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龍嘯大明在線閱讀 - 第391節

第391節

    當初得知吳三桂的結果之后,福臨還曽經嘲笑過吳三桂,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接受商毅的條件啊,但卻沒有想到,這么快就輪到了自巳選擇,因此福臨最終一咬牙,決定只能投降了,致于商毅最終會怎樣處置自已,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當下又派寧完我出城,通告成進,萬一中華軍等不急了,連夜發動進攻,那不是就晚了嗎。

    于是就在第二天一早,福臨帶領著宗室大臣,都換了一身白衣,出了宣武門,站在路邊,等待著中華軍到來,而褔臨站在隊伍最前面,手里捧著昨晚寫好的降書。

    這時圍困北京的各路人馬都己經和成進取得了聯系,山東軍區的第十軍也暫時歸成進指揮,于是成進下令,自巳帶第一軍進駐北京城,其余的人馬都在城外駐扎。

    來到宣武門前,只見白花花的站了一大片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為首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光頭不帶帽,額頭剃得光亮,腦后留著一條辮子,一身白衣,寧完成首先來到成進的馬前,躬身一揖,道:“成司員官,我清朝皇帝帶領一干宗室大臣,迎接中華軍進北京!”

    成進道:“從現在開始,清朝己經徹底滅亡,因此也再沒有清朝的皇帝,天下的皇帝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中華帝國的洪憲天下,明白沒有,你讓他過來見我!”

    寧完我也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稱褔臨為皇帝己經說順了嘴,卻沒有想到,現在己經不能這么說了,趕忙又回到福臨身邊,道:“皇……”才說了一個字,就想起來,現在不能這么稱呼福臨了,但又不知道到應該叫福臨做斤厶,只好含糊道:“中華軍的成司令官請您過去!”

    其實他們相隔得并不遠,剛才成進的話福臨都聽得十分清楚,心里又羞又愧,但現在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底頭,因此也只好跟著寧完我,來到了成進的馬前,手里捧著降書,躬身揖了一揖,但張了張嘴,始終說不出一句話來。

    好在成進見他一臉病色,形容憔悴也沒有過于為難他,道:“你就是福臨嗎!”

    福臨免強道:“正是在下!”

    這時警衛兵從福臨手里接過了降書,遞給成進,接過了降書之后,成進點了點頭,道:“雖然現在大局己定,但你能主動投降,并不困守北京,也算是不錯了,這里的情況,我會如實向皇上秉告,你的降書,我也會轉呈給皇上,這段時間,就在北京聽候處置的決定吧,在這段時間里,我可以保證你們的人身安全,但你們也要安守本份,不生妄想,明白沒有!”

    福臨聽了,心里也稍稍有些安定,終于道:“多謝將軍!”

    成進又點了點頭,道:“進城吧!”

    進城之后,成進立刻下令,由中華軍控制住北京的各個城門,接管北京城里的治安管理,并通告全城百姓,滿族人的特權,全部取消,但無論是漢族、滿族百姓,都要各安生業,尊紀守法,不得趁亂偷盜摸搶等等,凡有違令者,必將嚴懲。

    而對清廷的官僚機構,解除城中清軍的武裝,所有清兵全部限制在兵營里,不得外出,除了少數關纟民生安定的部寺衙門繼續辦公理事之外,其他全都關閉,各官員、宗室也都各自回府,聽候南京方面的處置決定,同樣是無故不得外出。

    紫禁城也將封閉,并且派一個團守衛,飲食用度之物,都由軍隊送進去,福臨等皇室成員,集中居住在皇宮的西北角的英華殿、壽安宮,留下少量的太監宮女伺候,并派遣一個連的軍隊專門看守,除了一日三餐之外,不得放其他人進入,其余的太監宮女各安其職,付責維護皇宮的衛生、安全。

