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書迷正在閱讀:混亂三國記、我在異界開酒店、共渡(骨科)、[綜英美]萌版超英載入中、獨醉天涯、[綜英美]所有人都覺得我不是在做夢、枕邊嬌雀[雙重生]、阿庫瑪的預言、[綜英美]我才是反派大boss好嘛、[綜英美]安全鄰域
楊尋道:“李前輩的飛刀絕技讓楊某大開眼界,若不是前輩即時到來,后果不知如何,前輩的救命之恩,當不知如何報答!” 楊夫人微笑道:“李前輩巾幗不讓須眉,實為我們江湖女子的榜樣!” 楊健新道:“李前輩飛刀絕技讓晚輩著實佩服!” 李仙道:“過講了,這飛刀絕技便是家師生平教導,我自覺還不及家師的一半。” 關云飛道:“剛才魏忠賢說武林大會,難道他會在少林寺大干一番?” 他自從魏忠賢說要在武林大會之上和自己決斗,便心中時刻想著這事,此刻便說將出來。 韓三賢道:“兩個月后,少林寺舉行英雄大會,此事全江湖都已知曉,魏忠賢老jian巨滑,他想在大會之上壓倒眾人,這事恐怕便是真的。我們得在兩個月之內趕赴少林寺,阻止魏忠賢的陰謀!” 關云飛道:“爺爺說得對!魏忠賢此次必然會經過深思熟慮,到時妄圖一舉統治武林,我們要趕到少林寺!” 李仙道:“此人身法敏捷,剛才若不是憑著師父的威名,倘若與他單打獨斗,還說不定能不能勝過他。少林寺的高僧眾多,料想魏忠賢也難已取勝,就怕他耍陰謀詭計。我便不去了,你們趕赴少林!” 楊尋道:“健新,爹和娘也不去了,你便和韓前輩他們去少林寺。” 韓三仙道:“此地離少林寺并不遠,一個月便可到達,我們先在客棧養傷,傷好之后便去少林寺!” 于是,眾人便在青云金客門養傷,待得八日之后,韓三仙便帶著四個小輩趕赴少林寺,楊尋夫婦二人便往梅花山,而李仙還是回到茅屋之中,過她安靜的生活…… 【第三卷 月牙神鏢】 此卷講述本書第三位主人公“月影女俠”白玉霞的故事……前三卷為故事的開端,請各位書友收藏,以便觀看后事發展…… 第一百一十三章 武夷群峰水玲瓏(上) 福建境內,坐落著一座神秘而又空靈的奇山,此山名為武夷山。 天下千山,變化萬千,各有千秋,中華數千年來,山峰樓宇眾多,其中不乏名山,大川,無數仁人智士,英雄俠士,盡皆在高山之中演繹著一段段讓人難忘的故事。 有雄奇變化的黃山,這黃山集天地之靈氣,育宇宙之玄機,承天地之大凡,山中清泉奇松不計其數,高峰低谷此起彼伏。 尤其是迎客松生長于行道之上,讓來訪的文人墨客,賢士風流,俊才俠士盡皆嘆服于這千年不倒的迎客松。 這松似乎便是這黃山的接待人,將四海天下的豪杰名士盡皆吸引到山中,一品黃山的奇特,領略山中奇特瑰麗的景色。 還有峻秀高雅的峨嵋山,山中有著當世難得一見的武學勝地,峨嵋一派在江湖上享譽數百年,曾讓天下豪杰競相佩服。 當年黃蓉黃女俠的二女兒郭襄曾在峨嵋修道,使得峨嵋一派,在當時的江湖如少林派那般讓人豎起大拇指!無人不敬,無人不曉! 郭襄武功博雜,身兼郭靖郭大俠,黃蓉黃女俠,神雕俠楊過等人的絕頂武藝,再加之她生性聰慧過人,往往學得了一招半式,便能有所領悟,觸類旁通。 當年的峨嵋一派在郭襄郭女俠的帶領下,散發著無數光芒,在江湖上久有盛名,成為了當時難得一見的大派,武林人士盡皆佩服。 還有直插云霄的華山,這華山千峰高聳,讓人望而生畏,山中亦有當今武林中的武學流派華山派。 華山派雖是后起之秀,但門派武功堪稱江湖中劍術最為精妙的一派,當年風清揚老前輩的獨孤九劍無敵于天下,讓天下習武之人望塵莫及,人人敬畏。 華山一派雖在江湖上也稱名了數百年,武功方面也是江湖少有,但歷代掌門人似乎皆是jian詐小人,故而江湖豪杰雖敬重他們一派的武功,但對華山派的掌門似乎均有隔闔。 