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節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因此涪州濱臨長江沿岸,上游是重慶,下游是忠州,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只有占領了涪州,才能徹底打亂目前川軍的防線。 不過段鵬也知道,自己在武隆停留了兩天,涪州的川軍一定己經知道了黔江、彭水、武隆都己失守的消息,因此一定在涪州做好了充分的防守準備,而自己的兵力雖然不少,但缺少重型火炮,連云梯都沒有,想攻克涪州,一定十分困難,但換一個角度來想,中華軍從黔江進軍,確實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就算現在涪州收到了消息,有所準備,但涪州城里的駐守兵力也絕不會太多,而其他地方想派兵増援,恐怕現在也還沒有趕到,因此中華軍也并不是沒有機會。 缺少重型火炮和云梯,那么就只能靠爆破手段來攻破涪州的城墻了,因此段鵬也下令,收集士兵的手榴彈,將火藥退出來,合在一起,制做成彈藥包,經過了一夜的努力,終于做成了一百斤的炸藥包十二個,每個炸藥包用一附擔架,由兩名士兵抬行,段鵬也估計,就靠這十二個炸藥包,足以攻克涪州城了。 這樣中華軍再次出擊,向涪州城發動了進攻。 等段鵬帶領著人馬,趕到涪州城的時候,卻發現這時的涪州城門大開,城墻上沒有一個川軍的士兵守衛,整個城池似乎都是空蕩蕩的,毫無設防。 段鵬也不禁有些傻了眼,雖然他想過很多種在涪州會遇到的情況,但就是沒有想到眼前這一種,因此也自語道:“川軍這是在玩什么把戲!” 特種師的師長紀華城道:“軍長,川軍是不是在玩空城計,但怎么沒人上城樓彈琴泥!” 盡管在實際的歷史中,空城計是子虛烏有的東西,但在這個時侯【三國演義】己經成書近三百年了,空城計的故事也己深入人心。 段鵬瞪了他一眼,道:“什么空城計,都是羅大大亂編的,這樣幼稚的計策也能騙得了你嗎,老馬只要派一小隊士兵進城一眼,諸葛亮就要穿幫了,你也是職業軍人了,當故事聽一聽就完了,還真的信了!” 紀華城道:“我當然不會信,但川軍里沒準有人信啊,要也派一小隊士兵進城去看看!” 段鵬道:“說了半天,就這么一句話有點道理,派一個連進城去看看,但要小心一些。”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七七章 入川之戰(二) 沒過多久,派出的連隊就有人回來告報,城是一座空城,但沒有計,因為川軍早就己經跑光了。 原來得知中華軍從黔江出兵,連取黔江、彭水、武隆三縣,己經逼近了涪州,把涪州的知州鄭印也嚇得不輕,因為涪州巳是四川境內,因此城里的守軍只有兩千多人,而且都是地方的治安軍隊,戰斗力并不強,因此鄭印也趕忙派人向離涪州菆近的重慶求救。 但重慶的知府王澄接剄了鄭印的告急之后,根本就不信,因為現在中華軍正被川軍堵在夔州府一帶的地區,怎么可能突然一下殺到了涪州呢,這絕對是鄭印在謊報軍情。 當然就算王澄相信鄭印說的是真的,也不會出兵救援涪州,因為重慶的駐守兵力也不多,而且涪州離重慶只有一百三十多里的距離,又有長江水道相通,如果中華軍真的殺到了涪州,那么最多兩天,就可以到達重慶,因此一但自己出兵去救援涪州,中華軍分兵來取自已的重慶怎么辦,涪州失守不是自己的責任,重慶有失,那自己可以有麻煩了,重慶是四川兩大核心城市之一,一但失守,吳三桂非殺自己不可,當然不會為了涪州,而使重慶有險。 而鄭印在涪州城里,盼著重慶方面發兵來救援,己是望穿秋水,那知援軍還不見蹤影,中華軍卻己經殺了過來,鄭印在無奈之后,只好放棄了涪州,率軍逃到重慶去了,結果中華軍兵不血刃,就占領了涪州。 