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傳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第157節
程靈做人不算失敗,辭官以后,有商人躍躍欲試,使陰招想奪取精巧閣背后諸多配方。 前來程氏工坊暗探的,自然少不了豎著進來,橫著出去。對著精巧閣使陰招的,都不用程靈出手,她做主簿時的兩位同僚就幫忙處理了。 而沒有人知道的是,就在新科進士調令來庸州的前夜,房湛一封秘信,連帶著一冊名叫《農桑實紀》的農書,一起通過特殊渠道,呈上了魏皇的案頭。 房湛來信,魏皇還是要看一看的。 看到一半,他輕“咦”一聲,倒是與身邊的內侍總管常虹說笑道:“房湛這廝,朕還以為他又要長篇大論地舉報貪官污吏呢,沒想到這次倒是和氣了?!?/br> 魏皇不會告訴任何人的是,從放房湛離京以后,每每收到房湛的舉報秘信,和各種彈劾地方官的證據,魏皇心里頭升起的,就是一股子愛恨交加。 以至于到后來,魏皇看房湛的密信,都還常常要先做一番心理準備。 眼下的這一封信,卻還是破天荒的頭一遭,房湛居然沒有在信的開篇就懟天懟地,一通大罵。 魏皇繼續看信,看到三分之二的時候,他又輕輕地“咦”了一聲,而等到全篇信看完,他卻反而沉默了。 房湛的信…… 魏皇將房湛的信放到一邊,又連忙拿起隨信而來的另三本書冊。 為什么說是三本書冊呢? 因為房湛隨信一起呈遞給魏皇的農書,原是一套三冊。一部《農桑實紀》,實則分為上中下三大部分。 上部主講作物,中部主講氣候,下部主講工具。 魏皇粗略翻閱了作物部分,掠過了氣候部分,一下子就將主講工具的第3冊 翻開。 這三冊書都是圖文并茂,第3冊 的圖紙畫得尤其精細。 從普通農具的改進,比如說,改直犁為曲犁,改兩腳耬車為三腳耬車,改滑車為翻車…… 到各種水利設施的建造,再到新式榨油機的詳解,最后,則是那占據了大篇幅的軋棉機、綿紡機、以及最為重頭戲的提花織機! 魏皇其實不懂工事,但他懂得一種新式紡織面料出現的意義。 尤其是,前面房湛信里提到過的,棉花的保暖作用,得到了魏皇的高度重視。 慶壽殿中,響起了皇帝期待的聲音:“快,常虹,隨信來的是不是還有一個包裹?快拿過來給朕看!” 包裹被取過來,打開。 常虹又親自檢查過一遍,確認包裹中的東西并無任何問題,這才上呈到魏皇面前。 當然,要到皇帝手里的東西,下頭其實是早都檢查過好幾輪了,本來就不大可能有什么問題。常虹這樣做,一來是謹慎使然,另一個,也無非就是要表現給皇帝看。 “這……就是棉花?”魏皇捏起了一團雪白輕柔的棉朵,觸手揉捏,只覺和暖蓬松,手感奇妙。 他忍不住又多揉了兩下,才忍著不舍將這團棉花放到一邊。 棉花的觸感太奇妙了,咳,不可與外人道。 小小的包裹中棉花并不太多,放開以后,里頭還有三樣物件。 一個是由棉花織成的提花棉布,棉布的塊幅并不算大,魏皇直接拿在手中。只覺得這棉布與絲綢大不相同,但觸感竟也算得上是十分舒適。 魏皇問常虹:“老常,你看看,這棉布與麻布相比如何?” 皇帝這一輩子都只穿過絲綢制品,葛麻之物既入不得他的眼,也不可能被奉上到他身邊來,以至于他看這棉布都覺十分稀奇。 常虹忙湊過來細看魏皇手中的棉布,魏皇將棉布遞給他。常虹就上手摸了摸,隨即瞇起眼道:“陛下,棉布柔、滑。” 說著,他又拉著這塊棉布扯了扯,說:“棉布比絲綢堅韌,比葛麻細膩。” 再將棉布舉起來對光看了看,常虹又說:“這等顏色……” 這塊棉布是寶藍色的,顏色純正濃郁,布面上的提花為江海云紋,云紋也是寶藍色,但比起底布的顏色要略深些許。 如此對光一看,深藍色的云紋浮動在寶藍色的布面上,如同海波蕩漾,華美非常,竟仿佛不輸錦緞。 常虹輕輕吸氣道:“陛下,葛麻皆染不出這等豐富色彩,這棉布,當真是有些奇妙。” 魏皇點點頭,他一邊聽著常虹說話,眉眼舒展,一邊又拿起了包裹里的另兩件物品。 原來余下的兩個東西,一個是一件棉坎肩,另一個則是一件厚度適中的棉襖。 半刻鐘后,親自試過棉坎肩,又穿上了棉襖的魏皇哈哈大笑起來。 春末的上京,到了夜間也還是有些寒涼。 棉襖上身之后,魏皇可當真是體會到了何謂“保暖”。 不,這又何止是保暖,這可真是太暖了,暖得不過片刻,大笑過后的魏皇身上就起了薄汗。 常虹連忙勸:“陛下,試一試也就罷了,如今都過了穿這等大衣裳的季節,還是快快換下來吧?!?/br> 魏皇倒也肯換,卻又說:“換下換下,這坎肩給朕穿到外頭。如今春末,此物正好合適,哈哈哈!” 又是一陣大笑從殿中傳出,比起棉布和綿紡機,又或者是新式的織機,魏皇最關注的,仍然是棉花的保暖功效。 