還有一座最為著名的武當山,此山之上,出了一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出家高人,便是武當一派的開山祖師張三豐。 此人源出少林,但終究由于種種原因,在武當山上,張三豐悟道出家,悟出了一套驚世駭俗的武功,便開創了這武當一派,隨后武當派的威名便廣播四海,名動江湖。 張三豐的武功以柔為長,他的太極功夫雖然形如無力,但每招每式之中,盡皆充滿著無數力道,借力打力,以柔克剛,讓對手不攻自破,其根自斷。 這門太極功夫在江湖之中罕逢敵手,遇弱則強,遇強則更強,張三豐雖是出家之人,但心胸寬廣,心懷天下,對待弟子溫順慈祥,讓人生出親近之意。 他曾率眾多次與當年的蒙古鐵騎交手,為天下百姓做了不少善事,江湖之中若提到張三豐的名字,無人不佩服,無人不尊敬! 還有泰山,天山,嵩山,恒山,衡山,五臺山,玉山等多處名山,這些山皆是奇妙莫測,或是以山見長,或是以水見長,或是以武林門派見長,或是以名人墨客見長,千山有千般不同,萬種姿色。 而這武夷山,卻集千山特色于一體,不僅有“奇、秀、美、古”之稱,而且山與水結合,山水融為一體,便似天生的兄弟一般。 山和水是武夷山的精靈,這山與水的結合,便是武夷山的奇特之處,山水相合讓武夷山有了無窮的神奇。 在千峰萬水之間,演繹著無數經典的故事,展現著自然的無窮奧妙,讓人感受到山的靜秘,水的靈動。 當你傲游于群峰峻嶺之間,便會感受到山間的靈動之氣,深呼一口氣,便能神清氣爽,舒活筋骨,似乎一身的煩惱,都隨著山和水流逝了。 徜徉于樹林之間,聽著山間野獸,群鳥的亂鳴,便是另一番滋味,大自然的語言,時刻讓人流連其中,不能自已,這聲音便似魔鬼一般,讓人無法排斥,只能隨著它使自己的心迷惘…… 仰望天空,天上一片蔚然,晴空萬里,殊無浮云,偶爾有幾只大雁飛過,灑下幾聲哀鳴的叫聲,讓人聽之難過。 當年朱熹曾在此山著書立說,他在武夷山中生活五十余年,將這山中的大好景色盡皆映入眼簾。 或許天下之人再也沒有人比朱熹更了解武夷山了,光他五十年的居住,便可讓天下之人望而生畏,不敢相比。 朱熹在這山中睡著茅草屋,吃著山中野味,望著天上飛鳥,俯瞰山下麗景,別有一番情趣,他將朱子理學發揚光大,成為后來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理學大派,散發著無數光芒。 武夷山,不僅有自然的神奇美妙,而且有人文景觀的秀雅與深邃,這武夷山神奇而又深幽,飄渺而又變幻。 清泉,飛瀑,山澗,溪流,穿流于群山峻嶺之間,山環水轉,水繞山行,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結合,風情萬種。 這里是山的世界,是水的天堂,山水相合,融為一體,別有一番情趣,讓人感受到自然的氣息,造物的神奇。 抬頭可覽奇峰峻嶺,低頭可俯山間清流,山峰連綿不絕,上下起伏,一層接著一層,一山連著一山,山中綠水常流,山泉叮咚作響。 這清泉細流使人心中隱隱覺得似有一個輕小的物體在拍擊著自己,這心的跳動,讓人和這山泉輕拍白石相合,聲音已混到了一塊,辨不出是心聲還是水聲。 但這聲音幽轉而又綿長,靜靜地,讓人遐想,聲音清脆,如夢如幻,“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武夷山,是山與水的天堂。 群峰萬種,猶如星羅棋布,有的如萬馬奔騰,有的如直插云霄,有的似傲視蒼穹,有的似翠屏垂掛,有的雄踞傲立,有的高峨威猛,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氣勢滂薄,千姿百態,氣象萬千。 