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節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紫玲瓏撇了撇,道:“說你胖,你還就喘上了,以前怎么從來沒有聽說你寫過詩,填過詞的,該不會是找的槍手代筆吧!” 商毅聽得心里有些發虛,但嘴上還是很硬,道:“朕是何等樣人,豈會找槍手帶筆,不過朕志在天下,填詞賦詩不過是雕蟲小技,只是朕平時不屑為之而己!” 葉瑤瑱在一邊掩著嘴笑,而亞莉桑徳拉忽然道:“親愛的,我剛才你的詞里提到一個什么六盤山,我記得這里好像不叫六盤山的!” 紫玲瓏眼睛一亮,立刻道:“對呀,這確實不對,亞妮,還是你最聰明,一下就找到漏洞了。”轉頭又問商毅道:“這是怎么回事,六盤山眀明是在陜西,怎么用在這里了,分明就是抄的他人之作,你還說不是槍手帶筆的!” 商毅也是一頭暴汗,沒想到會在這里出問題,不過他到也有急智,立刻道:“這里是我用錯了地名,應該是太行山,太行山!” 寫詩填詞,用錯典故、地名,后來修改過來,也很常見,而居庸關是太行山的支脈,因此如果把六盤山換成太行山,到也可以說得過去,紫玲瓏對詩詞一道確實頗有些研究,只是哼了一聲,沒有這里和商毅爭執,又仔細把這首詞回想了一遍,馬上又發現最后一句的問題,道:“六盤山算你用錯了地名,那么最后一句‘何時縛住蒼龍’呢,如果是用在前幾年,你沒有打下北京,到是貼切,但用在這里,還縛什么蒼龍,總不會說是這是你幾年前寫的吧!” 商毅心里發苦,別的穿越前輩似乎都沒有遇到這種問題,沒有人指責他們盜版的詩詞中的典故、意思不對,為什么自己就這么倒霉,才剛剛盜版了一首詞,就被人抓住里面的不合適宜的地方,但現在被紫玲瓏問住了,總不能答不上來,一直急中生智,道:“這才只是統一明朝的疆土,又算得了什什,還有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尚未收服,還有在海外更為寬廣的天地,‘何時縛住蒼龍’就是指的這樣地方!” 被他這一強辯,雖然說也是有些牽強,不過到也能夠說得通,紫玲瓏一時也找不出破綻,畢競一首詞也就那么百余字,不可能處處都是破綻,因此道:“算你又說過去,但我還是不信,有本事你再填一首詞,至少不能比這一首差!” 商毅見又蒙混過關了,也松了一口氣,道:“再填一首詞有什么難的,不過詩詞一道在于感悟,那能說寫就寫,今天我的情才已盡,至少也要等幾天吧。”心里卻想著,下一首詞可一定要選好,千萬別再出紕漏了。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二七四章 長城定蒙(三) 中華帝國洪憲二年(1651年)十一月三日,商毅在居庸關長城,接受蒙古各旗旗主的稱臣朝見,也正式確立了中華帝國對內蒙古地區的統治權,史稱長城定蒙。 淸朝確定的內藩蒙古一共有六盟四十九旗,到場的有二十名旗主,另外還有十五個旗派來使者代奉,共計有三十五旗,占到內藩蒙古總旗數的七成以上,也基本可以算定,內藩蒙古總體己經歸順了中華帝國,而在從此之后,內藩蒙古也就正式成為中華帝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盡管在后來的時間里,內藩蒙古各盟旗中,也發生過幾次叛亂,但內藩蒙古在總體上,始終都是中華帝國的領土,再也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 在十一月三日這一天,二十名蒙古旗主和十五個旗的使者代表在相關人員的指引下,登上了長城。 