有短短一百二十余年,是的,沒有數(shù)百萬年,沒有數(shù)十萬年,甚至連千年時間都沒有,只有短短一百二十余年時間,我們?nèi)祟惥屯瓿闪擞珊镒舆M化到古人類的一切必須條件!” “一百二十年,這怎么可能?”楊開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這是事實。”華伯濤冷笑一聲:“所以不要忽視任何生物的進化,一旦偏離了正常軌道,很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災難。” “回到主題,看到了自己的實驗取得空前成功后,工藤智久記錄下了修改后的堿基序列號,并用同樣的方法,改造了一共一百二十個微生物樣本的基因,將它們連通維持生命的液態(tài)甲烷,全部封存在了鋼化玻璃容器里。為了害怕其再次進化,工藤智久專門在每個鉆井的冰層下,修建了儲存裝置,將玻璃容器放入裝置內(nèi),讓里面的微生物無休止的休眠下去。而這樣做的目的是。” “哦,我明白了!”華伯濤一拍腦袋:“工藤智久是想把該微生物培養(yǎng)成無限進化的活體,這樣,帶回國后,就能讓這一百二十個樣本,提供難以計數(shù)的能源。最關鍵的是,這些能源可以自己分裂,所以永遠都沒有枯竭的時候,那樣的話,日本帝國主義便可以像太陽一樣,永遠的燃燒下去,將全世界的種族,都變成大和民族。以上,就是能源a計劃的全部內(nèi)容。” 讀完之后,華伯濤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氣。 隨即他合上書頁,準備將這本至關重要的裝訂書帶在身上,交給戴笠處置。 日本人的想法雖然太過天馬行空,但每一步卻都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這讓華伯濤在震驚之余,不得不想出一個對策,讓工藤智久的‘能源a計劃’難產(chǎn)腹中。 可就在裝訂書即將關閉的時候,華伯濤忽然被封底上貼著的一個紙條所吸引。 紙條上的字比書上的字體粗上一號,所以很是顯眼。 華伯濤手一翻,直接揭開了封底,然后將目光投在了那個紙條上面,紙條上的字扭扭曲曲,密密麻麻,最下面簽的是工藤智久的名字,顯然,這是那個科學狂人的手書。 華伯濤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將這些潦草的字跡讀完,楊開不知道手書上寫的是什么,但他能清晰地看見,在讀完之后,華伯濤已是面如死灰。 其實,用面如死灰這個詞來形容都不太恰當。 就好像原本生機蓬勃的向日葵,突然之間,垂下了腦袋,最終萎縮成了一灘枯死的植物。 哆嗦著手將裝訂書塞進了自己的懷里,華伯濤伸出手來,豎起幾根手指,想跟楊開說些什么,但嗓子就像被卡住一樣,怎么擠都擠不出來。 “華教授,你怎么了。”楊開焦急的將他一把扶住,唯恐這位老教授磕著碰著:“還有,書的封底上,貼的那張字條寫的是什么?” 楊開知道,華伯濤是看了那張字條之后,才嚇成這般模樣的。 他的突變,和字條里的內(nèi)容,絕對脫不開干系。 “楊開……”華伯濤踉蹌了一下,喘了幾大口粗氣。 “華教授,有事您就說!”楊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聚上來的劉雨薇和九筒也是面面相窺,不知道華伯濤為何會變成這樣。 “具體情況我已經(jīng)沒時間解釋了。”華伯濤搖了搖頭:“但你們從現(xiàn)在開始,必須得聽我指揮,不然的話,誰也別想活著離開這個洞窟。” 他的皮膚就像是涂了一層蠟,全無血色。 “到底出了什么事?”楊開的聲音陡然提高了三分,一把攥住了華伯濤的胳膊:“還有,我們?yōu)槭裁床荒芑钪x開這個洞窟。” 華伯濤的這句話,實在是太過突然,讓他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楊開也根本不能理解華伯濤想要表達的是什么。 他抬頭看去,整個礦井洞窟都被密密麻麻的金屬框架支撐,絕無塌陷的可能。