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重生小夫妻 第182節
“溫柔,體貼,和氣!” “還善良,漂亮,美麗!” 元宵含淚抽腳,“孟學姐!我要舉報,隔壁京大大一秦初云早戀!想搞對象。” 孟秦抬腳,好奇地看向女兒。 “你相中誰了。” 想想最近身邊出現的人。 “遠墨?” “才不是,媽,明明是元宵先招桃花耽誤我學習,人家女同學都從師范追到清大來了。” 孟秦感興趣地問文字。 “追你的人里頭,你有喜歡的嗎?” 想想系里平常就有不少女同學愛往他身湊。 “班長?學習委員?文藝委員?” “媽!”元宵瞪圓眼睛,“學生的主要指責就是學習!你怎么能這樣想我,你根本一點都不了解你兒子,太傷我心,我想一個人靜一靜,再見。” 元宵轉身就要跑。 “別忘記交作業。” 元宵一個趔趄,立馬調轉方向,原本要回宿舍的,轉頭去找沈老。 他要上訴,讓沈老換掉老媽這個助教! 明明都是學生! …… 孟秦當晚還專門打電話給秦則方,念叨孩子長大了。 “你兒子比你強多了,渾身上下就一張嘴最能說,哪像你,問你十句你回答一句。” 秦則方悶聲笑,上輩子確實話少。 主要當時以為自己有毛病,總覺得對不起孟秦,就更不想開口。 “月亮那具體情況我還不清楚,等下周我再打聽打聽,火車上被當筏子的那小伙還記得不,好像就是他。” 秦則方不同意,“月亮才多大,元宵說得沒錯,學生就學習,搞什么對象。” “虛偽,我像月亮這么大的時候都嫁人懷孕了。” “小秦同志,這我就要批評你了,時代在進步,年青一代的婚育觀念也不能跟著我們老一輩的走,要跟上步伐。” 噼里啪啦扯一堆,最后來句。 “反正我不同意。” 等掛斷電話,也沒回家,扭頭去找領導問調職的事去了。 得趕緊過去。 …… 在學習中,時間跑得飛快。 封霜被月亮當面說那么一次后,就沒再出現過。 月亮樂得輕松,倒是被投喂習慣的室友有些遺憾,封霜手藝確實還不錯的。 只是念頭一閃,很快就別繁重的學習給趕跑。 11月10日,g務院召開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調整政策,在城市積極開辟新領域、新行業,為更多的城鎮中學畢業生創造就業和升學條件,逐步縮小上山下鄉的范圍,有安置條件的城市不再動員下鄉。[1] 12月18日,推動時代發生重大轉著的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2] 12月28日,g務院決定在全國恢復和增設169所普通高等學校,進一步發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適應四個現代化的需要。[3] 1979年,踏入改革開放的第一年。 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還在醞釀討論中,人民對于個體戶的態度依舊避之不及,卻攔不住膽子大的人開始先行。 這些和孟秦都沒多大關系。 孩子她沒條件再生,也沒打算畢業之后去當個體戶,日常忙碌在學校中,偶爾去三進院看看修復的房子。 她以為自己是看客的。 直到之前合作過的掮客重新找上門來,問還買不買商鋪。 孟秦自己都快忘記這回事。 當年交易房產還需要拿贈與當借口,曲線救國時,79年的上海推出幾十套住宅,全部銷售給僑眷;79年的廣州引進外資,指揮部和港商合資,建設了最早的商品房住宅小區‘東湖新村’。[4] 今年四月,鄧同志更明確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提出要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 他指出:[5] “城鎮居民個人可以購房,也可以自己建,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 “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 “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調整,要聯系房價調整房租,使人們考慮到買房合算。” “房租太低,人們就不買房子了。” “將來房租提高了,對低工資的職工要給予補貼。” …… 沈老說過,未來住宅會對國家經濟產生很大影響。 事實也是如此。 掮客所說的商鋪位處于輝煌街,靠西的一條胡同里八間二層商鋪,聽說解放后被并到某廠的資產下,如今廠子資不抵債,被拿出來處理。 早年公私合營的地產,產權都很清晰。 孟秦即便上輩子沒來過北京,也聽過輝煌街的名,她重生前不久才被列入保護遺產,還為此上過報紙,說是要開發成旅游景點。 現在價錢一打聽,七千一間老破小門面店,位置又在胡同里,這才一直沒賣出去。 買到就是賺到。 孟秦約下時間去現場考察,去看過發現門面位置比自己想想中的要好,一口氣直接把八間全部買下來。 五萬六,外加七七八八的稅收,手續費,六萬能全拿下。 這么一對比,要不知道知道點未來房價,孟秦覺得自己買的那三進院子虧了。 等錢付出去拿到房產證,孟秦才注意到自己折子上的余額。 6610.52元。 不太美妙。 秦則方離開時,留下十萬多。 她和倆孩子日常開銷用得都是學校補貼,偶爾也會投稿賺點零花錢。 拋開買門面的六萬,剩下三萬多大頭全花在的三進院修復上。 余下淘家具那點真是小錢。 孟秦有種坐吃山空的錯覺,這么下去可不行。 主要開掛的某人說調職,調到現在也沒成功,現在就只能靠自己。 她會啥? 干過廚子,當過經理,做過干事,開過廠子。 進廠最先放棄,她還沒畢業呢。 開場也不太行,攤子鋪太大,北京可不必戈壁灘,什么都好商量。 再干回老本行? 真要說起來,她最熟悉的自然是飯店那一套流程。 上輩子從臨時工干到飯店經理,從鋼廠到食品公司,三十多年時間全耗在這上頭了,沒人比她更熟悉。 房管局距離學府路不遠,孟秦徒步走回家的路上,仔細看,就發現路邊已經有人開始擺攤。 孟秦走走逛逛,小販上現炸得蘿卜絲餅要兩個,咬一口,外酥里軟,味道沒太好,但是油炸的東西平白就比旁得香。 想看看情況,便蹲在隔壁小攤上看衣服,挑挑揀揀。 攤主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干瘦干瘦的,張嘴一口大碴子味,孟秦瞬間感覺找到組織。 “東三省的?” “想說老鄉對不對,你都是我這個月遇見的第十三個老鄉了。” “……” “真老鄉就支持兄弟一下,大妹子你長得俊,喇叭褲來一條,傳出去保準迷死一整條街的人。” 孟秦太久沒聽到家鄉味,差點沒笑死。 “行,拿來我看看。” “好嘞。”攤主遞過來一條藍色喇叭褲,一條粉色喇叭褲,那顏色孟秦看著著實不正經! 倒是摸著料子有點像勞動布,卻比勞動布有彈性。 攤主說著是牛仔布。 “配上花襯衫,扛著錄音機上公園,立馬呼啦圍上來一圈人。” 孟秦吞下最后一口蘿卜絲餅,看眼隔壁那對老夫妻,兩人忙忙碌碌,人不少見。 她問攤主,“隔壁生意好嗎?” “有想法?那得有手藝才行,這家生意不算好的,你拐出巷子去隔壁胡同,有家賣驢rou火燒的,那才叫一個好吃,半年時間掙得錢在大柵欄那買了個門面,生意好的不得了。” 提到門面,他可羨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