因為經過了三天的準備工作,中華軍己經在長城內外做好了充份的布置,選擇的朝見地點是一段地勢平坦而寬闊的長城段,在正中的地方,己經搭起了一座高臺,共有九級臺階,高達五尺,當然是暗含九五至尊之意,一條紅色的地毯從高臺上順著臺階鋪下,一直廷伸到蒙古各旗主、使者登上長城的入口處,高臺上放置著一張龍椅,左右遍插五彩龍紋旗幟,高臺的左右,站立著中華軍的士兵,并且各放置看六尊青銅火炮,青滲滲的光芒,黑洞洞的炮口,令人不寒而立。 而在長城的兩側的城垛口外,己站立著兩列中華軍的士兵,著裝整齊,一個個持槍對立,每隔丈許遠的距離,還插著一面旗幟,迎風飄揚,一直沿伸出十余里,北風獵獵,刺刀映著陽光,耀眼奪目,而在長城內外兩側,各有兩個師的中華軍士兵,列成方陣,肅然圪立,在方陣之間,放置著大小不等的火炮,雖然有數萬人馬,但除了風吹大旗發出的“仆仆”聲音之外,再無其他的聲響了。 整個場面顯得肅殺而凝重,氣勢震懾人心,也使登上長城的眾蒙古旗主和使者也都不由自主的屏氣閉嘴,保持沉默,目光只是偶爾在士兵們手中的火槍,陣列在高臺前的火炮掃上幾眼,因為現在眾人都清楚,這是威力何等可怕的戰爭利器,中華軍就是靠著這些武器,爭橫天下,平南定北。 眾蒙古旗主和使者登上長城之后,在相關人員的帶領下,按各盟為單位,站成了六條縱隊,列于高臺之下。 就在這時,有人高喊了一聲:“皇帝駕倒!” 隨后,只聽“轟!!轟!!轟!!轟!!”炮聲轟鳴,震耳欲聾,山搖地動,連長城似乎都顫抖起來,眾蒙古旗主和使者都不曾防備,有二人一時站立不穩,都跌坐到地上,而在炮聲轟鳴過后,又是“砰砰啪啪”一排一排的槍聲響起,然后又是炮聲,周而復始,當然現在發射的,都是禮槍禮炮,只填充了火藥,但并未放置槍彈炮彈。 而在槍炮的鳴放聲中,只見商毅頭帶軍禮帽皇冠,身穿龍袍軍服,肩章佩帶,佩劍帶槍,從另一側的入口登上了長城,從容不迫的蹬上了高臺,然后轉過身來,面對著眾蒙古旗主和使者,而這時所有的槍炮聲也全都停止,士兵們齊聲歡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如果是有心人就會發現,炮聲是以十八響為一通,槍聲是以九排為一輪,一共進行了三輪,正好在商毅登上高臺時停止。 蒙古旗主、使者當然不知道鳴放的禮炮,因此一個個心頭震顫,膽戰心驚,等鳴放完畢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眾人連大氣都不敢出,等士兵的呼喊結束,一時又是萬賴俱靜。 過了好一會兒,才又有人高喊道:“蒙古各旗主、使臣,行大禮!” 眾蒙古旗主、使者這才恍然大悟,趕忙都跪伏于地,向商毅行三叩九拜的大禮,并且三呼萬歲。 商毅坐到椅子上,道:“蒙古各旗主、使臣,平身!” 眾人這才起身,商毅才道:“蒙古各旗愿意歸附中華,仍是中華幸事,我中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各族歸復,都當予以接納,那么從此以后,漢蒙兩族同為一家,情同手足,不論彼此,各族平等,同稱為中華民族!” 眾蒙古旗主、使者又齊聲道:“謝萬歲!” 場面話交待完了之后,商毅才開始一一策封蒙古各旗的旗主,并向他們頒發帝國的策封召書,不過因為時間匆忙,來不及給每名旗主鑄造金印,因此等商毅返回南京以后,再派人將金印賜到各旗中去,當然同時還相應賞賜給各旗主一些禮物。 當然各旗的旗主仍然是各歸各位,并沒有變化,只是現在得到了中華帝國的正式確認,各旗主在領到了策封的詔書和禮物之后,也都再次向商毅叩首謝恩,也再次表示,自己將臣服于中華帝國,永不反叛。 等將到場的各旗主都封完之后,才開始策封那些沒有到場的旗主,由各旗派來的使者代領及叩首謝恩,雖然這一批人也被策封為旗主,但賜下的禮物要比親自到場的旗主少一些,以示區別,畢竟親自到場的旗主,當然應該受到優待一些,而那些本來是被中華軍俘虜,被迫來參加的旗主卻是因禍得福,反而得到了一份更為豐厚的禮物,總算是沒有白當幾天俘虜。 