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611 章
如此大膽,殺害了天子的表兄來嫁禍自己。 荀攸猜知了張遼的想法,微微搖頭道:“引蛇出洞,此計雖妙,卻還有一破綻。” 張遼不由一怔,忙問道:“不知有何破綻。” 荀攸道:“破綻正在于董卓,汝今為董卓親信,想必那幕后之人也知道要置汝于死地,必須要董卓下令才行,是以不挑得汝與董卓決裂,他便不會輕易露出破綻,何況長安出了如此大事,王子師必然已命人去報知董卓,董卓回長安不過一日功夫,他回來后汝便要出獄,又如何引蛇出洞?” 張遼聞言,不由苦笑,他怎么忘了董卓,只能看向荀攸:“不知公達有何計策?” 荀攸低聲道:“文遠只需如此……” 張遼聽罷,不由眼睛一亮,贊道:“公達真妙計也!” 荀攸卻嘆了口氣,道:“文遠,此次汝縱然能從朝廷獲得清白,但想必那幕后之人早已將汝行兇之事傳遍長安,三人成虎,汝的名聲怕要大壞,執金吾也未必能做了,此人手段真是狠辣。” 張遼聞言,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他一直想著自己最終能被平反,但卻沒想到這件事的惡劣影響,竟荀攸一提醒,他才陡然醒悟。 他兩世為人,又怎能不知道謠言的可怕!如此血案在長安傳揚開來,必然是紛紛揚揚,千奇百怪,便是真相出來,自己的名聲恐怕也要壞了,至少別人一提到血案,就會想到自己,甚至別有心思的人永遠不會相信自己的清白。 可是,又有什么辦法能阻止這一切? 至少他沒有辦法,這恐怕才是那幕后黑手出計的狠辣之處。 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從來都是謠言傳播最快。 不過一日之間,執金吾張遼夤夜血洗歌舞坊,又殺死天子表兄的流言就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數不清的人對張遼痛罵不絕于口,連張遼如何殘殺無辜的細節都傳的猶如身臨其境,也有不少曾受過張遼恩惠的遷徙百姓紛紛出口為“小張司馬”辯解,但他們沒有證據,辯解是那么無力。甚至有不少遷徙百姓在“有理有據”的流言面前,也不得不相信了小張司馬行兇的“事實”。 張遼轉眼之間在長安就成了大惡徒,兇名遠揚,連他在關東戰場上殘殺俘虜的傳言也出來了。 連太學生也群情激奮起來,要求誅殺張遼。 而太師董卓,還在四百多里外的郿塢,沒有回來。 未央宮,天子劉協與王允再次召集朝臣,商議歌舞坊血案之事。 只是往日朝臣前的“三獨坐”少了俾睨眾臣的司隸校尉劉囂,只余下了尚書令王允和御史中丞皇甫嵩,不過在董卓一手遮天的朝堂,御史中丞也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但董卓和劉囂不在,眾朝臣無疑輕松了許多,對于血案一番議論,有不少猜測,卻不得結果。民間謠言四處傳播,但只有他們這些人才知道,截至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張遼是兇手,只是因為天子表兄被殺,事體太大,才將張遼暫時關押了起來。 除此之外,因為張遼與劉囂皆是董卓親信,大家都是心懷顧忌,不敢亂言,最終王允只能責令廷尉宣璠盡快查案。 天子劉協坐在上面,掃過下面各有顧忌的眾臣,忽然說了句:“朕聽聞執金吾巡城之時,長安百姓跪倒一片,其風光更勝朕與太師,不知可是屬實?” 眾臣不防天子冷不丁來了這么一句,不由面面相覷。他們不知道年幼的天子為何突然說了這么一句話,但他們能感受得到,天子似乎對執金吾張遼有些不滿。 司徒王允也沉聲道:“張文遠此舉確實有違大禮,縱然他無關血案,也該責處。” 這時,左中郎將蔡邕開口道:“張文遠得百姓擁戴,是他當初冒死向董太師請命,督管遷徙,救活百姓無數,其時陛下與司徒幾度擔憂百姓,而張文遠為陛下與司徒分憂,為天子救民于水火,而今司徒卻以此責怪,臣以為有失公允。若是因此而問罪文遠,臣恐寒了人心,有失百姓之望。” 一旁大司農周忠和京兆尹司馬防附和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