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散步 “你會知道的。”李赫很自如地說道,“遲一點就知道。” 書筠并不懷疑,上一次在鳴山藝術館,他說會告訴她,就真的用一朵花來揭曉答案。 已提前知道有埋伏,那她就不會中招了,她確信。 “你呢,你對首爾的男人感興趣嗎?”同樣的壞心眼問題被李赫返還給了她。 書筠本想做個復讀機,把他的話重復一遍,但剛要開口,她眼珠一轉,“不,是對你感興趣,”她扔了石子,往前走了兩步,又回頭,大聲重復,“是只對你感興趣!” 路過的人都紛紛看著他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他趕緊揮揮手,防止她再說第三遍。 從江邊出發,為滿足李赫“了解這座城市”的要求,書筠要帶著他徒步行走。 “我知道怎么使用打車軟件,我們可以打車。” 書筠按下他的手,“不不不,聽著,資本主義國家的小子,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注重精神和身軀的雙重磨練,要像鋼鐵一樣頑強!而且現在不是提倡減少碳排放嘛,怎么能動不動就打車呢?” 來到這個國家這么久,李赫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一時之間竟然被她糊弄住了。 臨出發前她看了一眼手機,打算今天要帶他至少走到兩萬步。 能和當地人同行,他終于有機會詢問一些注意了很久,但一直得不到答案的問題。比如鼓樓區的某座高塔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用的?它像一個地標一樣,是不是很有名的景點? 書筠手搭涼棚,也看到了他所說的塔,隨便上網搜了一下,搜到了塔的介紹信息。 “你能翻譯這頁嗎?”他提出請求。 “嗯嗯,這個塔就叫做電視塔,具體用途就是給人們傳輸信息,是有名的景點,很漂亮哦,是對外開放的,上去可以看風景。”她嚴肅地盯著手機,但完全沒有照著頁面翻譯大段文字的意思,上面是她自由發揮的個人解釋。 原來是這樣,他點點頭。 見到一些墻上的文字標語,他也請書筠翻譯,書筠說那些是政府的宣傳標語,告訴大家如何認真生活,做個好人,獲得幸福,好好建設我們的國家。 糊弄,糊弄,全都是糊弄。她是信雅達翻譯大師。 真虧了她的指點迷津,李赫不由得露出一副驚訝的表情,墻上寫的竟然是這樣鼓勵人心的真摯話語。 “你們國家有宣傳標語嗎?”她隨口問道。 李赫答得看似認真,又不是那么認真:“我不記得,但是,如果有的話,我覺得政府會寫一些話鼓勵人們多生孩子,我們國家的生育率逐年下降,也許再過幾十年,我們的國家就要消失了。” 鄰國的生育率新聞很出名,連中國人都知道有這回事。在他們的年輕人群體中,結婚一點兒不流行。 “要消失了...”書筠跟著重復了一遍。 “這是一個大問題,無法用一句兩句解釋清楚為什么會這樣,也許只是大多數人更注重尋找自己生活的快樂。” 言下之意,如果結婚,生活質量會下降,所以不如單身。 “其實之前,關于首爾房價的話題,我沒有嘲諷你的意思。我只是少數的幸運兒,我的房子是我阿婆給的,如果她沒有給我,事實上她完全有理由不給我。那么我就會生活得比現在辛苦很多,跟大多數人一樣要租房生活,到了一定年齡要貸款買房,還很多年的債務。 我沒有資格說這樣的生活多么令人無法忍受,那太自以為是了。我理當也是其中一員,不過是偶然的幸運讓我脫離了那種狀態,”書筠難得正經說話,這樣說完后,忽然感覺有些羞赧,又問他:“是不是有些難懂?” “我應該都聽懂了。你是說你有錢人家的女兒。”李赫總結得很精煉。 她搖搖頭,笑了。 “開玩笑的。我懂你的意思,不是國與國的優劣,也不是人和人的優劣,你想表達你的富有只是出自偶然的幸運,不是很多人能理解這一點的。 不少人把自己的成就總結成自身的優秀,別人的失敗歸結于能力不足。” 他與她走得很近,大馬路因施工的緣故被封了大半,只留一條細細的小道,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都很當心不要觸碰到彼此。 “是的,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書筠有點佩服他的理解力。 舊京擁有很多區,每個區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個城市宛如不同空間重疊起來的土地,每走一陣子,場景徹底變換。 他們從空曠的江邊出發,有時候行走在驕矜的鋼筋水泥森林里,高樓大廈冠著響亮的企業名字,連道路中央的花壇里都移植了嬌艷欲滴的鮮花,送外賣的電瓶車麻雀一樣在大道上穿梭;有時猶如進入老城中村,一排排老店擠在一起,統一賣的都是螺絲釘和修車扳手,店鋪老板家的小孩兒趴在椅子和小凳中間寫作業,沒有家長看管時,就用手機搜索試卷的答案。 故意帶著李赫歪歪扭扭繞了很多路后,書筠把他又帶回了鼓樓。 離開灰塵飛舞的施工區,走進林蔭道,道路兩邊多了很多社區咖啡廳,陽傘和座椅搭在室外,天氣不熱的時候人們很樂意在室外喝咖啡。接著要走一段上坡路,兩邊都是老小區,雖然老,但不破敗,看著很整潔。 “既然你不必為財務擔憂,為什么你會在你不喜歡的地方工作?”李赫手里拿著杯冰咖啡,“我有些好奇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