這時段鵬部面臨的局面是,向東可以配合夔州的湖廣軍區,夾擊忠州的川軍胡國柱部,向西可以直接進攻重慶,因此段鵬也在認真的思考,下一步的進軍方向。 雖然在這時,中華軍的兩路人馬都己經深入四川境內,并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在整體上是中華軍占優,但現在整個四川的局面十分復雜,中華軍、川軍呈犬牙交錯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雖然駐守忠州的川軍胡國柱部處于中華軍的兩路大軍的夾擊之中,但同樣的,段鵬部也處在重慶和忠州的中間,也是在被夾擊的位置,如果段鵬冒然去進攻重慶,也很有可能被忠州的川軍襲取了涪州,或是黔江、彭水等地,切斷了后勤補給線。 當然如果在這個時候,兩路中華軍能夠互相配合,布置得當,還是大有戰機的,但是由于這個時代的通迅不便利,兩路中華軍在入川之后,幾乎沒有任何聯纟,段鵬還大體知道湖廣軍區部隊的位置,而另一路的主將李牟對段鵬部的進展還一無所知,而相比之下,川軍各部之間的通迅聯絡就要方便得多了,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的地盤。 因此段鵬也認為,在下一步進軍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盡快和另一路的中華軍取得聯絡,互相通氣,才好整體的把握戰局,確定下一步的進攻方向。 現在段鵬部所在的涪州離夔州府的距離并不算遠,雙方的最近點只有二百多里,只是都是中間都是川軍的地區,因此段鵬也派出三批偵察兵,毎批兩人,攜帶三只信鴿,去夔州府尋找湖廣軍區的部隊,爭取能夠和他們取得聯絡,也向他們通告自己的進展,只要是有一批偵察兵能夠找到湖廣軍區的部隊,那么互相之間也就能用飛鴿傳書通信,二三百里的距離,幾個時辰就到了。 在與湖廣軍區的部隊取得聯系以前,段鵬也將中華軍的大隊人馬,也暫時在涪陵江一帶沿岸駐扎下來,嚴守住目前占領的地方,并將中重型火炮,火藥等物都盡快運進川中來。 中華軍的兩路人馬目前還不知道對方的情況,但忠州的川軍胡國柱部也知道自己處于中華軍前后夾擊的位置,因此他也不敢輕舉妄動,而重慶的知府王澄早向成都發去了告急,現在重慶的守軍只有一萬多人,王澄當然就更不敢主動出擊,每天都在城里加強防守,等待成都派來援軍。 三天上后,終于有一批中華軍的偵察兵突破了川軍的地區,將段鵬的信送到了李牟手里,得知了段鵬部的進展之后,李牟也不禁大喜過望,因為現在阻擊中華軍的兵力足有十五萬,差不多是中華軍的近一倍,而且守住了各個險要關隘路口,盡管中華軍有高水平的武器,但發動了幾次進攻,都沒能取得多少進展,李牟正是一愁莫展的時候,另一路的段鵬也成功的攻入了四川,對于李牟來說,立刻就從中發現了戰機。 忠川的胡國柱部,就位于兩路中華軍的夾擊之中,總兵力約有六萬人,如果能夠先殲滅這一支川軍,不禁可以打通兩路中華軍之間的地面聯絡,而且還能給川軍造成重創,并且有望一舉突破川軍的防線,進而收復整個四川省。 不過現在胡國柱部一定也知道了自己的處境,因此也很有可能放棄忠州,退守到墊江去,向渠縣靠隴,重新組織起防線來,這樣雖然兩路中華軍可以取得地面通訊聯絡,但川軍佑防線仍然十分堅固而密集,也不好打。 因此李牟在仔細的分析了現在雙方的兵力分布之后,也制定出一個由兩路中華軍配合作戰,首先殲滅胡國柱部的計劃:首先由段鵬抽出一個師或兩個旅的兵力,搶在胡國柱部的前面,去占領墊江縣,切斷胡國柱部的退路,然后再出動一個軍左右的兵力,從南部進攻忠州;而李牟一方則出動兩個軍的兵力,從北方進攻忠州,并派軍牽制渠縣的川軍,如果胡國柱部己經退出忠州,則占領墊江縣的部隊在墊江阻止,兩路中華軍合力追擊,在墊江縣圍殲胡國柱部。 