隨后商毅這才公布帝國對蒙古的政策。 中華帝國將正式設立內藩蒙古自治區,在原則上,自治區推行蒙人治蒙的政策,蒙古自治區乃然劃分成為六盟,各盟的地區,以及盟內各旗的數量都與清廷規定的一致,但會盟制度和盟主做出一些改動,清廷規定蒙古各旗三年會盟一次,選出各盟盟主,而帝國改為兩年一次,盟主一位,由各旗輪流擔任,而在擔任盟主其間,稱為盟主旗,當然各盟的第一任盟主,仍由原來清廷指定的旗主擔任。 但盟主只是作為帝國中央對蒙古各旗的監督機構,不能干預各旗事務,也無權私自發布政令,各旗內部仍然享有很大的自治權,這一點和清廷仍然一樣,而是各旗輪流擔任盟主,人人有份,因此這一點變化也頗受各旗的歡迎,畢竟誰都能過一過盟主的癮,由其是帝國正式確立蒙人治蒙的原則,也讓眾旗主都大為安心。 當然中華帝國征服蒙古之后,也有一些新的制度,首先是將察哈尓和歸化城土默特合并,稱為內藩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府,歸化城正式更名為呼和浩特,受帝國的直接控制,帝國將在這里派遣官員,治理地方并駐軍守衛,由北京軍區管理,治所設在呼和浩特,同時蒙古各盟旗的事務,也都由察哈爾府管理,不過察哈爾府也并不干涉各旗內部的事務,但各盟舉行會盟的時候,察哈爾府都要派人參與。 同時商毅還做出決定,五年以后,在察哈爾府成立內藩蒙古自治區政府,仍然堅持蒙人治蒙的原則,由各旗聯合組成自治區政府,共同管理自治區內部的事務,當然俱體的制度,將由各旗派遣代表,到察哈爾府先組成一個自治區政府籌委會,大家共同商議制定。 對于成立內藩蒙古自治區政府,各旗旗主的態度都不徑相同,有的支持,有的反對,但一來自治區政府是在五年以后才成立,現在時間還早,二來從商毅的聲明來看,自治區政府仍然也是堅持蒙人治蒙的原則,而且由各旗派代表參與討論制定自治區政府的各科制度,因此就是持反對態度的旗主也都暫時沒有聲張,等到時看一看俱體情況再說也不遲。 最后一點就是在長城內外開設通商口,方便漢蒙兩族進行通商貿易,并且允許蒙古和帝國的其他省份進行自甴通商來往。 這一條是最受各旗主的歡迎,因為蒙古地處偏遠,經濟情況不十分落后,而且物產也十分單一,其本不產糧食作物,因此對于中原的各種物資主要是糧食、茶、糖、鹽、鐵、棉布、絲綢、藥材、木材,金銀制品等等的需求量都很大,而蒙古出產的馬匹、牛羊、獸骨、皮革制品、奶制品等等,也是中原地區所需要的商品,雙方確實有一定的互補性,其實盡管在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一直都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戰爭不斷,但雙方的通商來往也同樣一直沒有中斷過,甚致比戰爭的時間更多,不少時候雙方都是一邊打仗,一邊做生意。 其實經濟實力才是中原王朝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優勢所在,因為從貿易依賴性來說,游牧民族對中原商品的依賴,要遠大于中原對游牧民族商品的依賴,只是由于觀念狹礙和見識的不夠,歷代的中原王朝都沒有意識到,可以利用經濟手段來控制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是把與北方的游牧民族開埠通市,當作是對他們的一種恩賜,體現上國皇恩,而不是制約他們的手段,因此在與北方游牧民族開埠通市上,往往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往往是心神來潮,想開就開,想關就關。 