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兩人走后,之前還在議論葉安瀾其人的吃瓜群眾頓時作鳥獸散。 八卦有危險,開口需謹慎,溜了溜了,保命要緊。 再說葉安瀾,跟到兗州官衙,交代了一下事情經過,暗示了一下自己的處理意見,她就帶著同樣被潘溪亭盤問了一番的花魁惜玉去了自己的臨時住所。 據惜玉交代,她原本也是大戶人家出身,只可惜在十二歲時因兵亂家破人亡,這才不幸被人販子抓住,賣入兗州最大的青樓鳴琴館。 惜玉生的嬌俏嫵媚,偏又在書畫、音樂方面頗有造詣。鳴琴館的老鴇發現她色藝雙絕,幾乎立刻就把她當成了一棵會喘氣兒、會走路的搖錢樹可勁兒栽培。 沒多久,惜玉就成了鳴琴館的頭號清倌人。 然而在那之后不久,惜玉卻愛上了一位出身寒微的年輕才子,也就是之前被葉安瀾狠罵了一頓的那位年輕書生。 書生在她出城祭拜父母親人時,從地痞手中救過她一次,自此惜玉就把書生當作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在那之后,書生跟著別人去了幾次鳴琴館,每次惜玉都對他格外禮待。 沒見過世面的年輕小姑娘,在書生的刻意接近和示好下,漸漸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的第一知心人。 連續兩年,惜玉對書生各種倒貼,好在因為老鴇看得緊,二人之間倒是并無逾越之舉。 眼看著惜玉就要及笄,老鴇開始盤算怎么用惜玉換取最大利益。 她瞄上了石戎這位“少主”,但石戎當時卻不在自家的地盤上。 他先是去了謝淵那邊,然后又秘密派人把他外祖一家送去了葉安瀾那里,同時還要忙于應付因為他“軟肋”失蹤而愈發變本加厲的、來自各方的明刀暗箭,根本就沒那個心思去想什么美人兒不美人兒的事兒。 這一拖,半年時間就過去了。再然后,戰爭開始了,兗州一夜之間就易主了。 老鴇的打算落空,無奈之下只能為惜玉另謀出路。 她倒是想趁勢攀上葉安瀾,可問題是,葉安瀾她是個女人。 雖說也不是沒有喜歡女人的女人,可葉安瀾明顯是個沒有這種傾向、愛好比較隨大流的女人。 至于葉安瀾麾下的那些男性掌權者,老鴇連他們的面都見不到,這兗州也沒什么人是能與他們攀上交情,可以讓老鴇曲線救國的。 老鴇絞盡腦汁思慮半晌,最終還是決定先把惜玉送給一直在兗州屹立不倒的王氏一族。 當然,她看上的可不是王三少爺這種一事無成的純粹紈绔,而是王三少爺的親叔叔,在王家很有話語權的王二老爺。 王二老爺精明能干,唯一的毛病就是愛美人兒,可這在老鴇看來卻不是毛病而是機會。 然而還沒等她開始運作此事,她要把惜玉送給王二老爺做妾的消息就被與惜玉不對付的另外一位花娘拿去冷嘲熱諷打擊惜玉了。 惜玉情急之下,就決定和自己的情郎一起逃走,她趁著城破時花樓里也是人心惶惶、一片兵荒馬亂,偷摸兒溜了出來,結果她給予深情和信賴的那位年輕書生,卻立馬把她哄到了王家的香滿樓酒樓。 同樣對惜玉覬覦已久的王三少爺很快被年輕書生請了過來,惜玉從王三嘴里得知真相,萬念俱灰之下,她選擇了從樓上一躍而下,然后恰好被從這里路過的葉安瀾所救。 據惜玉說,王三少爺乃是王家家主的第三子,是王家家主的一位寵妾所出,在王家家主面前很受寵愛,這也是為什么那位年輕書生會打上王三少爺的主意。 第222章 把控輿論 把惜玉丟給進門遇見的第一個女子護衛隊成員,葉安瀾又派了幾個人出去打聽有關惜玉的事。 雖說在她看來惜玉就是個小白兔,但謹慎起見,她還是不能給別人留下任何鉆空子的機會。 直到負責打探消息的情報人員過來回稟,報稱惜玉確實沒有對她撒謊,葉安瀾這才讓人把惜玉重新帶到自己面前。 惜玉這幾天一直和負責看守她的女子護衛隊成員待在一起,對方連練武的時候都沒忘了把惜玉帶在身邊,惜玉一開始十分忐忑,后來卻漸漸開始羨慕這些活得十分自在的女子護衛隊成員。 沒有老鴇三不五時的敲打和逼迫,沒有其他花娘的羨慕嫉妒恨,也沒有那個讓她傷心的薄情男人拐著彎兒的跟她要錢,惜玉在這短短幾天的清凈日子里,竟然恍惚生出了一種歲月靜好的錯覺。 再次見到葉安瀾,惜玉直接就朝葉安瀾跪了下去。 她知道,老鴇和她那個前情郎肯定不會就此放過她,而她能夠過得這么安穩,肯定是因為葉安瀾庇護了她。 惜玉性情看似柔弱實則剛烈,不然也不會在走投無路時寧愿一死也不肯妥協,現在葉安瀾給了她重獲新生的機會,她對葉安瀾自然無比感激。 “起來起來?!