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呂不韋
歐陽朔查看【農家圣地】的屬性。 【農家圣地】:領地農產品產量提升25%,領地農作物抗災能力提升20%,領地農具研發水平提升15%,領地農業技術研發水平提升20%。 不愧是農家,提升的都是領地農業屬性。經過【農家圣地】的加持,山海領的農業又要領先其他領地一大截。 農家的入駐,距離完成【重現百家爭鳴】,只有一步之遙。 【任務要求】:重現當年稷下學宮學派薈萃的盛況,至少舉辦一次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爭鳴大辯論;九流十家中,至少要有三家入駐領地。 爭鳴大會,正是響應任務要求的第一條。第二條要求中,法家和農家已經進駐,只要再拉攏一家,就算完成任務。 歐陽朔簡單地分析了一下,剩下的儒家、道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以及小說家。 先說排行最末的小說家。 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期,小說家中都少有巨擘。直到明清時期,小說家才大放異彩,曹雪芹、施耐庵、羅貫中以及吳承恩等小說大家,紛紛涌現。 因此,小說家可以最先排除,暫不考慮。 估計此次爭鳴大會,小說家也無人來參會。 再說儒、道、墨三家,這三家可都是大家大派,要想獲得他們的認可,那是千難萬難。儒家不用說,它的野心是影響所有的玩家領地,很難在某一個領地入駐,最多也就是在某一地講學,不會定居,更不會出仕。 出仕的,只能是儒生,而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講究無為而治,在荒野這樣的大環境中,很難獲得認可。 因此,老莊等人才會選擇隱世不出。 再說墨家,墨家跟儒家類似,也有野心。不同的是,儒家有底氣去完成他們的野心,而墨家,只能再暗地里偷偷地發展。 如果要出世,選擇一個領地入駐,對墨家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就是不知道,現在的山海城,能不能入墨子的法眼。 接著就是名家、陰陽家以及縱橫家,這三家的門徒對領地而言,各有專長,用得好,倒也有一展抱負之地。 不得不提的是,名家和縱橫家的不同。 跟名家一樣,縱橫家同樣培養辯才。不同的,名家之邊,在于邏輯之辯;而縱橫家之辯論,在于政治之辯論。 因此,縱橫家的門徒能夠當外交官,而名家的門徒卻不受待見。 陰陽家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繼而延伸到“五德終始說”。 “五德“指五行的屬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陰陽家的說法,宇宙萬物與五行對應,各具其德,而天道的運行,人世的變遷,王朝的更替等,則是“五德轉移“的結果。 在巨鹿之戰以前,歐陽朔是不會相信什么五德之說的。 但是在巨鹿戰場,歐陽朔親自抽調劉邦的赤龍之魂,五德之說,就不得不信。顯然,蓋亞在氣運之中,引用了五德的概念。 歐陽朔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在三級郡城的基礎建筑中,有一個建筑叫做【觀星臺】,倒是適合陰陽家門徒掌管。 赫赫有名的欽天監,就是負責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歷法。 最后一家就是雜家,其代表人物是呂不韋。 嚴格說來,“雜家”并不是一門有意識、有傳承的學派,所以呂不韋也并不自命為“雜家”的流派。 自從《漢書.藝文志》第一次把“呂氏春秋”歸入“雜家”之后,這個學派才正式被定名。 秦始皇入主咸陽,呂不韋是肯定不會呆在咸陽的了。就是不知道,這位傳奇人物,會不會現身山海城。 盤算下來,歐陽朔最有信心的就是陰陽家,其次是墨家。 到底如何,還得看爭鳴大會。 ********** 隨后幾日,越來越多的士子涌入山海城。 西南大學堂的校園內,熙熙攘攘。尤其是藏書樓,更是熱鬧。 諸子當中,無論是誰來到山海城,率先拜會的不是歐陽朔這位領主,而是藏書樓的樓主姜太公。 好在諸子都有分寸,出面的都是其代表人物。 尋常的門徒,也只能在藏書樓遠遠地見上一面,不敢上前叨嘮。不然的話,喜歡清靜的太公,估計也要被煩死。 