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節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不過多爾袞畢竟不是好糊弄的人,雖然李杜國說得信心十足,但怎么聽,多爾袞也覺得心里沒底。畢竟中華軍的海上戰斗力擺在那里,連續發動了兩次海外戰爭,這可不是說著玩的。而龜甲船僅僅只輝煌過一次,還是在五十多年以前,這兩下一對比,也不難得出結果來,和中華軍交戰,龜甲船多半也是勝多負少,因此多爾袞也沒有答應李杜國的請戰。 而鄭芝龍見激將不成,又向多爾袞建議,如果只靠自行造船,海軍在短期內難以有大的發展,因此向荷蘭人買船,不失為一條發展海軍的捷徑,當然鄭芝龍知道,從荷蘭人那里買來幾條船,其實也是與事無補,但這樣做的目標,是希望與荷蘭人建立關系,希望能借助荷蘭人的力量,幫助自己出逃。 這個時候,清廷通過北京的傳教士,和荷蘭人、葡萄牙人都取得了聯系,但躉希望能從他們那里購買槍炮,并雇請人員幫助清廷監造火炮。但談判進行的很不順利,首先是葡萄牙人對清廷并不感興趣,他們能夠守著澳門進行貿易就足夠了,而且北京也離澳門太遠了。 荷蘭人對此到是很感興趣,不過荷蘭人的胃口也不小,要求租借天津或者是遼東地區的某一處地方,或勃海灣里的某一島嶼,作為通商口岸,做為幫助清廷的條件。 其實如果清廷真的和荷蘭人通商,也確實可以增加不少收入,因為關外的獸皮、人參等土特產也是很有競爭力的商品,后來張家口——察哈爾一線的貿易,也是以皮革、土特產為主。多爾袞也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但他對海外的世界確實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因此只允許荷蘭人的商船停靠天津,進行貿易,但不允許荷蘭人租借地方,并且對貿易條仵也有諸多限制。而荷蘭人又要求在天津建立自已的商館,也被清廷拒絕。 眼看著雙方就要談崩了,但就在這時,商毅占領了呂宋群島,也給清廷和荷蘭人的談判帶來了一線轉機。 呂宋群島的易手,讓荷蘭人意識到,自己在亞州的利益將面臨的重大的挑戰,荷蘭人當然不愿看到中國一步一步的坐大,因此也在想方設法的限制中國的擴張。對中國大陸的局勢,荷蘭人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知道商毅正在和中國北方的滿族打仗,因此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決定采用扶植清廷,牽制商毅的力量,使商毅沒有精力向海上擴張的策略來。 于是荷蘭人也主動和清廷取得聯系,放棄要租借通商口岸和開設商館的要求,只要清廷能夠允許荷蘭商船靠岸經商就可以了。愿意賣火槍、火炮給清廷,并可以幫助清廷監造火器,甚致是幫助清廷訓練軍隊等等。 這樣的條件,多爾袞當然也沒有理由不答應,而且允許荷蘭商船靠岸經商對清廷也有好處,因此雙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的協議。而這時鄭芝龍要向荷蘭人購買戰船,多尓袞也認為可以,反正火槍、火炮都已經從荷蘭人那里買了,再加幾條戰船也沒什么。同時也提出,再聘用荷蘭工匠,幫助清廷監造戰船,并訓練水軍。 清廷買得越多,就越能増加清廷的戰斗力,同時還能狠賺清廷一筆。另外派遣軍官幫清廷訓練軍隊,還可以利于雙方的戰爭,了解中華軍的戰斗力,荷蘭人當然也全都答應了下來。 談判是在順治五年(1648年)年底談成的,正好是在丁亥之變發生的前幾無,而到了順治六年二月,荷蘭將談好的一千支火繩槍,二百支燧發槍,還有六十門火炮,和四艘帆船送到了天津,隨行的還有工匠十五人,軍官士兵二十七人。 