實際并不是所有的時候,北方游民族都有入主中原,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在大多數時間里,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是想生存下去,或者生活得好一點,而其實也并不想和中原王朝打仗,只是雙方不通商,游牧民族就無法得到自已需要的商品,只好發動戰爭去搶,雙方的絕大部份戰爭,就是這樣引起來的。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二七五章 長城定蒙(四) 不過在商毅穿越以前生活的時代,經濟手段實際己成為大國之間博弈的主要手段,絕大多數的事情,都可以在經濟層面上來解決,根本不需要發動戰爭,當然各國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當然在這個時代,僅僅只靠經濟手段,能夠解決的事情確實很有限,但仍然可以做為戰爭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只要是能夠應用得好,還是可以發揮相當大的作用的。 因此商毅也把與蒙古通商,做為對蒙古進行管理一個重要的制約手段,一方面通商可以促進漢蒙之間的交流來往,進一步接近融合,加強蒙古人對帝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另一方面也是通過貿易手段,控制蒙古的經濟命脈,當蒙古各旗都習慣了通過互市貿易的方式,來獲得中原的各種物資的時候,就算再出現一二個野心家,想唆使蒙古進行反叛,也很難得到廣泛的支持,畢竟對絕大多數的蒙古牧民來說,并不希望打仗,因為打仗始終都是一件充滿了危險的事情,弄不好就會送命,而能從打仗中收益的,永遠只是少數旗主,輪到士兵身上的,總是少數。 不過帝國自身保持強大的武裝威攝力量是前題,否則神馬經濟手段、外交手段都是浮云,如果是獅子老虎,長得肥壯到是無所謂,但如果是豬羊,過于肥大絕對不是好事。 當然各旗主使者并不知道商毅的想法,但知道帝國不僅在長城內外開設通商口,而且還允許自由通商,而在這方面,帝國比清廷開放得更寬,這也就表示,漢人的商隊可以深入到蒙古各旗,兜售各種所需的商品,當然從理論上說,各旗也能派出商隊,躍過長城,進入到中原內地經商,這對蒙古各旗來說,都是絕對的好消息,因為各旗的通商權大倍份都掌握在旗主的手里,一但開通商貿,也就意味著錢財滾滾而來。 因此到這個時候,各旗主才都有一些向中華帝國投降,也并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的想法,于是也都心脫成服的再次向商毅謝恩。 隨后商毅又乘機下令,各盟的盟主在回到盟內之后,馬上招集會盟,一方面督促未派出使者朝見商毅的旗主,盡快派出使者到南京去,向中華帝國表示臣服,同時也宣稱,如果在明年三月之前,還沒有遣使入朝的旗主,帝國將視為不臣之旗,將立刻出兵征伐,絕不寬恕。 而在另一方面,也是確定以后各盟輪流出任盟主的排列秩序,交到呼和浩特的察哈爾府來,在場有三名盟主,都一一允諾,而未到場的盟主,他們的使者也都表示,一定會回去轉告。 這一來,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商毅也立刻下令,就在長城上設宴,招待各位旗主,同時還把福臨母子三人也請,一同列席,畢竟他們也為這次收復蒙古各盟出了一些力氣,而且商毅也表示,盡管這一次的功勞還不足以使他們母子能夠被釋放,但也確實是有立功表現,因此在回到農場之后,將酌情給予一些獎勵,在工作上也會有所照顧,干一些輕閑一點的活計。 