就在當天下午,段鵬收到了李牟的飛鴿傳書,立刻給李牟發去了回信,表示同意李牟的這個計劃,并約定明天一早,兩路中華軍一起行動。 將信鴿放之后后,段鵬也立刻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出擊,在前一階段的戰斗中,打先鋒的特種兵師幾乎沒有任何損失,而在涪州休息了幾天之后,士兵們的體力也都全部恢復過來,同時大隊的到來,也運進了一批中重型火炮、霹靂火箭等武器,因此全軍基本都保持著十足的戰斗力,一聽說又要出兵戰斗了,全軍的士氣都十分高漲,都希望將攻堅突擊的任務分配到自己的部隊身上。 墊江縣離涪州只有一百多里的路程,因此突襲墊江縣的任務,段鵬仍然交給特種兵師去完成,不過這次帶隊是南京軍區的副司令何沖,段鵬則帶領二十軍,進攻忠州,第七軍剩余的兩個旅,則駐守涪州等地,以防重慶方向的川軍進攻。 而在叧一邊,李牟也出動了湖廣軍區第八軍、二十二軍進攻忠州,甴第十三軍付責牽制渠縣的川軍,這樣兩路中華軍的總兵力約有八萬,而忠州的川軍只有六萬,再考慮到雙方戰斗力的差距,因此這一戰中華軍也可以說是穩cao勝券了。 兩路中華軍幾乎是同時到達忠州城前,但這時忠州己是一座空城,守忠州的川軍早己棄城而逃,不過兩路中華軍到是勝利的在忠州會師了,而段鵬和李牟會面之后,也立刻分頭進軍,追擊川軍。 原來就在中華軍的兩路部隊準備合擊忠州的時候,駐守忠州胡國柱,也收到了吳三桂的將令,命他放棄忠州,立刻撤到墊江縣去駐守,接令之后,胡國柱也松了一口氣,老實說這幾天的時間里,他也相當緊張,因為處于中華軍的二面夾擊之中,翻一翻這幾年來的戰績,還沒有那一支軍隊能夠在這種情況下守住的。 而且胡國柱在忠州雖然修筑了大量的工事,但都是針對北面的李牟部中華軍,而在南面卻并無任何的設防,等于是把自巳的后背完全都賣給了中華軍,如果這個時候,中華軍同時從南北向忠州發動進攻,自己很難抵擋得住,因此在接到了吳三桂的命令之后,胡國柱一刻也沒有耽擱,馬上下令,從忠州撤軍,向墊江縣的方向轉移,因此進攻忠州的中華軍才撲了一個空。 但躲過了中華軍夾擊的胡國柱也沒有想到,在另一路上,中華軍的特種兵師卻比他搶先了一步,占領了墊江縣,而這時的胡國柱部也陷入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極端困境中,而胡國柱這時也無計可施,只好一面向渠縣的夏國相求救,一面向墊江縣發動了進攻。 其實中華軍占領墊江縣,僅僅只比胡國柱部提前了不到一個時辰,因比雙方幾乎就是前后腳的時間到達墊江縣,但就是這一個時辰的差距,造成的結果卻大大的不同,雖然在這時中華軍實際還并未完全控制住墊江縣城內的局面,但墊江縣城內城墻和四門都己經被中華軍占領,因此最終出現的局面就是川軍進攻,中華軍居城而守。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七八章 入川之戰(三) 雖然中華軍也是倉促應戰,連陣地都沒有準備布置,甚致有一個城門都來不及關,但墊江縣畢竟還是一座縣城,有最基本的城墻結構,雖然城墻不夠高,而且大部份都是土胚結構,也不堅固,但對于中華軍來說,這就已經足夠了,何沖分派兩個團的士兵守住墊江縣的城墻,另一個團付責繼續在城里清掃整頓,兩邊都不耽誤。 