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視
夜深人靜。 相國堂書房的燈光,卻仍舊亮著。 田單端坐在書案后,執筆批閱著奏折,婢女在一旁煮茶侍奉。 田邦坐在左側的案幾后,放下手中的卷宗,將婢女揮退后,看向田單,認真道:“父親,你真的打算,要對衛國出兵了?” 田單剛批完一份奏折,活動了一下有些酸麻的手腕,挑眉看了田邦一眼,不置可否地道:“你認為呢?” 田邦想了一想,凝重地道:“衛國一直以來都是魏國銜在嘴邊的一塊肥r,被魏王視為禁臠,攻打衛國,幾乎等同于虎口奪食!因此除了需要考慮到周邊所有國家的動作,盡量拉攏以外,如果要打,就一定要速勝!在魏國措手不及的情況下,以雷霆萬鈞之勢將衛國拿下,然后立即采取守勢,消化衛國,拉攏韓國、楚國,震懾燕國,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說到這里,田邦又有些猶疑地道:“只是……此戰只有在準備階段的時候,不讓他國間諜打探到絲毫我軍隊、后勤調動的情報,方能有把握瞞過魏國,否則一旦齊魏開戰,只怕后果……難以預料!” 田單搖了搖頭,虎目凝視了自己的兒子片刻,揶揄道:“所以說了一大堆,你還是主張,不戰?” 田邦急道:“父親,你又不是不了解我們齊國的情況,我們齊國可不是衛鞅變法后的秦國!律法松散,人員復雜,世家大族各懷鬼胎,在我們齊國的這片土地上,任何風吹草動,又何曾瞞得了誰?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今他國知我易,我知他國難,變數太多,后果難料,此戰殊為不智啊!” 田單不為所動,沉聲道:“此戰理在我,曲在彼,發兵的理由足夠充分,又何須y謀,自當用陽謀,以堂堂正正之勢壓之,既然出兵一事瞞不住,又何須隱瞞。衛國國小不足為慮,此戰,當孤立魏國,以外交制勝!” 田邦臉上擔憂之色不減,仍舊勸道:“大國征伐,不在乎對錯,只在乎利益,方今天下,秦趙方衰,其余國家又如何能夠容忍我們齊國重新崛起?父親,兒認為,此戰應三思啊!” 田單搖頭笑道:“奈何吾兒竟不了解為父?” 田邦一怔,不明所以地看著田單。 田單沉聲道:“我又豈能不知,我們齊國藏不住秘密,但為父正是要大張旗鼓地備戰,昭告天下,曾經的東方大國齊國,又回來了,我倒要看看,各國到底會有些什么反應,邦兒,你還不明白嗎?秦趙兩敗俱傷,正是我齊國重新崛起的機會,此戰的重點,在于威懾,不在于擴土,在乎外交,不在乎用兵啊!” 田邦心中一動,咀嚼了一番田單話中的含義,試探道:“父親的意思是,此戰究竟戰與不戰,還要視外交反饋的結果來定,但我們齊國,應當在此時,亮明態度,以此觀察各國的反應?” 田單頷首道:“然也!當今天下,各國皆是憂患重重,我齊國雖亦有隱憂,但終是修養了二十多年,難免讓他國嫉恨側目。此時亮明立場,方能趁勢拉攏盟友,黨同伐異,否則難免又遭孤立!三晉一向心不齊,魏國又常常首鼠兩端,為韓趙不喜,趁此機會,若能進一步分化三晉,拉攏韓趙,安撫南楚,遠交秦國,齊國可保安穩發展!” 田邦終于點頭道:“既然父親意欲在六國刮起一陣風,那么這人選是否已經決定?” 田單聞言目光微微閃動,嘆了口氣,說道:“說到底,齊國朝政被世家大族把持,年輕一代的人才還是太過匱乏,在這樣的時候,依舊不得不依靠我們這些老骨頭,此次外交戰對我齊國至關重要,絕不能所托非人,因此為父已經決定,此次一定要請魯老頭出山了!” 田邦遲疑道:“魯夫子一向在東海逍遙慣了,視功名利祿如糞土,父親有把握請他出山嗎?” 田單也有些拿捏不準,沉聲道:“魯老頭雖然孤傲,但到底還是愛國的,我相信他會答應的!” 田邦點頭道:“父親國務繁重,離不得臨淄,魯夫子那里,便由孩兒去請吧!” 田單頷首默認了,將目光放在田邦的身上,忽道:“邦兒年歲也不小了,也是時候放你出去歷練一番了,此次出使,楚國的春申君那里,就由你來替為父聯絡吧!” 田邦聞言,又驚又喜,連忙起身,拱手領命道:“是,孩兒定不負父親所托!” 齊楚關系一向維持良好,衛國與楚又并不接壤,只怕楚國也樂得看熱鬧,田邦此行只需勸得楚國兩不相幫,便算完成任務,因此這個任務功勞極大,卻并不非常困難。 最復雜的,還是三晉的動向。 田單笑著點頭道:“好,至于三晉那邊,便讓齊雨這孩子,跟隨魯老頭出去見識一下吧!” 田邦驚訝道:“父親難道打算順從大司行的心意?” 田單目光一動,道:“屯田制一事,讓齊雨的才華初顯,但他究竟是不是塊璞玉,還需多方考察,倒是不妨先讓大司行寬心。” 田邦一怔,點頭道:“是,父親,孩兒明白了!” 屋外風聲蕭蕭,漏斷人靜,相國堂又重新陷入了安靜的氛圍中,田單和田邦各自專心處理著手中的事務,不再談話,靜謐的氣氛中,只聽見茶壺中的熱氣“咕嘟咕嘟”地頂著壺蓋。 一名心腹走入書房,單膝跪地稟報道:“田相,蘭夫人派人回稟,今夜行動一切順利,城東北的刺團伙盡數落網,齊少將軍已經趕到并且接管,潛藏段府的那名刺則被齊三公子所殺,蘭夫人問,是否今夜就要見齊三公子?” 田單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欣然道:“很好,那就讓齊雨過來見我吧!” 那名心腹拱手領命:“是,田相!”便匆匆離去傳命。 田邦目視那名心腹離去,訝然道:“父親似乎對齊雨格外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