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如膠似漆(NP 校園高H)、我在古代靠種植藥材發財致富、[快穿]小少爺靠美貌橫行全系統、重生后她以殺證道、一力降十會、末日女主挨cao記(NPH)、惡毒女配依舊選擇惡毒(西幻NP)、潮汐·刑偵
秦鐸轉身就想帶著楚孑和屠教授離開,但?沒想到屠教授腳步一動?不動?。 他看向那些霓虹國學者,然后打開了背包,從里面拿出了一個鏟子。 “楚孑,”屠教授久違地開口說道,“下去挖幾鏟子。” 楚孑:“啊?” 一幫霓虹國學者也?轉過頭,好奇地看著他們。 “來都來了,”屠教授的語氣近乎于命令,“去鏟鏟土,討個吉利。” “咱們華國的地盤,怎么也?輪不到幫家伙先挖下第一鏟子吧?” 第76章 楚孑看著?自己手中?被屠鑾教授不明分說就塞進了的鏟子有點尷尬。 此刻他們站在隔梁上, 被一幫霓虹仔看著?,東北的冷風夾雜著西伯利亞的寒氣。 不知怎得,楚孑的心中升起一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 他看向自己的“劍”, 那是一把平頭的鏟子。 楚孑知道,一提到考古, 大家?都以為考古人員是用洛陽鏟的, 但其實這種?平平整整, 看上去像是泥瓦匠砌墻用的鏟子, 才是大家?最常用的。 手鏟通常都是一側兩邊開鋒, 另一次有個凸起方便手握, 而把柄則是木頭的。 其實現?代的手鏟大多是更耐用的塑料柄,但很多考古人員,尤其是老一輩人不喜歡塑料的觸感,所?以還在用木質的。 楚孑能看到,這個手柄上篆刻了一個“鑾”字, 顯然是屠鑾教授私人的鏟子。 不過就是說出?來還隨身帶著?手鏟,這真的很考古人了。 從這把手鏟的磨損痕跡來看, 應該少說也用了十幾年了, 這東西就像是作家?的鋼筆或者?廚師的菜刀一樣, 還是用慣了的才好?。 而也正是因為此,所?以田野考古人員不太會借用彼此的手鏟,楚孑曾經看一個紀錄片中?說道,把自己用慣的手鏟借給別人就像是把剃須刀借給別人一樣,渾身不舒服。 而且,手鏟除了習慣之外, 還有一層傳承的意味。 老師通常都會給自己的學生送上一把手鏟,這算是考古學界的小習慣了, 標志著?薪火相傳。 楚孑忽然想到,自己手里的這把鏟子,會不會是屠鑾教授的老師周一良教授送的呢? 周一良教授是陳寅恪的徒弟,而前者?被后者?用了“破門之罰”以表示斷絕師徒情誼。 根據(從史佳妤得來的)小道消息,屠鑾教授也不被周一良教授所?承認了。 這一串師門似乎有些不能調解的矛盾。 可這把手鏟屠鑾教授卻一直用到今天?,豈不是…… “下去的時候小心點啊,楚孑,”秦鐸輕聲提醒道,“你就隨便鏟鏟就行。” “好?。”楚孑定了定心思。 他從隔梁下探方,站在了這個本就不大的探方的最下面。 然后,他珍而重之地,學著?之前那些考古人員的樣子,鏟了一捧土。 這動作的象征意味遠大于實際的意義,因為這里的探方既然是做教學用的,顯然已經提前勘測過,不會有什?么?珍貴的文物。 但這是楚孑生平鏟的第一次土。 艾青曾經在詩中?寫?道,“為什?么?我眼中?常含熱淚,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而這片在祖國東北部的土地,雖然此刻是冰冰冷冷的,但楚孑卻莫名想到了她的興衰榮辱,她是如何第一個面臨戰亂,然后被解放,之后建設了鋼鐵猛獸一般的重工業基地,而又蕭條至今的。 雖是冰冷,但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一樣,熱情、開朗、熱血難涼。 楚孑將這些土靜靜放在了一旁。 他的視線看向兩側,忽而一凝。 秦鐸見楚孑這份反應,忽然想起來了:“楚同學,這是不是你第一次見到文化層堆積啊?” 確實。 楚孑見到這個一米多深的探方兩側的土壤顏色并?不一樣,像是五花rou一樣分?了幾種?色彩,而且土質也并?不相同。 “嗯,這也是咱們這次考古的一個重點,”秦鐸介紹道,“起初就是在甲區有一個小小的斷崖,發現?了這樣的地層堆積現?象,總厚度在一百二十到二百五十厘米之間?,自上而下大概可以分?為四層。” 聽到這話,那位日本教授也趕緊招呼自己的學生,一群人像是下餃子一樣撲通撲通跳下了探方,仔細觀察著?土層。 可惜考古工地不能拍照,他們的手機也都上交了,不然楚孑真的想好?好?研究一下。 因為文化層堆積是很珍貴的現?象,是考古學文化遺存的載體,可以說搞清楚了地層堆積的情況,就能摸清一片遺址的年代和分?期了。 這就像是年輪一樣,代表著?不同時期的地面經過一系列運動將上一層覆蓋,一層層疊加起來,只有縱向挖掘才能看出?來。 而且從眼前的剖面來看,這里的文化層堆積非常明顯。 文化層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劃分?的,不只要根據土質、土壤外觀來分?辨,還要根據遺跡的疊壓打破關系來分?地層。 這就是所?謂的“考古地層學”,算得上是考古學的基礎知識。 但就像數學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礎一樣,其中?的學問大了去了,也不是誰都能輕松的學會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國,考古地層學的奠基人是梁思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