福臨母子三人聽了,也是受寵若驚,對商毅千恩萬謝。 蒙古各部歸服之后,商毅又在居庸關慶賀了三天,并且還舉行了一次閱兵式,而在閱兵式上,還進行了一次火槍火炮的實彈射擊訓練,讓蒙古各旗主近距離的觀察了火槍火炮的射擊效果,商毅并不怕泄露火槍火炮的秘密,因為且不說現在中華軍的槍炮工藝水平達到一個較高的層面,而旦生產方式也己經脫離了純手工作坊式的制作,而是規模化、模具化、部份機械化,以現在蒙古的技術水平,是根本不可能仿制得了的,就算是能仿制,也不可能拼得過帝國,相反越是這樣開放,也就越是讓蒙古各旗主認為帝國是有恃無恐,而實力深不可測。 而就在這三天的時間里,商毅又連續收到兩份其他的報告,一份是從朝鮮發來的:帝國派出的使團到達了朝鮮,正式策封李淏為朝鮮王,同時也和朝鮮簽定了《中朝親善友好條約》《中朝共同安全保障條約》《中朝經貿來往條約》這三個條約,不過這三個條約既可以分開分別成立,也可以統一組合成一個大的條約,被稱為《中朝三約》。 當然《中朝三約》中規定的條件要比明、清兩朝嚴格得多,按照條約內容的規定,在政治上,朝鮮正式成為中華帝國的藩屬國,國王繼位,以及太子的策封,執政大臣的更換,還有朝鮮的內政和處交等的重大事務都必須先經過中華帝國的同意,才能夠進行。 在軍事上,條約規定,朝鮮國內的正規軍隊不得超過十萬人,而目朝鮮軍隊是用來保護本土的安全,不得對外發動戰爭,不得擁有、制造重型火炮、大型戰船等大型攻擊性武器,如果因為戰事需要而進行擴軍,對外出兵,或使用大型攻擊性武器,必須先通過中華帝國的同意,同時擴軍規模、出兵規摸由雙方協商,而大型攻擊性武器只能從中華帝國購買,不過也規定了,一但朝鮮本土,及其附屬島嶼的安全受到別國侵略,或武裝危脅的時候,中華帝國有義務以各種形式,保護朝鮮的安全,同時朝鮮將江華島和釜山港租借給中華帝國駐軍,以方便在有危險的時候,中華帝國在第一時間出兵保護朝鮮。 在經濟上,朝鮮向中華帝國全面開放義州、海州、南浦、平壤、濟州、清州、全州、光州八處為通商口岸,中華帝國可以在通商口岸開設商館、設領事進行貿易活動,并且享有外交豁免權,而且除了向朝鮮交納三厘海關稅之外,中國的商品在朝鮮國內任何地方,都無需再繳納其他稅務。 另外還有一個付加條件,就是持有中華帝國證明文件的歐州傳教士可以在八個通商口岸進行傳教活動,但必須有中國籍的傳教士陪同參與。 當然《中朝三約》的簽定,在朝鮮國內也不是沒有反對意見,不僅是在野的洛黨,就連現在執政的原黨內部,也有相當一部份人反對簽定這樣的條約,因為這等于是將朝鮮的大部份主權都讓給中國控制,長期下去,當然是對朝鮮極為不利,亡國滅朝,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幾位執政的大臣元斗杓、宋時烈、宋浚吉等人都十分清楚,現在朝鮮根本就沒有和中華帝國討價還價的資本,簽定條約,朝鮮確實有可能在未來亡國,但不簽條約,朝鮮卻是全馬上就亡國,因此孰輕孰重幾個人當然分得清楚,火燎眉毛,也只能先顧眼前了。 而朝鮮王李淏也明白簽定了條約,至少在自已這一朝,是可以混得過去,至于子孫到了混不過去的那一天怎么辦,這關自己什么事,雖然李淏并不知道法王路易十五的那句“我死之后,那管是洪水滔天”的名言,但先顧眼前事,休管日后難的這個道理,李淏還是懂的。 因此有國君點頭,又有執政大臣贊同,就算是其他人反對也沒有用了,《中朝三約》也就這樣十分順利的簽定了下來。 不過這一來就造成了朝鮮政壇的分化,剛剛掌握了朝政的原黨內部發生了分裂,失勢的洛黨迅速和原黨內部一部傷不滿與中國簽約的官員結合,形成另一股政治力量,朝鮮新一輪的黨爭,也又一次拉開帷幕。 