比~安瀾卻是不慣別人給她磕頭的,她一邊抬手示意惜玉起身,一邊遞了個眼神給負責監管惜玉的那名女子護衛隊成員。 對方會意,上前一步,伸手拉起惜玉。 惜玉毫無反抗之力,只能乖乖隨著對方的力道起身。 葉安瀾見她站好,這才放下手中的筆問了惜玉一句,“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何打算?” 惜玉一聽又要下跪,然而那名女子護衛隊成員卻提溜著她的手臂,讓她根本跪不下去。 惜玉無奈,只能重新規規矩矩站好,“還請葉姑娘救我,我不想再回花樓去了?!?/br> 葉安瀾點點頭,“那我給你兩條出路,一是加入我麾下的女子護衛隊,和她們一起習武、殺敵,二是利用你已經擁有的那些技能,或是表演、或是授課,慢慢賺錢為自己贖身。當然,無論你選擇哪一條路,我都不會讓人再因為你的身份問題輕賤你、欺負你。” 老鴇固然不是什么正面角色,但在古代,秦樓楚館的生意并不是非法的,葉安瀾就算是一方義軍首領,或者應該說正因為她是一方義軍首領,她才更不能直接從老鴇手里截胡搶人。 不給銀子,就代表她受了對方的好處,那么以后對方肯定會打著她的旗號為自己牟利,這可不是葉安瀾想要看到的。 莫說她一個小姑娘,根本就沾不得花樓這種地方,就算對方是正正經經開酒樓茶館的,她葉安瀾也犯不著因為能從對方手里拿到個仨瓜倆棗的好處費,就搭上自己為對方站臺。 窮但卻很有原則的葉安瀾,早在把惜玉帶回來的那一天,就已經派人去跟老鴇商量為惜玉贖身的事了。 老鴇想要白送,遭到了對方的無情拒絕,可她又不敢問葉安瀾這個兗州新主的下屬多要銀子,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樁讓她虧到姥姥家的賠本兒生意,卻不料葉安瀾派去的人,居然按照她們秦樓楚館如今贖人的大體行情,給了她三千兩作為惜玉的贖身銀子。 這筆銀子不能算多,畢竟如果能夠抓住一個冤大頭為惜玉贖身,那她就是想要賺個一萬甚至兩萬兩也不是沒可能的。 可這筆銀子也絕對不能算少,去年和今年相繼被人贖買出去的當紅花娘,均價也不過就是一千六七百兩銀子。 惜玉是個清倌人,價格當然要比其他花娘昂貴一些,老鴇猜測,那位過來買人的爺,應該也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給了她近乎翻番的三千兩銀子。 老鴇很遺憾,一是遺憾不能用自己精心培養的搖錢樹攀上葉安瀾或者葉安瀾的心腹下屬,二是遺憾惜玉居然沒能幫她大賺特賺。 可她卻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情緒表現出來,顧忌著以后她和她的花樓,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葉安瀾手底下討飯吃,老鴇強忍著想要滴血的心,殷勤小意兒的送走了被葉安瀾派去買人的彭老大。 彭老大把惜玉的身契拿回來后,葉安瀾就一直把那張決定了惜玉命運的紙收在文六娘那兒。 現在惜玉被從頭到尾調查一遍,葉安瀾這才決定給她一個拿回身契的機會。 而惜玉也確實如葉安瀾所料,無比渴望能夠拿回身契,重新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她選了葉安瀾給出的第二條路,用她以往所學,為自己賺錢贖身。 葉安瀾同意了,“你的贖身銀子是三千兩,在確保你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我會盡量多給你安排活計的。” 惜玉心下大定,“多謝姑娘照拂?!?/br> 說實在的,她其實很怕葉安瀾會因為她沒什么利用價值而就此撒手不管?,F在葉安瀾愿意繼續為她保駕護航,她懸著的一顆心頓時落回了肚子里。 她哪里知道,她現在做出的這個決定,其實正好合了葉安瀾的意。 葉安瀾如今家大業大,看似前途一片大好,實際上卻已經惹得越來越多文人攻訐她的女子身份。 光是下屬順帶報上來的,攻訐她的文章詩詞就有不下百篇。這還只是她治下州縣那些文人寫出來的,那些不在她管轄范圍之內的,葉安瀾甚至都無從統計。 她不是個會坐以待斃的人,趁著戰事告一段落,葉安瀾決定利用自己兩世為人的先天優勢重拳出擊,把輿論風向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 為此,她準備成立專門的話本組、說書組、戲曲組、歌舞組、童謠組......