胡國柱部的川軍中其實也有一萬余支火槍,各種火炮一百余門,單論火器的數量,并不在中華軍之下,但川軍的火槍有九成都是火繩槍,不僅射速慢、射程近,而且在野戰進攻中,幾乎根本就不可能射擊,而川軍的火炮也都是中小型為主,因為四川的交通不便,大重型火炮很難搬運,因此鑄得很少,而且少有的幾門也都被胡國柱扔在忠州,成為中華軍的戰利品了。 中小型的火炮都是以發射霰彈為主,不僅射程短,而且對城墻的殺傷力也不大,因此川軍的火器在攻城戰中的作用并不大,不可能向中華軍那樣,用火炮或是爆破的方式,將城墻給炸塌,只能還是使用傳統的架梯攻城戰術,而中華軍方面就簡單得多了,特種兵所帶的火炮并不多,但線膛的狙擊槍和速射的后填彈槍的比例很高,這些火槍在守城戰中都可以有大作為。 結果在城池的攻防戰一開式,川軍就遭到了中華軍的沉重打擊,在離城墻還有二百余步的距離時,中華軍就用線膛槍對川軍展開了打擊,而且火力都集中在川軍的基層軍官身上,結果一下就被中華軍打死了十幾名中下級軍官,而且隨著川軍靠近城墻,中華軍也在逐漸加強火力,川軍被打得死傷無數,等到川軍推進到離城墻只有五十步的距離時,速射槍也開始發威,一時槍聲如爆豆,密集如雨點一樣,向川軍激射而過,川軍成排成片的被打倒在地,結果還沒等靠近城墻,就終于就己經抗不住,退了下去,而留下的尸體也超過了八百人。 隨后川軍又向墊江縣發動了好幾次進攻,也有二次終于沖到了城墻邊,將云梯架在城墻上,開始爬城,但結果卻是死傷的人數更多,在墊江縣城的城墻下,又堆積了一層川軍士兵的尸體。 一天的戰斗結束后,川軍的損失達到了三千五百余人,而中華軍僅僅只陣亡了十七人,另外有二十二人受傷,整天的戰斗,都進行得十分的輕松。 到了第二天,胡國柱仍然率領川軍,再次向墊江縣發動進攻,雖然通過昨天的戰斗,胡國柱也十分知道,以川軍的實力,幾乎是不可能攻破墊江縣的,但現在自己這支人馬已經成為一支孤軍,根本就無路可去了,另外自己雖然己經向駐守在渠縣的夏國相求援,但遲遲不見他出兵來援,因此援軍也不作指望了,如果不攻下墊江縣,取得一塊立足之地,早晚都將被中華軍殲滅,因此不如拼死一搏,而且中華軍的火器雖然厲害,但火藥總有用完的時候,現在也得不到補給后,等中華軍的彈藥消耗殆盡,說不定自己還有機會的。 其實也不是沒有人來救援胡國柱部,駐守在渠縣的夏國相接到了胡國柱的求援信之后,也立刻帶領三萬大軍,趕來支持胡國柱,但中華軍對這一點早有準備,湖廣軍區的第十三軍就一直守在渠縣通往墊江縣的交通要路,因厸渠縣的守軍出擊之后,走了沒有多遠,就遭到了中華軍的強烈阻擊,盡管夏國相指揮川軍連續發動進攻,但都無法攻破中華軍的防線,結果雙方激戰了一天,夏國相部傷亡了四千余眾,而且又無法突破中華軍的防踐,只好又領著人馬退回到渠縣去駐守。 而胡國柱當然不知道夏國相是受到了中華軍的阻擊,才沒能趕來救援自已,當然就算是知道了,結果也不會有什么變化,反正是孤軍無援,只能靠自己拼一把。 結果在這一天,川軍的攻勢更猛,當然傷亡也就更大了,僅僅是在上午的戰斗中,川軍的傷亡就超過了二千人,而到了下午,川軍繼續進攻,但中華軍的火力依然不見減弱,也令胡國柱十分沮喪,中華軍到底帶了多少彈藥,能夠一直堅持到現在。 其實胡國柱到是有些高估了中華軍,由于這一次是輕裝出擊,因此中華軍攜帶的彈藥并不多,到了這個時候,全軍彈藥的消耗己經接近了八成,最多只能再維持一個時辰,只不過中華軍的射擊非常均衡,使川軍絲毫也感覺不到火力有所減弱。 不過中華軍的士兵到并不擔心彈藥用盡,因為彈藥打光了,那就拼刺刀唄,中華軍從來都不怕打白刃戰。 但至少在這一次戰斗中,用不著拼刺刀了,因為就在這時,李牟和段鵬帶領著大隊人馬,己經趕到了戰場。 其實中華軍的大隊人馬趕到戰場己經有一會兒了,但因為發現戰場的局面并不壞,守城的特種師完全還能再撐下去,因此李牟和段鵬并沒有急于發動進攻,而是將帶來的三個軍充份展開,分別從三個不同的方向包圍上去,同時發動進攻,力求全殲胡國柱部的川軍。 