山麓峰顛,巖隙壑峰之間披著綠色的植被,猶如一張巨大的網將群山掩映其中,這山似乎成了具有靈性的精靈一般,富有情趣,使人幻想。 九曲溪,蜿蜒曲折于丹崖群峰之間,如玉帶串珍珠,似泉歌鳥語,浪遏飛舟,篙點褐石,綠樹紅花,流水游云,浮云飛鳥,云繞山嶂,霧鎖峰腰,雨罩群峰。 身臨于武夷山中,望著九曲溪穿梭于群山峻嶺之中,有如一條蜿蜒曲折的長蛇,橫亙于萬仞山峰之間,彎彎曲曲,如蛇飛舞,使人不覺感生出一股親近自然之意。 身臨其境,如癡如醉,若往若還,若即若離,煙霞翠嶺,飄飄欲仙,騰云駕霧,別有一番滋味。 這九曲溪長年溪水不斷,淋淋淙淙,如一條深邃的大海一般,撫育著山間的一草一木,使得這山綠意盎然,猶如仙境,這九曲溪便是功不可沒。 溪水清澈無比,流淌于山間,山水掩映的白石,便能一眼見到,白石襯著溪水,溪水掩映著白石,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使得這靜謐的山有了一絲靈動,有了一絲清新之氣。 武夷山中有處天游峰,這天游峰直入云霄,似乎便要穿破云層一般,從山下仰望峰頂,盛氣凌人,高高的峰頂如同一個巨人一般,直沖九霄。 山峰高聳入云,在云霧繚繞的峰頂俯瞰山下,猶如身在天上宮闕一般,云霧渺渺,這茫茫的云海便似大海中的波濤,翻滾升騰,變幻莫測,如仙如醉,宛如身臨蓬萊仙境,遨游于仙山湖海。 峰頂有一座一覽亭,亭子瀕臨懸崖,高踞于萬仞之顛,憑欄遠眺,云霧環繞,如夢如幻。 如若第一次登上這峰頂,立在這亭子之中,眺望萬里河山,恐怕便會有一種如臨仙境身在夢中的感覺。 群峰懸浮于茫茫云海之中,九曲蜿蜒,竹筏輕蕩,從一覽亭向下望去,這武夷山的風景便盡收眼底,一處不剩,令人心曠神怡,陶然望歸,似乎便要將這山當成了自己的棲居之所。 當年徐霞客曾游遍中原各地,將中國的大好河山,盡收眼底,飽覽了中國的群山細川,大河古跡。 徐霞客是個奇人,他不僅游遍大江南北,還能用文字將他一生的游記全數記下,著成了厚厚的旅游傳記,成為無數江湖人競相模仿的人物。 當年徐霞客曾經游歷武夷山,他曾有一句“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描述的便是這天游峰。 由此可見,這天游峰被稱為“武夷第一峰”,那便不是虛名了,怪不得眾多名士風流皆稱贊武夷山雄奇精妙。 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夷群峰水玲瓏(下) 這天游峰中,曾有一段故事,當年武夷派的開派祖師,便在此峰深居十數年,足不下山,與世隔絕,外人也無從知曉。 這位前輩名叫趙如煙,趙如煙是個武學奇才,當年拜在少林寺神僧莫言大師手里,莫言大師是當年武林之中的佼佼者。 他身居于少林寺中,足不出戶,卻能洞悉天下大事,他的武功博而雜,雜而精,身兼十二項少林派絕技,在少林一派中,是名副其實的一等一高手。 然而少林一派自從建寺以來,便是江湖上公認的武學大派,這名莫言大師的武功可謂是冠絕當世,無人能及,在武林之中人人稱他為武功天下第一。 許多人去求他學藝,有的人甚至變賣家當,特意出家,要拜入這位神僧的門下,以學得他十二般少林絕技中的一招半式。 然而莫言大師似乎古怪至極,越有人來拜他為師,他卻偏不收。 他曾言道:“爾等為了學武,卻拋開了自己的家事,拋卻了自己的心,為了學武,竟然特意出家,這種人,學了武又能如何? 我們學武,難道便是為了稱雄稱霸,害人害己?你們回去,好好想清楚這一節,突破了這一節,你們便能來拜我為師了……” 許多人都憤憤而去,有的人暗地里罵他,還有的甚至連少林寺也一塊罵了。 