商毅接報之后,也十分滿意,因為《中朝三約》的內容,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圖制定,這樣一來朝鮮的政軍經三方面都將受到中國的極大制約,不在具備絕對的自主權,從而也徹底的被捆綁在中國的戰車上,這樣慢慢的埐透朝鮮,等到時機成熟之后,也就可以將朝鮮并入中國。 而對于朝鮮內部的新一輪黨爭展開,商毅并不在意,畢竟條約己經簽定了,只要帝國保持自身強大的實力,朝鮮內部怎么拆騰都無所謂,相反這樣更好一些,讓朝鮮將精力都放在黨爭上,不斷的進行內耗,那么朝鮮也就永遠無法擺脫帝國的控制。 不過另一條消息可就不是好事,這是沈陽軍區發來的,在十月中旬,沈陽軍區的吉林軍分區接到報告,在黑龍江流域一帶發現一批哥克薩人,侵入到達翰爾族生活的地區,血洗達斡爾族的古伊古達兒村,進行劫掠,燒毀村莊,屠殺并掠虜達翰爾族人近千余人,并且強占了雅克薩城。 于是吉林軍分區立刻派遣一個團的士兵出擊,在松花江流域與一支人數約為五百左右的哥克薩軍隊展開激戰,在中華軍強大的火力進攻下,哥克薩軍隊被殺得大炇,當場被擊斃了一百零七名哥克薩士兵,俘虜三十二人,剩余的敗兵退到了黑龍江上游的呼瑪城堡里防守,因為中華軍缺乏重型武器,因此并沒有攻城,退回到吉林。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二七六章 北疆告急(上) 接到了這份報告之后,商毅也苦笑了一下,北極熊果然開始動手了。 哥薩克是突厥語音譯,意為自由人,泛指在東歐草原主要是俄羅斯南部地區的游牧社群,但哥薩克并非是一個固定的民族。 哥薩克的形成是從十三世紀開始的,當時一些斯拉夫人為了逃避蒙古帝國中欽察汗國的統治而流落到俄羅斯南部地區,包括頓河流域、第聶伯河下游和伏爾加河流域,形成最初的哥薩克人。 在15、16世紀俄羅斯農奴化過程中,又有大批城市貧民與不愿成為俄羅斯的農奴、烏克蘭農民,遷徙到俄南地區生存,勻早期的哥薩克人合并,同時受他們的影響,形成了一種善騎射、不受管束的有獨特文化的認同關系,平時為民戰時為兵,亦農亦兵,長期處于半軍事狀態,一個獨特的群體。 由于這時的俄羅斯羅曼釆夫王朝,即沙俄王朝的中央政權管轄能力有限,對俄羅斯南部草原只有名義上的權力,無法對哥薩克人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對哥薩克人采取懷柔政策,通過收買哥薩克上層的人物,控制哥薩克人,并且借助哥薩克人的力量,保護俄南邊境,同時也向東南方向擴張,在這種條件下便形成了一個叫“哥薩克”的特殊人群。 在歷史上,哥薩克人一向是以驍勇善戰和精湛的騎術著稱,在十七世紀以后,成為沙俄的重要武裝力量,也是俄國向西伯利亞擴張的主要依仗。 沙俄政府對中國東北部的入侵其實很早就開始了,在1640年,沙俄政府就成立雅庫次克督軍管轄區,實行對外擴張的政策,次年即開始派兵入侵黑龍江流域,哥薩克士兵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主力。 而在清廷入關的時候,沙俄政府向中國東北的外興安嶺、黑龍江一帶地區進一步的擴張侵略,而由于這時清廷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關內為平定天下而戰,由其是在本時空里,清廷入關之后的戰斗十分不順,因此絕大部份力量都被調集到了關內,對東北邊境一帶的防守十分空虛,因此對沙俄的侵略,只能依靠當地達斡爾人、鄂倫春人,虎爾哈人等民族部落組建民兵抵抗。 