果然在中華軍向川軍發動進攻之后,胡國柱就發現,自已的人馬己經被中華軍三面包圍,而剩下的一面就是墊江縣城,川軍根本就無路可逃了,同時守在墊江縣城里的中華軍見自已的援軍到了,也打開城門,出城參戰,結果川軍成了四面受敵。 川軍的人數、素質、武器等各方面本來就都不如中華軍,雖然說中華軍是遠路而來,兵力疲憊,但川軍也是連續兩天攻墊江縣,也好不到那里去,同時雙方的士氣更是不在同一個程面上,一方久攻不下,損兵折將,士氣低落,而另一方因為連戰連勝,士氣正旺,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雙方接戰還不到一個小時,川軍就全被中華軍殺得大敗,但全軍都被中華軍包圍,也無路可逃,因此剩畬的川軍士兵紛紛請降,而川軍的主將胡國柱在混戰當中,被中華軍的流彈打死。 這一仗也是中華軍入川以來,和川軍進行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斗,中華軍以九萬大軍,圍殲了川軍的六萬人馬,殲滅川軍二萬三千七百二十三人,擊斃主將胡國柱,俘虜三萬六千八百五十二人,而中華軍自身,只陣亡了士兵七百二十七人,傷五百四十三人,從戰果上來看,絕對是一場一邊倒的戰斗。 胡國柱部的川軍,也川軍的主力軍隊,全軍覆沒之后,川軍也遭到了一次重創,另外中華軍占領了忠州,也使兩軍完全建立了聯絡通迅;而墊江失守,也使吳三桂以順慶府、重慶府兩地建立防線,阻擋中華軍進攻的計劃徹底失敗,而整個四川的局面,己經完全倒向了中華軍這一邊。 隨和李牟和段鵬商議決定,趁勝進軍,馬上進取重慶,只要在攻占重慶,那么收取四川全境,也就指日可待了。 進攻重慶的戰斗,將由段鵬來指揮,而為了加強段鵬的兵力,李牟也將湖廣軍區的第二十二軍交給段鵬暫時指揮,而自己率領第八軍,由墊江縣向西進攻,連續攻取了鄰水縣、廣安州、合州、銅梁縣等地,不禁徹底切斷了順慶府和重慶府的聯系,同時也切斷了重慶的守軍向成都的退路。 而在此同時,段鵬也率領大軍,向重慶發動了進攻,不過也就在這時,吳三桂派遣的大將馬寶和郭壯圖兩人領五萬人馬,趕來増援重慶。 這支持軍來得比較晚,如果早來幾天,戰局也許就不一樣了,因為川軍就可以從重慶出兵,進攻涪州、武隆等地,截斷段鵬部的補濟線,這樣也使戰局更加復雜化,胡國柱部也許還能逃出來,但川軍的主力軍隊都集中在夔州府一帶地區,吳三桂一時湊不出五萬大軍來,只能從其他各地調遣人馬,結果晚了幾天,胡國柱部也己全軍覆沒了,而且這時中華軍己經對重慶完成了包圍。 但知道川軍的援軍趕來之后,段鵬決定先打援軍,再攻重慶,使用中華軍慣用的圍城打援戰術,因此留下何沖帶著二十、二十二軍繼續圍困重慶,而自己帶領第七軍,與李牟派來的第八軍的一個師合兵,總計集中了三萬七千多人馬,在重慶西面的壁山地區附近設伏。 結果馬寶和郭壯圖率軍從這里經過的時候,伏兵從左右殺出,立刻就將川軍的援軍殺得大敗,當場陣亡二萬余人,俘虜也有六千余眾,主將郭壯圖死于亂軍之中,而另一名主將馬寶只好帶領著殘兵,又逃回到成都去了。 而重慶的知府王澄得知援軍全軍覆沒之后,也知道大勢己去,因此開城向中華軍投降,就這樣四川的兩大核心城市之一的重慶,已經被中華軍攻占了。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七九章 封王的風波 就在中華軍向四川發動進攻,攻取了四川重鎮重慶的時候,在另一條戰線上,也同時向貴州展開了軍事行動。 