火繩槍和火炮,都是老式的款式,基本都是荷蘭準備汰淘的裝配,四艘帆船都是五百到六百噸之間,服役時間都超也了十五年,有一艘甚致達到了二十二年。這個時代的風帆船一邊的服役時間大約在二十到二十五年左右,因此這四艘帆船實際也都是快退休了的。只有二百支燧發槍才算是時興貨。荷蘭人從中確實大賺了一筆。清廷當然也沒有看出來,結果雙方都是皆大歡喜。 雖然在驗貨的時候,鄭芝龍看得船的問題,但非常眀智的沒有說破,因為整談判的過程,清廷都是在傳教士的幫助下完成的,沒有讓鄭芝龍參與。而且荷蘭派來了工匠和官兵,鄭芝龍也覺得,還有希望。 而這一次荷蘭人到來,還帶來了一個日本的使團,要求面見清廷。 第五卷 飛天篇 第四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 不過這一次清廷的判斷并沒有錯,在二月十五日,商毅下令海軍部總司令成鋼,由他率領艦隊北上,向清廷設在天津衛大沽口的海軍基地,發動進攻,這也是后世被認為是南京政府向清廷發動進攻第一戰。 商毅之所以選擇海上進攻為發動對清廷的第一戰。因為通知南京布置在北京的情報人員的工作,商毅對清廷的海軍發展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現在南京政府和清廷的軍事對比來說,領先優勢最大的,還是海軍。可以是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因此海軍也是取勝把握最大的。 另外從政治影響力來說,這是南京政府主動發起的對清第一戰,不僅要打贏,而且要贏得飄亮,這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鼓舞自己的士氣,打擊清廷的銳氣,如果贏得免免強強,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或者自身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這樣的結果都不理想。 而從戰略上來說,盡管清軍的海軍實力并不強,但只要是清廷有海軍存在,商毅就必須對自己的海岸線加以保護,以防清軍從海上發動襲擊,盡管清軍釆用這種戰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這樣的一味防守,顯然不是商毅風格,主動出擊,首先將敵人的危脅解除掉,這才是商毅喜歡的方式。而且反過來說,一但伏波軍消滅了清廷的海軍,也能夠牽制住清廷布守在渤海灣以及遼東半島的十幾萬大軍,從而也能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同時還可以根據正面戰場的戰況,再度對清廷發動登陸作戰,從天津一帶登陸,直插北京,或是登陸遼東,再取盛京。 出于這些綜合因素的考慮,商毅才決定,將這第一戰的任務交給海軍。 成鋼接到商毅的這個任務之后,心里也十分激動,雖然伏波軍近兩年來,連繼打贏了日本和馬尼拉兩戰,相對于這兩年一直在韜光養晦的虎賁軍來說,算是出盡了風頭,但在對清的戰場上,伏波軍除了在兩年前突襲遼東的一戰之外,實在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戰績來。 而且就是突襲遼東的勝利,也是當時海陸兩軍聯手才取得的,因此在中華軍里依然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別看伏波軍現在鬧騰得很歡,但等打起清虜的時候,就要靠邊站了,還得看我們虎賁軍的。