盡管這些部落也都是民風悍勇,逞強好戰,但一來是缺乏有效的組織,二來也沒有精良的武器,因此在驍勇善戰,裝備精良,又是有組織的哥薩克士兵面前,部落的自發抵抗一直都很無力。 因此從清廷入關到現在,沙俄軍隊曾多次侵入黑龍江流域,進行搶掠燒殺,而且規模也越來越大,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了數百人,開始時還只是搶掠一番就撤走,現在己開始在黑龍江流域地區占城奪地,建立永久的定居點了,而這次血洗古伊古達兒村,強占雅克薩城,也是這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事件。 不過清廷在東北地區兵力空虛,也使中華軍對東北的收復行動進展得十分順利,加上福臨己經投降,因此中華軍對清廷東北的寧古塔將軍轄區基本沒有進行什么戰爭,清廷的寧古塔將軍沙爾虎達父子向中華軍投降,清廷在東北統治地區也基本都被中華軍接管。 在清廷入關之后,整個東北地區都屬于盛京昂邦章京統管,但福臨親政之后,覺得盛京昂邦章京的統區太大,而且盛京要防備中華軍在遼東登陸,因此將關外地區一分為二,把盛京、吉林以北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黑龍江上游的石勒喀河流域和庫頁島在內的海中諸島,卻劃為單獨的行政區,設置寧古塔昂邦章京,即寧古塔將軍轄區。 實際上寧古塔將軍轄區的范圍十分廣闊,東起庫頁島,南至長白山-日本海的海面;西至呼倫湖,北起鄂霍次克海和外興安嶺,總面積近二百萬平方公里,不過在另一時空里,這些地區大部份都被沙俄侵占,僅剩黑龍江以南的地區,而沙俄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侵占,當然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不過即然商毅來到這個時代,當然就不會坐視北極熊侵吞中國的東北地區不理,盡管這些地區現在確實地廣人稀,十分荒涼,看似并無太多的實際利用價值,但商毅知道,其實在這片土地上,蘊含著極為豐富的資源,對于中國未來的發展,是極為重要,雖然說自己這一代是利用不上,但這并不防礙商毅為自己的子孫后代留下一筆寶貴的財畗。 于是商毅也立刻派人請來了堵胤錫和成進李定國等人,召開軍事會議,出席會議的還有岡薩雷斯候爵夫婦和亞莉桑徳拉,其實亞莉桑徳拉現在己經得到軍部的認可,因此她出席軍事會議,并不讓人覺得意外,而岡薩雷斯候爵夫婦是純因為對俄羅斯的了解,候爵夫人就是出身于一個俄羅斯的貴族家庭,童年和青少年時代,都是在俄羅斯生活,盡管她是生活在莫斯科一帶地區,而不是遠東地區,但對俄羅斯的社會情況還是十分了解。 首先商毅把東北邊境發生的事情向眾人講說了一遍,然后岡薩雷斯候爵夫婦又把俄羅斯的歷史,現況,以及哥薩克人的來由、特點等等情況都向眾人介紹了一番,亞莉桑徳拉當翻譯,并且進行了一些補充。 關于俄羅斯,其實堵胤錫和成進都是知道的,因為在元朝的時候,中國就有俄羅斯的記載,當時稱其羅剎國,而《中華時報》的《泰西諸國錄》專欄中,也對俄羅斯做過的介紹,后來《泰西諸國錄》結集出版,帝國的官員幾乎人手一本,另外帝國出版的《坤輿萬國全圖》中,也十分詳細的劃出了俄羅斯的位置,由于俄羅斯的幅員遼闊,猶在中國之上,而且橫跨亞歐兩個大州,又與中國比鄰,因此也給人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像。 