    中華軍進入北京,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動亂,一方面這幾年來,北京一直都處于不安定的狀態當中,而且北京各界對于中華軍打進北京,也都早有心理準備;另一方面帝國的情報人員在暗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民間廣泛宣傳中華軍是漢族人的軍隊,是打滿族人保護漢族人的,而且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等等,因此民間也并不怎么慌亂。

    不過還是有少數滿族的官員因為害怕被清算,或者是對前途失去了信心,因此選擇了自殺身亡,其中還有兩個是舉家全部自殺,但和整體的社會程面比起來,確實是極少數的一部份,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波動,而且中華軍進駐北京之后,也確實顯示出了軍紀嚴明的作風,再加上情報人員也在暗中努力,也使一些持觀望態座的人見了,也都基本放了心,看來中華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的名聲并不是假的,先前自殺的幾家太不劃算了,如果再等個幾天,也許就不用死了,因此北京的局面,也向快就穩定了下來。

    不過就在中華軍進駐北京的第三天,在北京郊外順義地區,又發生了一場戰斗,而這一次,中華軍的對手是蒙古騎軍。

    自從說動了蒙古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卓索圖盟同意接納清廷避難,并出兵幫助清廷,與中華軍為敵之后,碩塞也收到清廷發來的消息,得知清廷己經在準備撤到蒙古去,躲避中華軍的兵鋒,因此也帶領著從蒙古借來的三千多人馬,趕到蒙京邊境來接應清廷一行。

    從北京到蒙古哲里木盟,一般都會選擇經過密云,出古北口,因為這一條路不僅是最近的,而且在出長城之前,沿路都是官道,因此也是最方便的,于是碩塞也帶領著蒙古騎兵,趕往古北口一帶接應清廷的出關大隊。

    但到達了古北口之后,碩塞從過往的商人那里得知,現在中華軍己經步步逼近北京,而且似乎在北京的北部己經發現了中華軍的人馬,因此碩塞也對北京的局勢放心不下,立刻帶領著蒙古從古北口經過,進入到長城以內,好在是他帶領的蒙古軍全是騎兵,來去方便。

    正好這時中華軍的四路大軍都在向北京方向逼近,并沒有駐守長城一帶的防線,因此在躍過長城之后,蒙古軍并有遇到什么阻礙,十分順利的就深入長城以南的地區,相繼通過了密云、懷柔、順義等地,一直到達了北京附近。

    不過就在沿路上碩塞也不斷聽到中華軍在逼近北京的消息,而且在北京的北方,也出現了中華軍的行琮,因此碩塞一方面對清廷現在的局面趕到十分擔心,另一方面也十分小心注意自已的行動。

    不過接近了北京之后,蒙古軍顯然是不可能再繼續隱藏住自己的行蹤了,就在距離北京以北約六十里的地方,被中華軍的一支騎兵偵察隊發現。

    這支騎兵偵察隊由一個排組成,發現了蒙古軍之后,中華軍跟進了一會兒,但很快也被蒙古軍發現,碩塞立刻下令,派出一支小隊,向中華軍的偵察隊發動進攻,企圖殲滅這支中華軍的偵察隊。

    但中華軍并沒有應戰,而是立刻拔馬撤退,蒙古軍隨后追擊,雙方追遂了十幾里的路程,并且互相與火槍、弓箭攻擊,不過甴于雙方的距離并未接近,因此互相都沒有傷亡,后來中華軍扔下了幾顆手榴彈,將蒙古騎軍炸倒了十幾騎,其他的蒙古騎兵也受止于中華軍的武器,也都勒馬不前,讓中華軍順利撤退。

    碩塞當然知道,中華軍的偵察隊撤退之后,很快就會引來中華軍的大軍進攻,因此也立刻下令蒙古軍向北撤退,果然都是騎軍,行動極為迅速,在天黑之前,蒙古軍就己經越過了順義,退到了懷柔附近地區,由于經過了連日的奔波,蒙古騎軍也十分疲憊了,而碩塞也覺得現在應該待到了暫時的安全,因此碩塞下令,就在順義休息一夜,第二天再走。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二三三章 清廷滅亡(四)