然后在別人反應過來之前,靠著娛樂的力量迅速席卷、占領輿論市場。 她在自己心里下了很大一盤棋,不知情的人看到她每天不是聽曲兒、聽說書、看戲、欣賞歌舞,就是去跟城里的小乞丐們蹲在一起嘰嘰咕咕的瞎聊天,卻都以為她這是打算耽于享樂、不思進取了。 第223章 爭取后者 原本只是安分守己跟在葉安瀾身后的文六娘,最近因為葉安瀾的一反常態相當憂心。 偏偏有些人一點兒也沒感覺到文六娘的滿心焦躁,他們仿佛看到了什么千載難逢的良機,開始比著賽的跑到葉安瀾面前獻殷勤。 他們給她送茶樓、送戲班子、送舞娘、送說書先生、送......但凡是他們認為葉安瀾會感興趣的,就沒有他們不能包裝成禮物送到葉安瀾府邸上的。 雖然葉安瀾早就交代了負責守門的護衛隊成員,不論是誰、不論送什么過來,都務必原封不動給退回去,可文六娘卻依然還是一日賽過一日的憂心。 她怕啊,怕那些無孔不入的人,把葉安瀾真給帶到歪路上去。 要知道葉安瀾雖然是一方義軍勢力的老大,可她年紀擺在那兒、出身擺在那兒,誰也不敢保證她真的不會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 文六娘也想過勸一勸葉安瀾,可她每次剛說一個開頭,葉安瀾就會笑著對她擺手,“我是在辦正事兒?!?/br> 她都這么說了,文六娘還能怎么樣呢?總不能刨根問底兒,非要葉安瀾說個一二三四出來吧? 文六娘可沒有忘記,從身份上來說,葉安瀾是她的東主,她是葉安瀾的侍衛,她沒資格要求葉安瀾什么事兒都跟她說個清楚明白。 不過,對除了葉安瀾之外的其他人,文六娘可就沒那么客氣、收斂、有分寸了。 送禮到府邸卻無一例外的次次都被拒收,這讓很多挖空了心思鉆營的人相當惱火。 他們看見葉安瀾依然在一天不落的到處玩樂,就理所當然的以為,必然是葉安瀾身邊的人怕他們鉆了這個空子,所以就用這種方式把他們送禮的路子給徹底斬斷了。 可他們會是那么容易放棄的人嗎?作為投機主義者,這些人可沒有一個是什么省油的燈。 府邸送不進去,他們就開始千方百計“偶遇”、施恩葉安瀾。 葉安瀾出門聽個戲,戲班子會被別人買下來送給葉安瀾。 葉安瀾出門聽說書,說書茶樓的東家會遞帖子過來拜見。 葉安瀾去書鋪買個話本,書鋪里都會出現“熱心”的本地士族子弟,提前幫她結賬付錢。 葉安瀾去跟小乞丐們商量“生意”,葉安瀾一走,小乞丐們就會收到大量來自有心人的食物、銀錢、衣衫...... 這樣的事情每發生一次,文六娘就會一臉陰寒的拔劍一次,嚇得那些想跟葉安瀾套個近乎的人,很快就徹底銷聲匿跡。 只除了,給小乞丐們送吃的、穿的以及少量銀錢的人。 這人一來根本沒往葉安瀾跟前湊,人家走的是曲線救國路線,根本沒給文六娘當場拔劍的機會,二來葉安瀾非常開心有人愿意花銀子幫她做宣傳,反正這錢是那人拿去做善事的,又不是直接送給她的,她完全可以厚著臉皮,不承對方的這份人情。 作為一個公庫說了不算,只能按規矩花錢,私庫存銀有限,必須挖空心思節儉的吃土少女,葉安瀾表示,這好處小乞丐不能白拿,既然是因為她得到的,那就約等于是她給他們的。 她跟小乞丐們的老大鐵頭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鐵頭答應了會把這筆收入算成是葉安瀾給他們的勞動報酬。 當然,與之相對的,葉安瀾也得在以后適當地多給他們提供一些工作機會,讓他們這些失去至親的孤兒,能夠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勉強在這兵荒馬亂的世道生活下去。 葉安瀾則表示,只要你不是讓我直接給你錢,那咱們就還是可以愉快合作、實現共贏的親密小伙伴。 她把自己讓人捉刀代筆編纂出來的幾首童謠教給小乞丐們,讓小乞丐們滿兗州的到處傳唱。 直到此時,文六娘才后知后覺的意識到,她家姑娘這些天真的是在做正事兒_(:3」∠)_ 她擔心的耽于享樂什么的,根本就不在她家姑娘的考慮范圍內,她家姑娘真正要做的,原來是通過這些供人消遣的東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掌控民心。 作為葉安瀾的貼身侍衛,文六娘當然也知道自家姑娘這段時間受到了多少非議,可她能夠想到的主意,卻只有收買一批文人士子,讓他們寫文章、詩詞贊美自家姑娘。