而這一次商毅將對清首戰的任務交給海軍部,伏波軍上下也無不歡欣鼓舞,也都決定要打好這第一戰,為中華軍開一個好頭,同時也證眀,在對清作戰中,伏波軍同樣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這一次出戰,將出動伏波軍第一分艦隊的全部戰艦,又從第五分艦隊分艦隊抽調十五戰船,出航北上,然后在登州匯合駐守山東的第二分艦隊,組成聯合艦隊,雖然這一次是在近海作戰,在登州還有一個基地,可以提供補給,因此并沒有出動后勒運需船,但各種戰船相加,也達到八十三艘,其中主力戰船為五十三艘、輔助戰船為二十三艘、飛剪船七艘。千噸以上的戰船共有八艘。 另外在出兵之前,商毅也寫信給福建紹武朝廷的鄭成功,通告他南京將向清廷發動進攻了。這兩年來,鄭成功一直都在泉州駐軍,招兵買馬,打造戰船,現在部下的人馬己有七八萬余眾,各種船只二百余艘,只等著商毅大舉北伐,好率軍和商毅一起出戰,好為母親報仇,因此聞迅之后,也親自率領三十二戰船,趕到杭州,和聯合艦隊一起出航北上。 其實這次出兵有沒有鄭成功的艦隊助戰,并不影響最后戰局的勝負,但因為在此前商毅曾經答應過鄭成功,一但出兵北伐攻清,必然叫上鄭成功,一同出兵。而另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是,鄭成功出兵之后,商毅和鄭成功也正式結成抗清聯盟,現在紹武朝廷的主要軍事力量都在鄭成功手里,因此也就不必擔心紹武朝廷在背后搗亂,同時還可以借助鄭成功的兵力,牽制住廣東的永安朝廷。這樣一來南明的三個朝廷,一下子去掉了兩個,就算永歷朝廷在有什么動作,江西軍區也能夠輕易對付了。 就在二月二十五日,伏波軍和鄭成功組成的艦隊從杭州出航,一路北上。因為這一條航線伏波軍已經走了無數次,而且這時海上也無風浪,因此也是一路通暢無阻,在三月二日,艦隊到達登州的海軍基地。 三月三日,加入第二分艦隊之后,達到一百一十余艘的龐大艦隊,橫穿渤海,再一次從海上直逼天津衛而來。算起來這也是中華軍的艦隊第三次從海上進攻天津衛了。 自從上一次中華軍從海上突襲了遼東和天津衛之后,清廷在天津衛也加強了駐守,而大沽口就是天津衛最主要的要塞,因為大沽口是海河的入海口,地勢平坦,水緩港深,不僅適合進行登陸作戰,而且千噸以下戰船還可以由海河逆游而上,直接進攻天津衛,前兩次中華軍從海上突襲天津,都是在大沽口登陸的。 因此清廷的海軍基地就設在天津衛的大沽口處。并在大沽口的兩岸各修建了兩座炮臺,共計布置各種火炮一百八十余門,毎一座炮臺分為兩層,各布置火炮四十到五十門不等,其中紅衣大炮的數量為一百一十二門,分別四千斤以上的紅衣大炮為二十門,三千六百斤紅衣大炮二十四門,三千二百斤紅衣大炮三十二門,二千七百斤紅衣大炮三十六門。火力幾乎可以覆蓋整個海河入海口的海面,從海面攻擊的目標進入海岸炮兵的視野中,立即就會變成火炮射擊的靶子。 駐守炮臺的清兵為三千人,而就距離炮臺不足五十里的地方,就是天津衛,駐扎著二萬余清軍,一但海岸告急,天津衛的駐軍就能在一天之內,給海岸予增援。另外在港口里還停泊著一百多艘各種戰船,雖然都是一些小船,但如果能夠配合炮臺上的火炮,依然不容小視。由其是現在清廷新購進了四艘荷蘭的戰船,也使艦隊的戰斗力有了相當的提升。 荷蘭派來幫助清廷訓練水軍的教官到達大沽口之后,雖然對清廷海軍的戰船,人員,火力不屑一顧,認為這是一支還停留在十五世紀里的海軍,但對大沽口的防御力卻贊不絕口,認為足以抵擋一百艘戰船的進攻。因此多爾袞對大沽口的防御力還是非常放心的。 就在三月五日清晨,清廷的巡哨船首先發現了在大沽口的東方出現了大量的艦隊,因此立刻向海軍基地發出了回報。 鄭芝龍雖然受到清廷的多方猜忌,但在名議上,他依然還是水軍的最高將領,因此在接報之后,也立刻下令,招集海軍諸將商議應對的戰術。 而朝鮮的客藉將領李杜國一聽,立刻出列,向鄭芝龍請戰,要求帶著龜甲艦隊,去迎戰中華軍的海軍,并且不信誓旦旦,一定要取勝。