各家門徒,住進聚賢樓,當然就免不了起爭執。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見面互掐,實在是再正常不過。更不用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家各派之間,都有些嫌隙。 互相之間的敵視,就更甚。 蕭何作為歐陽朔的代表,爭鳴大會的組織者,干脆也住進了聚賢樓,帶著人天天調節糾紛,好不頭疼。 最后,還是姜尚出面。 太公正式宣布,爭鳴大會的第一場【閱覽】,正式啟動。諸子也不用互相爭論,先到藏書樓進修一周吧。 太公發話,諸子不敢不從。 如此,這一場風波,才稍稍平息。 除了爭論,住進聚賢樓的士子,對飲食可也都有講究。 不是誰都像老莊他們那樣,無欲無求的。尤其是各家各派,進駐荒野之后,新收的門徒,六根還不清凈。 且不說,他們對自家的學說了解多少,光是物欲需求,就讓人皺眉。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啊。 據蕭何觀察,來的士子當中,不無來騙吃騙喝者。 歐陽朔得到消息,倒沒有大怒,作為東道主,這點氣度還是要有的。他當即指示【三顧酒樓】,每日為聚賢樓提供特供飲食。 如此,才算平息了士子的呼叫之聲。 有那不作臉的,直接趕去【三顧酒樓】用餐,吃完之后也不付賬,直接甩了一句:我是某某學派的,就拍拍屁股走人。 如此行徑,實在讓各家各派蒙羞。 這些士子,基本上不屬于“九流十家”。說出來的流派,歐陽朔是一個都沒聽過,真虧他們想得出來。 說起來,春秋戰國號稱百家爭鳴,真正有多少家,估計就連戰國之人,都無從考證。夸張起來,一人便可成家成派。 他們也不管,這一家一派,到底有何主張,先把大旗立起來再說。 想想,就連墨家這樣的大家,后世都逐漸銷聲匿跡。其他的無名之輩,就更難以存活,早就淹沒在歷史長河當中。 也不知道,蓋亞是怎么把他們給“創造”出來的。 這些人,不過是想借著爭鳴大會,來獲得一些存在感罷了。 即便如此,歐陽朔也沒有怠慢。 誰知道?這些人中,有沒有一兩個真才實料之人。只要挖掘到一位,就算是賺了。些許酒菜,又算得了什么? 即便一人都無,也能落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正所謂,吃人嘴短。這些士子在山海城,好酒好菜伺候著,回去之后,怎么得,也該為山海城美言幾句吧? 一人一句,就能讓山海城名聲大振了。 名聲這東西,別看摸不著,關鍵時刻,還真頂事。 就拿咸陽城的【驅儒令】來說,其他領主收獲頗豐,獨獨山海城顆粒無收,可不就是名聲惹的禍? 據悉,帝塵在咸陽城,可是挖到幾位大才,讓歐陽朔眼紅不已。就是山海盟中的其他成員,也都頗有斬獲。 想起攻城獅在聯盟頻道的炫耀,歐陽朔就恨得牙根癢癢。 不爭氣啊! 唯一讓歐陽朔感到欣慰的是,一些咸陽城的儒生,還沒有絕對加入哪個領地,而是隨著孟子、荀子等人,來到山海城,參加爭鳴大會。 能不能扳回一局,就在此一搏了。 說起來,隨著各家大佬的入駐,就差老子和韓非子登場了。就連呂不韋、蘇秦、張儀等人,都已經趕到了山海城。 對此,歐陽朔確實有些意外。 歐陽朔特意讓廉州郡守魏冉,趕回山海城,陪著呂不韋等人。他也沒什么野心,指望呂不韋能夠在山海城出仕。 說實話,就算呂不韋樂意,歐陽朔心中還有顧慮呢。 這人太聰明,歐陽朔不敢用啊。 倒是蘇秦和張儀這對同門師兄弟,歐陽朔有些興趣。 此前就說過,山海城還沒有外交人才。 以歐陽朔前世的經驗,外交人才是越到后面,才越能發揮作用。 荒野之中的領主大戰,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各自發展,互不干擾。 第二階段,就是領地之間的互相吞并。 荒野現在就還處在第二階段,這一階段也是最久的。 第三階段,就是相持階段。 吞并之后,一個區,誕生數位霸主,互相制衡,難以一統。就像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 到了那個時候,就是外交官登場的時候。 除此之外,越到后期,領主越要面對土著的威脅。 以中國區為例,在周邊可是會陸續加入吐蕃、西夏、蒙古以及女真等勢力,這些大勢力可也是領主的大敵。 甚至可以說,是比其他領主還要強大的敵人。 攘外還是安內? 如何抉擇,就因人而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