    但就在第二天中午,蒙古軍沿著密云縣南部的白河,向北方行走的時候,中華軍的騎兵追上了蒙古軍。

    原來北京的北部的駐守任務是甴中華軍的第十軍付責,軍長章一平收到了偵察兵的報告之后,也不敢大意,因為還不知道是那里來的人馬,而且很有可能是清廷的援軍,一定要弄清楚才行,因此也立刻派出一個騎兵團,前往尋找這支軍隊。

    而且經過了五六年的引進優良馬匹,并且進行配種培育新型戰馬之后,這時中華軍的戰馬素質都相當的到提升,由其是山東、淮南兩個軍區,因為主要是付責北方作戰,因此在中原大戰以前,就己經全都換上了新培育出來的優良戰馬或是引進的馬匹,這些戰馬不僅身軀高大,結實,而且在速度和耐力方面也同樣不差,也進一步提升了騎軍的戰斗力。

    三千多騎軍留下的痕跡當然是可以輕松發現,因此中華軍的騎軍一路向北追趕,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終于在密云縣附近的白河邊上,追上了蒙古軍。

    碩塞雖然沒有在戰場上與中華軍的騎軍交戰過,現在當然知道,中華軍的每個軍區里,都有一支騎軍部隊,而且盡管中華軍和清軍之間發生的騎戰次數并不多,多數是以步兵來對抗騎軍,但也并不是從來沒有,從雙方之間發生過的幾次騎戰來看,中華軍的騎軍和清軍的八旗鐵騎相比,也絲毫不遜色,當然中華軍的騎軍也確實是占了不少武器的便宜,因此從心理來說,碩塞是不想和中華軍交戰,但見中華軍已經追趕上了,碩塞也只得下令蒙古軍迎戰,于是雙方在白河邊展開了一場騎兵之間的對決。

    但蒙古騎兵對中華軍的情況所知不多,從心里來說,蒙古兵確實是很瞧不起漢族的騎軍,而且見對方的人數似乎還比自己略少一點,因此也對與中華軍作戰充滿了信心。

    結果在戰斗一開始,蒙古騎兵就發現自己確實是有些低估了中華軍。

    雙方一開始是各自策馬對沖,在尚未短兵相接的時候,首先各自用弓箭、火槍對射,但中華軍使用火槍在射程上比蒙古軍的弓箭大,雖然中華軍的騎兵所用的是后填彈式火槍,射程其實也就在五十到六十步之間,但騎兵所用的弓都比較短,射程一般都在三十到四十步之間,而中華軍的火槍則不受限制,馬上步下都一樣,也要稍勝一籌,因此中華軍首先向蒙古軍發動攻擊,在一輪火槍射擊之后,沖在最前排的蒙古騎兵被打倒了一片。

    不過雙方遠程武器的射程差距并不大,騎軍對沖,這么一點差距,幾乎是眨眼就過了,因此蒙古軍隨后就以弓箭還擊,雙方都各自損失了數十人。

    當怨幾十步的距離,對于雙方來說,基本都只有一次發射的時間,因此蒙古士兵再射完了弓箭之后,立刻收好彎弓,拔出佩刀或長槍,準備近戰。

    但中華軍的的騎兵配備的都是一支火槍,二支短槍,火槍射擊完之后,士兵一面拔刀準備近戰,一面也抽出了短槍,對蒙古軍進行第二次射擊。

    這時雙方的距離己經拉近到了只有十余步,在這個距離內,蒙古兵是絕不會使用弓箭攻擊,因為就算是射完箭之后,雙方也就短兵相接了,根本就沒有換兵器的時間,因此也完全沒有想到,中華軍還能再用火槍射去,而且由于這時雙方的距離已經很近了,中華軍的命中率也大大提高,還有不少人對蒙古騎兵的戰馬下手,結果蒙古騎兵又被打倒了一大排,同時也有不少戰馬倒下,又絆倒了許多自已身后的同伴。