當年在人群之中要拜莫言為師的,便有趙如煙在內,他那時一身白衣,風度翩翩,手搖羽扇,實為一個難得一見的少年公子。 趙如煙向莫言拜師,也是為了能夠在武功上能夠有著驚人的造詣,然而當他聽到莫言大師的這番話時,也是疑惑不解。 但莫言是得道高僧,料想他的話必有深意,故而回去,思索了七天七夜,終于悟出了一個道理,明白了莫言大師所說的話。 于是,趙如煙便到少林寺求見莫言,莫言問他:“你明白了嗎?” 趙如煙道:“大師,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 莫言點點頭,笑道:“好孩子,我有生之年能夠收你這樣的徒兒,我已經無憾了,從此之后,你便是我的徒兒了。” 在場的眾人盡皆呆了,趙如煙只說自己明白了,卻未說明他明白了什么,這莫言大師卻當場收他為徒,這使得眾人個個目瞪口呆。 這其中的種種疑團,無人知曉,直到現在,江湖上這件事仍然是個迷,永遠也解不開的迷。 從此之后,趙如煙便拜在了莫言大師的手下,隨他學武,將莫言大師的武功盡數學會了,然而他并未剃度,當他學滿之時,莫言大師便叫他離開少林寺,沒有人知道莫言為何要讓自己的徒弟離開少林? 趙如煙從此便在江湖上消聲匿跡,無數江湖豪杰,黑道白道,都在尋找他的下落,然而沒有人能找到。 趙如煙十余年來一直居住在這天游峰頂,這天游峰高踞半空,一般人決難到達。 趙如煙在天游峰上過得逍遙自在,無人問津,直到有一天,突然靈光一山,參透了天下至理,于是便開創了武夷一派。 趙如煙廣覽門下弟子,將這武夷派弄得猶如名門正派般讓人驚訝,直到他下得天游峰的瞬間,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這十數年里到了哪里? 當武夷派的威名響徹大江南北之后,才有人記得武夷派的開山祖師便是當年莫言大師的關門弟子趙如煙。 這武夷派或許是因為祖師源出少林的緣故,派中的武功大都沿襲了少林正宗內功,唯有一門劍術摒棄了少林的正宗內功,此劍名為“武夷十三劍”。 此劍是當年趙如煙在天游峰上參悟十數年,眺望萬里,從武夷山的十三處風景變化而來,這劍法清新自然,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在江湖劍術之中,也排得上號。 這劍雖是十三劍,然而一劍之中包含無數劍招,變化莫測,如雨如云,一劍之中可以生出兩劍,兩劍又生四劍,如此循環往復,劍劍相連,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劍陣,使人見而生畏。 故老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游憩之處,世人以之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威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于幽靜之山林。 故多擇有仙境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勸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游人絡繹不絕,故洞天福地已成中國錦繡河山之勝境。 武夷山洞為第十六洞天,周圍一百二十里,綿延不絕,如帶如屏,名為真升化玄天。 而水簾洞,便是武夷山的洞中之勝,只見兩股飛泉傾瀉自三十多丈的斜覆巖頂,宛若兩條游龍噴射龍涎,飄灑在山間,讓群山流水皆為之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