自從龜甲艦隊組建之后,李杜國也自認為可以憑著這支龜甲艦隊縱橫海上,因此一直都想找個機會在戰場上去大顯身手,再顯先祖的神威,但多爾袞雖然對龜甲艦隊贊賞有住,但卻一直都不許李杜國出戰,也讓李杜國十分郁悶,現在終于等到機會了,中華軍主動進攻到到大沽口來了,當然不會放過。 其實鄭芝龍早就想讓李杜國出擊,去和中華軍的海軍打一仗,讓李杜國知道一下,龜甲船早就已經過時了,省得他整天在自己耳邊宣揚龜甲船有多么了不起,同時等李杜國慘敗之后,多爾袞也就會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對自己的限制,也會放松一些,這樣一來,自己也就有機會了。另外如果出戰的話,自己說不定還有機會從清軍這邊逃脫。 當然鄭芝龍也不能表現出自己極力贊同出戰的意圖來,相反還假意勸阻李杜國,但在李杜國的再三要求下,最后才十分免強的同意出戰。 而荷蘭的教官只付責平時訓練水軍,并不能參加水軍的聚議,因為清廷對荷蘭人同樣也十分防備。因此在決定出戰之后,鄭芝龍才派人通告荷蘭的教官,讓他們隨艦隊出戰。但荷蘭人接令之后,立刻就表示自己只是付責訓練水軍,并不是雇傭軍,因此沒有幫助清軍戰斗的義務,而拒絕出戰。 其實荷蘭人比鄭芝龍更清楚,清軍水軍的戰斗力,根本不足與中華軍相比,守在基地里,依靠兩側的炮臺,還可以與中華軍相抗衡,出去迎戰,只是死路一條。荷蘭人當然不想白白為清軍送死。 荷蘭人不愿意隨軍出戰,鄭芝龍到也沒有強求,當時立刻下令,由李杜國帶領龜甲艦隊,為先鋒船隊,自己率領六十艘其他戰船,作為第二梯隊,隨后接應,而剛購買的四艘荷蘭戰船也全部出戰,其中最大的一艘船,也被鄭芝龍當做自己的旗艦。 不過在登船之后,鄭芝龍的身邊立刻有人勸告他:身為全軍的主將,不可親身試險,因此鄭芝龍只在后面指揮作戰,千萬不要親自沖鋒陷陣。 鄭芝龍當然知道,雖然表面上是關心自己的安危,但實際上還是在防范著自己,看來逃脫的希望不大,只能見機行事了。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五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 “龜甲船?清軍這是從那里淘來的古懂貨?” 成鋼放下單簡望鏡,實在是覺得有些不可理解。龜甲船他當然是知道的,但那是五十多年以前的玩意了,經歷了這么多次海戰以后,成鋼也對海戰有了相當程度的理解,因此一眼就能看出來龜甲船的弱點。而且經過了商毅的熏陶之后,成鋼也深深懂得了這樣的道理,世界是在向前發展的,并不是一成不變。在過去了五十多年以后,海戰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龜甲船這種東西,當時或許可以稱雄一時,但現在早就已經過時。清廷的海軍居然還拿出這種東西來出戰,成鋼心里也覺得十分可笑。 不過雖然是這樣想著,但成鋼的命令卻絲毫也不慢,立刻向艦隊下達了迎戰的命令。 聯合艦隊中立刻分出了三支艦隊,中路艦隊由二艘二級戰列艦,八艘三級巡洋艦,五艘四級逐驅艦組成,以“之”字型的航線行駛,正面迎擊清廷的龜甲艦隊。而左右兩支艦隊分別由一艘二級戰列艦,四艘三級巡洋艦,四艘四級逐驅艦,三艘五級護衛艦組成,分別從左右兩翼迂回包抄過去。但三支艦隊全部都是按縱隊排列。 清廷的艦隊排出的是雁形陣,以三艘體形較大的龜甲船組成一個三角形為核心,其余的戰船都分別向兩側展開,形成一個大巨的箭頭形態,但橫向的寬度達到了三百余步。 而李杜國就在正中的座船上,雖然自己的戰船數量要比對手少得多,但他依然信心十足的帶領著船隊,向中華軍的艦隊逼近過去,同時在頭腦中已經開始想象著等一會兒自己如何率領著船隊,大破敵軍。 就在這時中華軍的船隊首先發起了進攻,擔任正面迎戰敵軍小隊的首艦是二級戰列艦豼貅號,開始炮擊,第二層甲板的十六門火炮一起開火,率先向清軍發出了怒吼聲。 “轟——轟——轟——轟——” 在一連串火炮的轟鳴聲之后,在清軍戰船附近的海面上立刻升起了十余水柱,直沖天空,面清軍艦隊中,有兩艘龜甲船被炮彈擊中,不過覆蓋了鐵甲的船體確實要比一般的戰船堅固得多,盡管甲片被炮彈擊中之后,凹下去了一大塊,但畢竟沒有被擊穿。但也引起了船身的一陣巨烈搖晃,里面的清兵站立不穩,大部份都率倒在船甲板上。 清廷的龜甲船也紛紛開火還擊,但這時雙方的距離有三百多米。但由于龜甲船的體形太小,裝配的都是中小型火炮,射程根本就不足,幾乎大部份的炮彈都離著還有一定的距離,就落到大海里,就算有少數幾顆擊中的中華軍的戰船,但也是強弩之末,造不成什么損傷。 因為龜甲船本質上還是一種近戰型的戰船,配備的武器大半的是火箭,噴火筒一類,只有接近到對方三四十米的時候,才是龜甲船最理想的攻擊距離,可以利用火箭、噴火筒直接燒敵軍的戰船,而自身的鐵甲又可以抵擋敵軍同樣的手段進攻,因此在海戰中大占優勢,當年的李舜臣就是這樣使用龜甲船,往往可以一擋十。但在這時的海戰中,交戰距離已經擴大到數百米以上,而龜甲船無法裝配重型火炮,使當年的優勢,也變成了絕對的劣勢。 只有三艘體形較大的龜甲船上,各裝配了四門二千四百斤的紅衣大炮,有兩門是設在船首的位置,還能夠對中華軍的船隊造成一定的危險,但首輪的六發炮彈無一擊中目標,全部都落進海水里。相反還因為紅衣大炮的反作用力,震船體搖擺起伏不定。 因為這三艘龜甲船雖然體形較大,但只是相對其他龜甲船而言,長度不超過四十米,寬度也只有五六米,重量約在五百噸左右,但這是加上了甲片的重量,其實也只相當于中華軍的五級護衛艦大小,用這樣的戰船發射紅衣火炮,確實有一些吃力。而且在龜甲船上的火炮又沒有使用炮車和反震一類的裝置,因此所受的反作用力確定不小。 紅衣火炮發射之后,還需要進行相當一段時間的準備,才能夠重新發射,而這時中華軍的戰船幾乎都進入了自己的射程,因此各船上的火炮都紛紛開火,一時間海面上硝煙大漲,炮聲轟鳴不斷,炮彈一輪接著一輪,盡向清軍的龜甲船激射過去。 而由于距離太遠,清軍的還擊幾乎毫無力量,結果完全陷入了下風。盡管龜甲船的防御力要比一般的戰船強一些,但也僅僅只是在木質的船體外面覆蓋上一層鐵甲而己,并非真正的鐵甲艦,因此也架不住火炮的輪番轟炸,有好幾艘龜甲船已被炮彈擊穿了船體,將鐵甲擊穿了幾個大洞,碎裂的鐵片和木屑四散飛濺,船內的清兵傷死無數。而且有兩船都已經進水,開始下沉了。 李杜國完全沒有想到,戰局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在他的想象中,應該是龜甲船大顯神威,以自己的鐵甲抵擋住敵軍的進攻,然后用火箭、噴火筒等武器將敵艦一艘一艘的燒毀才對。誰知道自己根本就沒有靠近敵軍的機會,而且對手的火炮實在太過猛烈了,鐵甲雖然不說完全沒有用處,但和自己預想中的相比,還是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此李杜國心里也不由十分了郁悶,自己完全是按先祖的那一套做的,怎么就不靈了呢? 但現在沒有時間了李杜國思考年代差異的問題,這時龜甲艦隊和中華軍的中路艦隊相距已不足一百米,盡管這時龜甲船快要進入自己的攻擊范圍內,但中華軍的艦隊根本就不給他的一絲機會,已經在龜甲艦隊前方橫向列開,都以自己側舷正對龜甲艦隊的船首,因此在各條船上的火力全開,炮彈密如雨點一樣,向清軍打去。 而且由于這時的距離太近,因此火炮的力道和命中率也大大提高,有不少龜甲船都被炮彈擊中,打得鐵甲裂碎,桅斷舵拆,轉眼間就有十余艘龜甲船失去了戰斗力。 這時中華軍左右兩側的艦隊也已經包抄到位,從兩肋插入清軍船隊的陣列中,兩舷的火炮一起開火轟擊清軍的戰船。清軍的艦隊本來就已經完全落入了下風,這一下更是被中華軍陣型大亂,結果分為數截,只能各自為戰,而且清軍的戰船在數量上也遠遠少于對手,更是被打得幾乎全無反抗之力。 就是三艘大型的龜甲船雖然也都在奮起的抵抗,無奈能夠給對方靠成危脅的,只有各船的四門紅衣大炮,其余的武器根本就派不上用場。