    隨后雙方終于沖撞到了一起,展開了白刃戰,雙方各揮刀舉槍,奔向自己的對手,蒙古騎兵在馬術和馬上格斗能力上顯然要比中華軍高出一籌,他們可以在馬背上作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來,什么蹬底藏身、夜叉探海,鷂子翻身,都能使中華軍的攻擊落空,然后從令人意想不到的部位發動反擊。

    但雙方交蹬而過的時候,被打下馬來的,卻是以蒙古士兵居多,因為中華軍的騎兵毎人都配了兩支短槍,除了少數沖在前排的騎兵之外,絕大多數人的短槍都是留在短兵相接時才使用,盡管蒙古士兵的射術高明,可以在馬背上騰挪閃轉,躲避中華軍的進攻,但卻忽視了,他們座下的戰馬是再明顯也不過的目標,因此有大半的中華軍士兵都是向蒙古士兵的戰馬動手,結果戰馬一匹一匹哀叫著倒下,把背的騎士給摔下來,而在這種騎軍對戰中,一但落馬,結果就相當悲慘了,很可能會被無數的戰馬踐踏。

    當然也有少數中華軍騎兵是和蒙古騎兵進行單純的馬上格斗,雖然中華軍騎兵的騎術不及蒙古士兵,但中華軍所乘騎的戰馬普遍都比蒙古馬大了一號,在身高和力量上都占著明顯的優勢,如果兩馬相撞,十有八九都是蒙古馬不敵,因此中華軍的騎兵雖然在騎戰技術上不及對手,但借助戰馬的優勢,仍然可以與蒙古軍相抗衡的。

    等雙方的隊型互穿而過之后,中華軍的騎兵們也抓住這個緩沖的時間,重新填棄彈藥,因此雙方一連進行了四五次沖殺,蒙古軍傷亡超過了一千人,而中華軍的傷亡只有六七百左右,而碩塞見勢不妙,立刻下令撤退。

    中華軍騎兵難得有一展身手的機會,當然不能這么放他們走了,因此也在后面緊緊的追擊。

    而這個時候中華軍的優勢就體現出來,盡管蒙古馬的耐力出眾,但短途沖刺迉度并不是其擅長,根本就跑不過經過了改良品種的中華軍的戰馬,而失去了速度的優勢,在騎兵的追擊戰中,是非常致命的,因此蒙古騎兵所擅長的在撤退中反擊的戰術也根本無法發揮出來。

    中華軍的騎兵不斷的從蒙古軍的側翼斜插上來,配合后面追擊的直沖人馬,將蒙古軍的的隊伍不斷的分割殲滅,就像用鈍刀割刀一樣,毎一刀下去都會讓蒙古軍損失一大塊,因此跑出了二十余里的距離之后,蒙古軍又損失了近一半的兵力。

    這一下連碩塞也都有些慌了手腳,因為現在離古北口還遠,而且就算是到了古北口,離蒙古盟旗地區還有相當一段的距離,又沒有預設接應的人馬,中華軍完全可以追上蒙古騎兵,將其全殲,難道說這一次自已逃不掉了嗎,因此碩塞也不禁暗暗的后悔,不該冒險越過到長城以南的地方來。

