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繪春不知寒在線閱讀 - 第208章

第208章

    趙佶在自己三十歲不到的時候創造了后世流傳的瘦金體書法,這種書法融合了黃庭堅、褚遂良、薛稷等各家的特點,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字體瘦硬清削,鋒芒畢露如同利刃一般,因此得名“瘦金”。然而瘦金體的外觀和氣質,同樣與趙佶喜歡的一種動物十分貼切,那就是鶴,瘦金體的筆畫像極了鶴足鶴頸,形態也與仙鶴飛翔駐足的時候相似,姿態端正優雅,整體重心偏高,下半部勁瘦,撇捺拖出偏多,如鶴羽在空中飄散。

    這種書法入門較易,練好極難,得其精髓則是少之又少,因為在書寫時幾乎無法隱藏任何的缺點,稍稍的筆力不到或心猿意馬都在紙上無處遁形。無論是瘦金,還是仙鶴,都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趙佶本人的個性,以及他命運的暗示。鋒芒畢露,從不對現實妥協,追求一種極致的華麗和瞬間的高光,不管結果是隕落還是傷懷。就如他在《穠芳詩貼》里寫的: 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他是否自認是舞蝶呢?執迷不悟地追逐著漸涼的晚風和注定的墮落?

    《煙江疊嶂圖》– 王詵,公元1084

    年

    ,現藏上海博物館

    趙佶的書畫風格除了受到古人的熏陶之外,他周圍的幾個皇室宗親也對他起了一定的影響,可以說是他的啟蒙老師,亦是書畫摯友。其中一個是趙氏宗親趙令穰,還有一個是他的姑父,駙馬都尉王詵。

    王詵是北宋著名的山水畫家,有唐代李思訓青綠山水畫的風采,也有北宋李成郭熙一派水墨皴染的筆韻。現存的《煙江疊嶂圖》有兩幅,都存于上海博物館,一幅為青綠設色,一幅為水墨皴染。王詵的存世作品,另外還有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漁村小雪圖》和存于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的《溪山秋霽圖》。《煙江疊嶂圖》所畫的是大江迷漫浩渺之上,矗立著一座奇峰聳秀,溪瀑爭流的海外仙山。山上草木豐茂,江上云氣吞吐。筆法以墨筆勾皴與青綠渲染結合,清雅富麗。這幅畫是橫構圖,有別于北宋其他畫家慣用的立軸大中堂,而且畫面上有一種視覺上的有意非對稱布局,以及透視感,畫面中心大量留白,令觀畫者產生心曠神怡的感官體驗。上海博物館在2022年8月更換了古代繪畫館的常設作品,其中這幅青綠設色版本的《煙江疊嶂圖》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展出。

    這幅畫是在大約1084年前后創作完成的。王詵在1060年與當時宋神宗的meimei寶安公主成婚。這位寶安公主的生母正是把持北宋朝政數年之久的高滔滔高太后。王詵與公主兩人的感情一直不好,王詵在婚后娶了另外八個姬妾,并且時常在公主面前與姬妾尋歡作樂。公主積郁成疾,在1080年突然病倒。宋神宗得到消息,認為駙馬照顧不周,惱羞成怒,將王詵貶官發配到均州。結果沒多久公主還是病逝,年僅30歲,在離世之前還請求宋神宗讓王詵官復原職。

    王詵因為公主的原因,加上當時蘇軾的烏臺詩案受到牽連,在均州一呆三年。1084年宋神宗開恩,將其調回東京,不久就有了這幅《煙江疊嶂圖》,因此畫中江上翠山的場景,或許多少結合了王詵在均州的所見。這也是為什么在小說的一開始有了駙馬在均州江頭作畫的場景,不過只是將它搬到了三十多年后的政和元年,駙馬回憶起自己當年被貶均州時的場景。

    此t外,書中經常提到駙馬與蘇軾之間的隔空思念,也是確有其事。王詵與蘇軾的關系非常要好,在今天存世的水墨版《煙江疊嶂圖》的后半段,就有蘇軾親筆為王詵題寫的長篇雜言古詩《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借畫抒慨,寄興深長。其中提到:“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山耶云耶遠莫知,煙空云散山依然。”這正是如蘇軾和王詵這樣在宦海沉浮多年的人對自由和世外桃源的向往。王詵在這篇雜詩后再次題詩贈于蘇軾,而蘇軾隨即再和一首,王詵又另賦唱和詩一首。所以成就了這幅畫作后面意味綿長的一組藝術家與藝術家之間的對話,這在書畫史上,實屬難得。

    《西園雅集圖》– 李公麟,年代不詳,真跡遺失,此為后代畫作

    王詵的一生風流倜儻,八面玲瓏,他是當時京城中結交文人雅士最多的權貴,文豪蘇軾、蘇轍兩兄弟,書法家黃庭堅、米芾,畫家李公麟、蔡肇、劉涇,詞人秦觀、李之儀、文學家晁補之、張耒、鄭嘉會,收藏家王欽臣,道士陳景元,名僧圓通大師全都是他的座上賓,他們常在王詵的府邸集會,吟詩作對,烹茶煮酒。王詵本人是書畫大收藏家,他的寶繪堂就是專門所設的,用于收藏歷代書畫名作的場所。從他對待公主的態度上可以看出,王詵本人雖然書畫造詣高,但是其人品卻是有待商榷,這一點還可以在他對書畫收藏的態度上略見端倪。

    蘇軾在熙寧十年為王詵的寶繪堂寫過一篇記,其中不乏有這樣一段可以視作對駙馬本人的警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恐其不幸而類吾少時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

    大概的意思就是蘇軾擔心他會像自己年少時一樣,自己擁有的擔心失去,別人擁有的又擔心拿不到。所以寫這篇文章告誡他,全書畫之樂而遠其病。這里一可以看出蘇軾和王詵兩人的關系密切,不然不會在一篇要公諸于世的文章當中揭露對方的短處,第二也可以看出蘇軾的確對王詵的為人有些擔憂,因此特地挑了這樣的場合去提點他。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