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東宮 第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 妖精 受氣包[穿書]、新手法醫、守寡后,死男人回來了[六零]、一覺醒來成了神二代、幸孕霸寵:九爺,早上見!、春日灼吻、貓貓a也是a![abo]、殊途、退圈后我的萌寵農場爆火了、他太病態(1V1)
金氏看向他,說道:“我覺著兩人多半還有回旋的余地,郎君仔細敲打慶王一番,倘若他真有把元娘放在心上,我們便多勸勸她,如何?” 崔平英一本正經道:“此事全看慶王的誠意,他若真心實意為元娘考慮,我們自然會多加規勸。” 金氏點頭。 崔平英繼續道:“此事莫要再提,待慶王來了再說。” 金氏道聲是。 夫妻二人又說起其他,卻總是會扯到崔文熙的婚姻。 兩人心里頭終是忐忑的,倘若真走到和離那一步,往后她的前程委實讓人心焦。 想到這里,崔平英就心事重重。 曾那么傾注心血培養起來的女兒,當初有多驕傲,現在就有多失意。 他既怕傷了她,又怕她往后艱難。 也不是國公府養不下她,只是一想到那么優秀的女郎卻止步于此,就不甘心。 他曾視她為崔家的驕傲,有時候也會想著她為什么不是兒郎,若是兒郎,崔家的擔子應該肩負在她身上把整個家族興旺。 一想到當初的風光淪落到如今的灰頭土臉,心里頭就如鯁在喉,不是滋味。 晚上一家子聚在一起用膳,寬大的長條形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 崔平英和金氏坐在正上方,崔文靖夫妻坐在側邊,崔文熙則坐在他們的對面,后面依次是兩房妾室和子女們。 長幼尊卑之分嚴明,絕不逾越半步。 桌上的菜肴陸續上齊,胭脂鵝脯色澤清艷,酸甜口的杏花醬澆汁兒最是饞人,僅僅十二片鵝脯點綴在潔白的瓷盤里,很是搶眼。 湯盅里的佛跳墻冒著濃郁葷香,湯汁厚重,由鮑魚和海參等食材熬制,鮮而不膩。 油燜春筍最受崔家人喜愛,沒有人能抵擋得了春筍的鮮嫩爽脆,在這個時節,幾乎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 皖魚做的魚膾頗考驗刀工,需片得細薄如紙才好,其色澤潔白如霜,晶瑩剔透,蘸上特制蘸料,鮮美無比。 醬羊rou醬黃鮮亮,肥而不膩,口感咸香,是高門大戶平日里的常用葷食。 竹編的圓筲子里盛放著春盤,有烙得薄薄的餅皮,搭配的菜蔬分別是黃豆芽、蘿卜絲、韭菜雞蛋、筍、木耳、黃花菜等素品。 若吃膩了葷食,再裹上一份春盤解膩,最適宜不過。 甜品糕點還未呈上,需得把主食用得差不多才會傳上來。 平時各房都是自行分配飲食,只有家庭聚餐或過節才會老小坐在一起,今日崔文熙回娘家,一大家子聚到一塊兒閑話家常。 就在崔家人準備動筷時,忽見家奴來報,說慶王的馬車到府門口了。 眾人吃了一驚,目光不由自主看向崔文熙,她尷尬地笑了笑,同崔平英說道:“興許是下值過來討口吃的。” 不明就里的人們皆掩嘴偷笑,金氏心中高興,忙道:“快去請。” 崔平英心里頭也很欣慰,看向自家女兒,眼神是柔和的。 崔文熙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心里頭有些煩躁,知道接下來她多半得被家人圍攻了。 沒過多時趙承延走進廂房,一襲襕袍,身姿英挺,還戴著官帽,顯然下值回來還沒來得及換就過來了。 眾人忙起身朝他行禮。 趙承延看向崔文熙,眼神炙熱,剛回府得知她昨夜在聽雪堂等到宵禁,他就一刻都坐不住了,匆匆趕來國公府。 趙承延體面上前喚了一聲岳父,親自攙扶二老起身,又同崔文靖打了聲招呼。 眾人陸續起身。 婢女端來銅盆供他凈手,他嫌官帽礙事,摘去遞給芳凌。 仆人添上碗筷,趙承延看向崔文熙,打趣道:“趕得早不如來得巧,元娘看我討食吃的動作夠不夠快?” 此話一出,人們皆笑了起來。 崔文熙瞥了一眼這個男人,冷臉道:“只怕下次四郎可不容易討到這口吃的了。” 趙承延知道她在較勁,篤定道:“瞎說。”說罷看向崔文靖問,“大郎,你崔家的飯食可有給我趙四郎留了一份?” 崔文靖笑道:“有,四郎什么時候來都有!” 一家子熱絡笑談,氣氛輕松愉悅,好似什么都不曾發生過一樣。 崔文熙“嘖”了一聲,沒有吭聲。 芳凌有些擔憂地看向她,可以想象得出她將被崔家人集體圍攻的情形。 這條和離路,只怕行得艱難。 第6章 崔氏 人們陸續入坐。 崔平英夫妻仍舊坐在上首,只不過崔文熙跟趙承延調換了位子。 平日里趙承延跟崔家人相處得還算和睦,崔文靖不知內情,落落大方同他說笑,問起他在魏州的經歷,趙承延皆一一答之。 