其實按照原定的計劃,中華軍對貴州的進攻應該是在進攻四川之前,因為為了勸降吳三桂,用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在四川發動進攻,而貴州的軍事行動一直拖到了四川取得重大成績之后才開始,最主要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大西軍遲遲沒有出滇參戰。 按商毅的計劃,是希望等大西軍出了云南,進入貴州之后,才向貴州發動進攻,這樣把大西軍引出來,仗也要好打一些,另外也是想在貴州給大西軍一個重創,然后才好對他們進行招降。 而且經過了勸降吳三桂的失敗之后,商毅也認識到,這個時代的觀念和自己穿越之前的那個時代有很大的區別,在自已穿越之前的那個時代,雖然兼并的戰爭,但各國內部政治斗爭同樣十分激烈,不過大家基本都能尊守一個游戲規則,就是一但發現大勢已去,或是自己控制不住局面了,無論是國家首腦還是政黨的首腦,都會主動宣布失職認輸,極少有人死撐著,因為越是死撐,下場就會越慘,還不如極早放手,和和氣氣的收場。 但在這個時代的人往往都喜歡死撐下去,基本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主,清朝是如此,吳三桂也是如此,因此商毅才打算,先用槍炮說話,給大西軍一個重創,再談投降,于是才一次等著大西軍出兵貴州。 只不過讓商毅沒想到的是,等了一個月,大西軍一直都沒有出靜,到并不是因為大西軍的首領不想出兵,孫可望、劉文秀等人都清楚,如果能夠把和中華軍作戰的戰場設在貴州,就可以在云南前面樹起一道屏障來,保證云南的安全,這樣戰略縱深和回旋的余地也就大得多少,但永歷朝廷對他們所封的官職爵位太底,令孫可望非常不滿,因此才遲遲沒有出兵。 因為現在的大西軍是以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人共掌大權,因為孫可望年長,資歷較深,因此才被推為盟主,但基本的事情還是要三人一起商議,才能決定。 但隨著大西軍在云南站穩腳跟,孫可望的野心開始膨漲,想自己獨攬大權,在平定云南的時候,孫可望借演武場升旗事件,把劉文秀打了一百軍棍,然后又命劉文秀帶罪立功,以確立和提高自己在全軍中的領導地位,但劉文秀、艾能奇都手握重兵,孫可望也不能輕易動搖他們的地位,而這一次歸順永歷朝廷,一方面是大勢所驅,大西軍不是倒向南明,就是倒向南京,而在另一方面,孫可望也想通過永歷朝廷加封,使自己的爵位高于其他二人,這樣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節制劉文秀、艾能奇,然后慢慢削減他們的勢力,使自己逐步取得全軍的控制權。 因此在派楊畏知與永歷朝廷示好的時候,孫可望也為自已請求,封自己為秦王。 但當時就遭到了永歷朝廷的許多大臣反對,因為執政大臣都擔心大西軍參與永歷朝廷,會削弱自己的勢力,因此也拖了下來,甚致還有人聲稱“孫可望賊也,不可以封,楊畏知為賊游說,請朝廷收之!” 后來永歷朝廷被中華軍趕到了貴州,元氣大氣,而且中華軍逐步逼進,于是在朝臣中有不少人開始改變立場,贊成封孫可望借以收大西軍余部為己所用,但在俱體的封號上,又開始爭論起來,工科左給事中金堡就幫出明朝祖制無異姓封王例,力爭不可,甚至連續七次上疏,拚命反對,大學士嚴起恒也堅持拒絕封孫可望為秦王,上疏聲稱:“可望名雖向正,事非革心,朝廷毋為所愚!” 而楊畏知以明朝舊臣、孫可望使者的雙重身分,盡力向永歷朝廷陳明利害:“孫可望兵強,可藉為用,何必可惜一封號,不以收拾人心,反自樹敵!” 