    就在雙方你追我趕,一直殺到了黃昏時分,從白河也追到到了潮河邊,突然從河邊的樹林里殺出了一支清軍,直撲中華軍的騎軍而來。

    中華軍也沒有想到,在這里會有清軍接應蒙古軍,而且也不知道這支清軍是那里來的人馬,究竟有多少兵力,因此也不敢冒然迎戰,而且迅速撤離了戰場,然后派人回北京送信。

    不過在這一戰中,中華軍一共殲滅了蒙古騎兵一千七百余人,而自身的傷亡也達到了八百余人,另外還繳獲了二百多匹戰馬,仍然是取得了一場勝利。

    而救援蒙古軍的這支淸軍,是博洛、岳樂兄弟的敗軍。

    原來在涿州失守之后,博洛、岳樂帶領著殘兵,退進了大房山里,好在這時中華軍的注意力都放在北京,因此也沒有怎么搜找他們。

    兩人在大房山里躲了幾天,又仔細商議了一下,認為現在北京肯定是被中華軍攻占了,因此再回北京去已經沒有意義,而福臨等一干人員如果不是沒有逃出了北京,失陷在城里,那么也就應是在通向蒙古的路上,那么現在自己也應該設法也逃到蒙古去,如果福臨等一干人員逃出來了,就在蒙古和他們匯合,再圖復國,如果沒有逃出來,就訖求蒙古各盟出兵,復奪北京,為清廷報仇。

    商議決定之后,兩人也帶著隊伍,出了大房山,但又不敢從北京附近走,因此繞了一個大圈,首先從滬溝河上游的沿河口所渡過了滬溝河,然后一路向東北而行,經過白羊口所、昌平、渤海所、密云等地,沿著潮河,準備由古北口出關。

    因為繞了一個大圈,因此博洛、岳樂也沒有和碩塞帶領的蒙古軍碰上,不過在沿路上到是也收容了一些零散的清兵,等到了潮河邊時,到差不多聚齊了近四千人,正好這時碩塞和蒙古軍敗退到了這里,博洛和岳樂才帶領人馬殺出來,驚退了中華軍,救下了碩塞。

    三人相見之后,也是悲喜交加,而現在也基本確定,北京已經失守,而福臨等一干人十有八九是失陷在北京城里,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撤回到蒙古去再說,不過三個人也知道,剛才中華軍是不知虛實,才暫時撤退,一但出動大軍再來追擊,可就逃不掉了,因此也連夜逃出了古北口,趕赴蒙古。

    而這時在北京城里,成進接到了騎兵的報告之后,也有些吃驚,原來是蒙古人也參和進來了,因此立刻下令,第十五軍趕奔北方,駐守宣府、密云一線,防守住各個長城隘口,以防蒙古軍再突入到長城以南來,同時又令第十一軍馬上返回山西,立刻清掃山西的清廷最后殘畬力量,收復山西全境,并嚴密駐守大同一線,確保長城以南地區的安全,第一軍、第十軍留守北京。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二三四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

    商毅收到中華軍攻占北京的消息,是在四月一日。

    而這時除了遼東和北京地區以外,西北地區的捷報也在三月下旬傳來,李定國率頜中華軍基本以經收復了陜西、甘肅地區。

    西北地區,也是中華軍北伐的一個重點方向,因為西北地區也是中國全盤的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連結著蒙古西部、新強、青海等少數民族地區,明朝建立之后,設立的九邊重鎮中,就在四個屬于西北地區,因此西北地區收復不了,也就不能算是初步完成了國家統一。

    不過雖然西北地區的戰事,是中華軍北伐戰斗中開戰最晚的一路,但卻是結束得最早的一路,而且無論是在遼東還是在北京,中華軍和清軍之間,都發生過一些戰斗,有些戰斗的規模還不小,但在西北地區,確確實實沒有發生過一場超過千人以上的戰斗,淸軍幾乎是一路退讓,完全撤出了陜西。

    駐守西北地區的是清廷的世襲禮親王瓦克達,和順親王勒克徳渾叔侄兩人,這時兩人手下的總兵力己超過了七萬人,實際是等于一個半獨勢力存在。

    在中華軍進行北伐之前,清廷屢次下詔,要求瓦克達、勒克德渾放棄西北地區,退守山西保護北京,但瓦克達、勒克德渾對清廷的命令置之不理,一心守著西北地區,不過就在二月中旬的時候,李定國從南陽出兵,向西安發動進攻,也展開了西北地區的進攻。

