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這里既看得見荊公的安息之處,從此方向也可以眺望西南虔州,與你夫人遙遙相望,寒初能為你做的,也僅有這些了。”言罷,兩行淚落在她的衣襟之上竟也不自知。天邊已經泛白,月輪低垂,繁星明晦,她坐在墓邊,借著些許的月色,從懷中掏出那本《元豐詒謀遺事》。 這本冊子想來已經在這石棺之中被保存了二十多年,因為石棺密閉,所以除了書頁隱隱泛黃之外,冊頁裝幀都還完好。林寒初小心翼翼地翻開扉頁,只見里面滿滿寫了許多舊事,看著筆跡,下筆沉著蒼勁,但到了后面有些字跡顯得潦草凌亂。 開頭寫道:余父都官公名益字損之,兄弟七人,雖非名門,卻屬官宦。幼隨父輾轉南北,行至江寧,宋之興衰瀝瀝于目。父其志堅,輕富貴,重民生,無一毫利欲之汨,少壯至老死如一。余十七而孤,自有先大夫述。少時好讀書,逮事王母者且十年,蚤歲為貧而仕…… “原來王安石自幼受其父親影響,十七歲父親去世后因為家境貧寒,要照顧家中婦孺而入仕。”林寒初邊看邊自言。開頭的部分寫的是王安石自己的一些生平,他幼年的時候悟性極高,恃才傲物,因為文章寫得極好,因此得到了好友曾鞏,還有當時的文豪歐陽修的舉薦。隨后他高中進士,出任簽書淮南判官,繼而又調任鄞縣知縣,他主持修筑堤堰,還把官谷借貸給百姓,秋后加息償還,在當地頗得人心。之后,他再任舒州通判,被當時的宰相文彥博推薦給皇帝。不過他淡于名利,接二連三地拒絕推薦,直到宋仁宗嘉祐三年才進京述職。 林寒初翻了幾頁,赫然看到王安石記錄的關于初識宋神宗時的情景,不由聚精會神起來。王安石名聲在朝,神宗一即位就委任他為江寧府知府。幾個月后,將王安石召入朝廷任翰林學士兼侍講。熙寧元年四月,王安石進宮面圣,神宗直接了當地問他治理國家首先應當做什么事? 王安石恭謙“:官家,首先要選擇推行政策的方法。” 神宗問“:愛卿覺得李唐太宗皇帝如何?” “官家應當效法堯舜,何必要效法唐太宗呢?堯舜之道,簡明扼要。但是后世學者不能通曉,才以為高不可及。” 神宗嘆道:“愛卿這可說是責難于朕了,古往今來,能與堯舜相提并論的君主寥寥無幾。以自顧微末之身,怕是無法映襯愛卿的一番良言美意。要成大業,唐太宗必得魏征,劉備必得諸葛亮相助,然后可以有所作為。朕仰賞愛卿才華,然愛卿可愿輔之,同濟此道,助我大宋有朝一日重現堯舜之治? 熙寧二年王安石很快被任命為參知政事。神宗對王安石說“:人皆不能知卿,以為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 “經學可以用來治理世務,但是后世所謂學習經學的儒生讀書人,大抵皆是些庸人,所以天下間就認為經學不可以施行于世務了。” 王安石笑答。 “那么試問愛卿,若要扭轉大宋氣運,先要施行什么政策呢?” “變風俗,立法,為當務之急。”王安石斬釘截鐵道。 神宗連連稱是,不日設置三司條例司,任命王安石和知樞密院事陳升之共同掌管。從此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法相繼問世,稱為新法,并派遣提舉官四十多人,頒行新法于天下。林寒初雖然對這些法令略有耳聞,但并不熟知,可是看到這里神宗皇帝與荊公二人就此推行新政,熙寧變法如此雷厲風行實施所帶來的新象之時,也不覺趕到心頭一振。 又斷斷續續讀了些王安石對新政的見解,林寒初只覺一知半解,突然又見冊子上赫然提及了“淳夫”二字。她腦中一閃,淳夫?不就是郭熙的字嗎?難道這里的內容和《早春圖》有關?她心跳加快,不覺手心隱隱冒汗,迫切希望數月來縈繞心頭的這些問題能在這本冊子里找到答案。 只見這里寫下了熙寧五年的一些記載。神宗下朝后在紫宸殿的后閣傳召王安石,他入殿的時候看見偏殿內有一老者正在作畫。這是王安石第一次見到郭熙郭淳夫,只見他年過七十,比自己大了近二旬,但身體健碩,目光炯炯。神宗見王安石前來,便一同召他入側殿觀畫。 “介甫,你可知朕為何在重卿的畫中,獨鐘淳夫之作?” 王安石看了一眼郭熙,他聽到神宗提到自己,有一瞬稍稍停了停筆,但隨即又繼續作畫。他垂首而答:“以臣之愚見,郭待招師李成,下筆如神,直抒胸臆,筆盡而意長。然安石不通丹青,無法道其妙處,原聞官家教誨。” “愛卿本善書法,自古書畫同源,何必過謙?”神宗捻須笑道,“來,介甫,你來看看郭愛卿的這幅《早春圖》如何?” 王安石湊近一看,此畫t是一幅大中堂,寬三尺,從桌面上長長垂到地下,足有五尺。只見畫面中一處山澗溪口,野趣盎然,遠處樓閣幽隱于云霧之間,三兩行人如星羅般分布其間。老樹橫坳,冬去春來,大地復蘇,山間浮動著氤氳霧氣,確實不失為描繪山中萌動春意的上乘之作。郭熙運筆沉著,正湊近了往那畫面左側的山道上的一頭驢背上添加了一個文士模樣的旅者,其筆觸細弱牛毛,雖寥寥數筆便現生動靈氣。 王安石嘆道:“今日得見郭待招神技,在下有幸!” 神宗道:“介甫,你輔佐朕推行變法三年有余,如今初具成效,若當年沒有卿之獻策,則沒有今日大宋海內之新氣象。介甫,朕今日邀你前來,是要你記得,這《早春圖》內蘊玄機,它不僅僅只是紙上之春意,更是我大宋蒙變法之新象,臨百年不遇之契機的佐證,亦是朕留給后世子孫開萬世鴻業之固本。”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