另外也有人贊成楊畏知的意見,建議可以退一步,封孫可望為郡王,并又提出可以在封爵的同時,趁機挑撥大西軍各將領之間的關系,建議朝廷封孫可望為郡王,命其居守云南;封劉文秀、艾能奇為公爵,并偷使人告之兩,本來也打算封他們為郡王,只是被孫可望阻止,能兩人率軍滇,立功之后,即封王爵,這樣不禁可以使兩人和孫可望分心,同時也可以利用王爵,激勵兩人為永歷朝出力,同時還可以讓兩人上疏,請封馮雙禮、白文選等大西軍的部將公候爵位,使諸將感劉文秀、艾能奇之恩,而離心于孫可望,造成大西軍內部分裂,便于永歷朝廷控制等等。 結果爭了兩個多月,最后永歷朝廷作出決定:封孫可望為景國公,賜名朝宗,劉文秀寧侯,賜名若琦;艾能奇安侯,賜名時泰,讓楊畏知回云南去向復命。 那知就在這個時候,又出了一個大弊漏,永歷朝廷的權臣陳邦傅本是廣西的地方將領,在廣西頗有些地方勢力,因此永歷朝廷在桂林建都時,陳邦傳仗著自已的地方勢力,和馬吉翔等人結成同黨,與丁時魁、瞿式耜、何騰蛟等人爭權奪利,但永歷朝廷逃到貴州之后,陳邦傅失去了自己的根據地之后,勢力大跌,于是打算拉隴孫可望,借大西軍的聲勢,幫助自己繼續爭權。 于是陳邦傅趁永歷朝廷對孫可望封王之議未決的空隙,用黃金鑄造了一顆重達百兩的“秦王之寶”大印,又偽造永歷帝敕書,派自己的親信胡執恭,冒充朝廷使臣,前往云南封孫可望為秦王,還封劉文秀、艾能奇為國公。 孫可望當然不知道永歷朝廷的腐敗紛爭一至于此,還信以為真,對胡執恭送來的敕書和“秦王之寶”大印極為滿意,于是安排了隆重的儀式,親自郊迎使者,集結文武和百姓,大庭廣眾之下,以臣子的禮儀,先五拜叩頭,舞蹈稱臣,然后才接受了秦王之封,并率其劉文秀、艾能奇二人并三軍士卒各呼萬歲;隨后孫可望立刻就以秦王的名議升座,受劉文秀、艾能奇,大西軍的眾將并三軍士卒慶賀;接著又把敕書謄黃布,告云南各地,歡慶三天。 那知孫可望高興了沒兩天,楊畏知等人就回到昆明,才知道自已實際被封的,不過是景國公,而且連劉文秀、艾能奇都被封為國公,三人的爵位是一樣的。 孫可望自然是惱怒異常,立刻找來胡執恭當面尋問,而胡執恭一口咬定,因為大臣們都不愿封孫可望為王,因此朱由榔與其母親太后兩個人秘密商議鑄王印與孫可望。 孫可望也不是傻子,一聽就明白了里面的套頭,立刻下令,將胡執恭關押起來,但這時孫可望己經接受了陳邦傅、胡執恭假造的敕印,舉行了隆重的受封典禮,弄得云南軍民皆知,現在也是騎虎難下,于是又命楊畏知將這兩份敕封的詔書帶回去交給永歷朝廷,假裝糊涂,表示自己接到了兩份敕封,不知真假,請朝廷定奪,但同時也說明,自己在接到秦王敕印后已經鄭重宣布,大小官員和軍民都已祝賀等等,其實就是希望永歷朝廷將錯就錯,再改封自已為秦王,這樣也給自己樹個梯子好下。 其實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補救辦法,但永歷朝廷的大臣們本來對封孫可望為公爵都十分免強了,怎么可能答應封孫可望為王呢,這一次又是金堡首先發炮,上疏言:“可望應否封王,臣為祖宗守法,即使白刃臨臣,臣惟執不封之議!”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出于爭權奪利的考慮,還有不少人是懷著陰暗的心理,自己混了十幾年,連個候爵、伯爵都沒撈著,而孫可望本來是個反賊,現在打賊皮扒了,立馬就封了王,這也太不公平了吧,因此一定要反對,堅決后反對。 當然也有一部分大臣出于現實考慮,貴州督師朱天璘上疏勸說朱甴概:“孫可望盤據云南,怎能禁止他自立為王呢,如果恩出朝廷,正可得其效力,假如他先行一步,執送胡執恭入朝誅之,則顯得賞罰之權倒置,不如封他為王,免生他變!” 其實朱甴概對封不封孫可望為王到是無所謂,只是反對的人太多,又搬出了祖制這面大牌子,他也沒有辦法,競朱由榔并不強勢的皇帝,因此最后決定,封孫可望為平遼王,按明朝的爵位制度,一字王為親王,最尊,二字王為郡王,次之,而劉文秀和艾能奇也認為見好就收吧,勸孫可望接授永歷朝廷的策封,郡王就郡王,反正也可算是王爺了。 