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小食肆 第12節(jié)
她總覺得,這位江少卿看她的眼神似乎有點奇怪啊。 難道又是她的錯覺? 夜晚。 當江洵自馬背上翻身下來,剛一邁進府中,早已等候多時的侍從迎上前來。 侍從一邊接過江洵手中的馬鞭,一邊謹慎詢問:“阿郎可找到崔九娘?” 江洵點點頭,語氣淡淡回答:“找到了,好在趕在宵禁之前回來,不然明日又是一場麻煩。” 侍從點了點頭,跟著江洵向府中走。 江洵在路過花園時,似想到什么般,頓住腳步問他:“上回那盛菊花飲子的竹筒,可還在?” 侍從愣了一下,點點頭:“在的,應(yīng)該擱在了廚房里面。” 江洵“嗯”了一聲,似隨口吩咐道:“聽聞那竹筒不易得,當日擺攤的女攤主就在永崇坊正街上開鋪面,你明日安排個人送回去吧。” 侍從聽著江洵的吩咐,疑惑的抬頭:“阿郎今日見到那孟小娘子了?” “恰巧遇見?!?/br> 江洵淡淡留下這句話,不再多言,繼續(xù)伴著月色沿花園石子路走去。 - 等第二日打烊之后,孟錦繡又新做了些桂花糕。 如今小鋪面的客人不少,孟錦繡打算除了朝食套餐和香煎豆腐之外,再推出些常見的糕點。 這桂花糕用料簡單,做法也省事,自然是第一選擇。 不料,當?shù)谝换\桂花糕剛做好,鋪子里面來了一名侍從。 那侍從懷里,正抱著一只竹筒。 似看出了孟錦繡的疑惑,侍從開口解釋道:“阿郎聽說這竹筒頗不易得,故將它送還給女郎?!?/br> 孟錦繡看看眼前這熟悉的竹筒,似想到什么般,訝然看向侍從:“那日清晨買菊花飲子的客人,竟是江少卿?” 當日那個買菊花飲子的客人坐在馬車里,她不曾看到對方相貌。 不過,想想當時偶然間掃見的那抹天青色衫子,再聯(lián)想到萬年縣衙偶遇的那次,孟錦繡終于將這兩次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細節(jié)給對上了。 所以,昨日用奇怪的眼神看她,莫非是發(fā)覺自己被坑了五十文錢? 孟錦繡這么想著,心里面多少有些發(fā)虛。 她說話的同時,又仔細打量眼前這侍從。 這侍從看上去面生的緊,并不是那日買菊花飲子的那個,怪不得自己認不出來。 果然,這侍從只回答是復述江少卿的話,其余一概不知。 孟錦繡想了想,叫住轉(zhuǎn)身要走的侍從,拿過剛蒸好的桂花糕交給他。 孟錦繡笑著開口:“請將這桂花糕帶回府上,就說是兒感謝江少卿的一點心意。” 發(fā)現(xiàn)了又如何?反正退錢是不可能的。 那侍從看著孟錦繡燦爛的笑容,只覺得這女郎實在溫柔周到,不過轉(zhuǎn)念想到自家阿郎的人才品貌,年輕女郎這樣也很正常。 他說了一句女郎太客氣了,然后就帶著桂花糕離開。 待侍從提著桂花糕回去,面對正翻閱案卷的江洵,將孟錦繡的話復述了一遍。 江洵點點頭,道了句知道了,侍從放下東西安靜退了出去。 等人走了,江洵看了那桂花糕一眼,只見那桂花糕切件整齊,色白如新雪,一塊一塊堆疊在一起,雪堆中夾雜著星星點點的花瓣,十分賞心悅目。 江洵不由想到昨日的菊花枸杞飲子,還有宴會上精巧的桃花酥,聽聞也是出自她手。再加上今日的桂花糕,這位女郎似乎極喜歡以花入食。 聯(lián)想到她昨日盈盈淺笑的模樣,有如此的玲瓏心思倒不奇怪。 只是,讓侍從把這桂花糕帶回來,想是因為他還回去的那只竹筒? 江洵抿直起嘴角,看了那面前桂花糕一眼,仍將視線收回到案卷上。 第16章 鹽糖水、撿了個人 孟錦繡的小鋪面里,桂花糕一經(jīng)推出,立刻受到了食客們的熱烈歡迎。 這些日子,凡是來買朝食或者香煎豆腐的客人,都要買幾塊桂花糕回去。 “孟小娘子不知道,這桂花糕我家娘子極愛吃,每天都催著我出來買。” “我家娘子也是,孟小娘子這桂花糕又松軟又甜糯,我以前從未吃過滋味如此好的?!?/br> 孟錦繡聽著客人們的夸獎,忍不住笑起來。 她又聽有人議論。 “聽說近日南邊水患頻發(fā),似乎有些亂?!?/br> “我也聽說了,還好長安城內(nèi)太平,也不知道今年南邊好不好過。” 孟錦繡聽著客人們的低低議論聲,不免又想起前幾日徐二娘的話,她搖搖頭,將手里的桂花糕遞給客人。 孟錦繡沒想到,早上才聽客人說起流離失所的話題,下午自己就撿了個人。 下午時分,孟錦繡去后街的豚rou鋪子,買了一大塊豚rou回來。 因著不趕時間,孟錦繡邊逛邊往鋪面的方向走。 這些日子氣溫漸漸熱了起來,立夏之后,桃花和海棠開過一季便落了,桑樹和榆樹卻越發(fā)的枝繁葉茂起來,萬物顯出勃勃生機。 