    瓦克達、勒克德渾當然知道,以現在自己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中華軍的進攻,好在是兩人早就己經做好了后路準備,和蒙古的伊克昭盟的盟主,郢卾爾多斯左翼中旗旗主,扎薩克多羅郡王額磷臣達成了協議,額磷臣答應接納他們,因此根本就沒有做任何抵抗,馬上就放棄了西安,向北撤退。

    中華軍占領了西安之后,繼續北進,而淸軍一路退讓,基本就是清軍退出一城,然后中華軍立刻過去占領,雙方都表現得十分默契,清軍一步一步的退讓,中華軍沒有過份緊逼,只是跟在清軍的后面,一步一步的接收,結果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清軍從西安一直退到了延安府榆林鎮,從榆林鎮出關,退出長城以外伊克昭盟地區,基本全部讓出了陜西地區,而其他西北地區的清廷官員也都陸繼向中華軍投降,李定國一面派遣人馬,接收陜西的其他各地的投降,一面又分派部隊駐守陜西地區的各處長城關隘,以防蒙古的進攻。

    內閣于四月四日下達內閣令,取消北直錄,除北京地區以外,設立河北省,省會設在真定府;將陜西分設為陜西、甘肅兩省、省會分別為西安府、肅州府;遼東地區設遼寧、吉林兩省,省會分別為沈陽府、吉林府,各省地區,基本與后世差不多,目前暫時實行軍管,內閣將在今年以內,在各地陸續建立行政機構。

    而在第二天,統戰部也正式下令,改淮南軍區為北京軍區,總部設在北京,暫時兼管北京、河北地區;原山東軍區第四、五、二十四軍組成遼寧軍區,兼管遼寧、吉林、以及朝鮮,由周少桓出任軍區司令官、童大勇任副司令官;湖廣軍區改為甘肅軍區,兼管甘肅、陜西地區。

    這樣一來,帝國的八大軍區也以經全部完成,總計有二十四個軍分區,其中南京、北京兩個軍區為四個軍分區,山東、廣東兩個軍區設有二個軍分區,其余勻為三個軍分區,再加上直屬于商毅指揮,并付責保衛皇室的中央警衛軍,總計兵力在六十五到七十萬之間,再加上海軍部的兵力,這也就夠成了帝國的主力常規軍隊,將付責保衛帝國安全,抵御外敵,維護帝國的統治及領士完整,以及開拓強域,當然還有各地方還有各地方的留守部隊,以及維持地方治安的機構,也將由統戰部來逐步完善。

    到這個時候為止,中華帝國才算是將過去明朝直接控制的土地全部收復為己所有,因此國家的初步統一,也基本完成,現在只剩下東北北方的寧古塔地區,和西北方邊境的蒙古、青海、新強、西藏等邊遠地區,不過在這個時候,中國還沒有對這些地區形成過有效的實質性管理,因此只能逐步來現實,不能急于一時。

    不過這也是一個值得慶賀的事情,因此整個南京城也大街小巷也都張燈結彩,慶賀國家統一的基本完成。

    而就在四月十日,耗時達兩年零兩個月的訪歐使團船隊,終于順利回到中國,并且到達南京外金川門碼頭靠岸。

    訪歐使團船隊是從后明五年(1649年)二月十二日從南京出發,二月三十日到達呂宋,然后駛向歐洲的。出航的時候,中國方面派出了五艘帆船,英國出動了一艘帆船,一共六艘船足成了船隊。而在途中還被毀壞了一艘船,但到達南京的船隊卻有十八艘之多,除了中國方面的四艘船以外,英國也又派出一支由四艘船組成的使團回訪中國,而且這一次英國是希望與中國建立進一步的合作關系,另外十艘船都是歐洲各國,以及南洋地區的其他國家派出的船只使都,隨使團一起,訪問中國。當怨也有一些國家沒有派船,但搭乘中國的船只,或其他商船,也隨船隊一起,來到中國。而商毅也決定,將親自到碼頭去迎接船隊的返回到港。