而紅衣大炮的數量大少,再加上戰船在海中顛簸起伏不定,而且清軍的炮手的訓練也不及中華軍,因此能夠相火炮成功的打出去,就已經很不錯了,至于準頭,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而且這三艘大型的龜甲船也是中華軍的重點攻擊目標,每一艘船都會遭到數艘中華軍的戰船圍攻,結果不多時也都各中十數炮,都被打得多處鐵甲裂開凹陷,甚致有一艘船的桅桿被打拆,帆蓬落下,而在側舷上裂開了一個大口子,海水拼命的涌入,眼看著向海底沉沒。而另一艘同時也被五艘中華軍的戰艦圍攻,炮彈如同冰雹雨點一樣,落到船體上,被打得鐵甲支離破碎,船體開裂了四五處,覆沒也只遲早的事情。 李杜國的座艦情況還算略好一點,雖然船頭的龍首雕塑被擊得粉粹,船體也被打得多處凹陷,但還算是沒有被擊穿。而李杜國到還保持著幾分先祖的血性,雖然明知戰局不利,但卻并沒有從戰場逃離,還是指揮的本艦的所有火炮拼命開火反擊。 但在這時清軍在戰場上的劣勢己是不可挽回,僅靠這一艘戰船的抵抗,根本就毫無用處,而且就在這時,底層甲板的槳手們突都跑了上來,向李杜國報告,船底漏水了。 原來龜甲船本身的尺寸太小,承受不住紅衣大炮發射的反震力,北方的造船工匠不及南方的手藝精通,因此船板與船板之間連結的牢固程度也不足,在平時訓練時還不覺有什么,但在戰場上連續發射紅衣火炮,又連遭對方炮火的轟擊,結果造成了接縫炸裂,海水不斷的滲入。 如果是在平時,到還可以先堵住滲水口,免強應付一下,保證戰船不會沉沒,但這時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戰斗中,誰也沒有留意船體滲水了,結果等明白過來的時候,船底的積水己達近一尺深,而且對方的艦炮還在不斷的向船體轟擊,根本沒有空閑去堵滲水口。 而這時在船艙內,清兵也是一陣大亂,到現在清兵還能夠支撐著戰斗,除了是李杜國堅持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這艘船的船體還沒有遭到大的破壞,因此清兵的心里都還有一點安全感,現在這艘船也開始滲水下沉,清兵們頓時軍心大動,沒有人愿意再堅持戰斗,也沒有人再聽李杜國的指揮命令,紛紛跳海逃命。 第五卷 飛天篇 第六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 這吋鄭芝龍率領著清軍的后援部隊在二三公里以外的地方觀戰,其實整個戰斗進行的時間并不長,前后只有一個多小時,但清軍先鋒船隊己全面敗陣,被中華軍的艦隊打得潰不成軍。 鄭芝龍心里也不僅暗暗吃驚,雖然他也預料到,龜甲艦隊決不可能是中華軍的對手,但也沒有想到會敗得這么干脆,在中華軍的艦隊面前,龜甲船幾乎毫無抵抗力,完全是一敗涂地,而且這時己被中華軍全部包圍起來,如果沒有援軍,只怕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這時清軍的第二梯隊中,還有六十余艘戰船,但鄭芝龍并沒有下令讓艦隊出擊,去救援龜甲艦隊,而且全線調頭,撤回軍港中去,依托大沽口炮臺駐守。 因為鄭芝龍十分清楚,自己帶出來的這六十多艘戰船,也是以打醬油居多,真正能有一戰之力的,還不到十艘,鄭藝龍也看得十分清楚,中華軍出動戰船,其實還不到總數的一半,還有一大半都在后面按兵不動,估計就是等自己的后援艦隊上去之后,再來一個大包圍作戰。因此自己帶隊上去也是白送死,就算能夠解救出幾條龜甲船,但也要付出解救船只幾倍的代價,根本就得不償失。搞不好還真的就把所有艦隊都交侍在這里了。 另外鄭藝龍還在中華軍的艦隊中,看到了不少“鄭”字的旗號,從清廷掌握的資料來看,中華軍的海軍部里并沒有鄭姓的大將,因此鄭芝龍心里也估計,這應該是兒子鄭成功的艦隊,也可能兒子是親自帶隊出戰。