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
書迷正在閱讀:姝色動人、釣系影后和她的裙下臣、搖曳gl(純百)、天若有情(百合abo)、這一世你幸福了嗎[快穿]、渣過的大佬都來了、穿成廢柴小師妹、絕對傾心[娛樂圈]、染指清冷Omega師姐后、我搶了老哥的相親對象[競技]
在坐的都是聰明人,一看就明白,所有人都心動了。 立即有人舉牌,“一萬三千兩。” 負責記錄的人,用白宜修教的數(shù)字,快速記錄,“三十號,一萬三千兩銀子。” 又有人舉牌,“一萬五千兩。” “五十九號,一萬五千兩。” ······ 即使是這樣云州這樣的地方,最后經(jīng)過競價之后,一個云州的賣鹽資格前四名,以六萬三千兩,六萬一千兩,六萬兩,還有五萬九千兩銀子,競拍出去。 這就有二十四多萬兩銀子。 戴大人不能淡定了,天哪,這還只是一個州。大周總共三十個州,正好一百二十個資格。 不過現(xiàn)在卻有一百五十號,注定有三十人買不到資格。為了能夠拿到資格,這些人都會拼命競價。 戴大人能想到這一點,那些商人也能想到這一點。能夠傳家的,買回來就是賺到的。 上午,買拍十三州府,已經(jīng)拿到了六百三十萬兩銀子。 順興茶樓上,周安帝和太上皇,觀察下面的一舉一動。這林如動動嘴皮子,就能六百多萬兩銀子。 加上下午拍賣那些富裕的州府,估計能達到兩千萬兩銀子。 太上皇瞇著眼睛,手指在桌上輕輕敲擊,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這個林如海有幾分能耐,好好用,最起碼你錢袋子不空了。不要因為是朕當年點的探花郎,就心存芥蒂。他是個能臣和純臣,比那些兩面三刀的人,好多了。” 周安帝點了點頭,“還沒登上皇位的時候,我有接觸林如海,理都不理我,對我的人說忠于皇上,忠于大周。等我繼位之后,才給我辦事。這么說來,這林如海的確是純臣。既然是純臣,那就讓他多做事情。” 太上皇點了點頭,“嗯,好。你看看這林如海翻云覆雨,等閑間就給你弄來這么多銀子,不簡單啊!” 周安帝咧嘴而笑,“何止不簡單,后續(xù)還有很多棘手的事情,到時候叫給林如海去做。” “先別急,讓他先把鹽政改革做好,推行下去,確保老百姓能夠吃到鹽。”太上皇交代。 周安帝回答:“是,父皇。” 中午的時候,在順興茶樓吃了飯,太上皇和周安帝才回去。 白宜修請大家吃飯,下午繼續(xù)拍賣。 直到天黑才結(jié)束,戴大人笑得合不攏嘴,拍賣資格,總共拿到了兩千二百萬兩銀子。 一手交銀票,一手發(fā)放賣鹽資格。 朝廷開心,這些拍賣到資格的商家,也開心。 第2940章 升官了 白宜修輕笑,“按照合約上的規(guī)定,每個州府的四家鹽商購買的鹽,不能少于去年鹽總量,當然了,咱們的目標超過去年的數(shù)量一倍,兩倍。全國統(tǒng)一價。” “林大人,可是我們從鹽場運送的鹽,路途路途各不一樣,路上消耗不一樣,這該怎么算啊?”黃老爺問道,他拍的地方,距離鹽場很遠。 路上的消耗多,鹽價固定,那豈不是賺的少了? 白宜修笑瞇瞇地:“黃老板,不要急。在座的所有人的鹽,不用你們自己運送,朝廷送貨上門。節(jié)省你們的運送鹽的費用,你們只要派人去鹽場那邊交了鹽引,就會有人給你們送過去。” 這樣做,看似國家多出了錢,但可以徹底打擊私鹽,而且還能確保鹽送到了當?shù)兀瑪[正當?shù)氐墓俊?/br> 眾人聽到這話,喜笑顏開。 在家里就能夠凈賺五文錢一斤,多好的生意啊! 這些拍到賣鹽資格的商家,一個個都覺得賺了,準備好錢。每個州府的四家合作,等著一起購買鹽。 基礎(chǔ)的鹽量,四家平分,如果錢不夠的,可以把份額讓位另外三人。 現(xiàn)在明擺著賺錢的事情,就算借錢,也要買足夠的鹽引。 那些沒有報名資格的大鹽商,自然也沒有拍到賣鹽資格,聽到別人的敘述之后,一個個后悔地腸子都青了。 他們開始各處鉆營,想得到拍賣的機會。 只是這事情是周安帝親自交代,林如海親自督辦,現(xiàn)在皇帝對銀子異常敏感,誰也不敢觸霉頭。 第二天,購買鹽引的,也非常順利。 朝廷一年,就把賣鹽的錢收上來了,至于鹽稅,三個月一收,有各自的鹽引在,所以數(shù)量和金額都有數(shù),想偷稅漏稅,絕對不行。 賣鹽的錢,全部匯聚到國庫,然后再撥給全國的鹽場,作為成本。 這一切對于別人來說很難,但對于白宜修來說并不難。一條條,一件件事情,妥善安排下去。 周安帝看到國庫上的銀子,半夜都能笑醒。 當了皇帝之后,第一次感到不窮了。 皇帝直接給白宜修升官,不是巡鹽御史,單獨設(shè)置一個官位,正二品,鹽政總督,統(tǒng)管全國鹽政。 白宜修趁機提拔了三個三品的巡鹽御史,巡視全國的鹽政推行。 忙活了整整一個月,到了新年,風起云涌的京城,終于安分下來,準備過年過節(jié)。 賈赫和賈敬也沒閑著,總共給朝廷要回來七成的銀子,剩下的銀子,各家也有不還,或者沒還的真實理由。 有那些明明有錢,但哭窮的,被賈赫和賈敬拿出來這些人的資產(chǎn),當場揭穿。 這樣雖然得罪人,但要賬效果很好。 住在林府的榮國府姑娘越來越適應在林家的安靜,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