    這一些訪歐使團船隊回歸,自然又一次引發了轟動,因為在年前,《中華時報》就己經報導了船隊回平返回到南洋,并不日將抵達中國的消息。因此在船隊抵京的當天,到碼頭上迎接船隊達港的人員也達到了十余萬人,當然其中也有不少是出海人員的家屬,畢竟這一去就是兩年多的時間,現在終于回來了,當然也都十分激動。同時由于商毅決定親自去港口迎接船。

    雖然這時中國人海洋意識并未完全覺醒,并沒有意識到,這一次訪歐使團船隊的歐洲之行的重大意義,除了出使人員的家屬以外,其他人大多都是懷著一種看熱鬧的心理前來,當然這也是因為現在帝國正處在上升時期,而且南京的百姓生活也比較穩定富足,因此人們的興致都很高,才會對其他新奇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連自已的溫曖都保證不了,誰還有心去管其他的事情呢。

    雖然商毅并沒有要求其他官員們也去迎接船隊到港,都不過皇帝出動了,大臣們當然也不能再穩坐釣魚臺,都在各自的辦公室里坐著,最后也成了傾朝出動,內閣、各部的部長,還有正在籌備中的國會人員也全都出動,都到碼頭去迎接船隊的歸來,因此這一次迎接船隊返航的規格也提得很高,商毅當然也不會反對,因為這樣也算是一次表示自己以及政府對航海外交活動重視的態度。

    而在商毅的后宮當中,亞莉桑徳拉和林鳳舞都是對航海持支持態度的人,而且在出訪使團中,還有她們的親屬,因此也陪著商毅一起出迎,另外一個就是朱媺婕,當然她純粹是想出來看熱鬧的,不過商毅也沒有反對,也把她帶出來了。其他人則留在皇宮里。

    雖然眾大臣們對商毅決定親自迎接船隊歸來,都覺得有些禮遇過重了,但畢竟南京地區的風氣相對開放,而且絕大部份官員都知道,現在帝國的財政有一半以上都是依靠海外貿易支撐,而且一些老臣也知道商毅對航海、經商活動十分感興趣,因此也都理解商毅的行動。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商毅的行為,就有少數官員直接上疏商毅,對商毅的這一決定表示反對,認為如此禮遇,確實太過了,如果只是對一個從海外歸來的船隊就給以這樣的禮遇,那么以后還有為帝國建立奇功者,又當以何禮相待呢。

    而在民間也同樣有一些反對聲音,有一部份學者甚致認為,航海行為純屬勞民傷財之舉,與海外諸國交流來往,也不過是可有可無之事,海外諸國之事,與中國并無相干,并非國家發展的正途;致于海外經商貿易,更是微未小道,而治國大道在于恪守圣賢的教晦,推崇教化,以禮治國,這才是正途,而現在朝廷重小道而忽大義,實在是舍本求末,因小失大。

    原來隨著局勢的安定,經濟恢復,士大夫、讀書人也都逐漸開始活躍起來,中國的讀書人天生都有喜歡議論政治的習慣,而在帝國建立之后,許多制度與過去相比,都出現了很大的不同,許多地方更致與中國傳統的觀念相違,因此也引發了不少爭論的地方,一些傳統道徳的維護者對帝國的政策制度都有許多不滿之處,當然他們不敢明目張膽的指責商毅,因此只能把矛頭指向帝國的政府部門,這一次多少也是有些借題發揮。

    商毅一向主張放寬言論禁止,不過放寬言論的負面效應就是各種理論觀點都會出現,那怕是明知不對,錯誤的言論觀點,也都必須容忍,不能以行政手段強行干涉,只能夠讓全社會來參與討論,或者是用實際的結果來檢驗各種理論的對錯。