那么這一來,父子可就是在戰場上同室cao戈,兵戎相見了。 鄭成功和商毅達成聯盟,一致抗清的消息,鄭芝龍也是知道的,心里也覺得十分欣慰,雖然自己一家都失陷于清廷,但總算是還有大兒子逃過了這一劫,而且還重新招募自己的舊部,又創下了一番基業。 這兩年來鄭芝龍也奉清所令,連續寫了四五封信,或以父子之情相勸,或以富貴名利相誘,勸鄭成功投降清廷,但都被鄭成功義正詞嚴的拒絕,雖然毎一次收到了鄭成功的拒絕信之后,鄭芝龍都會在清廷面前表現得痛哭流涕,大罵鄭成功逆子不孝等等,但心里卻是暗爽不己。這一點鄭芝龍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一但鄭成功也投降了清廷,鄭氏一族也就真的沒有半點指望了。而現在起碼來說,假如自己一家真的在清廷有什么不測,致少還有一個可以為自己報仇的人在。 因此不想和兒子在戰場上交手,也是鄭芝龍下令撤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清廷的水軍諸將們對這一道命令都沒有異議,畢竟剛才的戰況大家都已經看得很清楚了,誰都明白,上去根本就是白白送死,就連鄭芝龍身邊幾個監視他的清軍將官也都這樣想,結果清廷的后續船隊紛紛調頭,向軍港敗退而去。 這時在戰場上,戰斗基本都已經結束,清軍先鋒船隊的全部二十五艘龜甲船,被擊沉十七艘,剩余的八艘也都降帆投降,可以算是真正的全軍覆沒了。在剛才交戰的海面上,盡是清軍殘破的戰船碎片,爛帆殘舷和在海水里掙扎的士兵。 而中華軍出戰的三十九艘戰船,并無一艘被毀,只有五艘戰船受了一些輕微的傷損,人員只被對方打死了九個人,總體來說,并不影響戰斗力。 這一方面是因為中華軍的戰船數量太多,而且已經將龜甲船全部包圍,令龜甲船根本就無路可逃,另外龜甲船只有一根主桅,運轉不靈活,速度不快的弱點,也在這時候全部暴露出來,雖然有幾艘船能夠及時的轉過了方向,想要逃離戰場,但也沒跑多遠,就被中華軍的戰船追上,不是被擊沉,就是選擇投降。當然清廷的后續船隊也沒有趕來救援,也是別一個重要的因素。 而在中華軍的陣中,沒有出戰的鄭成功,及手下的諸將也都震驚不己,其實這一戰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中華軍的艦隊憑借的就是強大的火力,可以說全場戰斗,中華軍都是倚靠的壓到性的優勢火力,完全硬吃對手,毫無花哨。但越是這樣,也越顯得中華軍的海軍實力強大。 鄭成功估計,如果換上自已的艦隊出戰,要打贏這一仗當然也不成問題,但要像中華軍這樣贏得輕輕松松,游刃有余,而且還幾乎是零傷亡,哪可就做不到了。 現在鄭成功手里也有六艘兩千料的戰船,但都是中國傳統的福船樣式,這一次帶來了四艘,但毎艘船只能裝配四十門左右的火炮,而紅衣大炮只有十門左右。而這樣的戰船,在伏波軍的艦隊中,只能當輔助戰船來用。伏波軍里真正的兩千料左右的主力戰船,屬于二級戰列艦,火炮數量一般都在九十門左右,而現在伏波軍二級戰列艦一共有八艘。更不用說還有一艘一級戰列艦。雙方最頂尖水平的戰船,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上。 因此這時鄭成功也能夠理解,為什么這兩年來,商毅能夠連續戰勝日本和西班牙軍,占領呂宋。當然盟友的實力越強大,對自巳來說也越有利。鄭成功也對擊敗清廷的信心更足。 這時成鋼已經看到了清軍的后續船隊掉頭撤退,因此也立刻下令,所有主力戰船馬上脫離戰場,追擊清軍的艦隊,進攻大沽口的清軍船港,輔助戰船留下來,打掃戰場,接收清軍戰船的投降,抓俘清軍落水的士兵等等。而鄭成功帶來的船隊,也隨主力戰船一起追擊。 命令傳到鄭成功的座艦上之后,隨鄭成功一起出戰的鄭鴻逵指著遠處清廷撤退的戰船帆影,道:“明儼,大哥也許就在那邊。” 