但孫可望己經以隆重的禮節慶賀過自己受封秦王,現在平白無顧的從親王降到了郡王,孫可望的惱火也是可想而知的,而且現在外面的形勢他也清楚了不少,知道永歷朝廷已經到了山穿水盡的地步,居然還要擺出一付正統朝廷的架式,連個名議的王爵都不肯封給自已,因此孫可望也擰上了,不封秦王,我就不出兵,等中華軍打到了貴州,看你們怎么辦。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八零章 進取貴州 就在永歷朝廷和孫可望為了封一字王、二字王扯皮拉筋的時候,南京政府將這場封王的風波也在報紙上進行了詳細的報導,一般的軍民人等也都當個笑語看,而官員們看了,只覺得又好笑又好氣,這都到了什么時候了,還在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論不休,而向黃宗羲、史可法、吳甡等曽在明朝為官的人看了,在好笑之余,甚致還覺得可悲,看到眀朝真的是氣數已盡于。 不過這時中華軍在四川戰場己經攻取了重慶,而貴州戰場也不能再等了,因此統戰部也修改了計劃,決定在大酉王未出滇之前,先攻占貴州,迫使大西軍出兵,在貴州、云南的接壤地區和大西軍作戰。 而這時駐守在貴州邊境的中華軍江西軍區也都等得有些不奈煩了,因為原本是江西軍區和南京軍區一起駐守在貴州、湖南、廣西邊境地區,而這時南京軍區已經被調入川作戰,而且連續立功,江西軍區的各部隊將心里當然也都有些著急,什么時侯才能輪到自己的。 司令員羅遠斌嘴里雖然不說什么,但心里同樣也頗為焦急,因為江西軍區是唯一一個沒有參加中原大戰的軍區,現在其他四個軍區的司令員都因為中原大戰和以前戰斗功勞,晉升為上將,只有自己還是一個中將,也令羅遠斌覺得臉上無光,而且對南方作戰的第一階段,江西軍區只是攻取了廣西,還把永歷朝廷給放跑,而另一路以南京軍區為主力的部隊卻連下福建、廣東兩省,抓住了紹武、永安兩個朝廷,相比之下,羅遠斌也頗覺自己還是差一些,因此也希望在第二階段的戰斗中立幾個漂亮的戰功。 因此在接到了統戰部下達的命令之后,羅遠斌立刻下令全軍出擊,向貴州發動全面進攻。 在前一階段的戰斗中,中華軍己經攻占了貴州省北部的銅仁府,因此中華軍對貴州的進攻分為三路進行,西路軍甴第十六軍擔任,甴銅仁向西,攻取貴州與四川接壤的播州宣憵司,赤水衛,切斷貴州省和四州省之間的聯系;東路軍甴第十二軍擔任廣西羅甸縣出兵,由南向北進攻貴陽府的南部,截斷永歷朝廷向云南逃跑的路線;中路軍由羅遠斌親自指揮第二軍,由銅仁府出路,向西南進攻貴陽府,準備首先攻破貴陽府,消滅永歷朝廷,然后再平定整個貴州省。 在清廷的第二次南征失敗以后,永歷朝廷就一直擁有廣西、貴州二省,也是南明各朝中,地盤最大的,但永歷朝廷的重心一直都廣西,對貴州以原偏沅巡撫李干德為巡撫,派宗室朱容藩總督軍務,楊喬然、江而文為布政使、按查使,主持貴州的地方政務。 但永歷朝廷對貴州省的控制并不強,貴州省實際是甴幾名地方武將各占一方的控制,分別是錦江侯楊展,控制貴州北部的銅仁、思南、鎮遠等地區,貴州總兵皮熊,控制著貴州東部的黎平府、都勻府地區,參將王祥控制著貴州西部的普安州,安南衛地區,原明軍偏裨侯永錫,據守鎮寧州,原明朝游擊將軍馬應試,占據安順府,袁韜、李占春占領赤水衛、畢節衛;而永歷朝廷的撫臣官員能實際控制的,只有貴陽府、貴陽宣慰司等一帶地區,各軍閥擁兵多則數萬,少則數千,稱雄一方,永歷朝廷根本就管不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