因著各種蔬菜開始豐富起來,孟錦繡琢磨著除了菘菜之外,里脊夾餅中的蔬菜也該換些新花樣。 就這么隨意的想著,在經(jīng)過正街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街上躺著一個人。 孟錦繡走過去看,發(fā)現(xiàn)是名年紀不大的女郎。 這小女郎似是昏厥過去了,雙目緊閉、面色消瘦蠟黃,看上去氣若游絲的樣子。一雙鞋磨損的厲害,不知走了多少路,才終于撐不住昏倒的。 周圍站著三三兩兩的行人,圍著那小女郎低聲議論。 “看這模樣,應(yīng)該不是咱們長安城里的人,反倒像是流民?” “我聽說最近外面起了水患,莫不是逃難來到咱們長安城的吧?” “她怎么昏過去了?莫非得了什么病?” 此話一出,周圍那些人紛紛離遠了些。 孟錦繡上前去扶起這名小女郎,聞言搖搖頭,朝那說話的行人解釋道。 “應(yīng)該不是生病,我看她臉色蠟黃消瘦,鞋底又損壞的厲害,多半是走了許久的路,體力不支餓暈的。” 有行人見孟錦繡想幫這小女郎,好心開口提醒:“雖是如此,孟小娘子還是謹慎些,或許是城外的流民也說不定呢。” 孟錦繡抿嘴笑笑:“應(yīng)該不是,若是沒有公驗,想是進不了城門的,又怎么會出現(xiàn)在咱們永崇坊里?!?/br> “勞煩各位搭把手,將她抬到我那里去吧。” 幾個行人聽孟錦繡說的在理,紛紛點頭,都贊孟小娘子的心地極好。 孟錦繡聞言只是笑笑,和眾人一起將她自地上抬了起來。 這小女郎年齡小、分量也輕,幾人一起抬著走,很快就到了孟錦繡的小鋪面里。 孟錦繡將后院一間房略打掃了打掃,然后將幾張胡桌并起來,暫且讓人把她放在上面,算作臨時的“床”。 一名常來買里脊夾餅的熟客,朝“床”上看了那小女郎一眼,向孟錦繡轉(zhuǎn)過頭來問。 “孟小娘子,她這么昏著不是辦法,要不要請郎中來看看?” 孟錦繡想了想:“既然是餓暈的,找郎中來也是要先弄醒了再灌湯藥,反倒更耽誤了時間。勞煩客人看著她一會兒,兒去去就來?!?/br> 那客人忙點點頭,孟錦繡感激地朝他笑笑,自回了前面的小鋪面里。 她先在灶上燒開一壺熱水,又從一旁拿過兩只竹杯子,里面分別放了飴糖和鹽。 等往竹杯子里倒入熱水調(diào)勻之后,孟錦繡端著這兩杯鹽糖水,重新回了后院中。 等杯子里的水變溫熱之后,她將那小女郎的頭微微抬高,然后將兩杯水依次給她灌了下去。 轉(zhuǎn)眼的工夫,那小女郎的面色就變得紅潤了一些,雖還是蠟黃的,卻沒有先前那么出氣多進氣少,眼看是緩過來了。 一旁那客人看的瞠目結(jié)舌,驚奇的朝孟錦繡問道:“孟小娘子,這兩杯清水竟然這么神奇,莫非可以把人救醒嗎?” 孟錦繡笑笑,朝他解釋道:“客人看著像兩杯清水,其實不然。實則一杯加了鹽,另一杯加了飴糖。糖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補充人體能量,鹽則可以補充消耗的水分,確實能將人喚醒。” “不過這才只是暫時的,最根本的,還得要好好吃飯才行。” 那客人點點頭,忙將這救人的法子記下來,見沒事了便告辭離開。 孟錦繡想了想,去前面的灶上熬了一鍋紅豆粥,然后又回來守著。 大約過了半盞茶的工夫,這小女郎終于轉(zhuǎn)醒了過來。 房間里面,地面打掃的很干凈,但四周墻角還掛著蜘蛛網(wǎng)。窗戶朝外打開著,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屋里的光線很亮。 這小女郎盯著窗戶發(fā)呆了片刻,似是不相信自己身處在如此安寧的地方。 緊接著,她聽到耳邊傳來一道聲音:“醒了?先把粥喝了吧。” 那小女郎稀里糊涂的接過孟錦繡遞過來的粥,盛粥的瓷碗不大,白色碗里是熬的軟爛稠糊的紅豆和稻米。 待將一口熱騰騰的粥含在嘴里,她才似醒過來般,猛吞了幾口紅豆粥,眼淚刷的一下子滾了下來。 “謝、謝謝小娘子。” 細弱的聲音傳出來,因感激帶了點結(jié)巴,聽上去有些怯生生的。 孟錦繡嘆了一口氣,這小女郎估摸著只有十幾歲,若是放在現(xiàn)代,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她和善的沖她彎起雙眼,放緩了語氣安慰道:“先喝粥吧,有什么話等吃飽了再說?!?/br> 等這小女郎吃完了一小碗粥,孟錦繡將碗接了過來。 怕她沒有吃飽再要,孟錦繡細細朝她解釋道:“你餓了好幾天,不宜一下子吃太多東西,這一小碗紅豆粥已經(jīng)很夠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