兩人一個在工部,一個在刑部,都謀了侍郎職位,且都有爵位在身,一般情況仕途算是到頂了,宮里不會放大權到他們這類人身上,需防范逆反。 趙承延很是心細,在同崔文靖說話時還不忘替崔文熙布菜,知道她愛食胭脂鵝脯,親自給她夾了一片放進碗里。 這細微的舉動落到金氏眼里,覺得二人還有回旋的余地。 一家子在飯桌上和睦相處,趙承延時不時看她,眼中皆是溫柔笑意。 崔文熙沒有發作,給雙方留足了體面。 他離京小半年,作為崔家的女婿來說,是非常周到妥帖的,會問候鎮國公夫婦身體情況,但凡這邊有什么需要幫襯著,總會辦理得干凈利落。 很討他們喜歡。 在為人處世方面,趙承延完好地繼承了他阿娘惠妃的智慧,不論是在宮中,還是在朝堂,可謂八面玲瓏。 說起他娘惠妃,算得上一個了不得的人物。 她原是豐州人氏,姓燕,家中算得上殷實。 前夫本是秀才,卻過早病逝,留下三歲幼子給她,那孩子就是慶王趙承延,他本名姓宋,單名一個良。 早年朝中遇叛亂,武帝御駕親征,兵敗至豐州時得燕氏母子救助。 那時叛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燕氏孤兒寡母臨危不懼,用巧計哄得叛軍被誤導,從而救下先帝性命。 武帝一生要強,風流成性,唯獨對燕氏欽佩至極。 后來朝中平叛后,武帝親自前往豐州接母子回京,聘娶燕氏為妃,賜子宋良國姓趙,入了皇室玉牒。 這就是慶王趙承延的來歷。 武帝一生有六子三女,趙承延排行老四。 他雖然被皇室承認,但血脈始終不是趙家人后裔,不能像真正的皇子們恣意驕縱,故而惠妃時常告誡他莫要生出不該有的念頭。 趙承延打小就受惠妃管制,也學會了察言觀色,處處表現得恰到好處,只為自保。 要知道當年圣人趙君齊還是太子時,日子就不好過,更何況他們母子? 武帝認為太子平庸難當大任,又因他酷愛音律,在武帝眼里更是玩物喪志。若不是因為太子是嫡長子,武帝念在早逝原配的情分上,早就被廢了。 東宮不受待見,老二秦王和老三靖王動了奪位的心思。 兩人明爭暗斗,又都受武帝喜愛,幾乎可以預見東宮的尷尬局勢。 那個時期朝中人人自危,黨閥相爭得異常厲害,惠妃母子怕受牽連,英明的選擇跟著武帝的動靜走。 后來還是趙玥出生后,東宮的日子才漸漸好過了些。 小子聰明伶俐,又生得玉雪可愛,很討人喜歡。 起初武帝對這個孫兒不怎么上心,認為其父平庸,他多半也是如此。 后來東宮親自攜幼子前往威臨,三顧茅廬求來大儒陳平當老師,之后東宮開始翻身,日漸得到武帝重視。 那時趙玥酷愛吃魚,誰料陳平不給他吃了,并誆他,若要以后頓頓都有魚吃,就得干活保住自家老子才行。 趙玥幼稚,信以為真。 陳平替東宮出謀劃策,讓趙玥模仿武帝脾性。 武帝驕縱自大,擅騎射,趙玥也喜歡舞刀弄槍;武帝喜練字帖,趙玥的狂草書法頗具格調。 如此種種,數不勝數。 宮里人皆知趙玥視武帝為信仰,喜歡聽他年輕時的英勇事跡,簡直是個崇拜他的小迷弟。 這極大的滿足了武帝的虛榮心,開始對這個小子起了幾分興致。 武帝雖然不喜自家兒子,但對孫兒到底有幾分寬容,畢竟他還是個可愛的小豆丁,抱在懷里只有丁點大,眼睛水汪汪的,一張小嘴能說會道,有時在他懷里撒尿了還會嚎啕大哭,委實可愛得緊。 當時趙玥為了能在武帝跟前吃上一頓魚,是真心實意跟這個狂妄不羈的祖父親近,討得他喜歡的。 爺孫倆關系親近,又有陳平在背后出謀劃策,再加之趙玥上進聰敏,借著“童言無忌”挑撥秦王和靖王,偶爾口出金句,看似小兒稚語,實則命中要害,久而久之令武帝對老二和老三生出不滿。 僅僅兩三年,兩個皇叔就讓武帝心生嫌隙,認為他們無視東宮,野心太大,從而被武帝打壓。 任憑你兒子再有本事,也經不住老子親自搞政斗。 武帝意識到東宮雖然不長進,但這個嫡孫兒倒挺有前途,于是替趙玥鋪路,把兩位最強競爭者下獄貶為庶人,大刀闊斧為他清理門戶,鋪下錦繡前程。 不僅如此,朝中的中流砥柱皆收攏到太子門下,輔佐東宮治理。 對趙玥,武帝更是親力親為培養,手把手教他治國之道,把他視為大梁的未來前程,盼著他能開創盛世。 可以說東宮之所以能在這場政斗里存活下來,全靠陳平和趙玥力保。 后來武帝病逝,圣人做了近三十年的太子,總算榮登大統。 武帝在病逝前還不忘囑托他給東宮留下來的輔佐大臣們,若太子不得力,可廢黜,扶趙玥上位。 可見對這個孫兒的器重。 而惠妃母子因為沒有亂站隊,在這場政斗里僥幸存活,又因慶王沒有皇室血脈,反而成為他的護身符,被天子容忍,仕途還算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