但由于這個時代的俄羅斯的社會發展還比較落后,而且不是歐州的主流國家,因此對俄羅斯的介紹并不是十分詳細,現在甴岡薩雷斯候爵夫婦一解說,堵胤錫,成進,李定國才知道,原來在中國的北方,還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同時也理解了商毅為什么一定要把都城定在北京的原因,帝國最大的敵人,依然還在北方。 等候爵夫婦說完之后,商毅才道:“現在俄羅斯無故進犯我中國北疆,自然不能忍讓,當給于迎頭痛擊,重創其勢,方可實其引以為戒,日后不敢再犯我中華!” 堵胤錫也點了點頭,道:“皇上說是,有犯我中華之威者,雖遠必誅,古人尚且有此豪壯之氣,何況現在我中國之勢,己遠邁漢唐!” 因為這幾年來,帝國在軍事上不斷取得勝利,號稱滿萬不可敵的清廷,還有縱橫無敵的蒙古都己是中華軍的手下敗將,而且也基本完成了從古代軍隊向近代軍隊的轉化,因此帝國上下對軍事力量都信心十足,底氣也足多了,再加上確定也開闊了眼界,認識了海外的世界,知道歐州諸其實都是逞強凌弱之徒,因此在對外敵的口氣也十分強硬,大有你狠我比你更狠的氣勢,如果還是在明朝的時候,堵胤錫止斷斷不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最多也就是先禮后兵,要先向俄羅斯示以天朝之圣德,然后才舉以兵戈等等。 成進也立刻道:“皇上,臣愿意領軍出戰,給俄羅斯一個迎頭痛擊,使其不敢再窺視我中國之地!” 商毅笑道:“現在俄羅斯不過只是出動了數百哥薩克士兵而且,又豈用我們出動大軍征討,不過知其有不軌之心,我們早作預備也就是了,再者寧古塔之地屬沈陽軍區所管,就是要出兵,也是先出沈陽軍區的人馬,還輪不到北京軍正區,你只用做好預備,也就行了!” 頓了一頓,商毅又對堵胤錫道:“堵卿,你現在是北京留守,那么東北一代的防御也由你來調度付責!” 堵胤錫忙道:“臣尊旨!” 商毅接著又道:“不過寧古塔地區幅員廣大,只設一個省恐怕難以顧及得過來,因此朕打算把關外之地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分設地方官員,治理政務,而軍務由沈陽軍區付責,分別派軍,駐守邊境各地,以御俄羅斯!” 堵胤錫道:“關外之地分設三省,自然是好,沈陽軍區只有三個軍的兵力,人數不過八萬之眾,還要付責朝鮮的駐軍,想要防住這么遼闊的地區,恐怕力有不隸況,是否從北京軍區抽調一個軍協守,或者是再給沈陽軍區加擴一個軍的編制!” 商毅搖了搖頭,道:“八大軍區定制已成,未及一年,豈有立刻更改的道理,何況現在俄羅斯并非欲與我中國全面為敵,所侵我東北者,仍是哥薩克人,非俄國朝廷本意,而哥薩克人的總計,也不足十萬人數,可成兵者,不過三四萬之數,且能于我東北邊境,不足萬數,因此還不足為懼,以沈陽軍區的兵力,也足以守住邊境,至于朝鮮的駐軍,可以交給山東軍區!” 頓了一頓之后,商毅又道:“如果還是兵力不足的話,可以令東北邊境各村莊部落,自己組織民兵,甴朝廷發給軍器彈藥,并派遣教官進行訓練,令其結寨自保。”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二七七章 北疆告急(下) 堵胤錫怔了一怔,有些不敢確定道:“組織民兵,結寨自保!” 其實在中國古代,由于軍隊的數量有限,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因此在邊境地區百姓自己組織民兵,結寨自保,亦民亦兵,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明朝的九邊地區,基本都是全軍皆兵,商毅剛來到這個時空的時候,也在山東組建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