而四周除了冰冷的集裝箱之外,連一個日本人的鬼影都沒有。又有誰能威脅到小組的安全? “你先讓劉雨薇和九筒爬上軟梯,跟隧道里的陳老板他們匯合,我們一邊走一邊說。”華伯濤愁眉苦臉的說道。 “好吧!”楊開決定信這位老教授一次。于是便揮揮手,讓九筒拽著劉雨薇,飛快的朝著水洼上的軟梯奔去。 看到劉雨薇順利的上了軟梯,正小心翼翼的往上爬,楊開轉(zhuǎn)過頭來問道:“華教授,現(xiàn)在你可以說了吧?” 華伯濤嘆了口氣,終于道出了真相:“楊開,我們在這個洞窟里,犯了一個致命性的錯誤。” “什么錯誤?”楊開皺了皺眉。 “我們不該因為好奇,而打碎金屬蜂巢上的冰層,還把其中的一個裝有微生物的玻璃容器取出來呀!”華伯濤痛心疾首的說道。 “這有什么?”楊開覺得華伯濤的話,有些莫名其妙。 “我們只是看了幾眼而已,很快就放回去了。而且那個容器,自始至終都是封閉的。”楊開說道。 “唉!”華伯濤幽幽的說道:“你難道忘了我剛才跟你說的話了嗎?那種微生物是工藤智久做的試驗品,只有在零度以下的環(huán)境才能進入休眠狀態(tài),一旦溫度超過零攝氏度,它就又開始進化了!” “外面不是還有鋼化玻璃嗎?”楊開不屑一顧的說道:“我就不信,它再進化,還能進化成三頭六臂,自己敲碎玻璃不成。” 楊開知道鋼化玻璃的硬度,那東西,即使自己掄起破冰鎬不斷猛砸,沒有一兩百下,也是砸不出裂痕的。 鑒于此點,他自然是百分百放心。 “開始我也沒考慮到這一點,但看了那張字條之后……就……就……”華伯濤連連搖頭:“工藤智久在字條上寫著,這種微生物的進化,是分階段的,第一階段是按2的字方數(shù)進化,第二階段就是按3的字方數(shù)來進化了,如果給它們抓到了機會,絕對能進化到比現(xiàn)在大數(shù)百倍的體積,直接漲破容器,并且和野獸一樣,進攻任何可移動的生物。工藤智久也正因為害怕這一點,才放棄了研究,將它們埋在了冰層下,轉(zhuǎn)而尋找遏制該微生物進化的藥劑去了。而我們卻將這里的冰層砸了個窟窿。”華伯濤啼笑皆非的說道:“這不等于給了那些恐怖的家伙一把出獄的鑰匙嗎?” “就那大甲殼蟲,幾百倍?”楊開試著用手去比劃,卻怎么也不敢相信。 他覺得自己就好像是在做夢,等夢醒了,那些瓶瓶罐罐,就像氣泡一樣,噗的一聲炸了,什么也不會留下。 “相信我的話,我不知道那種微生物到底會變成什么樣,因為我也沒見過。但我敢保證,絕對不會討人喜歡。” 說完,華伯濤快步走向了水洼,一把抓住了軟梯上的繩索,緩緩地攀爬了起來。可惜他終究是年老體衰,盡管已經(jīng)很努力了,但速度還是跟蝸牛一般。 看到這一幕,楊開趕忙搶上,從下面將華伯濤慢慢托了上去。 得到了楊開的幫助,華伯濤的速度立馬提升了不少,在快要到達終點時,負責固定軟梯的獨眼龍和趙勇德雙雙伸出手來,抓住華伯濤的腋窩,把這位老人家像拎小雞一樣拎了上來。 “老華,沒事吧?” 陳天頂湊過來問道。 “沒事。”華伯濤擺擺手,左右端詳了幾眼:“劉醫(yī)生和九筒上來了嗎?” “我們都在。”劉雨薇從地上站起來說道。剛才她正蹲下身給張鶴生檢查傷勢,張鶴生的內(nèi)家功夫果真不是蓋的,才過了一個多小時,身上的傷口就開始慢慢愈合了起來,胸口上的淤青也減淡了不少,只是背上動過手術的幾塊破皮,還需要一定時間的調(diào)養(yǎng)。 據(jù)說,在四人還在洞窟的時候,張鶴生醒來過一次。不過還沒跟陳天頂說幾句話,又暈了過去。 劉雨薇知道這是重傷后的自然反應,相信再過一天,這位張道長就能談笑風生了。 “都在就好。”華伯濤如釋重負的說道:“快,所有人都收拾一下,把張道長背起來,趕緊離開隧道,速度越快越好。” 說罷,華伯濤瞥了眼還在洞窟里的楊開:“楊開,還發(fā)什么愣,上來!” 他的聲音里滿是催促。 “老華,怎么了,魂不附體的。”陳天頂不解的問道,他還以為華伯濤吃錯藥了。 “來不及解釋,來不及解釋。”華伯濤說道:“總之沿著來路往回走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