    因此對于這次關于訪歐使團出現的爭論話題,商毅也只說了一句話:讓歷史來評論。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二三五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

    就在訪歐使團船隊到達臺灣以后,就巳經得到了通知,知道商毅會親自到港口迎接船隊的歸來,因此對于皓隊進港,也做了一番布置,首先是由四艘中國船先進港,接受商毅的歡迎,等歡迎儀式結束,商毅回宮之后,其他各國的船只才陸續進港,甴外交部的官員接待。

    因為迎接自己人,可以理解為對他們的禮遇和褒獎,但按照外交對等的原則,商毅不可能親自迎接其他各國的使臣,雖然商毅并沒有自大到以天朝上國自居,只要是來中國的,都是海外偏邦,向中國進貢朝拜的國家,伹這一點是關系到國家的顏面,因此也不能隨意。

    不過這個時代的禮節和后世不同,雖然是商毅親自迎接,但并不是站在岸邊等著他們下船,在幾天以前,港口就已搭好了一座彩棚,商毅、后妃和內閣、各部的部長官員們都是坐在彩棚里等著,其他官員則只能在彩棚外面站著,一是彩棚裝不下這么多人,二是商毅并沒有要求官員出來迎接,一切都是自愿的。

    遠遠的可以看見四艘中國帆船陸續進港靠岸,而在港口上也早就準備好的鼓樂隊也是鼓樂齊鳴,演湊歡迎的樂曲,又過了好一會兒,從四條船上才陸續有人下來,匯聚到一起,才走進了彩棚前,等著準備晉見商毅,因為在船隊到達在呂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商毅已在南京稱帝了,因此禮數也就不同了。

    第一批上棚晉見商毅的,是這次訪歐使團的主使梁秉業、副使張仲僑、船隊的總指揮吳全福,兩名文案陳永華和林旭林五人,當然在商毅稱帝之后,林旭進現在也升級成了正式的國舅爺,而在商毅左側就坐的林鳳舞眼呈,也充滿了對弟弟的贊許之情。

    見禮之后,商毅道:“梁秉業、張仲僑,這次你們率團遠赴重洋海外、出沒波濤兇險之間,幾經轉拆生死之地,去中國數十萬里,到達歐洲各國,揚我中華之名于海外,實現東西大陸之交流,縱使張弿通西域、鄭和下西洋也不可與其相比,開疆擴土赤遜色一籌,實為我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之第一壯舉,足可名垂靑史,永世不忘!”

    五個人聽了,也都覺得有些意外,得知商毅會到港口來迎接自己的船隊,己令全團上下驚喜不己了,卻沒有想到商毅會對這次出訪的行動給予這么高的評價,“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之第一壯舉”,試想還有比這句話更高的評價了嗎,因此五個人也趕忙又叩首謝恩。

    梁秉業代奉五個人答道:“回稟皇上,臣等受皇上重托,敢不盡心竭力,完成朝廷重任,如今終于平安歸來,能蒙皇上如此看重,臣等縱死而無怨了!”

    商毅搖了搖頭,笑道:“朕方才所說,并非是只對你們的褒獎之詞,等到百年之后,后人再來回顧你們的壯舉時候,就會明白,朕所說的,猶有未及之處!”

    五個人聽了,也再次謝恩。

    商毅又問道:“朕聽說這次出訪歐洲,有一艘船在途中被毀,所去的人員可都安好!”

    梁秉業道:“回稟皇上,這次出訪歐洲,去時共計二千三百四十七人,但同有一百三十二人在途中遭遇不幸,其余勻健好!”

    商毅也點了點頭,這個時候航海確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由其是這么一次幾乎是模穿了半個地球的超遠距離航海,人員損失是再所難免的,因此商毅也道:“你們放心吧,在途中遭遇不幸者,都是國家的有功之臣,政府當給予重恤,家人妻子,也必會給予恩養!”

    梁秉業聽了,又再次向商毅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