大魏將士,北方駐軍,每每到得入冬,總是要凍得苦不堪言。秋冬時節,手腳凍爛,筋骨磋磨,守城都變得艱難。 慶壽殿中,又響起魏皇一連串的聲音:“傳令下去,推廣棉花種植!” “此物南北都能種植么?哦,對了,這本《農桑實紀》上,也詳細說了棉花的種植方法。好好好,常虹,出動匠造司,滿印《農桑實紀》?!?/br> “著書者,著書者……程靈?宣此人入京,朕要親見他!” 第248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程靈辭官后,日子過得清閑了。 棉花的種植還在跟進,原先保存好的水稻種子也在郊外農莊的田地上灑滿。 程靈在《農桑實紀》上也提到了水稻。 但因為稻種數量有限,目前很難推廣,最重要的是,原始的稻種產量也不算高,相比粟米,優勢并不明顯,所以《農桑實紀》上雖然有提水稻,水稻的存在感卻遠不如棉花。 這倒也不必著急,種棉花和種水稻所能帶來的連鎖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急于求成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倒不如就這樣潤物細無聲地,慢慢來。 稻米的誘惑,那是任何仰賴土地以生存之人都無法抗拒的。 只需要一把種子,即便程靈不出力推廣,她相信,終有一日水稻也還是會取代粟米,成為百姓糧倉中的主力。 走在村中阡陌間,看農田興盛,遠山蒼翠,雞鳴啾啾,犬吠嚷嚷,如此田園風光,簡直洗滌心靈。 一場春雨,梅花紛紛飄落。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人生若能如此隱逸,豈不勝過江湖風波,難尋歸途? 可惜了,世道不許,只有爭渡。 清晨,薄霧未散,程靈一路走過,引來早起的農人紛紛問候:“東家,今天還是這么早呢?晌午去我家用午食吧,叫我老婆子殺只雞。” “東家,那山上的花草您還要不?我家小兒昨日又往山上去了,說是見著了好大一叢金銀花……” 金銀花是周邊山林間最常見的藥材,不獨獨是銅頂山上有。 像州城周邊的矮山上,也隨處可見金銀花。 州城周邊的矮山上一般也沒有什么大型猛獸,村民們從識得此花能賣錢后,就常常上山采摘。 程靈拒絕了去村民家吃雞,應下了金銀花,并說:“凡是山貨,莊子里常年都收的。鄉親們若不想去州城買賣,便去尋齊管事,賣與他便是?!?/br> 那說有金銀花的村民便歡天喜地,脆生生應了。 等程靈的身影漸漸走遠了,逐漸消失在東邊的那條山路上,田間的村民們就忍不住又議論起來。 “東家真是個好人吶,原先說莊子換了個主人,咱們還擔憂……” “呸!就你會說好話,那原先東家說要種棉花,你還帶頭說不好種,怕種不出來呢!” “嘿,他哪里是種不好,他是怕種出來換不到錢,秋收時喝西北風呢!” “你不怕?” “都怕,都怕,所以東家改收租子變成發月錢,現如今大家日子都好過了,哈哈哈……” 田間響起一陣陣笑聲,農人們揮舞鋤頭,干勁十足。 從成為佃農以來,未有如今年般感覺生存有望。 能活下去,可真是太好了。 半山處,程靈回頭看向下方,田地已經遠了,農人們的笑聲隨風飄來,模模糊糊,但還是能聽得出,大家是歡快的。 程靈臉上便也露出了笑容。 她繼續上山,一直到了山巔。 說是山巔,但其實這邊的山都矮,站在這矮山的山頂上,也很難有什么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相反,倒是能看到遠處重山疊嶂,青影茫茫,一山更比一山高呢! 這邊的山頂上要說有什么妙處,那就是山頂上有幾株野生的毛桃樹。 白居易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六合莊邊的矮山上,桃花也比別處要開得晚些。程靈辭官一身輕,來這邊小住了兩三日,倒正好趕上這野桃花開。 在桃花樹下站太極樁,吸納朝陽紫氣,吞吐太陽精華,有一種別樣的愜意。 程靈站樁數遍,功行圓融。才剛剛要收勢,忽然一種異樣從心頭生起。 嗖! 是什么? 天地間,桃花靜謐,天光如塵,一縷劍風倒似星襲,破開了桃枝的重影,倏然而來。 程靈一偏頭,反手摘過身邊一根桃枝,一脫手,這桃枝便似名劍,對著一個方向激射而去。 同時,劍風從程靈頰邊飄過,只聽“奪”一聲響起。 原來程靈剛才忽生警兆,偏頭躲過的那縷劍風,居然并不是真的劍風,而是由一片桃葉帶起的銳風。 程靈偏頭躲過了,那桃葉就落在了程靈身后的桃樹樹干上。 余聲不絕,輕薄的桃葉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