其實不用他說,鄭成功早就看見對面船陣中的“鄭”字旗號,他當然知道鄭芝龍出任清廷水軍提督的消息,也自然可以猜到,對面恐怕確實是鄭芝龍親自率領船隊出戰。雖然自己的艦隊沒有出戰,但父子對陣疆場的結局,是改變不了的。因此也只好苦笑了一聲,道:“四叔,管不了那么許多了,傳令船隊,隨伏波軍進攻。” 成鋼現在當然沒有功夫考慮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復雜的心情,雖然輕松擊敗了清廷的先鋒艦隊,但成鋼的心里卻一定也沒有放松下來,因為在戰前他接到的任務是催毀清廷的海軍基地和大沽口炮臺,徹底消滅清廷的海上力量,奪取全面的制海權。現在離這個目標,還差得遠。 而且成鋼也知道擊敗清廷的艦隊雖然容易,但想催毀大沽口炮臺,還是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因為大沽炮臺的防御力,通過情報部門的努力,以及從海面上的暗中偵察,海軍部也基本掌握了七八成。成鋼也清楚,真正的戰斗,其實還在后面。 雙方艦隊交戰的戰場離大沽口炮臺只有十幾里的距離,因此在清軍敗陣之后,守衛大沽口炮臺的清軍也接到通知,并且馬上就做好了準備,將火炮一門一門的推到炮臺的固定位置,安排布置,并且抬出了彈藥箱,勾繩,推桿,彎夾等等工縣。而且隨著清軍戰船的陸續歸航進港,在后面追擊的中華軍艦隊的帆影也越來越清晰,在炮臺上駐守的清兵也都知道戰斗己迫在眉睫,立刻向火炮里填裝彈藥,校準目標,只等著中華軍的艦隊進入射程。 而伏波軍的艦隊在逼近了大沽口炮臺之后,成鋼也將艦隊作了一番布置,這時進攻到大沽口的聯合艦隊的戰船數量為:中華主力戰船為五十三艘,鄭成功的艦隊三十二艘,共計八十五艘。 雖然大沽口炮臺的火力兇猛,防銜十分堅固,但四個炮臺分列在海河入海口南北兩側,成鋼決定首先進攻位于南側的兩個炮臺,這樣也可以暫時躲開北側炮臺的攻擊,使清軍的全部炮臺火力只能夠發揮出一半。也有利聯合艦隊逐個擊破。 付責正面進攻南側兩個炮臺的第一批戰船一共有三十七艘,中華軍出動二艘二級戰列艦,九艘三級巡洋艦,七艘四級驅逐艦,六艘五級護衛艦,共計二十四艘戰艦。而鄭成功也派出了十三艘戰船,協同中華軍的艦隊作戰,包括有二艘二千料戰船,五艘一千五百料戰船,三艘一千料戰船,三艘六百料戰船。可以說是主力盡出。 雖然清軍的艦隊都躲進了軍港里,但也不能不加以防范,萬一趁著中華軍全力進攻大沽口炮臺的時候,再從軍港里殺出,打中華軍一個措手不及,和炮臺來一來兩面夾擊,將會使伏波軍十分被動。因此成鋼又有清軍的軍港前面布置了十六艘戰船,付責阻擊清軍的艦隊。 同時又在大沽口炮臺以南十里以外的地方布置了十二艘戰船,準備如果從海上進攻炮臺不利,就在這里發動登陸作戰,然后配合海軍,從岸上夾擊炮臺。當然如果海上進攻得手之后,那么就直接從正面登陸,占領炮臺。而剩下的二十二艘戰船則全部作為預備兵力,隨時支持各個戰場去……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七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 一聲炮響劃破了海面上的寂靜,在中華軍艦隊的二級戰列艦饕餮號右側十余米的海面上,激起了一道十數丈高的沖天水柱,在船舷邊上的幾名水手也被濺了一身的海水。 這一次進攻首先是由清廷發起,而中華軍的聯合艦隊進攻炮臺的戰斗,也正式開始。 雖然只是一半炮臺,但火炮也有九十余門,其中紅衣大炮的數量也超過五十門。由其是十門四千斤紅衣大炮,確實不是吃素的。雖然清廷的鑄炮水平比南京相著甚遠,但一門四千斤的紅衣大炮,最大射程也能達到二三千米左右。而盡管伏波軍的艦隊大半都裝配了重型火炮,不過海軍用的火炮的炮膛都比較短,一般都不超過一丈長,射程都在一千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